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園藝的市民周女士來接「有機水」。
高宇一分層展示堆肥箱。
溫州網訊 「養蚯蚓不僅可吃掉廚餘垃圾,蚯蚓糞還可轉化為有機肥,是很好的種花種菜的養料。」昨日,在濱江街道舉辦的一場生態環保宣傳活動上,鹿城環保志願者現場展示蚯蚓堆肥箱,不少市民帶空瓶排隊,爭將「有機水」帶回家。
記者在現場看到,蚯蚓堆肥箱分三層,外殼密封,層與層之間為網狀鏤空,最下面一層裝有一個水龍頭。將發酵後的廚餘垃圾放置其中後,放入蚯蚓,垃圾生態分解的過程就開始了。環保志願者高宇一,研究垃圾分類多年,據其介紹,廚餘、農作物秸稈、城市生活汙泥等廢棄物,都是蚯蚓愛吃的。蚯蚓會將廚餘轉化成高價值的蚯蚓糞生物肥和蚯蚓動物蛋白。
小蚯蚓究竟能搬走多大的垃圾山?有關研究顯示,在理想狀態下,一公斤蚯蚓每天能吃一公斤廚餘垃圾,還能產生大約半公斤的蚯蚓糞。也就是說,一個三口之家一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有機物,如飯菜、有機廢棄物等,幾千條成年蚯蚓一天可將其全部消耗掉。
據記者了解,目前鹿城區日產生活垃圾約1300噸,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都會產生二次汙染,垃圾分類與處理因此成為難題。「蚯蚓堆肥,可實現垃圾減量化,垃圾少了,汙染和消化垃圾壓力自然也就減輕了。」鹿城區生態辦生態建設科副科長金剛說。
有市民問,「有機水」是蚯蚓糞摻水而成的?「不對,是蚯蚓分解垃圾過程中,自然產生的水。」高宇一說,居民將「有機水」帶回家後,僅需按1:5比例稀釋,澆於花卉、農作物上,花草蔬菜就能茁壯成長,「這種是真正的有機肥!」
>>>相關連結
蚯蚓堆肥箱DIY
市民可取多層塑料收納盒或推拉式的多層文件櫃,用小刀在層與層之間鑽孔,使之流通,堆肥箱就改造好了。但須注意的是,在放入蚯蚓前,需將廚餘堆放15天到一個月,使之充分發酵,不然蚯蚓會被「熱」跑。
社區或市民若對蚯蚓堆肥有不明之處,可致電鹿城區生態辦88358796報名,屆時專家會將經驗送到「家」。
小蚯蚓的大功勞
據了解,在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都建有許多規模巨大的蚯蚓肥料合成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上海、鄭州等地就開始發展蚯蚓養殖業,近來有更多的地方嘗試把蚯蚓用於環保建設,來扳倒「垃圾山」。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160萬條蚯蚓為奧運村的垃圾處理立下汗馬功勞。2008年,北京奧運會也借鑑此經驗,用「小蚯蚓」搬走奧運村的「垃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