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提檔升級,讓買菜成為生活享受

2020-12-18 騰訊網

菜市場,充滿人間煙火氣,維繫著世間人情味,也關係著你我他的「菜籃子」。

早上剛過八點半,家住宿城道東華府春天的李華大姐就收拾好,帶著錢包來到小區旁華府春天菜市場。

改造後的皖北農貿菜市場乾淨整潔,功能標識清晰明了。董虎 攝

「在這兒買菜可沒有踩水窪、捂鼻子、提褲腳的必要。瞧瞧,這菜市場地面多乾淨,都是地板磚。中間一列是蔬菜的鋪位,兩邊是乾貨、生鮮,又乾淨,又寬敞,我們買東西不僅方便,還非常享受!」李華言語中透露著喜悅。

市場環境好了,功能分區更加清晰明了,李大姐可以慢悠悠地挑選菜品。

自我市2018年初啟動城區菜市場提檔升級工作以來,已完成30個菜市場、疏導點及社區示範店改造,面積達到82000餘平方米。提檔升級後的菜市場,做到划行歸市,分區明確,合理劃分鮮、活、生、熟、幹、溼等功能交易區。櫃檯、攤位擺放整齊有序,無佔道經營。市民逛著乾淨清爽、文明有序的菜市場,已經從「生活所需」升級為「享受生活」。

除了環境顏值高,最讓老百姓在意的還有貨品質量。商戶亮證經營,做到證照齊全,公平交易,誠信經營,堅決做到不出售過期、變質、偽劣食品,無欺詐宰客、強買強賣現象。菜市場內還設有服務臺、投訴臺、公平秤、檢測室、LED電子顯示屏等服務設施。

「俺們這兒的青菜不單單是看著新鮮,還經過市場檢測人員檢驗,是有質量保證的。」和家人一起做了十幾年蔬菜生意的曹愛娣,站在自己的鋪位裡,一邊兒熟練地為李大姐購買的蔬菜打包,一邊兒向記者介紹:菜市場有專門的食品食用農產品檢驗室,每天都要從商戶隨機抽驗菜品、生鮮等,並將結果公布在各出入口顯著位置,讓老百姓真正買得開心,吃得放心。

李大姐買好菜,忙從錢包裡拿出疊好的環保購物袋,「不不不,這些菜不要裝塑膠袋了,直接給我吧!」她將蔬菜一把一把從曹愛娣手中接過來。看到菠菜根上的泥土,下意識地想甩甩,可一低頭看到乾淨的地面,手上的動作停住了……

「來來來,往這裡甩。」李大姐抬頭尋聲看去,菜市場負責巡查保潔的人員說著就把垃圾袋遞了過去。這邊李大姐一句「謝謝」,那邊回了句「別客氣。」一言一語間,不僅地面保持了乾淨,還更暖了人心。 記者 劉文晴

來源:拂曉新聞網--拂曉報

相關焦點

  • 合肥經開區菜市場實施提檔升級
    近日,為完善社區生活配套設施,合肥經開區加快「菜籃子」工程建設,農貿市場——方興菜市場、臥雲菜市場、康利菜市場建設管理提檔升級項目已正式啟動,預計總投資高達7789.91萬元。  據了解,方興菜市場位於青龍潭路東、紫蓬路南,佔地面積7955.73平方米,建築面積為6644.62平方米,共2棟建築;臥雲菜市場位於臥雲路南,龍蟠路東,佔地面積6130.07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64平方米(地上3255.74、地下144.90);康利菜市場位於康利園內,佔地6875.12平方米,建築面積16866.31平方米,地下1層,地上4層;建設內容包括菜市場、超市及室外配套附屬工程等內容
  • 武漢水果湖菜市場升級改造開始啟動
    4月15日,中百水果湖菜市場升級改造項目啟動,成為武漢市農貿市場(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實施方案出臺後,第一家進行超市化改造的菜市場。早上10點,記者來到水果湖菜市場,1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拆除施工。據施工人員介紹,菜市場將先進行結構改造,增裝一部貨運電梯,然後進行裝修施工,第三階段為貨架擺放和商品陳列。預計新的菜市場5月底與市民見面。據中百集團介紹,提檔升級計劃由上海知名裝修公司承擔,對標上海3.0版菜市場。
  • 武漢菜市場最大規模改造完成 市民買菜可追溯產地和品質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長江日報訊(記者劉睿徹 吳曈)107家關停轉向,318家改造升級,10月19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迄今最大規模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完成,市民買菜體驗煥然一新。農貿市場又被稱為菜市場,「菜籃子」一直是武漢重要民生工程。
  • 網際網路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巨頭瞄上了正處在風口上的「網際網路買菜」。這一新興模式,大大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不過,它也引發了網友對菜市場小商販們的擔憂。「網上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相比於線上選菜,菜市場有哪些優勢?平臺補貼為什麼不是長久之計?菜市場的存在對一個城市意味著什麼?
  • 107家退場318家升級,武漢菜市場「大變臉」
    記者高勇 攝長江網10月19日訊(記者劉睿徹 吳曈)107家關停轉向,318家改造升級,10月19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迄今最大規模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完成,市民買菜體驗煥然一新。農貿市場又被稱為菜市場,「菜籃子」一直是武漢重要民生工程。
  • 百姓說變化之商業篇:商業發展提檔升級 百姓生活煥然一新
    百姓說變化之商業篇:商業發展提檔升級 百姓生活煥然一新 2020-10-2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網際網路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羊毛」能薅多久?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巨頭瞄上了正處在風口上的「網際網路買菜」。這一新興模式,大大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不過,它也引發了網友對菜市場小商販們的擔憂。「網上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相比於線上選菜,菜市場有哪些優勢?平臺補貼為什麼不是長久之計?菜市場的存在對一個城市意味著什麼?
  • 歷時10個月武漢菜市場最大規模改造完成 107家退場318家升級
    記者高勇 攝記者劉睿徹 吳曈107家關停轉向,318家改造升級,10月19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迄今最大規模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完成,市民買菜體驗煥然一新。
  • 創衛百日攻堅:向超市看齊 東嶽菜市場提檔升級
    創衛百日攻堅:向超市看齊 東嶽菜市場提檔升級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社會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16-07-16 16:48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彭軍)近一個月以來,我們一直在對菜市場髒亂差的現象進行曝光。
  • 觀潮|「爆改菜市場」:在改與不改中留住城市「煙火氣」
    從南京3年提檔升級300個農貿市場,到蘇州老舊菜市場變身「網紅市集」,再到連雲港打造「智慧菜場」,江蘇各地均在上演菜市場「變形記」。未來實體菜市場是什麼樣子,應具備哪些功能?「爆改」後的菜市場如何承載市井生活,怎樣留住煙火氣?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 三餐幸福感,四季煙火氣 鎮江菜市場的升級之路
    民以食為天,菜市場的「一舉一動」關乎百姓的「一餐一食」。對於鎮江市民來說,和菜市場息息相關的「一日三餐」不僅關乎小康生活,更體現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小到菜市場的整潔與否,大到整體規劃布局,從「菜籃子」折射出的是百姓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
  • 濟南漢峪片區新增一處大型菜市場 微信小程序買菜可送貨上門
    通訊員 楊曉 攝齊魯晚報3月21日訊(記者 修從濤) 漢峪片區居民買菜不愁了!3月19日,芳鄰十裡鳳凰國際菜市場正式開業,這也是當前高新區漢峪片區唯一一家規模化農貿市場。據悉,該菜市場與傳統菜市場不同,不僅可買菜,還有餐飲、家政等便民服務。該市場也是高新區首家推行微信小程序的菜市場,不願出門的市民還可通過微信小程序買菜,送貨上門。
  • 去菜市場買菜時,如果掌握這些技巧,讓你輕鬆成為「買菜達人」
    去菜市場買菜時,如果掌握這些技巧,讓你輕鬆成為「買菜達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消化不良,容易造成胃病,所以早飯必須的吃,帶式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一天24小時好像不夠用似的,早上開始就慌慌張張,來不及吃早餐,許多人選擇去外面買著吃,但外面賣的飯菜總歸是有點不乾淨,所以,有時間的話,還是自己做著吃更好些。
  • ...老馬路菜市場拆了,買菜咋辦?華潤二十四城中央公園將怎樣打造?
    民聲回音壁|老馬路菜市場拆了,買菜咋辦?華潤二十四城中央公園將怎樣打造?老馬路菜市場要拆了,附近居民買菜該咋辦?……第36期「民聲回音壁」聚焦的這些問題,回復來了!
  • 餓了麼「孵化」菜市場,PK美團買菜?
    前段時間,「香椿自由」取代了「車釐子自由」,成為網友拿來衡量財富水平的新標準。菜場自由,財務自由的初級階段,能在菜市場隨意購買食材不考慮價格,已是讓大多數人羨慕的購買力。除此之外,到場的嘉賓中很多都來自另一個不為人知的陣營:菜市場代運營。代表這一陣營上臺發言的品牌有菜老包、淘菜貓。這是餓了麼組的「生鮮」局,這個局背後是一張令人目眩的宏大藍圖。餓了麼希望能夠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以生鮮為切入口,構建一個可以比肩今日餓了麼外賣帝國的龐大生態。
  • 菜丁買菜——替一萬家菜市場攤販送貨上門
    美團,餓了麼紛紛加入菜市場大戰,一邊是菜大全,一邊是餓鮮達。 2019 年 11 月 20 日,據「晚點Late Post」消息,美團旗下生鮮業務美團買菜在深圳擴張,首批開出 9 家線下服務站。這也是繼北京、上海、武漢之後,美團買菜第一次攻掠華南腹地。
  • 南京菜市場又上熱搜了,這些"網紅"菜場你逛過嗎
    這個菜市場正是過去的月苑農貿市場,今年年初剛剛完成改造升級,拋開了髒亂差的舊面貌,現在還有了一個新名字「月苑智慧菜場」。除了煥然一新的整潔環境,還推出了線上銷售、蔬菜盲盒服務,大受歡迎。  其實,南京的網紅菜市場還不少,不僅在周邊居民中耳熟能詳,還吸引了其他地方甚至外地遊客來打卡,比如以周邊豐富小吃聞名的科巷菜場。
  • 足不出戶享受送貨上門 白領流行網上買菜
    父母說他越來越懶了,可是小超卻有一堆的理由:早晨出門前要忙著洗漱準備,連早餐基本都是在外解決,白天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晚上下班再去菜市場,菜價比早市貴出一塊不說,還只能買到賣剩的打蔫的青菜,用小超的話講,"上菜市場簡直就是瞎耽誤工夫"。
  • 美食家蔡瀾先生最愛的不是吃美食,而是享受每天逛菜市場
    生活的煙火氣讓我感受到生活的溫度是熱乎乎的,滾燙的,辛酸的,一切言語盡在其中,想一瓶濃縮酸梅湯。曾聽別人說過,想了解一座城市的風景,就去坐公交車,由出發站坐到終點站。想最快速度了解這座城市,便是菜市場。
  • 廣州人熟悉的菜市場,每年約消失5家……以後去哪買菜?
    廣州人熟悉的菜市場,每年約消失5家……以後去哪買菜?更是加速了大家消費習慣的改變年初時,官方呼籲大家減少出門越來越多人就養成了線上買菜或是在社區商超就近買菜的習慣所以如今,在許多人眼中諾大的菜市場開始顯得「老派」但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於其他渠道線下菜市場卻始終有著不一樣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