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李冰

2020-12-18 雷哥說歷史人文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雷哥說歷史人文,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講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父子,希望大家喜歡。李冰,四川巴東人。祖輩曾在當地做過一國君主,稱望帝,後來因山洪暴發,水災嚴重,可能是覺得愧對百姓,便引咎辭去國君之位,率領家族全體遠遁山林,過起了田園生活。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李冰降生於人世。李冰少年時,在父母的培養教育下,讀了許多書。李冰那時就已經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地方了,他特別愛好天文地理知識,具有特殊的悟性。少年時代的學習,對於他後來興修水利工程起到了很大的幫助。戰國時,各國諸侯都相繼稱王,戰爭連綿不斷。李冰對這種情勢憂心忡忡,不願意出來做官,便隱居峨嵋深山之中,與當時非常有名的學者鬼谷子結為朋友。兩人志同道合,經常在一起切磋學習,他們對天文、地理、兵書、戰策、治國安邦各種有用的學問,都有深刻地研究和造詣。

後來,秦惠王興兵伐蜀,佔領了蜀地。秦昭王三十年,秦又起兵奪取了黔中郡,調張若為黔中太守,不久由李冰代替張若做了蜀郡太守。李冰就任路經湔山時,見江水橫流,便決定首先要治理它。李冰經過詳細考察、勘測,見從湔江至縣城,兩山相對,形狀宛如一個大缺口,便命人用石塊壘成一道攔江石壩,把湔江之水分成左右兩股流洩,這就是今天的都江堰,李冰修都江堰得力於他的二兒子,李冰原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沒活多久就夭折了。二兒子人們都管他叫做二郎,二郎長得英俊,平常喜歡打獵,對於詩文,禮道也是特別精通。並且象他的父親一樣對天文地理也情有獨鍾。李冰在治理湔江之前,曾讓兒郎帶人遍查巴蜀水勢,向當地漁民仔細訪問,進行實地勘察。二郎按照父親的指示從早到晚,不辭辛苦,對巴蜀水勢做了全面考察。

經二郎考察然後向李冰提出建議,要想徹底消除水患,應該開鑿離堆。根據地形把岷江一分為二,分成內外二江,再在桃關修築一座攔江大壩,把江水堵住,把江水分開,就可以通航和灌溉了。那樣一來,在豎州就可以開墾荒地,種植水稻,完全可以解決蜀州人民的吃飯問題。李冰就是根據二郎的這個建議修築都江堰的。相傳,當時有個惡霸叫混蛟龍的,糾集一些不法之徒霸佔岷江南岸,自稱江南伯。他把底下的人稱為水族,什麼蝦兵蟹將之類的,把他住的地方叫龍宮。又自命為江神,專與官府作對,侵擾百姓,成為當地一害。這個混蛟龍,貪財好色,無惡不作。他下令當地百姓每年初一都要找兩個漂亮女子給他做老婆。在他的淫威之下,百姓哪敢不服,凡是被選中的女子的父母無不痛苦萬分。

為這件事痛苦而死的父母不知有多少人。二郎在考察水勢地形時,從人們的口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心裡十分氣憤。他向父親李冰秉明了此事,並向李冰提出,治水患與治人患要同時進行。李冰便同二郎商量消滅惡霸的辦法。李冰寫了封信派人送給混蛟龍,信中說,他有一女,長得十分美貌,久聞「江南伯」大名,不勝仰慕,願意把女兒嫁給他。信中還寫明了送女兒成親的日期,叫混蛟龍如期迎娶,到了娶親這一天,由二郎男扮女裝和一個唱戲的男子扮成女子模樣,像以前送親那樣,把二郎和那個戲子供奉在廟臺上,專等混蛟龍過江迎娶。李冰官服打扮,底下人吹吹打打,鑼鼓喧天,好不熱鬧。混蛟龍十分狡猾,命令手下人搭箭防止有詐。

見對面鼓聲暄天,並無異常,也就放下心來,擺船過江迎娶新人。混蛟龍上岸後,李冰親自相迎,叫底下官員持壺共飲喜酒。正喝得高興,李冰來到混蛟龍面前,臉色一變,怒聲斥罵混蛟龍。混蛟龍見形勢不妙,急忙抽身逃跑,最後終於難逃李冰父子之手被斬於水中,接著,李冰命令二郎乘勝追擊,將混蛟龍這夥暴徒一網打盡。由於李冰父子為民除掉混蛟龍這一大禍害,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都願意聽從李冰的安排,齊心協力,用很短的時間就修築成功了都江堰。從此,四川大地再也沒發生大的水災,連年農業豐收,才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好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寫到這裡了,希望大家積極評論哦!本文由雷哥說歷史人文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古代著名的水利專家李冰,和兒子父子齊上陣,所做對後世影響深遠
    現在各個行業的人都有專家,古代其實也是有的,古代的水利專家還都是很厲害的,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一位十分著名的水利專家叫李冰,父子齊上陣修建了都江堰,對後世影響深遠。因為戰國時期實在是太久遠,很多資料都沒有留下,關於李冰的詳細資料已經無從知曉了,關於他的兒子李二郎的記載也是很少,不過對於他們的成就的記載還是很多的。
  • 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在四川灌縣城西,是一項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稱為古代水利的燦爛明珠。  都江堰處於岷江從山區瀉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這項工程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速驟減,易淤易決,常泛濫成災。距今約2200年的戰國時代,秦國蟓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這項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洩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稱為「離堆」。
  • 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除了鄭國渠,還有哪幾個?
    為保一隅平安,韓國想出一疲秦妙計,派水工鄭國做間諜,說服秦國修建「鄭國渠」,欲利用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拖垮秦國經濟,致使其無力東伐。但未曾想到,「疲秦計」不僅沒有拖垮秦國國力,反而為其橫掃六國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水利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歷代統治者也都非常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除了鄭國渠,中國古代還有不少聞名世界的水利工程。
  •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所建設,在中國古代起著巨大作用。
  • 成都九裡堤: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之一,諸葛亮曾重建
    公元前277年到公元前238年,李冰執政蜀地,在區域內大興水利,大搞建設。除都江堰之外,李冰在水利方面的建樹還包括:疏通成都二江(郫江、檢江),修建七星橋,修建九裡堤,在什邡市洛水鎮修建水利工程(依稀記得當地人稱之為朱李火堰,其原理與都江堰相同,李冰最後累死在這個工程的修建中,葬於今洛水鎮朱家橋村後城寺附近)……冰乃塑江作棚,穿郫江、檢江別支流,雙過郡下,以行舟船。
  • 建都江堰的李冰 家鄉運城有座風景稱絕的歷山
    都江堰水利工程巍然矗立在面前,這是我國科學文化的豐碑。歲月飛逝,兩千餘載,威鎮巴蜀的都江堰依然雄偉丰姿,依然在造福人民。   只要來到這個承載著古代文明的地方,人們都會憑弔一位建立了「川西第一功」的偉人,他就是戰國時代的李冰。   都江堰讓世界記住了李冰,而山西運城也因是李冰故裡被世人所知,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大自然風光為主的「絕勝」景觀,令遊人流連忘返。
  • 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它的名字叫做都江堰
    時光流淌過兩千年,在成都平原上,有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至今還在發揮著重要防洪、灌溉的作用,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始建於秦昭王末年,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的結晶,李冰父子當年運用大自然的規律和聰明智慧,讓奔騰的岷江在這裡改變了方向,天府之國也因為都江堰水利工程而變得更加富庶。
  • 傳說中白素貞的家鄉,美麗都江堰,水利工程奇蹟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距成都市市區約50公裡,距青城山風景區20公裡,都江堰市以「世界水利文化之祖」聞名,青城山被稱為「青城天下幽」,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是名勝
  • 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專題
    我國自古就重視水利,修建了大量著名的水利工程,惠及當代和後人。鄭國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採納韓國人鄭國的建議興修的大型灌溉渠。該工程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300千米,灌溉東西數百裡、南北數十裡的關中平原4萬餘頃的田地,兼有其他環境效益。下圖示意秦代鄭國渠和西漢白渠經行路線。
  • 李冰和都江堰(上)-新聞頻道-和訊網
    5月27日晚,西南民族大學教授、敦煌吐魯番學專家王啟濤做客「名人大講堂」,在四川省圖書館星光廳帶來了《李冰和都江堰》的專題講座,為觀眾解讀蜀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的豐功偉績。這位曾經兩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的學者,對巴蜀文化有著深厚的研究,他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將李冰的生平事跡和都江堰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根據講座錄音整理,全文刊載以饗讀者。
  • 李冰和都江堰(下)
    後人總結李冰修建都江堰有所謂「八字格言」,也就是「乘勢利導,因時制宜」。「乘勢利導」,就是根據這一帶的山勢、水勢來進行疏導;「因時制宜」就是根據特定的時機制定很合適的對策。所以我們說,都江堰水利工程其實貫徹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則,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兩千多年前就解決了泥沙淤積這一個難題,直到現在都值得我們借鑑。
  • 從大禹治水到李冰治水,歷史在教我們怎麼治水
    當前洪水在長江中下遊地區肆虐,而歷史上也湧現出了很多跟洪水作鬥爭的經典故事,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最為著名的大禹治水和李冰治水。回顧歷史,以史為鑑。大禹治水大禹,是黃帝的後代。他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 古堰故事 | 李冰治水千秋都江堰
    美麗富饒的成都平原上,有一座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洶湧的岷江水衝到這裡,便安安靜靜流向水渠替人們灌溉萬頃農田。說起都江堰,它不僅是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蹟,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總結前人治水的經驗,李冰提出「分洪以減災,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針,決定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運兼用的大型綜合水利工程。這就是都江堰工程。
  • 2018中國·都江堰李冰文化國際旅遊節舉行
    8月5日,以「拜李冰千秋功業 頌中華工匠精神」為主題的「2018中國·都江堰李冰文化國際旅遊節」在都江堰景區開幕。活動現場古法祭祀大典、太守巡城、洞經古樂等精彩活動在景區開演。千百年來,每到農曆6月24日這一天,成都平原周邊各地群眾都會不辭辛苦,帶著祭品、扶老攜幼地前來都江堰二王廟,祭祀李冰父子、舉辦廟會。 8月5日正是二王廟廟會,為感恩治水先賢,傳承李冰文化,本次活動的重頭戲自然少不了盛大的古法祭祀儀式。活動當日,從宣化門開始、經灌縣古城、到都江堰景區內分別上演了二王廟祭祀大典和蜀郡太守巡城大典。
  • 水利上的大家,李冰堪稱治水的奇蹟,為四川留守一片寧靜的天地
    李冰在戰國時期作為最為重要的水利工程大將之一,其中地位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尤其是在四川都江堰的建設過程當中,各種奇思妙想,將自然和人道融為一體的建設精神,即使是在現在看來,也有很多精華的地方不能夠被人們所理解,作為修建水利工程的他,不僅能夠將自然風光和蓄水、排水功能融為一體,同時還培養了水利工程的專業人才
  • 億家希動漫,古代歷史故事李冰修都江堰,造福後世
    今天我們來說說李冰治水的故事!李冰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當時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徵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兒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 必看,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離堆公園
    水利工程攻略水利工程之前呢,我們要先對其原理有個大致了解。畢竟要先有興趣,才會行動。水利工程包括魚嘴,金剛堤,飛沙堰,寶瓶口。玉壘山門艾坤就從玉壘山門口開始解說,玉壘山門是牌樓,上面有張愛萍先生和趙蘊玉先生的題字,後面呢有一塊千年烏木,其被雕刻為了天魁星形,非常的霸氣;沿著石梯,會看見很多小殿(都是些古記載典故)之後來到了城隍廟,城隍廟建於明朝,裡面有很多分殿如山門、城隍、財神,廟宇設計非常獨特,很多專家都讚嘆不已
  • 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世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造福萬民
    他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唯一完整留存、至今仍在一直使用、且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他成就了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他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他就是都江堰。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現如今,都江堰不僅承擔著成都平原水利調節的作用,更是一個世界聞名的風景名勝區。
  •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遠大於旅遊價值
    都江堰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不僅是一個單純的旅遊風景區,還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在都江堰每年蜂擁而至的遊客當中,有不少是身懷考察任務的水利專家,這大概也算是都江堰旅遊的一個特色吧。進入離堆公園大門,一股蒼翠的氣息撲面而來,滿眼的綠意沁人心脾。
  • 世界最悠久的水利工程,已運行了近兩千年!還有著動人的神話故事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秦朝建成的水利工程,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也是至今全世界唯一歷史最悠久、依然在運作的大型水利工程,凝聚著古人的勤勞與智慧,堪稱一座水利博物館。都江堰的盛名千年流傳,無數中外名士都曾遊覽至此,馬可波羅就在其遊記中對都江堰大加讚賞,我國著名文學家餘秋雨更為都江堰著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