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味道,藏在老西關

2021-02-07 有車以後

地處廣州市荔灣區(俗稱西關)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是廣州市三大傳統繁榮商業中心之一。在外地人眼中,這裡是最具廣州本土特色的旅遊勝地,它薈萃了嶺南文化中的嶺南建築文化、嶺南飲食文化和嶺南民俗風情。而在本地人眼中,這裡是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時期和青春期的美食天堂;這裡有很多我們聽不厭,老人家說不完的老故事……



從第十甫到上九路,騎樓連綿千米,這些目前廣州規模最大、仍在維持著商業繁華功能的建築群,人們在上下九步行街購物之餘,可以此為中心,領略具西關風情特色的荔荔枝灣湧、西關大屋保護區等。在步行街上幾乎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及深厚的歷史由來。


傳統西關房屋建築包括西關大屋、騎樓、竹筒屋等,步行街的騎樓建築連綿千米,始建於清代。廣州上下九步行街標誌建築是一條既吸取了南歐建築特色和中國北方滿洲式裝飾,又保留了西關傳統建築風格,適應南方炎熱多雨氣候,可供商戶、顧客在任何天氣下環境下進行商業活動。



食不厭舊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老字號

老字號是一個輝煌的稱謂,它記錄了幾代人的努力與成果。作為廣州老字號最集中的地方,上下九短短1240千米的路上,就有5家老字號商店:陶陶居、蓮香樓、廣州酒家、皇上皇和趣香餅家。


廣州酒家剛剛迎來80周年紀念日。這家堪稱為廣州「最堅持傳統粵味」的酒家,秉承著廣州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理念,上至行政總廚,下至老服務員,無不是用他們對美食認真的態度去完成手藝的傳承。從菜譜上那道做了80年的招牌菜「廣州文昌雞」便可知,他們對做傳統粵菜這件事有多認真。


相比起白切雞和豉油雞,做好一隻文昌雞要花費更多的功夫和時間:選用淨重在2.3—2.4斤的清遠小母雞,經由雞骨、香葉、甘草等材料熬製的白滷水的初步浸潤洗禮後,將雞泡入凍雞湯之中,以讓其外皮收縮而變得爽脆。然後將雞肉切成細件,與蒸熟的金華火腿以及雞肝片相間,這才算是完成了正道菜的製作。當你還在細細回味著口腔裡的鮮味,碟上的雞肉已被手快的朋友清空了。


除了專心做傳統粵菜80年,廣州酒家也是老一輩心目中喝早茶的好地方。每天早上六點多,廣州酒家的門前已經有早起的老人家在排隊準備霸靚位飲靚茶。當然,如果你是這裡的熟客,相熟的服務員便會為你留好專屬座位,相當有人情味。就著水滾茶靚嘆叉燒包燒賣蝦餃和鳳爪,一邊看報紙一邊八卦左鄰右裡的消息,一個早上就這麼過去了。


陶陶居和蓮香樓在同一條街上,很多人都喜歡拿兩間酒樓相比較。如果說蓮香樓代表一種理想化的高雅情操,那麼陶陶居顯現的則是廣州人與時俱進的精神。


陶陶居保留著古舊的建築外殼,內裡的裝修卻是極簡約現代。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陶陶居還曾是舊社會的「婚姻介紹所」,因為陶陶居三樓北廳全部採用卡座座位,隱秘性強,據說當年不少有錢人就是在這裡與情人私會的。


由於陶陶居和「八和會館」相鄰,粵劇界人士又多聚居在西關,因而這裡也曾經是文藝界的聚腳地。只可惜,這間曾經的粵劇茶樓現在也因環境的新造而被拆掉舞臺,也就是說從此在這裡喝茶就再也聽不到粵劇了。


老字號的穩定出品與信心保證,是幾年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時間與精力去雕琢出來的領域,把所有的一切都投入在自己的技能上面。食飯會選擇老字號,其它行業也一樣。就如汽車的維修保養,同樣是一個經過長期積累與琢磨的過程,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選擇奔馳以及它保養服務的原因吧。



西關小食 情懷比味道更動人

長壽路一帶是極有廣州西關味道的一條路,在這裡能夠發現廣州最地道的最尋常的美味。


「陳添記」後繼無人可能會結業的消息,近日刷爆了吃貨的朋友圈。不過大家不用擔心,陳添記60歲的老闆陳本明表示,想結業是真的,但至少還會多做兩三年,並希望在這個期間能找到合適的接班人,但以後走過路過,記得不要錯過了。


陳添記的魚皮到底有何過人之處,能保持每天至少能賣300盒魚皮,周末甚至超過上千盒,平均每日營業額數千元的記錄?處理得好的魚皮,入口毫無腥味。吃時加上花生、芫茜以及上澆的醬油芝麻,滿嘴都是鮮甜爽脆。為了專心做好一件事,陳添記只賣三樣小吃:祖傳爽魚皮,豉油王蒸豬腸粉和傳統艇仔粥。


位於上下九步行街附近的老字號冰室順記,已經有70多年歷史的老牌雪糕店,店面雖然裝修過,但是五六十年代那種冰室的環境和味道依然濃重。這裡專門出品各式傳統雪糕,口味眾多,真材實料,水果類雪糕都是用新鮮果肉製成的;招牌芒果雪糕不可錯過,是用新鮮芒果做的,香甜濃鬱,還能吃到絲絲纖維和芒果粒,椰子雪糕也很香,而且還有椰絲雪條,可以讓人回味下小時候的感覺。


從小就吃順記雪糕的東山少爺西關小姐們,不時也會專程跑過來光顧,為的不單單是雪糕內見證著「手工製作」的粒粒碎冰的口感,而且還有那種久歷歲月卻不曾變樣的舊文化氣息。


在文昌北路上一堆古董家具店中間,有一間在在文昌北路賣面67年的「恆記雲吞麵」,從前常常會坐在店門前包雲吞的那個李婆婆,便是「恆記雲吞麵店」最大的生招牌。「婆婆,給我一碗雲吞麵」。食客的習慣,令這間店有了比本名更加響亮的暱稱——「婆婆面」。七錢面,五隻雲吞,幾條韭黃飄在湯麵。在這20平方不足的小麵店裡,婆婆的這碗雲吞麵,帶著幾分老西關的平淡,卻有滋有味。


沒有蝦仁蝦子等花裡胡哨的餡料,婆婆面的雲吞用的全是半肥瘦的豬肉,小小一顆的雲吞被大大的雲吞皮包著,吃起來口感結實又彈牙,別有一股樸實的味道在其中。一碗好的雲吞麵,又怎少得一個好湯底?金黃色的湯用了傳統的大地魚、豬扇骨以及蝦子等材料熬成,味道極鮮,絲毫沒有鹼水味,絕對營養又健康。除了雲吞麵,這裡還有炸醬撈麵、豬油撈麵、牛腩撈麵。全部撈麵都用了豬油,怪不得吃起來特別甘香!


對於從小吃吃婆婆長大的人來說,吃婆婆煮的面,一定也聽過她講那過去的事情。原來,在舊社會的時候,婆婆晚上專門給打麻將的闊太太送面,「貴夾唔飽」,生意最旺,錢最好賺。但到了文化大革命時,婆婆的店被沒收,被迫給茶樓煮麵,直到後來又來到寶華路……一碗簡單無花巧的婆婆面,全因為這些聽不厭的老故事,有了歲月的味道,有了忘不掉的情懷。


西關小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情懷,既是因為沉澱了歲月,最重要還是價廉質優的代名詞。幾塊錢的一碗麵、一份雪糕、一份魚皮,除了暖肚,更是暖心。亦如這臺擁有正統奔馳品質的GLA,每天低至6元的保養費用,即便國際連鎖的快餐店也做不到如此低價。



這些排隊餐廳 抵食到冇朋友

所謂「食在廣州,味在西關」。近年來港、澳、臺以及國外的飲食亦進軍步行街,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國際飲食文化的相結合下,這些「外來客」在選料用料上依然追求高大上,但價錢反而狠狠地接了一把地氣,性價比之高遠勝於CBD裡的高端餐廳,值得愛食又識食的你一來再來!


說到深夜食堂,吃貨們應該都不會陌生。味道撩人的串燒,能夠治癒人心的貓飯,老闆最愛的飛機貨,酒不醉人的自家釀製水果酒,在這裡都應有盡有。


琥穴日料低調地開在恆寶廣場北門後的小巷子裡,但卻無礙於居住在附近的臺灣客人,日本客人聞香尋來。每到夜裡,這裡總是熱鬧的,還好因為座位間隔合理,對於需要有一定私密空間的客人來說又不至於會被打擾。


在居酒屋,最少不得先來幾串串燒過口癮。燒牛舌是招牌菜,挑選牛舌最嫩的部位鹽燒,濃鬱的牛肉香氣會一下子打開你的食慾。如果一味燒牛舌吃不夠喉,建議再來一份燒牛筋。早已被燜得軟滑起膠的牛筋,經過高溫火熾後變得外焦內嫩,撒上一點點孜然粉就足夠惹味,女生必點。相比起深夜食堂裡的貓飯,琥穴日料啖啖蟹籽三文魚粒的貓飯絕對算得上是豪華版。火候恰到好處,米飯被炒到顆顆分明又油潤甘香,好吃。



開在寶華路的「點一籠」,可以說是專為「夜貓」和「懶訓 豬」而開的全日點心專門店。由香港資深美食家May姐(黃麗梅)做老闆娘,又有香港前利苑點心大師石師傅監控出品,光憑這兩點已是信心保證。


如果你也和May姐一樣,胃口不大又「花心」,那點心皇,以及點心皇后的組合便最適合你不過了。以蝦餃,燒賣,牛肉組合而成的是點心皇,以及以酥皮叉燒包,鹹水角以及春卷組合而成的則是點心皇后,每款各一件,食量小的人也不用擔心吃不完。為堅持用傳統手作的方式製作點心,點一籠一反量產化路線,每日新鮮製作,即點即蒸,正是從這些瑣屑的細節上,可以看出這家餐廳對食材的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點一籠」的點心不僅用料精緻,製作精心,而且價格還非常便宜,價錢最貴的那籠點心也不過16元而已,絕對抵食到冇朋友!


這像「琥穴日料」和「點一籠」這樣的店鋪往往會給人溫暖的感覺,因為其經營理念講究精緻,服務態度亦相當出眾。汽車的保養也是如此,比如梅賽德斯-奔馳的保養,除了零部件降價以外,更在保養菜單的基礎上,提供額外優惠,從而為客戶帶來更豐富的價值、更優惠的用車成本以及更好的服務體驗。就如C級、E級等轎車的日保養費用低至十幾元,這就是很好的例子。


相關焦點

  • 粵蒲 廣州的好味道,只藏在老西關的這些地方
    而在本地人眼中,這裡是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時期和青春期的美食天堂;這裡有很多我們聽不厭,老人家說不完的老故事…從第十甫到上九路,騎樓連綿千米,這些目前廣州規模最大、仍在維持著商業繁華功能的建築群,人們在上下九步行街購物之餘,可以此為中心,領略具西關風情特色的荔荔枝灣湧、西關大屋保護區等。在步行街上幾乎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及深厚的歷史由來。
  • 食在廣州,盤點老西關必吃清單
    西關的老酒家,代表了這座城市的豐腴與雍容,而西關街頭巷尾的小吃,也是不容錯過的地道美味。 從廣州中山八路地鐵站出來,穿過繁華街市,轉進泮塘路,在荔灣湖公園的一側拐個彎,沿著龍津西路一直行到恩寧路,最終會抵達喧鬧無比的上下九。
  • 廣州老西關永慶坊的日與夜
    西關老城區恩寧路,永慶坊位於百年歷史的恩寧路,這一帶原是西關老城區,文物古蹟遍布,後進行舊城改造,在保留了老廣州 西關韻味的同時,又注入現代商業藝術。改造後的永慶坊有許多手繪牆和特色文藝店鋪,已成為兼具「西關風味」與「現代時髦」的代表。非常適合拍照遊玩。
  • 小巷尋食記|老廣州三代人的堅守,只為一碗「西關雲吞麵」
    在廣州和香港地區,雲吞麵,又稱作「細蓉」,純肉雲吞和竹升面,配上精心熬製的上湯,就成為了老廣最喜愛的早餐之一。香港的知名美食家蔡瀾曾說過:「在廣州,已經找不到一碗傳統的雲吞麵了。要吃正宗的,還得去香港。」
  • 廣州西關老粥 濃稠綿長溫情
    在告訴你廣州哪裡的粥最地道之前,我要先把關於這些「老粥」名字的故事娓娓道來~ 有故事有來源的東西更有感情、更有味道,不是嗎?■講古 「廣州名粥」 在潮州有米粥和順德毋米粥的夾攻之下,真正地道鄉土的廣州粥反而名目模糊了,梳理一下,西關老粥也故事婉轉。
  • 鬧市裡這個千年古村,老西關的味道
    藏在荔枝灣背後坐擁「後花園」荔灣湖公園泮塘五約是一個擁有9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是廣州歷史城區中少有保留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樸素風貌特徵的聚落,有清末「嶺南第一景」之稱。富有嶺南傳統風貌的青磚屋散落其間,行走石板路上,再穿過古亭,瞬間回到西關舊時光。
  • 鬧市裡這個千年古村,老西關的味道!
    今天曝光一個西關風情打卡點荔灣泮塘五約這個鬧市中的千年古村藏在荔枝灣背後坐擁「後花園」荔灣湖公園在經過微改造「扮靚」後你要的西關味與詩意,就在這!富有嶺南傳統風貌的青磚屋散落其間,行走石板路上,再穿過古亭,瞬間回到西關舊時光。
  •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長隆酒店彩蝶谷傳統西關美食
    常聽說「食在廣州」,羊城美食薈萃,所謂「西關」,即荔灣,是老廣州人對位於荔灣區,北接龍津路,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荔枝灣,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稱。在各式異國風情料理橫行的今日,有多少人還記得老西關的傳統美食呢?長隆酒店彩蝶谷大廚為您製作經典西關美食,勾起您的點滴回憶。【馳名鮮蝦雲吞】對於老廣來說,雲吞、竹升面、湯這幾個詞語已經可以出一本書。
  • 吃不盡西關美食 忘不了廣州味道
    羊城晚報訊 記者呂楠芳、通訊員趙雁報導:食在廣州,味在西關,嶺南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為了推廣和保護傳統的廣州美食,廣州市有關部門把荔灣艇仔粥、泮塘馬蹄糕、蘿蔔牛雜等十幾種西關名小吃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力爭在五年內通過國家級認定和命名,相信到那時,西關小吃將作為廣州又一張城市文化名片,走出深巷,馳名世界。
  •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廣州美食小吃的匯集聖地
    《西關小姐》這首歌相信每個廣州人都會覺得熟悉。這首歌表面上是講述了西關小姐和東山少爺之間的故事,實際上卻是借著這兩個人物,向我們描繪了西關和東山這兩個廣州著名地標,繁華時代的故事。聽來餘韻悠長,十分有老廣州的味道。
  • 覓食攻略:來廣州必吃的老西關美食,吃貨們已經收藏了!
    都說「食在廣州,味在西關」想吃最地道最正宗的廣州味道當然要打卡老西關風味美食啦!地址:越秀區文明路160-1號/德政中路304號首層(皆在農講所A出口旁)推薦點單:原只椰子燉竹絲雞、原只椰子燉鵪鶉瀨粉瀨粉是老西關美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之一
  •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遊走西關不得不吃的美食店
    一直以來都有「食在廣州,味在西關、百步之內必有小食。」這一說,一起看看西關有哪些好吃的美味吧,歡迎補充哦!泮溪酒家廣州上下九後面老西關美食城的芒果豆腐花!!18塊一桶!!!蓮香樓是一所過百年歷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的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位於荔灣區第十甫路。
  • 吃完荔灣這19家店的小吃,你比廣州人更懂「老西關」!
    很多人說:食在廣州,但是廣州何其大,發展速度何其快,很多傳統的味道也漸漸衝淡衝遠了...但是始終還是有發源地,在廣州民間還藏著另外一種說法:「食在廣州,味在西關」。老西關也是今日廣州著名的美食標誌。上下九很久以前,就被打造成廣州老西關文化和精神的象徵,如今雖然商業化程度頗高,但不可否認,在這喧囂熱鬧中還藏著地道的西關風味!寶華路就是其中的代表!
  • 廣州荔枝灣美食攻略 | 細數「西關上河圖」上的西關小吃
    「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老廣州人心中美好的城市記憶。水體清澈,古榕成蔭,草樹繁翠。臨水而居的湧邊人家,從岸邊小樓探頭而出,就可以跟搖弋而過的撐船人微笑致意。路邊走累了的行人,隨時可以停下來,招呼水面上的船艇靠近岸邊,然後來上一碗艇仔粥。
  • 我們用8760小時,探訪了60家廣州老味道.
    老味道:大德豬腸粉店點評:它藏在大德路的小巷子裡,起先連店名都沒有,十多年後的今天它成為了街知巷聞的老店,依舊早上6點開始營業,下午2點賣完就關門老味道:鍾巷9號(恩寧路無名雞煲)點評:聽說這是全廣州最鳩(牛)屎(逼)的雞煲,藏在恩寧路,環境非常惡劣,沒有店名,偏僻到甚至連地圖都找不到。
  • 我們用13988小時,探訪了60家廣州老味道.
    老味道:大德豬腸粉店點評:它藏在大德路的小巷子裡,起先連店名都沒有,十多年後的今天它成為了街知巷聞的老店,依舊早上6點開始營業,下午2點賣完就關門老味道:鍾巷9號(恩寧路無名雞煲)點評:聽說這是全廣州最鳩(牛)屎(逼)的雞煲,藏在恩寧路,環境非常惡劣,沒有店名,偏僻到甚至連地圖都找不到。
  • 最坎坷的老西關:比上下九更有老廣州味,竟然差點被拋棄
    不過豬豬今天發現了另一片屬於老西關的地方!這個地方很有年代感,又有十足的西關風情,就是差點被時代拋棄!這個地方就是——泮塘。2016年才被列入廣州首批微改造項目,正式開始改造工程,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看看,泮塘這個老西關,藏著五約、荔灣湖公園、荔枝灣等等寶藏地方
  • 西關特色建築,西關特色美食,廣州老城區獨有的韻味你怎能錯過
    如果問你,廣州五區中哪一區最具有西關風情,你的回答會是什麼呢?小編覺得是荔灣區,荔灣本身就有那種老廣州的感覺,而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廣州荔灣區的荔灣湖公園,如果你也想體驗古老的西關風情,來這裡就最合適不過了。這裡不僅可以觀賞到,不少的西關特色建築還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西關特色美食。快來和小編一起來打卡吧!
  • 到廣州西關小巷走走,欣賞西關大屋風情,感受嶺南美食小吃文化
    在廣州,相信一定聽說過「東山少爺,西關小姐」這句話,這句話其實說的是以前廣州有權人和有錢人的一種比較泛的說法,「東山少爺」指的是廣州東山一帶的新河浦路和龜崗大馬路的達官貴人家的少爺,而「西關小姐」指的是廣州西關一帶的荔枝灣湧的富商豪門家的千金小姐。
  • 品嘗必比登美食廣州老西關瀨粉,附獨家配方
    可廣州人根本不在意,就以地道老廣心心媽的個人見解來看,米其林的評選標準除了味道、食材,還要考評餐廳軟硬體設施、主廚創意、烹飪的穩定性、酒的搭配……但廣州人卻是地道老實人,為吃不講究,美味沒等級,有人愛去環境講究的粵菜,也有人獨愛街邊大排檔和糖水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