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會的奈良之約:第70回正倉院展聚焦哪些珍品

2021-01-11 澎湃新聞

這幾天,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的門口又排起了長隊。讓人萬分期待的,正是一年一度的「正倉院展」,這一展覽於10月27日起正式對外展出。

展覽現場

第70回正倉院展門口已排起長隊正倉院收藏有寶物9000餘件,多數為中國盛唐時期傳承至日本的文物。幾百年來,除少數達官貴胄,正倉院寶物一直秘不示人,直至1946年始,開啟了一年一度的秋季寶物展,擇其中少許文物,每年輪換著公開展出。至今年已是第70回。今年的正倉院展於10月27日至11月12日舉辦,共展出56件寶物。北倉10件、中倉16件、南倉27件,還有3件聖語藏,其中有10件是第一次展出。

為了籌備當年的展覽,在正倉院官網上都會公布一份「年度報告」(日文,附英文目錄),包括對藏品進行的保存管理,調查研究,修復計劃等。

1933年春,傅芸子先生受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之聘,東渡日本,同時在京都大學兼任教席,講授漢語。其間得至奈良數次參觀正倉院,親自就實物一一檢點,一一加注,寫成《正倉院考古記》一卷,按照國內文獻解說多數寶物之由來及性質。「吾嘗謂苟能置身正倉院一觀所藏各物,之不啻身在盛唐之世」,這是傅芸子先生在書中寫下的。

南倉147 櫃覆町形帯

南倉165 雜葛形裁文「竊思院藏品物豐富,在學術上所涉問題亦廣,而諸物由來之為唐為和,淺學如餘,亦不敢妄為詮定,茲姑就其為唐制有可資印證故籍者,略為推測說明,亦不過捫燭扣盤而已。此編旨在紹介院藏諸物特色,故記述詳於考證,冀為後之覽者作一導引,有志研究者備一參考,或不無微補焉。」(傅芸子 1940年)「絲綢之路」東邊的終點

正倉院正倉正倉院在日本古都奈良市東大寺佛殿之西北,是日本皇室所擁有的一座特殊寶庫,境內主要建築物,只有一個素樸無飾之木質的「校倉」而已。全倉區分北中南三部,即三倉,南北兩倉均以三稜形木材疊積而成,下承巨柱,距地甚深,可通往來。

中倉59 華嚴經論帙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世界文化遺產的正倉院原是日本奈良市東大寺的寶物殿,公元756年日本聖武太上天皇去世,在其去世後的七七四十九日忌日,他的皇后光明皇太后為聖武帝祈冥福,乃將他遺愛之物分批呈獻給東大寺,收藏於正倉院。到明治時代,整個正倉院連同寶物劃歸皇室專有,脫離東大寺,直接由宮內廳管理,目前以正倉院之稱聞名中外。

正倉院現今收藏的寶物數量超過9000件,其主體是以聖武天皇的遺物為基礎構成的,寶物種類包括各種材質的佛教藝術品、手工藝品和重要的佛教文書、手稿等。多數寶物的時間可追溯至公元8世紀。據悉,正倉院寶物主要來源有三:一為唐代傳入日本之中華精緻文物;二為經由中國傳入日本的西域文物;三為奈良時代日本模仿中華文物所做、或創造之物。

北倉42 平螺鈿背八角鏡正倉院被稱為是「絲綢之路」東邊的終點,其所藏寶物是日本奈良時代及中國唐朝優秀文化的代表。在奈良時期,日本吸納了中國盛唐文化,而彼時的中國因為絲綢之路貿易盛極一時,東西方的物資、思想在此碰撞,新的技術、材料、設計在此融合,而這些源自絲綢之路的文物由遣唐使、學問僧帶回日本,系統保存在正倉院,這裡可說是古代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中國、朝鮮、日本美術及社會科學的博物館。其中最重要的文物有螺鈿紫檀阮鹹、螺鈿紫檀五弦琵琶、金銀平脫背八角鏡、銀平脫八面鏡箱、黃金琉璃鈿背十二稜鏡、漆金箔繪盤、羊木藤纈屏風、樹下美人圖屏風、碧琉璃杯、漆胡瓶、伎樂面等。

中倉146 玳瑁螺鈿八角箱

中倉14 山水圖

中倉14 山水圖一年一會的盛唐之約正倉院對於中國觀眾而言意義尤為特殊。在彼處仍然可以窺得在中國大地上早已失傳的工藝和文物,因此之故,一年一度的秋季「正倉院展」也成為國人不可多得的瞻仰盛唐文物的契機,它不單是日本民眾的一次文化盛會,不少中國的文博愛好者也會不遠千裡飛赴東瀛彼岸觀展。

北倉152 繡線鞋據日本正倉院方面介紹,每年的「正倉院展」所遴選的展品都是由日本宮內廳所選出,基於「可以了解到正倉院整體輪廓,且基於本年度的調查報告,展覽相關展品」之原則。然而,每年60件上下的參展寶物,相較於9000餘件的收藏總量仍屬鳳毛麟角,考慮到這些文物的脆弱性,正倉院還有為數眾多的寶物至今仍沒有展示於人前。

北倉35 新羅琴不過正倉院這種一年一度,僅在秋季擇期兩周,於奈良國立博物館公開展示寶物的形式僅始於1946年,此前,正倉院藏寶物幾乎是秘不示人的,僅有少數皇宮貴胄才有機會一覽。在每年的「正倉院展」開始之前,也都會有一個極為莊嚴肅穆的「開封之儀」。這種規儀,在日本其他美術館展覽中無法可見,也為正倉院展增加了獨特的神秘之感。

南倉51 犀角如意正倉院所藏寶物的另一個顯著特質是它們的保存狀況良好。有別於大部分古物是通過考古發掘出土,在品相上會有所欠缺,正倉院的寶物均為傳世品,有著獨特的歷史歸屬和出處,經過正倉院專業人員長期而一貫的悉心保存,儘管當地的氣候並不適宜有機物的長期保存,這些文物仍然歷經1200多年而留存至今。

南倉114 磁鼓

中倉59 華嚴經論帙(本文部分圖文綜合自上海書畫出版社公號)

相關焦點

  • 一年一會的奈良之約:第72回正倉院展展示哪些珍品?
    今年,因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範圍內的藝術活動和展項等多半取消。慶幸的是,10月24日,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一年一會的正倉院展將如約而至。日前,奈良國立博物館在其官網公布了「第72回 正倉院展」的完整展品陣容。
  • 第69回正倉院展後天落幕,走進奈良看古物講述千年故事
    幾百年來,除少數達官貴胄,正倉院寶物一直秘不示人,直至1946年始,開啟了一年一度的秋季寶物展,擇其中少許文物,每年輪換著公開展出。還有兩天,今年「第69回正倉院展」(10月28日-11月13日)將在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落幕,「澎湃新聞·古代藝術」帶您走進今年展出的正倉院之寶。
  • 最古老地上時間膠囊:日本奈良正倉院 再現盛唐風物
    最近正在日本奈良舉辦的正倉院展,對全世界的文化界人士來說,就是一場文化盛宴。人們爭先恐後來到奈良,一睹古物的芳容。所謂正倉院展,就是展示正倉院裡的文物。正倉院是何物,何以享有如此盛名?作者 謝田民國時期的古典文學研究家傅芸子先生,在上世紀30年代赴日講學,在考察了正倉院後,寫下了《正倉院考古記》一書,他在書中說:「吾嘗謂苟能置身正倉院一觀所藏各物,不啻身在盛唐之世!」如今,這些保存下來的珍品大多都是世上僅存的孤品。1946年,正倉院的文物開始向世人展出,如今已是第68回。
  • 全球好展 | 高清圖集,2020正倉院展如約而至
    原創 李家麗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展覽27#藝術7210月24日,第72回正倉院展將如約開幕。在全球「疫」勢不減,甚有捲土重來之態的今日,正倉院展的到來,實屬不易。
  • 「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館」如何展現疫與亂中的應急倉庫,第72回正倉院展帶來哪些寶物
    每年一度的正倉院展始於1946年,每年由宮內廳正倉院事務所選定60件左右的藏品對公眾展出,其中規定出展的聖武天皇遺愛物十年不得重複,令每年的正倉院展成為日本與海外觀眾翹首以盼的盛事。《曝涼使解》局部 今年秋季第72回正倉院展如期而至。
  • 奈良正倉院展:日本人如何把文物展辦成年度全民盛會
    第67回正倉院展現場每年秋季在日本奈良舉辦的正倉院展都會引起轟動。今年10月24日至11月9日,第67回正倉院展照例在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展覽現場人山人海,連素來冷淡有禮的日本人在千年寶物面前也不由得卸下了矜持。
  • 【遊學】11月12日出發,日本關西古蹟考察,71回正倉院展【醉美古中國】
    由於正倉院寶藏眾多,展出將分為前後期,同時每年秋天在奈良博物館的「正倉院展」第71回也持續舉行。這些收藏了千年,來自唐朝及中亞西亞絲路的文化精髓寶物,肯定是2019年秋冬最令人矚目的焦點。「醉美古中國」2019日本遊,特別規劃了涵蓋關東、關西的兩條線路,將遍覽東京博物館正倉院特展的前期和後期展覽寶物,還有奈良博物館的「第71回正倉院特展」,另外暢遊日本關東、關西的世界遺產古蹟,一次看盡大唐風華,覽遍東瀛盛唐遺風古建。十幾人的小團,報名從速
  • 日本奈良正倉院是座盛唐的藝術寶庫,展出的多為世間孤品(圖)
    又到秋季,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的正倉院展如期而至。所謂正倉院展,就是展示正倉院裡的文物。謝田正倉院位於日本奈良市東大寺大佛殿西北,是八世紀中葉建造的一所珍藏皇家寶物的倉庫。古典文學研究家傅芸子先生,曾於上世紀30 年代赴日講學,在考察了正倉院後,寫下了《正倉院考古記》一書,他在書中說:「吾嘗謂苟能置身正倉院一觀所藏各物,不啻身在盛唐之世!」 因此,從1946年開始,正倉院的文物會在每年秋季向世人展出,今年10月,已是第70回。本期,一起隨著文化學者的視線,看看今年的正倉院展,展出了哪些奇珍異寶。
  • 史上最強正倉院展即日啟動,去奈良看中國的大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10月14日起,東京國立博物館將舉辦「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展覽以奈良東大寺內的正倉院寶物為中心,聚焦飛鳥、奈良時代的造型文化。並罕見地將正倉院寶物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的法隆寺獻納寶物匯聚一堂。
  • 館長對話|奈良國立博物館館長談奈良古韻與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為唐代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後於公元759年建造,是日本律宗總本山,是日本奈良時代(710——784)佛教藝術的寶庫。上海博物館特展「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開幕之際,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館長松本伸之受邀蒞臨,並接受澎湃新聞的專訪。他表示,唐招提寺歷史上也曾經歷榮枯盛衰。
  • 為什麼這是「史上最強正倉院展」:東京奈良同展日本國寶傳承
    為了紀念日本新天皇即位,10月14日起,東京國立博物館將舉辦「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展覽以奈良東大寺內的正倉院寶物為中心,聚焦飛鳥、奈良時代的造型文化。並罕見地將正倉院寶物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的法隆寺獻納寶物匯聚一堂。
  • 來自大唐的"中國最美銅鏡"亮相奈良,正倉院寶庫再次開啟
    10月末,一年一度的京都「正倉院展」再一次拉開了帷幕,今年已是第70回。因為明年日本天皇將要退位,年號隨之更改,所以這也是平成年最後一回「正倉院展」了。在去往奈良的軌道交通裡,到處可見「正倉院展」的宣傳海報,在展覽門口排隊的地方還播放介紹視頻,觀眾可以免費領取展覽簡介。
  • 「史上最強正倉院展」,在楓葉季裡看盡盛唐流芳
    楓葉季,一年僅有一次如2019年的正倉院展,幾十年僅有一次毫無疑問,今年秋天,將會是「史上最強的正倉院展」。今年正倉院為響應新天皇登基,將攜手法隆寺在奈良、東京兩地,同時展出約110件寶物!包括北倉寶庫第一名品——唐代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 奈良遊記-東大寺正倉開運貓(招財貓)祈福是個好去處
    說起日本旅遊,奈良縣是繞不開的必去之地。作為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組成部分,奈良繁華的同時兼具古老文化氣息,日本十大名寺廟之三:東大寺、唐招提寺、大安寺都在此處,其中東大寺位於奈良公園內,看完鹿,接著去東大寺求一個御守,日本之行才算圓滿。
  • 對話|正倉院寶物展策展人內藤榮:正倉院展不能輸給疫情
    第72回正倉院展海報正倉院今年的展覽有什麼特別的看點?內藤榮:其實每年的正倉院寶物展是沒有固定主題的。第72回「正倉院展」展出的北倉70 五色龍歯我們開設了販賣正倉院展畫冊與周邊產品的線上購物網站。這或許對於中國人來說也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對於奈良博物館來說卻是從來沒有做過的。
  • 劉春聲:《正倉院鳥毛文字屏風印徵唐代花體篆書》
    圖1、東京國立博物館御即位紀念特別展《正倉院の世界》海報圖2、熱情的觀眾在展館前排起數百米的長龍這次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參觀正倉院展,除一睹諸多珍寶級寶物的風採外,還意外地看到鳥毛篆書屏風,這讓我大喜過望,因為,屏風上的漢字篆書,正是在我國失傳了近千年的花體篆書
  • 【天山漫筆】第69屆「正倉院展」―拜觀1250多年前聖武天皇的遺愛寶物,感受唐代氣息
    每年秋季這個時候,正是一年一度的奈良國立博物館「正倉院展」。今年是第69屆,展期為10月28日-11月13日,為期17天。
  • 全球好展|最好的看展季 來看「史上最強正倉院展」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最好的看展季來了,這個秋天的必看項目,當屬日本東京和奈良的「史上最強正倉院展」。一鍵查看科普貼:關於「正倉院」不得不知道的三個小貼士2019年,恰逢德仁天皇即位,日本改國號為「令和」。
  • 去了這麼多次日本奈良,原來奈良還可以這麼玩~
    佔地660公頃的奈良公園,園內除了東大寺、興福寺、春日大社這三項世界遺產外,還有奈良國立博物館、正倉院兩大歷史文物設施。 館內展示的文物,除了館蔵品外,也有奈良古老佛社或個人之珍貴收藏品。毎年秋天日本國家級的重要歷史文物大展「正倉院展」也在此展出。 ▋第三景:東大寺與大佛
  • 我們大唐的「奢侈品」在日本展出了70回還沒完!
    不久前,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一年一度的正倉院展,世界各國熱愛文物、藝術的人們紛紛飛赴,領略盛唐風範。大唐盛世,生活器物設計製作精美,堪稱當時世界上第一奢侈品大國。然而,今人慾從實物了解唐人生活器物真切狀況,已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