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Ekkebus,身兼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的廚藝總監和上海浦東文華東方酒店58°扒房的廚藝顧問。在他的帶領下,酒店旗下法式餐廳Amber 連續七年獲頒米其林二星殊榮,Richard Ekkebus因此被稱為Amber餐廳的靈魂人物。
生而為「廚」
如果說有些人生來就是為了成為廚師,那Richard Ekkebus一定名列其中。在祖父經營的家族餐廳裡長大的Richard,從小就耳濡目染掌管廚房的祖母傳授的各種烹飪技藝,其中最重要的秘訣就是一定要選用最新鮮的食材。「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想要成為廚師的念頭開始萌芽。」對逐漸愛上廚房的小Richard來說,只要能在廚房裡幫祖母打打下手,即便是手剝蝦殼這種苦差事也變得甘之如飴。
鑽研之旅
Richard Ekkebus真正輝煌的烹飪職業生涯由荷蘭開始,師承米其林大廚Hans Snijders及Robert Kranenbor。在贏得名聲威望的金廚師帽「青年年度廚師」獎後,Richard有幸得到法國大師Alain Passard、Pierre Gagnaire和 Guy Savoy的提點和引薦。「那時才真正激發我繼續完成美食藝術的夢想。」Richard感激每一個在他廚藝進階期給予幫助和啟迪的人。「對我來說,所有向我敞開他們的廚房,並且毫無保留地教授我廚藝的廚師們就是頂級廚師。」
美食創想家
Richard從未停止他的烹飪藝術之旅,在Amber獨當一面之前,他曾先後在模里西斯Royal Palm酒店和巴貝多的The Sandy Lane擔任行政總廚,也正是在這個時期,Richard的烹飪風格融合了法國、克裡奧爾、荷蘭和模里西斯遺留下的印度美食等不同元素,因此他創作出的菜品往往都展現出天馬行空的創意想像。
料理如時尚
Richard並不認為自己只是單純地把法國美食搬到另一個國人們的餐桌上。師承多位世界頂級廚師的經歷賦予他更開闊的眼光去對待食材。在他眼中,料理就如同時尚,變化多端。因此,身為廚師,對食材的敏銳直覺就顯得至關重要。如何用最直接有效的烹飪方式最大程度展現出食物的原汁鮮味?傳統法國烹調技術配以創意,這是Richard Ekkebus的制勝法寶。為了不過時,就需要在與傳統保持聯繫的同時,隨著季節變化保持創新的活力。
在Richard看來,一道成功的菜餚同樣是反映廚師烹飪個性的介質。「我所烹調的任何菜餚都是我個人喜好的表現,烹飪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只有當你真正喜愛它,才能使得每一道菜餚成為反映你個人的介質,那才是成功的。」
實力、耐心和眼界
現已成為世界著名的米其林星級廚師之一的Richard Ekkebus,身纏光環無數,當問及成為一個廚師必備的素質時,Richard認為實力、耐心和眼界三者缺一不可。
紮實的基礎是成為廚師的敲門磚,至少要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學習基礎的烹飪技術。在漫長的學藝過程中,要按照自己追求的烹飪風格設立目標,因此要有足夠的耐心也顯得尤為重要。除此之外,要儘可能增加自己的閱歷,僅僅待在一個地方,不會讓你學到更多東西。事實上,實力、耐心和眼界同樣也是促使Richard Ekkebus走上職業生涯巔峰的利器。
「我的生活必定時刻美食環繞,因為我是廚師嘛!」這個對美食有著異乎尋常的執著與熱情的美食家,閒暇時穿梭於城市的街頭巷尾,尋覓獨特創意,一起期待著他續寫新的美食傳奇。
Richard 的料理成名作之一:北海道海膽配椰菜
文字整理/秦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