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蔣山四支村志願服務隊提供「菜單式」服務
村民互幫互助,共育文明之花
記者 胡英華 攝
今天傍晚,高淳區固城街道蔣山社區鑼鼓陣陣,歡快的音樂響遍村道小巷,全村男女老少都聚到村頭老戲臺前看文藝表演,村民吳春香帶著全村20多名婦女進行民俗表演,時而打香蓮,時而打腰鼓,熱鬧非凡。
今年52歲的吳春香是村裡的熱心人,喜歡文藝舞蹈,還經常帶領村裡婦女一起跳舞。2017年7月,在村兩委的引導下,「吳阿姨」志願者服務隊成立,目前共有26名固定成員。春節期間,她們準備了廣場舞、女子腰鼓、跳五猖、打蓮香等文藝節目和民俗表演,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她們就會在村保賢局舊址前的廣場上表演。「大家都喜歡來看。」吳春香笑著說,以前大家喜歡打牌,有的人把在外掙了一年的錢都輸了,現在大家看表演就不打牌了。
蔣山社區是南京邊界村,位於固城湖畔,擁有「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範」「全國生態文化村」「江蘇省文明村」等多項榮譽。乾淨、安靜、美麗,這是記者步入蔣山村的第一印象。
蔣山社區黨總支書記何臘保介紹,在實踐鄉風文明過程中,社區調動黨員和村民的志願服務積極性,成立了四支志願者服務隊,除了「吳阿姨」,還有「一刻鐘」、「橄欖綠」和「新青年」,「一刻鐘」志願者服務隊由黨員義工組成,居民有困難打個電話,志願者15分鐘內上門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留守兒童課業輔導、鄰裡問題協調、農技培訓、政策宣傳等;「新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由一批年輕人組成,主要承擔有民俗藝術團表演、教育科普和文化體育等志願活動;「橄欖綠」志願者服務隊由十幾名退伍軍人組成,同時他們積極倡導移風易俗,去年底向社區居民發出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弘揚新風尚,跟進新時代》的倡議書,引領文明鄉風。四支隊伍的志願者來自不同群體,分布全社區各個自然村,群眾「點菜」,志願者「上菜」,提供「菜單式」服務,志願服務實現及時、高效、分眾和全覆蓋。
在何氏宗祠前的廣場上,志願服務的服務內容,黨員義工的姓名、服務內容和時間,以及電話公示在各個自然村的宣傳欄內,村民有任何困難都可打電話尋求幫助。義工路明道今年71歲,春節期間一有時間就到村裡走走,只要看到哪裡有垃圾就去撿起來,維護社區環境衛生。義工明婭娟說,去年學生放寒假前,村裡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著急地找到她,稱第二天要考英語,父母都不在身邊,希望能幫他輔導一下,當時明婭娟正準備下班,但她還是幫小孩輔導了,結束後小孩的爺爺奶奶連聲道謝,「大家相互幫助,被幫助的人心存感激,氛圍很好。」明婭娟說。
「以前經濟條件不好,村民打架爭吵時有發生,現在大家富裕了,不僅個人的生活文明了,不亂丟垃圾,不亂堆亂放,還願意幫助他人,和睦相處。」吳春香說,「吳阿姨」志願服務隊不僅通過文藝文化活動引領「美、樂、富、和」理念,還會幫助困難村民,「一位90多歲老人因家人都在外地,春節前,志願者張來來去幫老人打掃衛生,還把老人的被子帶回家洗了;有的老人不識字,志願者丁香梅就去幫他們辦;張小四定期幫困難群眾領取補貼並幫他們數好……」談到志願服務內容,例子不勝枚舉。如今的蔣山,文明之風勁吹,志願服務文明之花美麗綻放,村子安寧和諧。
南報網記者 胡英華 通訊員 呂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