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舉辦「武訓歌謠」 董鳳基、劉廣東、吳澤浩書畫展

2020-12-24 齊魯網

  聊城齊魯網6月25日訊(冠縣臺 蘇玲)6月24日,為進一步弘揚武訓精神,傳播義學正能量,再現武訓先生事跡,全面樹立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山東人大書畫院冠縣在武訓紀念館舉辦「武訓歌謠」—董鳳基、劉廣東、吳澤浩書畫展活動。

  武訓先生,行七,原無名,名「訓」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清末柳林鎮人,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享譽中外的貧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處義學,教育了無數窮家子弟,是中國歷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載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譽為「千古奇丐」,他的善行義舉,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世人的推崇、頌揚。

  武訓精神是冠縣寶貴的精神財富,董鳳基、劉廣東、吳澤浩三位書畫家,崇敬武訓精神,廣閱歷史資料,書寫武訓歌謠、繪畫武訓生平。這次「武訓歌謠」書畫展既是向武訓先生致敬,更是為了弘揚武訓先生艱苦奮鬥、矢志不渝、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

  此次書畫展共展出作品98幅,必將對進一步弘揚武訓精神,塑造文化冠縣,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展覽預告|「抒寫來禽「吳澤浩書畫展
    為紀念邢侗誕辰469周年,「抒寫來禽「吳澤浩邢侗主題書畫展將於2021年元月9日在山東省臨邑縣舉辦。  曾在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等舉辦個展和講學。  他雖年逾古稀,連續創作各百幅畫的主題畫展。2014年的《甲午海祭》,2015年的《鐵鑄抗戰》,2016年的《長徵路上》三部曲,並由泰山出版社結集出版。在山東、北京、廣東舉辦畫展,引起廣泛的關注。《弘一禪意》《武訓歌謠》《寫意敦煌》《蘇子東坡》《孔子禮讚》《元曲錄魂》《濟南文脈》等系列大專題作品,深受好評。
  • 辛棄疾畫傳.吳澤浩書畫展明天在濟南文廟舉辦
    為紀念辛棄疾誕辰八八二年,濟南文廟舉辦〈辛棄疾畫傳.吳澤浩書畫展〉於二O二O年庚子10月初三在濟南文廟舉辦。 「為什麼畫這批畫,為什麼用這麼大的心力描繪這位古人,因為他在我的心中是一位大英雄,是一位能讓我的心靈感到震撼,我能感受到他的詞作裡的那種振奮、悲憤、威武、壯懷,能感受到他的忠肝義膽,他也是我最尊崇的古人之一。所以,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用了很大的力氣畫了這批畫。」
  • 「抒寫來禽」吳澤浩書畫展1月9日在山東臨邑舉辦
    為紀念邢侗誕辰469周年,「抒寫來禽「吳澤浩邢侗主題書畫展1月9日在山東省臨邑縣舉辦。曾在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等舉辦個展和講學。他雖年逾古稀,連續創作各百幅畫的主題畫展。2014年的《甲午海祭》,2015年的《鐵鑄抗戰》,2016年的《長徵路上》三部曲,並由泰山出版社結集出版。在山東、北京、廣東舉辦畫展,引起廣泛的關注。《弘一禪意》《武訓歌謠》《寫意敦煌》《蘇子東坡》《孔子禮讚》《元曲錄魂》《濟南文脈》等系列大專題作品,深受好評。
  • 冠縣深挖紅色旅遊文化 投資1.2億整治武訓紀念館
    齊魯網 5月8日訊 (冠縣臺 高楊 史守俠)近年來,冠縣在發展旅遊時,立足資源優勢,深度挖掘紅色旅遊文化,將武訓紀念館、肖城古韻軍事遺蹟等作為旅遊重點
  • 尋訪武訓故裡:乞討興學仁義精神 武家後人仍在傳播
    1906年,武訓去世10周年,清廷將其業績宣付國史館立傳,並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紛紛題詞。高歌臺為梅花型全石結構,以示武訓興學的艱辛歷程及弘武代表人物的卓世風骨。  武訓紀念館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11月,武訓紀念館舉辦武訓義學文化節,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主要景點除了高歌臺外,還有武訓祠、武訓墓、武訓陳列室、武訓碑廊、武訓魂、武訓義學堂等幾部分。
  • 展訊 | 吳澤浩竹墨展
    《吳澤浩墨竹展》將於2020年11月20日-12月3日在濟南市趵突泉公園內李苦禪紀念館舉辦。狂風 吳澤浩 中國畫晨曲 吳澤浩 中國畫 吳澤浩,號鐵塔軒主,著名中國畫家、書法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武訓紀念館
    武訓紀念館位於聊城市冠縣柳林鎮,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千古奇丐"武訓墓地,是武訓及武訓精神的主要紀念地。  1838年12月5日,武訓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於1896年6月4日病逝於臨清御史巷義塾,終年59歲。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又名武七,字蒙正,自號義學症,諡號義學正。
  • 尋訪武訓故裡:乞討興學仁義精神 武家後人仍在傳播
    1906年,武訓去世10周年,清廷將其業績宣付國史館立傳,並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紛紛題詞。高歌臺為梅花型全石結構,以示武訓興學的艱辛歷程及弘武代表人物的卓世風骨。  武訓紀念館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11月,武訓紀念館舉辦武訓義學文化節,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主要景點除了高歌臺外,還有武訓祠、武訓墓、武訓陳列室、武訓碑廊、武訓魂、武訓義學堂等幾部分。
  • 臺灣《走進山東》採訪攝製組到武訓紀念館錄製節目
    2014年5月6日下午,由臺灣中天電視公司和聯合報組成的《走進山東》採訪攝製組一行三人到冠縣武訓紀念館採訪錄製節目,山東省臺辦新聞處孫培君、聊城市臺辦副主任陶新鎮、冠縣臺辦主任馬全林、冠縣旅遊局負責同志等陪同活動。
  • 李炳義書法藝術館落戶武訓故裡聊城冠縣柳林鎮
    李炳義書法藝術館開館儀式在武訓故裡山東聊城冠縣柳林鎮舉行李炳義書法藝術館位於柳林鎮武訓紀念館西側  齊魯網聊城10月17日訊(記者 於鵬 實習記者 馬迪)10月16日,李炳義書法藝術館開館儀式在武訓故裡山東聊城冠縣柳林鎮舉行。
  • 山東冠縣:舉辦紀念武訓先生誕辰182周年活動!
    為銘記近代享譽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千古奇丐武訓先生,12月4日,我縣在武訓實驗小學舉辦紀念武訓先生誕辰182周年活動。省武訓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李雲善、副理事長李書洞、副秘書長孟慶華,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懷禮,局領導周卓民、楊學賓等出席活動。
  • 吳澤浩先生畫邢侗:一脈文緣六百年
    當代著名畫家吳澤浩與近600年前的晚明書法四大家之首邢侗結緣,便產生了《抒寫來禽》書畫系列作品。來禽館主邢侗邢吳因緣源於30年前的一次文化活動:當時吳澤浩先生受邀參加臨邑縣舉辦的邢侗書法節,來到邢侗紀念館,突有似曾相識之感,邢侗的書法真跡、《來禽館帖》中清正雅逸的書風,喚醒了吳澤浩多年研習王右軍書帖的靈感。
  • 孔子禮讚——吳澤浩書畫展(巡展第二站)12月8日舉辦
    吳澤浩書畫展(巡展第二站)編者按:孔子禮讚——吳澤浩書畫展未展先熱,全國的報紙和網絡媒體50餘家進行了專題報導,社會各界人士紛紛予以關注。孔子禮讚——吳澤浩書畫展(巡展第一站)11月23日在山東新聞美術館隆重開幕,同時舉辦了由山東省社會科學發展交流中心、山東新聞書畫院主辦的孔子禮讚—吳澤浩書畫展藝術研討會。
  • 冠縣,有什麼好玩的?
    發布會上,冠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吳景博介紹了冠縣旅遊產業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冠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千古奇丐武訓故裡」和著名的「中國鴨梨之鄉」。冠縣縣委、縣政府把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龍頭產業來培植,全力打造「生態農業、休閒度假、歷史文化、紅色旅遊」四大品牌,相繼開發建設了馬頰河生態度假區、天沐·江北水城溫泉度假區、中華第一梨園風景區、武訓紀念館、中共魯西北地委舊址、清逸生態園、犇犇生態園等精品景區,成功舉辦了十五屆梨園文化觀光周和十三屆採摘遊園活動。
  • 本周五,冠縣農民文化藝術節開幕迎客
    、紅色旅遊」四大品牌,相繼開發建設了馬頰河生態度假區、天沐·江北水城溫泉度假區、中華第一梨園風景區、武訓紀念館、中共魯西北地委舊址、清逸生態園、犇犇生態園等精品景區。吳景博表示,今年秋季,冠縣將繼續按照「以果為媒,以節促旅,厲行節約,注重實效」的辦節原則,採取「外防輸入、內防傳播」的防控措施,持續加強梨園景區疫情防控工作,在中華第一梨園風景區舉辦採摘遊園活動,同時,舉辦冠縣第七屆農民文化藝術節。
  • 驥之:武訓的壯美精神世界
    作者:驥之我在家鄉山東冠縣,武訓故裡,虔誠地叩問武訓精神十八年(始於1996年武訓紀念館興建),驚喜地發現了武訓的壯美精神世界。
  • 情系桑梓 回報家鄉——捐書助教,武訓故裡書香濃
    情系桑梓 回報家鄉——捐書助教,武訓故裡書香濃□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政哲通訊員 孟偉每個人心中這是繼3月13日愛心人士王延豹將價值4萬餘元的圖書捐贈給冠縣柳林鎮聯合校後,愛心人士在武訓故裡的又一善舉。當天上午,聽說能免費給孩子領故事書、教輔書、營養品和口罩等物品,很多村民早早地帶著孩子來到院內等候。「小泉人很好,以前就肯吃苦幹活,從村裡出去後幹得很好,疫情期間給武漢捐過蔬菜,還給村裡捐過口罩等防疫用品。」
  • 齊魯名士武訓行乞辦義學 馮玉祥贊「千古奇丐」
    武訓(1838年-1896年),原名武七,綽號武豆沫,堂邑縣武莊(現屬冠縣)人。武訓行乞攢錢40年,在冠縣柳林鎮、臨清楊二莊和御史巷興辦義學三處,生前死後受清朝皇帝兩次旌表。民國初,其事跡被編入教科書,馮玉祥稱讚他為「千古奇丐」。
  • 千古一丐武訓先生的故事
    清朝末年1838年,山東堂邑縣武家莊(現屬山東冠縣柳林鎮),有一個叫武宗禹的漢子,和村裡大多數人一樣,幾畝薄田難以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很緊巴又不順心,甚至給第三個剛出生的兒子起名的興趣都沒有了,「他在叔伯兄弟們中間排行老七,就叫武七吧」,武宗禹敷衍道。
  • 冠縣舉辦慶國慶老年書畫作品展覽
    為彰顯書畫藝術的獨特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廣大離退休幹部的精神文化生活,9月24日,由冠縣老幹部局主辦,老年書畫研究會協辦的「慶國慶老年書畫作品展覽」,在冠縣徐宋三裡社區舉行開展儀式。此次老年書畫作品展覽意義非凡,是我縣首次在城市社區、在書畫教育基地舉辦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