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畫沙和藏鋒如何理解?周汝昌先生說,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2020-12-25 翰墨今香

學書法的人肯定都知道藏鋒和露鋒,而很多老師都告訴我們,寫毛筆字一定要藏鋒才好,露鋒不好,寫字運筆要像「錐畫沙」一樣。那麼到底什麼是「錐畫沙」呢?它和藏鋒又有什麼關係?露鋒真的不好嗎?周汝昌先生說,很多人可能都理解錯了。

唐末的時候,不知如何出現了一篇文章《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說的是顏真卿向張旭請教書法的故事,文中張旭就跟顏真卿分享了書法「十二意」,其中就有「錐畫沙」。但這篇文章現在看來應該是後人的偽託,甚至還流傳下來了顏真卿書《張長史筆法十二意》的拓本,現在分析也不是顏真卿所書,為後人所偽託。但就是這樣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錐畫沙」和「藏鋒」卻影響了中國書法一千多年。

有史料可查,「筆法十二意」最早出現梁武帝與陶景弘的故事中,而這篇文章把許多原話變成了張旭說的了。這篇文章有一段這樣的文字,對於學書法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如下:

敢問執筆之理,可得聞乎?長史曰:予傳筆法,得之老舅彥遠(張旭的母親是著名書法家陸柬之的侄女,虞世南的外孫女,因此張旭書法的淵源是世代相傳的),曰:吾昔學書,雖功深,奈何跡不至書秒。後聞於褚河南曰:「用筆當須如印泥、畫沙。」思之而不悟。後於江島,遇見沙地,平淨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之,勁險之狀,明利媚好。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真草用筆,悉如畫沙,則其道至矣。

顏真卿《張長史十二筆法意》

這段話的重點其實就一個字「沙」,現在人的理解,「沙」就是我們工地上或者海邊的沙子或沙灘。而對於「沙」的解釋,著名學者、書法家周汝昌先生是這樣講的。他說:句中的江島就是詩詞中常見的汀洲,也叫沙洲。古詩句中經常出現「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水中之地為洲。

江南水鄉經常會在水邊看到很多被水衝的很平的溼地,蘇東坡也曾說過「吳中謂水中可田之地曰沙」。「平沙落雁」,「新晴細履平沙」(秦觀詞句),都是說的這個。而這和「沙漠」「飛沙走石」這種幹沙,「一盤散沙」是不一樣的。所以這段話中的沙指的是水邊的淤地,平淨細潤,非常可愛。

顏真卿《張長史十二筆法意》

那麼在這種細泥地上用「利鋒」去畫字,寫出的筆畫自然是清晰明快,而不是含糊不清。正好對上原文中的「勁險之狀,明利媚好」。而當錐深入泥地中畫字時,筆畫才能顯得「沉著」,而不是滑拖,這才是「藏鋒」的真正含義。小編個人理解應該是把筆鋒藏在畫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鋒用筆。

相關焦點

  • 屋漏痕、折釵股、錐畫沙、印印泥,你真的懂了嗎?
    這要從社會環境上來看,唐以前統治階層把握在士族和門閥手中,親親相隱,搞的是文化壟斷,壓根兒就沒其他人什麼事兒,傳承也只局限在他們那個小圈子。佛法的傳播分普傳和秘傳,書法傳承也是一樣。顏真卿向張旭學習書法,跑洛陽好幾次才學到手,前兩次張旭甩給顏真卿幾張字啥話也不說,你自己看著寫吧,直到第三次,張旭看著這小夥子還不錯,可以傳承衣缽,才把他叫到沒人的地方把筆法和書訣傳給他。
  • 書法中的「錐畫沙」究竟是什麼意思?它主要包括三大法則!
    自茲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錐畫沙」的「錐」,及「印印泥」的「印」都是「硬」的,但筆毛的筆頭卻是個軟的「錐體」。所以,要想將「軟錐子」寫出如「印」如「錐」的效果,就要恰當地使力,學會控筆用軟,頂紙而行!對毛筆來說,要做到「錐畫沙」,先要能夠化軟為硬,把「軟錐子」當鞭使,再能將其當棍使,一直到能使出「金剛杵」般的感覺,此所謂「軟中有硬」。潘天壽先生說:「用筆忌浮滑。
  • 魯迅先生《三味書屋》中的三味,具體是哪3味?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魯迅先生作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也是中國人們非常尊敬的一個人物,有人評價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在很多人的心中,魯迅通常是那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形象,總是一臉憂思冷冽的樣子,哪怕連頭髮也是硬硬的,但其實魯迅也有他「柔軟」的一面。
  • 從書法中看「土」,「錐畫沙」和「印印泥」是什麼意思?
    不管懂不懂,都想掛一掛,標榜一下。「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指君子的品德應如大地般厚實可以承載萬物。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像大地那樣寬廣厚實,像大地那樣承載萬物和生長萬物。大地承載世間萬物,靠的正是「德」。大地常被比作母親。作者:易揚每當深入鄉村,便可聞到泥土的香味,這就是所謂的接地氣。
  • 魯迅先生《三味書屋》中的三味,具體哪3味?很多人或許理解錯了
    魯迅先生作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也是中國人們相當尊敬的一個人物,有些人評價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及媚骨」,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魯迅往往是那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形象,始終滿臉憂思冷冽的樣子,就算連頭髮也是硬硬的,但實際上魯迅也是有他「柔軟」的一面。
  • 王熙鳳說的「燒糊了的卷子」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第一次是在原文第四十六回,鴛鴦抗婚後,王熙鳳說賈母會調理人,把人都調理的水蔥兒似的,賈母就順勢開玩笑,讓王熙鳳把鴛鴦帶了去,給賈璉做房裡人,這時候王熙鳳說:「璉兒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兒這一對燒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罷。」說的眾人都笑起來了。
  • 專家給出證據證明多數人理解錯
    以上改變都是可以接受的,這是現代人都名言名句的再次賦意。但並不是說現代人提出的改意,每次都是沒有爭議的。比如本期小美要和大家說的這個李商隱的千古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就曾引起不小的爭議。這個名句出自李商隱的《樂遊原》,我們來看全詩:《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古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會用到很多俗語、諺語,一般都是廣大老百姓在生活實踐中,總結流傳的生活經驗,做人的各種道理等,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一般也有勸誡的作用。這句同樣叫人難以理解,養鵝和架屋,跟與人不和睦有什麼關係呢?如果單純從字面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與別人不和睦,就勸他養鵝和架屋。很多人說,這是告訴人使壞,如何報復別人,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鵝是很兇的一種家禽,所以養鵝容易咬人得罪人。而架屋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非常破費,往往要欠債。
  • 相聲中常說的「蒸鹿尾兒」,很多人都理解錯了,東北人最有發言權
    相聲中常說的「蒸鹿尾兒」,很多人都理解錯了,東北人最有發言權!相聲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節目,只不過現在已經沒落了,我們都知道相聲有一段練口才的,是每一個說相聲的演員都必須會背的報菜名,就是一大串的菜名,很多人估計都聽過,在相聲中經常說到的蒸鹿尾兒,究竟是什麼東西,可能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並不是鹿的尾巴,而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美食,這種美食東北人最有發言權了,跟東北的血腸非常的相似。
  • 「人不狂妄枉少年」很多人理解錯了,下一句更是至理名言
    是幾千年的先哲和先人們用他們一生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又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因為每個成語裡、每句話裡都有故事。因為我們這個民族經歷的多,所以我們也更成熟、更懂得人生、更懂得人情世故。而這句「人不狂妄枉少年」也是前人故事總結的精華
  • 如何理解八字中的神沙?
    風水學說劉老師/書對這八個字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八個字裡有一些神沙,如「羊刃」、「桃花」等,每個人對申沙的看法都不一樣,我們如何理解八字中的神沙?所謂的神沙包括吉神和邪惡的邪靈,其一般原則是根據年柱、月柱、日柱,參照其他命運柱、大運、流年中的甘孜定神沙的名字,進而對主的人格特徵或事件作出判斷。有些術士會說神沙很複雜很神秘,讓人覺得很高,然而神沙只是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定的命運法則。
  • 海賊王: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霸王色霸氣在後期並沒有什麼用!
    海賊王裡面有很多具有特點的設定,例如霸氣這個後期加入的戰鬥設定,但怎麼說呢,霸氣的加入有好有壞,好的地方當然就是給惡魔果實分類的弊端填補了很多坑,像惡魔果實當中的堪稱無解的自然系果實能力,對於主角路飛的橡膠果實來說,要想想出能夠克服元素化這個點無疑是極其困難的,不能像之前那樣每次都靠橡膠的特性去戰勝自然系能力者
  •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在《道德經》第五章中,老子說了一句名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聽起來非常霸氣,頗有一種」逆天「之感。如果你只看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為天地不仁慈、虐待萬物,聖人不仁慈、魚肉百姓,但這樣理解是有問題的。
  • 蔡邕書法名篇《九勢》,理解這9個姿勢,您就不用找老師了
    簡單說吧,他是東漢時期的著名書法家,才女蔡文姬的父親。說起書法,他成名比王羲之還早,並獨創飛白書,對後世影響甚大。在書法理論方面,蔡邕留有名篇《九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內容。理解這9個姿勢,您就不用找老師了。1、 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 黑胡椒和白胡椒到底有啥區別?很多人都不懂,原來一直都理解錯了
    有多少人認為黑胡椒和白胡椒是因為品種不一樣的?胡椒作為我們廚房常用的香辛料之一,幾乎頓頓做飯都會被使用,有了胡椒粉可以大大提升菜品的味道以及顏色。大家也知道,通常我們使用的胡椒有兩種,一種黑胡椒,一種白胡椒,那麼,你們知道,黑胡椒和白胡椒到底有啥區別嗎?
  •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他說,學佛可以徹底解決心靈的一切煩惱和痛苦,心靈轉變了,外部的世界和自身的命運也隨之改變。然後他再說無常,認為:無常是說世間一切人和事物都沒有固定性、永恆性。譬如說我們的身體,一開始就註定要邁向衰老、病變和死亡。
  • 大部分人可能都理解錯了
    其趨向於涅槃的目的是絕對一致的,區別就在於其所求證的究竟境界和最高理論上分出了深淺。那麼到底該如何去理解涅槃呢?此處筆者偏向於用禪宗法門略作解釋,禪宗宗旨正如佛祖靈山會上拈花傳法:「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小孩正在生長發育中,身體各個系統和器官尚未發育成熟,體溫就容易達到37度。對於成人而言,37度已經是發燒了,所以很多人認為孩子到37度就是發燒,其實大家都理解錯了。小孩37度算發燒嗎?給小孩測體溫一般通過三個部位,肛門、口腔和腋窩。肛門的正常溫度範圍是36.5度-37.5度之間;口腔的正常溫度範圍是36.2度-37.3度之間;腋下的正常溫度範圍是3.59度-37.2度之間。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正常範圍的0.5度,就算是發燒了。小孩體溫不超過38度是低燒,體溫大於39度就是高燒。若小孩體溫持續上升超過37.5度,大家要採取措施幫助他降溫。
  • 讀完大學的我,都解釋不了低年級的閱讀理解題,錯在何處
    我讀了一下小孩寫的句子,也能讀通,她自己就是這麼理解的。說實在的,我沒覺得孩子出錯,但是不能解釋著為什麼錯。我就安慰這個孩子:你可以去問問你的老師,她會告訴你這題怎麼錯的。這個孩子問過老師回來跟我說,正確答案是「愉快或者快樂」。「哦!那老師是怎麼說的?」那個小學生說:「老師說,黃色給人明快快樂的感覺。但是,我看到的是黑色,不對,是灰色,所以我沒想到快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