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引領社會風尚,全區實名註冊志願者逾13萬人
直升鎮紅色家園裡,老黨員講革命故事,讓現場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昌元街道桂花社區的「小院講堂」,通過身邊人講故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到居民心坎裡;
龍集鎮清河村的村村通廣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村民不出門就能聽到黨的聲音;
大街小巷中,頭戴小紅帽,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們為美化人居環境揮汗如雨;
居民小區中,社區工作人員為廣大群眾現場解難題、辦實事;
……
群眾在哪裡,志願服務就在哪裡。如今,重慶市榮昌區各鎮街、村(社區),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已經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活躍在社區小巷、交通路口、景區景點,通過指揮交通、文明勸導、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等志願活動,傳遞著愛心和善舉。
小善漸而大德生,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在榮昌,這樣的實名註冊志願者共有13.04萬人。
2019年,為進一步擴大志願服務的覆蓋面,榮昌建立了「區、部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志願隊伍。目前,榮昌區共有志願服務總隊1支,專業分隊12支,鎮街分隊21支,村(社區)小隊153支,掀起了榮昌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的熱潮。
依託於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7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5個特色示範點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陣地,榮昌區先後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趣味運動會、兩會精神宣講、「迎新春·大掃除」志願服務活動、走訪關愛睏難群眾、轄區單位衛生評比活動、送文化進社區、義務植樹活動、「你需要·我來幫」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法律宣傳、義診等共計40餘項涉及理論宣講、道德法治教育、科學技能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受惠群眾達20.7萬人次,深受廣大基層群眾歡迎。
帶頭清運垃圾
突出實踐特色,打造凝聚民心的強力「磁場」
如何將基層陣地用起來、工作力量整合起來、活動開展起來,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群眾宣傳、凝聚人心上更好發揮作用?
「立足實際,突出實踐特色,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貫穿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建設中」。這是榮昌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給出的答案。
一是與市級志願服務項目相結合。按照「志願服務季」總體要求,紮實做好「山水之城·美麗之地」「我們一起奔小康」「文明單位進農家」等項目,常態化組織實施「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上網」等主題活動。
二是與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相結合。採取群眾樂於接受的志願服務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群眾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好風尚;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開展農村「三清一改」行動、「三整治一美化」行動等志願服務活動,引導群眾改變生活習慣,打造良好居家環境。
三是與「三創」工作相結合。調動志願者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作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國家衛生區」「全民運動健身示範城市」志願服務,助推「三創」取得實際成果;開展「千名機關幹部周末文明勸導」「萬家親子志願服務體驗」「十萬義工助力新三創」等活動,助力打贏「三創」攻堅戰,提升城市和市民文明程度。
四是與為民辦實事相結合。2019年,在榮昌區委區政府為市民辦十件實事、為農民辦十件實事中,黃葛樹廣場等公園廣場、城區「三無」小區整治、農村垃圾清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廁所革命等項目,都是與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密切相關的項目。結合這些民生實事項目,榮昌區積極開展了各類志願服務,增強了群眾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引導群眾支持並參與文明實踐活動。
開展清潔環境美麗家園志願服務
打造特色品牌,讓「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以前我沒事就打麻將、喝茶聊天。現在不一樣了,有了『愛心超市』,我重拾起磨刀的手藝,既可以為鄉親服務,又可以掙積分換物品,特別充實!」清江鎮河中村60多歲的張大爺話裡滿是喜悅。
文明其表,制度其裡。為讓「好人有好報」,榮昌區創新制定志願服務激勵回饋機制,並出臺《榮昌區志願服務嘉許激勵辦法》和《榮昌區志願者星級認定辦法》。
根據制度,各鎮街結合實際,選取地點或與「在村頭」電商平臺結合,打造線上線下「文明積分兌換超市」,根據群眾參與文明實踐的次數和成效賦予一定積分,累積到一定分值後可用於兌換實物,有效調動了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截至目前,清江鎮河中村整合農村服務群眾工作專項經費和村集體經濟收入,創新設立了「愛心超市」;安富街道古橋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動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積分兌換超市「樂陶陶小賣部」等,鼓勵和引導志願者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的宣講學習類、文明習慣類、傳統美德類、遵紀守法類、公益行動類、人居環境整治類等活動,依據居民積分情況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增強群眾參與熱度。
由點到面,惠及全民。在榮昌區,通過組建特色志願隊伍、發揮鄉賢作用和用好網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勇於創新,打造了志願服務特色品牌。
接下來,榮昌區將健全督導考核機制、資源共享機制、志願服務機制,形成助力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的強大合力,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更接地氣、更聚民氣、更有底氣,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