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中趙國丞相郭開賣主求榮,最後的結局太讓人解氣

2020-12-21 小江侃文史

歷史上的郭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大亂,諸侯割據,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人才,文有老子、孔子、孟子、韓非等人,武有孫臏、廉頗、白起等人,還有諸如蘇秦、張儀等謀略家,他們這些人都是人中龍傑,對天下大勢有很大的影響。當然,春秋戰國時代,也是小人多如牛毛的時代,這些小人,大多不值一提。

廉頗

但是,趙王身邊有一個小人,卻不得不提,因為,趙國就滅亡在這個小人手中。他,完全可以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禍國殃民的代表!

01貪財受賄,出賣趙國

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採取多種措施,使趙國很快強大起來,成為戰國時期一大強國,足以和另外一個強國--秦國相抗衡。

秦王一心想要統一天下,看到趙國如此強大,心裡很是著急:

趙武靈王這家活,怎麼這麼厲害?實行胡服騎射,把趙國治理的井井有條,趙國的軍事實力很是強大啊,我想要一統天下,趙國是最大的攔路虎,不行,我得想個辦法,削弱趙國的實力。

尉繚作為秦王的重要參謀,他看到秦王愁眉苦臉的。於是心生一計,那就是籠絡趙國的丞相--郭開。這樣一來,趙王身邊的郭開自然成為秦國籠絡的重點對象。

在金銀財寶和美女的連番轟炸下,郭開被秦國降服,不斷配合秦國東進,勸說趙王一步步走進秦國設計好的圈套之中。

美人計

02挑撥離間,殺害大將

郭開是一個無才無德之人,靠著溜須拍馬,傍上了趙王這棵大樹。趙王也是一個昏君,沒有一點自己的判斷,被郭開耍得團團轉。

當時,趙國有兩員大將,分別是廉頗李牧。廉頗雖然上了年紀,但依然身體強健,能徵善戰,正所謂"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趙王想繼續任用廉頗,但又害怕廉頗老了,不中用,於是派使者去暗中查探廉頗的身體狀況。郭開這個小人,暗中買通使者,讓使者沒有如實稟報。就這樣,廉頗沒有被趙王重新任用。報國無門的他,鬱鬱寡歡,最終憂鬱而死。

至於李牧,那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將,秦國十分忌憚。郭開天天在趙王面前說李牧的壞話,說李牧圖謀不軌,想要謀反。趙王起初不信,但郭開說的次數多了,趙王便信了。於是趙王暗中設下圈套,李牧上鉤,最終被殺,含冤而死。

廉頗和李牧正是死於趙國「數困於秦兵」的緊要關頭,趙國沒了這兩員令秦國聞風喪膽的大將,秦國自然不再害怕,便全力進攻趙國。趙國可謂是自毀長城,最終迅速滅亡。

李牧

03因果報應,最終慘死

郭開出賣趙國,陷害忠良,導致趙國迅速滅亡。因為他對秦國有功,反而被親國嘉獎,於是郭開便跑到秦國去。

郭開

跑到秦國以後,郭開也並沒有享受多少快活日子。最後的結局還是很悽慘的。對於他最後的結局,有三種不同說法:

被秦人殺死。由於郭開在秦國,絲毫沒有收斂,依然貪圖享樂,坑蒙拐騙,結果得罪秦國大臣,導致被殺。被盜賊殺死。郭開有很多金銀財寶留在趙國,便想回到趙國的都城邯鄲拿回自己的財富,在運送財富的過程中,他遇到幾個盜賊,不僅將他的財富劫走,而且還給了他兩刀。被趙人殺死。郭開出賣趙國,趙王的兒子公子嘉得知此事,很是生氣,他便組織了一幫刺客,派人去秦國,刺殺了郭開。

04餘論

小人者,無非自私自利,心胸狹窄,眼裡容不下比自己強的人,沒有忠君愛國意識,貪戀錢財和美色。

這種人,往往還都什麼精明,善於諂媚、取悅領導,總是在討好領導上下功夫,奴才勁頭十足,領導們往往都還離不開他。

但這絕非正途,世間萬物都有因果,你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總有一天,會得到報應。

願我們在生活中,親賢人,遠小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快快樂樂生活,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碼字不易,均是原創,可否點個關注?一起學習交流。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之趙國名將:李牧、龐煖、廉頗都是什麼結局?
    在《大秦賦》中,不僅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等秦國君主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翦、蒙驁、蒙武、蒙恬、蒙毅、李信、樊於期、桓齮、王齕、楊端和等秦國將領,同樣讓人沒有忽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秦國的武將讓人印象深刻,趙國作為秦國一統六國的最大對手,也有不少一流的將領。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李牧、龐煖、廉頗,可謂《大秦賦》中的趙國三大名將。
  • 毛遂救了趙國還是害了趙國?《大秦賦》裡的毛遂,讓我們雲裡霧裡
    (毛遂、趙偃在密謀中) 《大秦賦》的這一橋段,讓身旁的侄兒大惑不解,侄兒正讀8年級,學過毛遂自薦的故事,他大發感慨:「這個毛遂,原來是這樣的人啊!此時的趙國,剛剛經歷了慘烈的長平之戰,40萬精銳毀於一旦,實在經不起和秦軍這「最後的較量」。趙國要想生存,只能求助於南面的楚國,可是,楚國會幫助趙國嗎?要知道,楚國非常害怕秦國,曾經三戰三敗,丟了都城,毀了宗廟,狼狽不堪,勸楚國伐秦,無異於推巨石上山。
  • 《大秦賦》之趙王遷:寵幸郭開,冤殺李牧,導致趙國滅亡!
    在《大秦賦》最新的劇集中,秦軍圍困趙國都城邯鄲數月,邯鄲城內糧草匱缺,頓弱給王翦送來邯鄲布防圖,王翦決意暫不攻城而是困住邯鄲。春平君趙佾請郭開入宮向趙王遷和倡後稟明趙人誓死不降之志,但郭開另有打算。邯鄲城內糧食短缺,只可支撐一個月,將士們無力操握矛戈。在秦國的指使下,郭開勸倡後降秦,倡後不允。
  • 《大秦賦》之甘羅:歷史上的甘羅,真的是被秦始皇所殺嗎?
    當然,按照《大秦賦》這部古裝歷史劇的說法,甘羅還是太年輕了,他雖然是極力想要把功勞推給呂不韋,但是有些話可是不是那麼說的啊。什麼叫「相邦所想,就是大王所想」,什麼叫「相邦要封我為上卿」,甘羅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只認相邦,不認秦王。秦王雖未親政,但他是秦王啊,這一點,忘記的人很多。
  • 大秦賦郭開結局是什麼揭秘 大秦賦郭開有沒有歷史原型是誰
    《大秦賦》郭開是導致趙國滅國的人,他是趙國的寵臣但卻是秦國的奸細,可想而知會有怎樣的後果,連李牧和司馬尚都被他陷害,那麼郭開歷史原型是誰?郭開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大秦賦》郭開歷史原型是誰郭開是趙國後來的丞相,他在歷史上被定義為奸臣,但同時也是寵臣,郭開曾經為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君王做事,此人頗為圓滑,自私自利。
  • 真實的郭開:趙偃去世後才當上丞相,把國王賣了,國王還替他數錢
    真實的郭開:趙偃去世後才當上丞相,把國王賣了,國王還替他數錢《大秦賦》開播有段時間了,故事情節還是蠻不錯的,畢竟有暢銷小說的底子,只是有些演員不盡如意,尤其是個別主演,總讓人感覺很彆扭。不過有些配角卻讓人眼前一亮,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趙國奸臣郭開。01何謂小人?
  • 十二歲為大秦丞相的甘羅最後結局如何?
    並且,在民間流傳的《勸世文》中也曾提到:「甘羅十二為宰相」。 從這層意義上說,甘羅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個少年得志的小神童。據史書上記載,甘羅是秦國左丞相甘茂的孫子。甘茂去世時,甘羅年僅十二歲,在秦國相國呂不韋身邊擔任少庶子之職。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少庶子」,並不是朝廷的正式官職,它是對年輕家臣們的稱呼。
  • 《大秦賦》郭開:陷害趙國兩位功臣,後成為秦國功勳,結局悽慘
    如果歷史朝代有奸臣排行榜,趙國的郭開定然名列前茅。 《大秦賦》裡,郭開經常給趙偃出謀劃策。 和一般的策略不同,郭開提出的策略,大多屬於陰險招數。 於是,在郭開的努力輔佐下,趙國沒出意外的被秦國滅了。
  • 《大秦賦》中,平原君因籤訂割城協議被趙王罵死,這是真的嗎?
    熱播電視劇《大秦賦》中,平原君趙勝是一個不能忽略的人物。秦國佔領西周君三十五座城邑,將周天子包圍在洛邑,西君聯合趙、楚兩國提出和談。和談過程中,趙國平原君語氣輕蔑,看不起原本為質子的嬴異人,沒想到嬴異人語氣強硬,說退兵只有一個要求:西君的三十六座城池土地和人口全部歸秦。
  • 《大秦賦》郭開有沒有歷史原型是誰 郭開結局是什麼揭秘
    《大秦賦》郭開是導致趙國滅國的人,他是趙國的寵臣但卻是秦國的奸細,可想而知會有怎樣的後果,連李牧和司馬尚都被他陷害,那麼郭開歷史原型是誰?郭開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大秦賦》郭開歷史原型是誰  郭開是趙國後來的丞相,他在歷史上被定義為奸臣,但同時也是寵臣,郭開曾經為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君王做事,此人頗為圓滑,自私自利。
  • 《大秦賦》趙國被滅趙偃做錯了這幾件事 她更是助推趙國走向滅亡臭...
    《大秦賦》趙國被滅趙偃做錯了這幾件事趙偃聽說嬴政繼位做了秦王,心中煩躁氣憤,拔出佩劍對著一叢枯枝亂砍。郭開上前解勸,趙偃讓他設法幫自己成為太子,承諾事成之後就讓郭開當丞相。
  • 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
    導語: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大秦賦》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變,從史詩級歷史正劇轉變成了大型宮鬥劇,估計導演拍這部戲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心吧!怪不得這部劇的名字沒有繼續沿用《大秦帝國》的名頭,對此觀眾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呸!這屆的觀眾真的是太可憐了。《大秦賦》最近口碑下滑的有點嚴重,本以為8.4就是已經是極限了,誰知道都快跌到及格線去了。而且根據劇情介紹,《大秦賦》連最後逆風翻盤的可能都沒有了。嫪毐是真的能活!
  • 《大秦賦》中,為何齊國沒有什麼存在感?甚至還不如韓國呢?
    雖然《大秦賦》的主角,是秦始皇嬴政等秦國的君臣,但是,眾所周知,在戰國時期,秦國和山東六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較量。所以,在《大秦賦》中,其他諸侯國的人物,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魏國信陵君,燕國太子丹,趙國郭開,楚國春申君。即便是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韓國,也因為經常和秦國之間作戰,所以不失為一個戲份較多的諸侯國。
  • 大秦賦:呂不韋服毒自盡,逼死呂不韋的罪魁禍首不是嬴政,而是他
    2020-12-21 22:12:07 來源: 且將旅事兌入酒 舉報   導語:《大秦賦
  • 《大秦賦》大結局:毛遂並非死於郭開之手,而是辭官歸隱
    這與《大秦賦》中猶疑因循的人物形象,存在著極大的反差。因此,《大秦賦》中的毛遂形象只是編劇為推進劇情而演繹出來的,與歷史上真實的毛遂,並不相干!大秦賦劇照★ 網上最流行的毛遂結局的版本,很可能只是一則政治寓言關於毛遂之死,現在網上最流行的版本是這樣的:毛遂出使歸來,趙國上下都將他視為無所不能的高人
  • 甘羅死得太突然?《大秦賦》的這個腦洞,我看到了歷史的真相
    熱播劇《大秦賦》,再一次點燃了國人對歷史的熱愛,尤其是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國家最多,戰亂最嚴重,思想碰撞最嚴重的時代。這樣一個跟現代社會完全不一樣的社會,當他再一次被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人們被激起的那種驚嘆與錯愕,好奇與榮耀,都硬生生投射在對劇情的評點和解讀上面。
  • 《大秦賦》嬴異人力排眾議,封呂不韋為丞相,到底是因為什麼
    在電視劇《大秦賦》中,嬴異人因為父親秦孝文王,繼位僅三天就「暴斃」,而匆匆登上了王位,在他登上王位以後,下了一封詔書,把秦孝文王的正妻,幫助自己奪得太子嫡子之位的華陽夫人封為了太后,同時把自己的生母夏姬也立為了太后,把秦始皇的生母趙姬封為了王后,此外他還力排眾議
  • 《大秦賦》背後的歷史迴響
    《大秦賦》背後的歷史迴響 歷史題材電視劇 《大秦賦》正在熱播 它憑藉強大的演員陣容 斥巨資拍攝的戰爭場面 用心貼近歷史的服化道引發熱議 劇集播出至今 嬴政、呂不韋、李斯等
  • 《大秦賦》李斯那麼厲害?為什麼最後還是死在趙高手上?
    《大秦賦》裡面的李斯,的確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物,秦王嬴政也正是在李斯的幫助之下才逐漸掌握了大權,最後統一天下。但是李斯最後的結局卻並沒有那麼好,他死在了一個宦官趙高的手上。李斯不是愚蠢的人,他非常有才華也很有能力,他一步步成為丞相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為何卻被趙高弄死了呢?
  • 《大秦賦》之亡趙三人組:趙偃、倡後、郭開,歷史上是怎麼樣的?
    這是影視劇《大秦賦》中的故事,劇中的趙偃、倡女、郭開組成了一個「亡趙三人組」。那麼歷史上的他們是怎麼樣的呢?影視劇《大秦賦》中的郭開趙偃:老攻打燕國,最後被秦國佔走了九座城,鬱鬱而終長平大戰之後,就註定了統一天下的是秦國,而不是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