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居住後還會逮捕嗎,監視居住的期限是多久?

2021-01-09 律師在線諮詢

監視居住就是一種強制措施,當然不是無期限的監視居住。那麼監視居住後還會逮捕嗎,監視居住的期限是多久?

網友諮詢:監視居住後還會被逮捕嗎?

北京融一律師事務所楊學春律師解答:

監視居住只是對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強制措施,在法院作出判決之後還是會執行逮捕並進行服刑,如果法院判決無刑事責任的,則不會被逮捕。如果是指定監視居住的,根據指定監視居住的時間可以抵刑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

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應當由辦案機關作出解除或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具體程序為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查,檢察長或公安局長決定後,通知辦案機關,並將解除決定書送達給嫌疑人。

楊學春律師解析: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並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的情形。監視居住的情形,與取保候審基本相同,但它們都是一種獨立的強制措施,只能擇一使用,不能同時並用。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司法機關在法定期限屆滿尚不能辦結案件的。

5、公安機關申請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檢察院不予批准的。

6、持有效出入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責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章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並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它申請主體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律師;但監視居住不可申請,需要由公安機關、檢察院或法院決定。當然,無論是取保候審還是監視居住,最後還是由公檢法三機關之一選擇決定適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選擇適用保證人保或者保證金保以及適用保證金的數額等。然後由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負責執行。

根據刑訴法的規定,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以下規定:

①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②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③不得以任何形式幹擾證人作證;

④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⑤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繫方式改變的,在24小時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公檢法根據案件情況,可以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①不得進入特定場所;

②不得與特定人接觸或者通信;③不得從事特定活動;

④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而執行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以下規則:

①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②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③不得以任何形式幹擾證人作證;

④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⑤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⑥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相關焦點

  • 監視居住能否折抵刑期?
    半小時後,民警將被告人周某刑拘,同年7月29日被監視居住,同年10月14日被逮捕。被告人周某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法院據此判處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五年。  【評析】  本案中,合議庭對定性和量刑都無異議,分歧在於被告人周某被監視居住的76天能否擇抵刑期。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離開指定的居住區域,其行動也被公安人員監視,應當將這76天擇抵刑期。
  • 淺析我國當前的監視居住制度
    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 監視居住就在家裡咋還折抵刑期
    本報訊(何贇/通訊員西魯東)「被告人到底是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還是被普通監視居住?」近日,雲南省寧蒗縣檢察院公訴科檢察官在審查一起販賣毒品案的判決材料時,對其中「監視居住折抵刑期」情況產生質疑。經進一步核實,檢察官查明真相,及時糾正了判決中的刑期折抵錯誤。
  • 逮捕後的羈押期限以及超期羈押的法律救濟
    實踐中我們對於逮捕並不陌生,逮捕屬於刑事訴訟中的最嚴厲的強制措施,但是逮捕後的羈押期限,以及超過法定期限的後果並不十分清楚,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逮捕後的羈押期限問題。一、何謂逮捕後的羈押期限刑事訴訟中的羈押並非具體的刑事強制措施,是對拘留、逮捕的後果的概括性稱謂。因此,羈押期限是指拘留和逮捕的法定期限。而逮捕後的羈押期限具體包括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三階段的期限。二、各個階段具體的羈押期限1、偵查階段,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一般二個月。
  • 酒後洩憤燒山 閬中一村民被監視居住
    目前,楊某義因涉嫌放火罪被閬中警方依法採取監視居住強制措施,並移交檢察機關提起公訴。5月5日晚,閬中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裕華鎮千佛巖村6組附近大子山有人點燃了山火。接報後,派出所民警立即趕赴現場,對起火原因、過火面積等進行調查取證。
  • 海關上門調查,董事長遭「監視居住」,這股大跌逾17%
    公司遭遇海關調查,董事長、非執行董事兼控股股東之一被「監視居住」。9月22日,在此消息的影響下,港股金斯瑞生物科技開盤暴跌,盤中跌幅一度超過27%,午後股價有所回升,截至收盤,金斯瑞生物科技跌17.29%,報11.48港元/股。
  • 攀枝花市人民檢察院「兩房」、警示教育基地、指定監視居住點等...
    攀枝花市人民檢察院「兩房」、警示教育基地、指定監視居住點等工程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驗收比選公告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8-07-31     來源:攀枝花市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      選擇閱讀字號:[ 大
  • 「普法」取保候審審查起訴辦案期限到底是多久?(附2020版刑事辦案...
    那麼為什麼作出這樣的調整,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非羈押案件審查起訴階段辦案期限究竟是多久?答: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案件審查起訴階段辦案期限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的一個月(可延長十五日)的限制。
  • 海關上門調查後金斯瑞生物董事長被「監視居住」,發生了什麼?
    記者 | 謝欣編輯 | 許悅1國內知名生物科技上市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以下簡稱「金斯瑞」)9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因受相關部門調查,公司董事長、非執行董事兼控股股東之一章方良博士目前正處於「監視居住」狀態,集團4名其他員工被拘留訊問。
  • 雨潤董事長遭監視居住 被指牽涉南京官場地震
    當晚,中央商場發布公告,稱檢察機關於2015年3月23日起,對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祝義才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對於此事,當地諸多猜測,流言四起。不過,據一名當地接近雨潤集團的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披露,祝義才此番事發或與當地官員「落馬」不無關係,可能牽涉數個地產項目。
  • 前罪先行羈押期限應予折抵刑期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在決定刑罰執行期限時,如果對前罪已經採取了拘留、逮捕等措施,應當用前罪的先行羈押期限折抵刑罰的執行期限。但在司法實踐中,法院有時會忽略對前罪先行羈押期限的折抵,造成判決書中載明的刑罰執行期限計算有誤,因此,檢察機關在履行審判監督、刑罰執行監督職能過程中,應將「前罪羈押期限折抵刑期」列為監督重點。
  • 刑事案件羈押期限和經辦機關辦案期限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拘留後,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公安機關對於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 刑訴法修正草案:兩種犯罪拘留後可不通知家屬
    中新網3月8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今日介紹,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刪去了逮捕後有礙偵查不通知家屬的例外情形,明確規定,採取逮捕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措施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逮捕或者執行監視居住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家屬。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今日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王兆國在會上就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作出說明。
  • 什麼是超期羈押 刑事案件偵查中嫌疑人會被關押多久
    二、強制措施的種類法律規定的強制措施的種類主要有,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刑事拘留,逮捕。三、拘傳的時間拘傳的時間,通俗的講就是指,對沒有被關押的犯罪嫌疑人,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期限。四、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期限法律規定,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 異地羈押時間應計入刑事拘留期限
    若本案A省某地處於十分偏遠且交通不便的地區,再加上本案屬於過失犯罪,又不屬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夥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9條規定,本案即便延長羈押期限也不可能在7日內提請逮捕,這就意味著A省某地警方在B省某地警方到達該地之前就需要根據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先行釋放或者變更相應強制措施,這將嚴重影響刑事訴訟活動順利進行。
  • 刑事拘留的條件、程序、期限
    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即釋放犯罪嫌疑人,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等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祝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犯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用的,拘留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計算,但不得停止對其犯罪行為的偵查取證。對符合遠捕條件的狼畢嫌疑人,也可以按其自報的姓名提請批准速抽。
  • 異地羈押期限應否計入刑事拘留期限
    【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異地羈押期限不應計入刑事拘留期限,本案刑拘時間應當從陳某、張某被宿遷市公安局宿豫分局刑事拘留時,即從2013年12月6日開始計算。公安機關在刑拘後24小時內通知犯罪嫌疑人家屬符合法律規定。  第二種意見認為異地羈押期限應計入刑事拘留期限,本案的刑拘時間應當從2013年12月2日開始計算。
  • 《魔獸世界懷舊服》監視任務攻略 監視怎麼做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監視怎麼做?
  • 江蘇兩民警被逮捕!
    為讓犯罪嫌疑人招供,兩名幹警採取限制飲食、休息的方式,硬將一名身體健康的犯罪嫌疑人,折磨成了重傷一級……網絡配圖2019年5月至8月,江蘇省靖江市公安局因刑事案件偵查需要,對犯罪嫌疑人夏某某採取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強制措施
  • 美國要搞「湄公河大壩監視」究竟監視啥?
    原標題:美國要搞「湄公河大壩監視」究竟監視啥?丨北京觀察發源於中國青海省,流經西藏、雲南後,瀾滄江在流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時換了個名字——湄公河。「湄公河大壩監視」監視啥?今天(14日),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