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於日本的無印良品(MUJI)本意是「沒有商標且優質」。在日本,無印良品就是普普通通的雜貨商店,到了中國市場卻成為高端、小資的代名詞。
雖然概念曾風靡一時,獲得廣大消費者追捧,可高昂的價格卻一直備受吐槽:一個數字大掛鍾650元,一雙棉拖鞋128元,一件女士T恤1498元…
近幾年,除了電商大行其道,大街上還出現了許多和無印良品「設計風格"十分類似的商店,在產品性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無印良品顯然不會坐等失勢,近期在日本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降價行動!中國市場也將緊隨其後......
▲圖片來源:無印良品官網截圖
史上最大降價行動
無印良品每年大都有2-3次的降價,涉及家居、服飾等品類。
據北京商報消息,本次在日本的降價是史上最大的降價活動,涉及2300件家居、食品、衣服等商品,其中暢銷的電腦包價格降幅達25%,由3990日元(約合231.6元人民幣)降至2990日元(約合173.5元人民幣),相當於打了7折以上。三雙裝襪子降價100日元至890日元(約合51.6人民幣)。
據店員介紹,「由於這些商品基本都是2017年甚至是2016年款,銷量不佳所以才進行降價」。
而另外一家門店的店員表示,近期的調價主要是由於公司更換了供應商,導致家居類商品降價。店內每年都會有降價行為,都是正常的經營過程,每次原因不同,但絕不是因為銷量不佳。
據每經小編(ws)查閱無印良品中國官網,其許多商品也在進行打折,有的甚至低至5折。
▲圖片來源:無印良品官網截圖
據悉,無印良品於去年8月宣布中國店鋪在2017年秋冬開啟新定價,其中家居類降價幅度為67%,電子類和健康美容類分別降價21%、24%。
在此之前,中國區已有過六次降價。無印良品表示,降價的主要原因來自降低進口關稅、優化庫存管理、擴大生產規模和減少物流成本等方面。無印良品在有優惠關稅的中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生產產品,從而達到降低關稅的目的。而隨著中國市場的需求增加,規模擴大後,生產效率隨之提高,降低了每件商品的成本。
在中國的擴張會放緩
歷經多次降價的無印良品,在中國區的業績表現依然不盡如人意。在2017年6-8月的第二財季中,海外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僅增長了4%。其中,無印良品在中國同店銷售額僅增長1.8%。
但得益於無印良品在中國區的店鋪擴張,中國區的銷售額增長了22.6%。在截至8月底的上半年,中國可比銷售額增長3.8%,實際銷售額增長16.6%至308.07億日元。
無印良品也表示,未來在中國的擴張會有所放緩,預計在2017財年內只增加30家店鋪。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降價策略在日本本土市場卻略有成效。得益於服飾折扣帶來了更多的客流量和消費,無印良品第二財季日本同店銷售上升了11%,總銷售額達到858.5億日元,同比增長15.7%。在2017年3-8月的半年內,經過300個產品降價後,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直營店可比銷售增長7.9%,直營業務客流同比增長7.5%。
無印良品表示降價不但吸引了新客戶,老客戶的復購率也因此提升。同時,良品計畫披露的最新月度數據顯示,該集團三季度預計迎來本財年最差表現,再次啟動降價無疑是集團受上半年成功降價促銷售表現鼓舞。
降價難以挽回頹勢?
「無印良品(MUJI)」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在當時追求個性的國內年輕消費群體間樹立了一種特有的品牌形象。其以自身商品來倡導自然、簡約、質樸生活方式的理念受到推崇,使得「無印良品(MUJI)」在中國市場的定位,較其在日本顯得偏高。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截圖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趙萍向每日經濟新聞(ws)記者表示,在日本,「無印良品(MUJI)」本身定位是高性價比的大眾消費品,而在國內的價格定位中等偏高。隨著國內市場的發展和消費需求的變化,加之國內與「無印良品(MUJI)」產品風格接近、價格更實惠的同類品牌興起,「無印良品(MUJI)」對國內客戶群來說性價比變低。
近幾年,國內設計師品牌和小眾品牌逐漸發展起來,不少與「無印良品(MUJI)」設計風格接近的品牌興起,消費者被分流。
據北京商報消息,派尚服飾搭配學院院長康藍心則表示,大規模的降價並不能從根本上挽回業績頹勢。
同時,對於無印良品的「開店盈利」策略,康藍心則表示「著實是一步險棋」。無印良品店鋪選址大多為成本較高的高端購物中心,而在業績低迷的情況下選擇門店擴張比較危險,甚至會拉低業績增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康藍心認為無印良品目前正面對一種「成熟的老客戶群體摒棄,新一代消費群體中品牌影響力不大」的尷尬局面,「提升消費者在消費體驗中的新鮮感」是無印良品應該首要解決的問題。不斷培養新客戶群體以及尋找新的消費熱點,了解新一代客戶群體的消費習慣,才能讓品牌獲得持續生長。
每經編輯 湯亞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每經網、北京商報、muji官網等
其他用戶正在看
1、帶上王健林,董明珠砸下30億的這家公司,被供應商拉橫幅討債!
2、阿里AI打敗人類學霸,一大波人的工作岌岌可危
3、爆賺600億!萬科成全球第一房企,這位48歲男人才是大贏家
4、鹿晗的名字登上保監會官網,卻是因為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