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妹尋味】鳳城酒家:穿越時間的味道
打著蔡瀾先生推薦的標籤,在香港開了半個多世紀的老店,恰遇友人相約,小編自然要前去一試。之前去過稻香,翠園之類的粵式酒樓,品嘗的都是早茶,這次知道鳳城酒家是順德菜,決定嘗試一下午膳。
選擇太子店是因為聽說是最老的店,不過後面了解到1954年在銅鑼灣曾開了家,只是1988年便結業,想來也是存著許多旁人難以懂得的故事。有故事的美食會更別有一番滋味。
從太子站C1出口出來,一抬頭便看到了鳳城酒家的藍色招牌,從太子到旺角,都帶著滿滿老香港的風格,美食亦是如此,滿載老香港的味道。雖是開了多家分店的著名酒家,但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也是只佔了一座小閣樓的兩層罷了。上次晚餐時間路過,排滿了人,這次選擇中午十一點多,果然人少了很多,想是早茶時間剛結束,而午膳尚未開始。
大門頗為簡陋,可酒樓內部卻裝修別致,服務員都是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和內地很大不同。菜單也是老式,有種TVB既視感。和稻香之類的酒樓類似,早茶範圍的點心,午膳的菜,還有炒飯,套餐幾種分類在不同的餐牌裡。翻看著大眾點評和openrice,三個女生糾結了半天,決定點「二人世界」這個套餐再加一道大良炒鮮奶,茶選了常見的普洱。很快便送上了手寫的菜單和茶水。
在香港的酒樓,特色之一便是茶水洗餐具了,雖然小夥伴們都笑言,這不過是自我安慰的舉動罷了,但我總覺得洗餐具也是能與朋友增進感情的表現,所以每每去酒樓,我總喜歡幫小夥伴們洗餐具,談笑之間,也能增加一份親切感,在越來越講究快節奏人與人越來越淡漠的今天,這也是這種老式酒樓的魅力所在吧。
餐具洗罷,便上了第一道雞茸魚肚羹。
店家貼心的準備為我們盛湯,不過被我們拍照的架勢擋了回去(>.<)。金黃色的湯羹裡點綴著紅色的雞茸,白色的魚肚翻滾其間,勾起人的食慾。細細品嘗,有著濃鬱的魚的鮮香,緩和著飢餓的胃,也喚起了期待的味覺。
緊接著是這道乳豬拼生腸,旁邊還配著一小碟甜麵醬,莫名地喚起了小編對北京烤鴨的記憶(==)。
烤乳豬算是鳳城的一道招牌菜,酥脆的外皮,嫩軟的白肉,搭著鮮香的甜麵醬,頓時感受到幸福的油脂在舌尖上舞動。乳豬下面蓋著橘色的生腸,好多人不能接受肝腸類的食物,小編不忌口,嘗了一塊,味道一般,很有嚼勁,也看個人口味了。
今天最期待的便是下面這道鍋貼大明蝦了,也稱蝦多士。
做法貌似是麵包上面煎大蝦,再以芝士為佐料,旁邊搭配生菜,似有中西結合的感覺。小編沒有多做研究,不過這是大眾和openrice必點菜餚,自然一試。輕輕咬下,油脆的麵包皮配上鮮嫩的大明蝦,裹著飽滿的芝士的香甜,好滿足的味道!蝦多士讓我想起了雞批叉燒批,都是甜點與鮮肉的結合,定能同時滿足小女生與男孩子們的需要。
西蘭花帶子好像是粵式午餐裡的常客,除了西蘭花和帶子,還有鮮蘑,味道不功不過,吃完前幾道葷菜,此道可稍微解膩。
緊接著又是一道重頭戲-大良炒鮮奶,順德名菜。
白色的鮮奶裡藏滿了蝦仁和松仁,紅色的臘腸條點綴其間。滿懷期待的小編迫不及待的舀了一大勺入口,雖有奶的鮮香,本來預期的鮮甜卻由鹹味代替。這道菜沒有期望的好吃,也許小編太嗜甜,不太喜歡甜食的朋友沒準會喜歡這道菜。
最後便是糖水,海帶綠豆沙。
剛才未滿足的香甜現在得到了滿足,小編生活在北方,從未想過海帶會在糖水裡扮演什麼角色。但是嘗了這道海帶綠豆沙,才驚豔於如此精妙的搭配。一年四季,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享受一碗糖水,一直甜到心裡。
總結下來,可能一開始比較餓,小夥伴覺得最開始的雞茸魚肚羹味道最好,小編最心水這碗糖水,果然甜食控無疑啊==。
西餐講究湯,頭盤,主菜,甜品等的順序,粵菜或順德菜也有湯水,主菜,甜品的講究。來到老式的酒樓,品的不光是味道,還有傳統的那一種感覺。倘若你來到香港,想感受老香港的情懷,不妨來這裡坐坐,品味那一份時間的味道。
吃貨標籤店名:鳳城酒家
地址:太子彌敦道749號歐亞銀行大廈1-2樓
人均:150港幣
推薦:各類傳統粵式大菜
1.點擊本文標題下藍色小字「正義的吃貨們」2.閱讀本文全文時點擊右上角箭頭-選擇"查看公眾號"-關注3.在微信通訊錄中打開「訂閱號」-點擊右上角"+"號-輸入"正義的吃貨們"搜索-關注,或搜索「zydchm0755」4.掃描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