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的概念
風水學的基礎理論完全是來自河洛理數和先後天八卦,離開河洛理數和先後天八卦,就無法去研究風水。再說得確切一點,無論了解哪一派風水,都要從河洛理數開始,然後再按部就班循序漸進進行探索。這和學英語一樣,要學好英語,就必須要將26個英文字母學會,然後才能慢慢往下進行。對於河圖洛書這個名詞讀者大多耳熟,並且都知道《河圖》乃龍馬背負於黃河,《洛書》即神龜負書於洛水,《河圖》《洛書》奧秘無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古今聖人賢士都在研究它。
《易經》是一部博大精深、深奧無窮的典籍,古代先賢大哲為了追求其神奧,用去畢生時間去尋根求源,最後發現其理全都在《河圖》、《洛書》之中。
羅盤是堪察風水的主要工具,《河圖》《洛書》在風水學中的運用方法多刻劃在羅盤之中,經云:「盤之體,河圖也。」也就是說,羅盤之基本來源全是來自河圖,其原理即「一六共宗居北,二七同道居南,三八為朋居東,四九為友居西」,而五十居中央是為「皇極」。這就是《河圖》陰陽生成之數。天幹源自於《河圖》,天幹之陰陽就是《河圖》奇偶之數,所謂奇偶者,也即「陽數為奇,陰數為偶"。
一、河圖
《易經》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與《洛書》都起源很早,河圖出現在伏羲氏時代,在黃河中由龍馬背負而出。《河圖》的出現,反映出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空間結構,聰明睿智的大禹,將此圖案用作八卦九州的分布圖案。
遠古的《河圖》反映出我國地理特性,其中明顯說明:
東方樹木生長茂盛,故東方屬木,木皆青色。
南方近赤道,暑熱,故南方屬火,火皆紅色。
西方山高,常年積雪,其色為白,白色屬金。
北方太陽照射較少,其色為黑,黑色屬水。
中央管轄八方土,土無處不在,其色為黃,故中央屬土。
河圖數理歌訣
一陽六陰居北,二陰七陽居南,三陽八陰居東。
四陰九陽居西,五陽十陰居中。
一六共宗(水),二七同道(火),三八為朋(木),四九成友(金),五十同途(土)。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這段歌決是《河圖》歌訣的精華,其中變化深奧莫測,歌中的天為奇數,代表陽象,地為偶數,代表陰象。天數有一、三、五、七、九共五個數字,分布代表五方,其數的總和為二十五。而地數有二、四、六、八、十,共五個數字,也代表五方,其數的總和為三十。所以天地之數總共合計為五十五數。
《河圖》的十個數字,按順序分布在四方和中央,代表五行:一六居北屬水,二七居南屬火,三八居東屬木,四九居西屬金,五十居中屬土。每一個方位皆由一陰一陽兩個數字組成,象徵著陰陽二氣,每一方位的陽數與陰數之差皆為五,五為中宮立極之生數,象徵太極,因此,河圖又名為「二氣五行圖",又稱為「太極圖」。
易經中的六十四卦,由三百八十四爻構成,其中的乾卦「—"代表陽爻,又稱之為九。坤卦「--」代表陰爻,稱之為六。因此九與六為天地陰陽的代表數,追其根源,皆是《河圖》中精髓。
二、《洛書》
據說洛書出現在大禹治水時代,據說有一神龜在洛水出現,神龜的背上有圓點,中間有五個黃色圓點,上部有九個紫色圓點,尾處有一白色圓點,左邊有三個碧色圓點,右邊有七個紅色圓點,右上角的肩部有兩個黑色圓點,左上角的肩部有四個綠色圓點,左下角有八個白色圓點,右下角有六個白色圓點。
經雲:「盤之用,洛書也。」即日常所用羅盤用法之原理,但凡盤上所刻之字完全在《洛書》之中,《洛書》歌訣中,以奇數(單數)坐於四正方位,即(東西南北),偶數坐於四角(東南、西北、西南、東北),《洛書》中合十之歌訣就是來源於此。
《洛書》數理歌訣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十居中。
奇數居四正位和中央,偶數到四角;奇數為陽,偶數為陰。
以圖來看,八方之中成四組相對之數,上下一九相對合十,左右三七相對合十,二八相對合十,四六相對合十,而五獨居中,五為生數,十為成數。
洛水見五而不見十是因十數已包含在八方四合之中。
在十五方陣之中,其特點縱橫斜行相加,其和數皆為十五。隔角相加其和數也皆為十五。
《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河圖》為經,《洛書》為緯。
三、八卦二十四山向
凡居住之屋宅必有坐向,屋的前方為朝向,屋的後面為坐山,不管哪一派風水學首先要講究坐山與朝向。那麼大地之間能有多少坐山朝向呢。通常人們常會說「四面八方」,「四面」指的是東、西、南、北,又加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合起來為八個方向,將周圍360度劃分開來看各佔45度,風水學將分得更詳細,即360÷45=8個方位,又將每一方劃分三個方面,共有二十四個方向俗稱二十四山,每一山各佔15度,風水上稱坐山為山,朝向為向,合稱二十四山向。
南方離卦 丙午丁
東南巽卦 辰巽巳
東方震卦 甲卯乙
東北艮卦 醜艮寅
北方坎卦 壬子癸
西北乾卦 戌乾亥
西方兌卦 庚酉辛
西南坤卦 未坤申
二十四山中,包括十二個地支,八個天幹,四個四維卦。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天幹: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天幹本來是十個,因戊己土在中央,所以不在二十四山之內)。
四維卦:乾、巽、艮、坤(四維乃八卦中的四個卦,八卦中的坎、離、震、兌四卦的位置被子午卯酉佔上,所以子午卯酉沒有出現)。
二十四山向的功能包羅萬象,除了代表方向之外,還包括五行、幹支、刑衝、合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