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家族在上海有近千套房屋,後代幾乎都畢業於哈佛,富過17代!

2020-12-24 子淵談史

在中國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雖然這句話是根據普遍規律得出,但規律也有特殊性,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傳奇家族,是中國唯一富過17代的家族,在世界上也被稱為是一個奇蹟。這個家族在經濟發達、房價極高的上海,有著近1000套房屋,家族的子孫後代也幾乎全部畢業於哈佛大學,這個家族就是貝氏家族。

貝氏家族起源於明朝時期的貝蘭堂一代,並一直延續至今,且家族勢力依然強大,富裕程度難以想像。貝蘭堂原本是浙江金華戶籍,後來移居蘇州。他有著獨到的商業頭腦,以售賣醫藥為生,並靠此發家致富。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就已經成為了蘇州地區的名門望族,是蘇州四大富裕家族之一。貝裡泰和貝潤生是貝氏家族的第十三代,在他們這一代,更是讓貝氏家族更加壯大。

從貝潤生說起,貝潤生出生於1860年,成年後從事顏料生意並且越做越大,在當時被世人稱為「顏料大王」。他甚至將蘇州的獅子園林買了下來當成祠堂,可想而知當時貝氏家族的富裕程度。憑藉敏銳的商業頭腦,貝潤生觀察到地產行業的商業潛力。因此,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貝潤生進入了地產行業,並在50年代花巨資在上海購買了不下1000套房屋。和貝潤生一樣,貝裡泰的事業也做得風生水起。但其中不同的是,貝裡泰主要經營金融行業。早期的時候,他就在上海創辦了商業儲蓄銀行,當時這家銀行客戶爆滿,生意興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國第一家旅行社「中國旅行社」』,也是貝裡泰創辦的。

貝氏家族的子孫都很優秀,涉及的領域眾多,各行各業都有,如銀行家貝祖詒、建築大師貝聿銘等等。如今,貝氏家族已經在美國定居,但他們雖然離開了中國,卻一直堅持學習中國文化,貝氏家族也一直被世人稱為「傳奇家族」。

相關焦點

  • 中國唯一富過17代的家族,在上海有近千套房產,後代都進哈佛
    基本都會變得貧窮,但是我國有一個家族卻打破了這樣的「魔咒」,成為我國唯一一個富過17代的家族,僅僅是在上海就有上千套房產,並且後代都進了哈佛。 說到這個家族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他們僅僅在上海都有千套左右的房子,甚至這個家族的後代基本上都上了哈佛。恐怕這也是為什麼能夠富這麼久吧,畢竟家族裡的長輩都非常注重培養後代。
  • 擁有近千套上海的房子,後代都要去哈佛讀書,這個家族已富到17代
    對此,很多網友不禁表示,這便是應了「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的這一句話,能夠富到了三代的家族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畢竟有些富養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花錢大手大腳、好吃懶做的習慣,如此一來,富四代、富五代便幾乎很難繼續存在。
  • 中國唯一富過17代的家族:上海有近千棟房屋,後代進哈佛成為傳統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但隨著社會發展,這句話好像越來越不被人們認可了。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大部分財富被少數人控制,「馬太效應」可能成為現實,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家族,不僅富了三代,而且都到了十七代。
  • 富了17代的家族:上海擁千套房屋,子孫後代都要進哈佛讀書!
    然而,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下半輩子都要努力工作。有人說富不過三代,但事實證明,也有很多例外。例如,香港最富有的人李嘉誠有兩個非常能幹的兒子。即使沒有父親的幫助,他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能力開創自己的事業。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現在是長和系的領頭人。李嘉誠也對李澤鉅接任以來取得的成就非常滿意。然而,中國有一個家族可以說比李嘉誠家族更強大。
  • 這個家族已富到17代!上海近千棟房都是他們的,後代都去哈佛讀書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在我國,就有一個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現在已經富到了第17代,這個家庭就是——貝氏家族。可能大家都對貝氏家族非常陌生,但大家應該聽說過貝聿銘這個名字吧?到50年代,貝潤生在上海市區擁有的房屋近1000棟,房產總面積超過16萬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貝聿銘年少時期每年都要到貝潤生的獅子林小住一段時間,而獅子林對貝聿銘的建築審美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 中國「最牛」家族:在上海有近千棟房屋,子孫後代都要進哈佛讀書
    雖然他們都是富二代,但並沒有在父母的光環下「屈居」,而是依靠自己的能力來闖出一番天地。說到富三代,很多人可能會想到被譽為澳門賭王的何鴻燊;無錫榮氏家族的榮智健等,相較於王思聰、謝其潤等「富二代」,除了何鴻燊之外,很多「富三代」的名氣要低一些。正如許多人常說的,富不過三代。在很多老人眼裡,一個家族要富到第三代是很難的。
  • 富到17代的家族:在上海有近1000棟房屋,子孫後代都要進哈佛讀書
    文:秉文中國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很多家族企業傳到第三代手裡,基本就快消耗殆盡了。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在國內,也有一些富二代、富三代不但沒有敗光家業,還帶領家族企業繼續發揚光大的。不過,他的孫子鄭志剛卻非常爭氣,後來接管了2100億的商業帝國,算是富三代中的佼佼者。然而,和李嘉誠、鄭裕彤家族相比,國內有一個家族可以說是更加「厲害」,不僅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還富到了第17代,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見。這個家族就是蘇州的貝氏家族。可能大家都對貝氏家族非常陌生,但大家應該聽說過貝聿銘這個名字吧。
  • 蘇州有一家族,已富到17代!擁有上海近千棟房,後人都畢業於哈佛
    都說富不過三代,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我國有一家族卻已富到了17代,子孫後代都挺低調,並且還都畢業於哈佛,上海近千棟房也都是他們的,這個家族便是蘇州貝氏家族。
  • 這個家族富了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網友:中國真正的貴族!
    所以如果僅僅以財富傳承的話,那麼這個家族肯定不會長久風光下去。這個家族富了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網友:中國真正的貴族!但是當一個家族可以傳承優良的家風,並且一直訓導後代用雙手去拼搏,用知識武裝自己,那麼這個家族不止是三代,就算是幾十代也照樣可以風光無限。因為家風家訓好比是房子的屋瓦門窗,子子孫孫就是支撐房屋的柱子,只有這些全都結結實實,沒有腐朽,房子才能百年不會倒塌。
  • 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在中國的歷史上,想要長久的富貴幾乎是不可能的,貧與富就像是自然變化一樣,不斷流轉更迭,一個家族的興旺與衰落有時不過數十載。特別是近現代,中國的社會主義進程不斷加快,有上百年歷史的就已經是鳳毛麟角。 但偏偏有這樣的家族,成了那一個例外,綿延傳承了十七代人,後人俱是學識出眾,那就是蘇州貝氏家族。
  • 這個家族的富貴傳承了17代,上海有數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正常情況下,不管多麼富裕的家庭都難以富過三代,三代之外,家道註定敗落。縱觀世界歷史,幾乎都是這樣一種情況。 據說是傳至清朝乾隆時期,並且憑藉歷代積累及發揚的中成藥業,成為當時的蘇州四富之其一。可以說,貝蘭堂是貝氏家族興盛的開始。在此基礎上,貝氏家族不斷壯大。 貝氏家族之後的傳人貝潤生,依靠祖宗留下來的基礎,並在此基礎上繼續發揚光大。然而,作為近代時期的商人,貝潤生的眼光是非常獨特的。他提前涉足房地產業,堪稱房地產的鼻祖。
  • 這個家族擁有近1000幢房屋,16萬餘平方米房產,富了整整17代
    富豪們都很重視財富的傳承,在中國歷史上,有個家族躲過了歷朝戰火,傳承近千年。不僅富過三代,而且富了整整16代。這個家族就是蘇州的貝氏家族。說起貝氏家族,你會比較陌生。但你可能聽過貝聿銘這個名字。身為貝家「富15代」的貝聿銘,是著名的華人建築大師。
  • 在中國富了17代的大家族,上海有1000棟房子,子孫全是哈佛人才
    不用自己努力,就有大把大把的零花錢供自己花銷;其實不然,在我們這個時代,不努力就會被淘汰,被社會out,我們所說的富二代、富三代比起我們平常人,背負著更加艱巨的任務,具有自己必須履行的使命,有著重大的責任,他們的壓力比起我們更甚之;需要學習,執行,注意的東西太多太多。而我們只聽說過富二代、富三代,卻沒有聽說過富十七代,這是多麼讓人震驚的一個數字。那麼下面咱們就來說說這個家族的故事。
  • 中國真正的貴族:財富傳承17代,近500年,曾在上海擁有千套房產
    意思是,如果只是將富貴榮華、物質財富傳承給下一代,而沒有給予其道德規範,一個家族難以長久維繫。比如三國裡幾個梟雄後代,知人善用的劉備卻有個「樂不思蜀」的兒子,「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卻有個暴虐荒淫的孫子。富不過三代,好像一個魔咒,很少有家族能逃脫。
  •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17代富貴不減,在上海擁有千套房產
    這樣的家族,榮耀滿身,財源滾滾,從明朝中期傳承到現在已經有六百多年,時至今日,已有17代人,並且家族中人才輩出,或經商,或從政,或讀書,皆為人中龍鳳,熠熠生輝。那麼,這樣的傳承不斷,一代又一代人接過家族傳承的責任,不敢懈怠,綿延17代的貝氏家族靠什麼走到了現在?
  • 打破魔咒富過16代、盛產哈佛學霸,貝聿銘家族的興旺秘訣是什麼?
    中國常常會說一句話:「富不過三代」,現實也確實是這樣,富過三代的家庭少之又少。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鳳,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很難找到一條科學的路。但是有這麼一個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就是被網友稱為十六代顯赫的蘇州貝家。
  • 流傳了數百年,家族後代名氣傳遍全球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富豪家族資產也是非常雄厚,據傳其在我國的上海擁有上千套房子。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對於普通人來說擁有一套房就是奢望了,上千套房又是何種概念呢?這個家族就是貝氏家族,俗話說得好「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我國曾出現過很多有名的富豪家族,但在時間的「洗刷」下他們的消失殆盡了,只有極少部分富豪家族能流傳下來,像貝氏家族這樣流傳了數百年、十幾代的更是少之又少。據傳,貝氏家族的起源在數百年前,經過數百年後貝氏家族依舊存在並且其後代中,也出現過一些享譽全國的名人。
  • 貝聿銘逝世1周年:貝氏家族為什麼富了16代?
    因為其實他不僅來自於一個百年名門望族,家族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而且整個家族還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在複雜的時代大背景下,狠狠地「富了十六代」,連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獅子林都曾是他家的老宅....比如說很多富了N代的貴族都不會忽略的一點:建立顯赫的家族文化,並不斷傳承下去。
  • 這個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隱藏著傳承的秘密
    因為米粒媽曾經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建築設計師,所以對貝聿銘老先生的作品有一些了解。幾乎每個去過香港的人,都有一張背景是中銀大廈的打卡照。 讓米粒媽好奇的是,從中國到美國,歷經百年風雨,這個名門望族非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在不同的領域大放異彩。
  • 中國第一大家族延續了17代,上海有1000棟房子,子孫全是哈佛人才
    可是有人還說,他們的成就不過是因為他們的父親或者祖先很優秀,他們只是因為子承父業,所以才有了人們看到的成就與榮耀,這種說法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可是,我仔細認真的思考過後,我認為他們不只是因為富二代,富三代才一直很有錢的,他們自己也是很優秀的人,若如果,他們本來什麼都不會,那即使給他再多的東西,他也沒法維持住。所以每個人的成功都和她自己的努力脫不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