古文中曾描繪:崇山環抱,諾水當前,菁簧密植,煙火百家,皆依山構舍,高低起伏。
這就是--- 諾鄧村(白族語中意思就是「有老虎的山坡」)
諾鄧古村位於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城以北的深山裡,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白族村寨,全國首批「中國景觀村落」,雲南十大旅遊古鎮之一。
諾鄧是一個因鹽業而發展起來的古村落,長期以煮鹽為生,曾一度是封建社會滇西地區的經濟重鎮,一千多年來,諾鄧村名從未變更過,對於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來說,堪稱地理史上的奇蹟。
諾鄧因為井鹽,成就了諾鄧火腿,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如今家家戶戶還是用古法醃製火腿。
諾鄧的三四百戶人家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窪和西北陽坡上,民居依山而建,上邊家的門口往往是和下邊一家的房頂同高,主要是以明朝和清朝時期的居多。向上望去,民居層層疊疊,錯落有致。
由於諾鄧村經濟發展仍相對落後,歷史在這裡幾乎是凝固的,村內現保留著60多座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40多座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築和20多座古廟宇等公共建築以及5000多米的街巷村道,此外全村還有百年以上的古木200餘株。
諾鄧,文風蔚然,人才輩出。科舉年間,諾鄧出進士二人,舉人五人,貢生五十八人,秀才四百餘人。鹽,造就了諾鄧,諾鄧因鹽,一時富甲流芳,同時,也因鹽而漸漸垂暮,但慶幸的是,正因為鹽業經濟的衰落使得諾鄧倖免於現代工業文明世界的影響,從而能夠至今保留許多傳統的文化,以及極富特色的建築群。
小提示:1. 如果要住到村裡,一定不要帶拉杆箱入住,村子在半山坡上,道路全是小巷子,路面 還是原始的石頭地面,只能擰著拉杆箱上去。
2.諾鄧火腿是特色,可以去農家買;火腿炒飯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