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隱忍中崛起:鄭州成為黑馬能給北方城市哪些啟示?|原子智庫

2020-12-16 騰訊原子智庫

文/陳暢 編輯/楊溪

出品 | 原子智庫·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最近4年來,每次半年度、年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後,便會響起一陣南北經濟失衡的「驚呼」:無論是經濟總量佔比、經濟增速,還是Top城市數量、人口淨流入數量、財政收入,南北差距均在拉大。

但在北方經濟的相對失速中,鄭州卻是近年來少見的快速崛起的黑馬:2018年三個指標取得了裡程碑式的突破——GDP破萬億,常住人口破千萬,市域建成區破1000萬平方公裡。2019年,鄭東新區GDP突破千億,名義增速居然高達112%。產業發力使鄭州GDP一路向上,如今已經緊緊咬住青島,位列北方第四城。

後疫情時代的鄭州,依舊動力強勁:前天——7月20日,鄭州市「長三角區域合作」市情推介會暨項目籤約儀式在滬舉行,推介會上共籤約項目37個,投資總額達到1067.7億元。其中,世界500強項目5個,涵蓋了先進位造、科技研發、總部經濟、現代商貿、現代物流等領域。

鄭州——這個被當地人親切的戲謔為「鄭姆斯特丹」的中原之城,是如何崛起為北方黑馬的?又能為南北經濟失衡下的北方城市帶來哪些啟示?

以下為正文:

2005年11月16日晚上,清華大學主樓人頭湧動,著名影星阿諾德·施瓦辛格在這裡做了一場名為「堅持夢想」的演講。

施瓦辛格彼時的身份,早已不是扛著霰彈槍掃射的肌肉男星,而是西裝革履的加州州長。門票自然是搶手貨,據說清華最大系之一的電子系平均十三個人才能分到一張票,而且拿到票的學生也被提前「吹風」:不要問槍枝、同性戀這些州長不喜歡的問題。

作為外交待遇,登上清華講壇的殊榮一直屬於柯林頓、小布希、阿爾·戈爾這種頂級嘉賓,而施瓦辛格作為一名省部級幹部能榮列其中,核心原因恐怕只有一條:他帶來了一份500億美元的大禮。

施瓦辛格擔任州長時的政績乏善可陳,尤其是先後否決同性戀婚姻法案和禁售暴力遊戲,更是被崇尚自由的加州人民罵成過街老鼠。更要命的是,加州作為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大本營,在網際網路泡沫中損失慘重,政府赤字一度高達380億美元,瀕臨破產邊緣。

而那會兒中國剛剛加入WTO,對招商引資有著無盡的渴望。所以90年代就跟段永平有過接觸、代言過步步高的施瓦辛格敏銳的察覺到中國人民的需要,於是便謀劃了一個投資額高達500億美元的「加州工業城」計劃,想安利給急欲擁抱世界的中國。

只不過,這個十倍於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項目,落地不在北京、不在上海、也不在深圳,而是選在了中原大地的鄭州。

當時鄭州為了爭取項目,不僅減稅減費,還豁出去把工業城的開發、招商、管理、運營全權交給了加州,招商力度可以說是聞所未聞。按照規劃,加州要在4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把生物製藥、IT、航空航天一眾高科技企業連同城市管理機構一起,打包進駐。

2005年7月,鄭州「加州工業城」項目在洛杉磯市中心的Omni酒店正式籤約。三個月後,施瓦辛格率隊訪華,在歡迎晚宴上,河南省政府成了國內唯一受邀參會的政府機構,一時風頭無兩。第二年3月,鄭州「加州工業城」項目就打下第一根樁,正式啟動。

但人算不如天算。加州工業城開工不久,工業城10公裡之外的龍子湖高校園區建設項目接到「群眾」舉報,被直接捅到了國務院,成為國土資源部成立8年以來的最大違建案件,並「意外地」牽出了664宗違法用地案件,倒黴的是,「加州工業城」也在通報名單之上。

就這樣,轟動一時的「加州工業城」項目,便籍著一個弔詭的藉口草率收場。參與者心知肚明的是,耕地紅線在明處,廟堂之爭在暗處,鄭州要想謀求發展,只能悄悄地進村。十五年後,當年的規劃現場已經商品樓林立,再也找不到半分高科技的影子。

如果當年的項目順利進行,那麼率先在中國工廠前興奮地跳舞的,可能就不是2019年的鋼鐵俠馬斯克了,而是2006年的終結者施瓦辛格。對於鄭州而言,其錯失的不僅僅是一個500億美金的招商引資,更是一次藉由重大項目來撬動高科技布局的歷史機遇。

鄭州這座城市,從一個沉默千年的小縣城,在眾多偶然之下成為河南省會,一路飽受爭議和跌宕。它的未來到底通向何方?

鄭州這座城市的命運,跟河南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

河南的西面被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依次環抱,群山綿延,而東面則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廣袤的平原給予河南「中原糧倉」的美譽,卻也在其未來的發展中套上了耕地紅線的緊箍咒。當然,平原優勢賦予鄭州最重要的禮物,就是鐵路。

1889年,晚清政府決定修建一條北起京城盧溝橋,南至湖北漢口的鐵路。為了避免遭遇黃河決堤之險,在清末重臣張之洞的建議下,鐵路繞開了清末河南首府開封,而選擇過隸屬開封府的鄭縣。於是,這座夾在開封與洛陽之間的小縣城開始揚眉吐氣。

1905年,京漢鐵路鄭縣段修建完成,鐵路帶來迅速增長的人流與貨流,沿街的地攤經濟開始火熱。從紅棗柿餅的農家土特產,到小吃搭棚的街邊食肆,人間煙火演化為鄭州商業街的初始面貌。嘗到鐵路甜頭的清政府決定以鄭縣為起點東西拓向開封、洛陽。

1912年北洋政府接盤,沿著汴洛鐵路擴建,演化出橫貫中國東西版圖的隴海鐵路雛形。此時鄭州的商業街開始頗具規模,緊臨火車站的德化街儼然是鄭州版的「上海南京路」。1927年,上海《旅行雜誌》將鄭州評定為華北大都會,足見鄭州當時在北方的繁榮。

憑藉鐵路「十字路口」的卡位,鄭州力壓開封、洛陽兩座古都的鋒芒,1954年正式確立為河南省會。計劃經濟時代,德化商業街的繁榮依然在繼續,1955年,這裡誕生了鄭州第一家百貨大樓——鄭州百貨大樓。不過鄭州商業的巔峰,還要數九十年代的「中原商戰」。

1989年5月6日,鄭州亞細亞商場在一眾廣告轟炸中正式開業。尚處在稀缺經濟的大時代下,亞細亞商場中卻能擺滿4萬多種商品,在一樓大廳甚至還布置了人工瀑布。開業當天,翹首以盼的鄭州市民瘋狂湧入,各個櫃檯便被搶售一空,商場只能分批放人。

從空軍退役的亞細亞總經理王遂舟,熟諳軍事化管理,營業員不僅要求統一著裝,還要在一片濃厚的河南鄉音中講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營業員人手一本500頁的服務管理手冊,對產品如數家珍是基本功,食品分區的要懂營養學、服裝分區的要懂設計。

「中原之行去哪裡,鄭州亞細亞」的廣告已是家喻戶曉,一時間,北方做零售生意的人們都湧向亞細亞學習管理方式。亞細亞經理還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來信,更有小學生在作文裡飽含感情的寫道:我的夢想,就是到亞細亞當售貨員!

彼時環伺亞細亞商場的,是鄭州百貨大樓、紫荊山百貨大樓、商城大廈、商業大廈和華聯商廈五大國營巨頭。面對亞細亞,五大國營商場採取合縱聯盟的手段進行圍剿,一面舉報亞細亞擾亂市場經營,一面切斷與亞細亞的交流,這就是著名的「中原商戰」。

兩方對峙中,營銷手段不斷升級,亞細亞甚至開起直升機在市中心撒彩票,五大商場也聯手推出萬元巨獎、出國遊獎,時至今日都不過時。最後,亞細亞以價格大戰作為回擊,不能見到任何一件商品的價格比其它商場高。低價策略衝破了五大國營商場的聯盟。

激烈的價格戰不僅讓各個商場陷入僵局,對鄭州商貿也產生了極大的負面衝擊,1997年鄭州整個商貿系統僅僅盈利5萬元。亞細亞卻沒有絲毫退讓之意,最終,亞細亞倒在了大步擴張後的資金鍊斷裂上,隨著亞細亞一同走向沉寂的,還有鄭州的商貿盛世。

與此同時,隨著沿海經濟的興起,渴望改變命運的河南人紛紛出走,要麼北上,要麼南下,鄭州便捷的地理位置反而加快了人口流失的速度。

1997年,「種糧不如打工,有錢不怕沒糧吃」的觀點在河南甚囂塵上,孔雀東南飛的人口流動在中原大地上持續上演,承擔起中國經濟崛起的最大勞動力紅利,背後卻是一個空空如也的故鄉。阡陌農場上架起的鐵路除了便利無數河南人外流,卻未能留下什麼。

時間來到90年代末,中國即將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大批二線城市崛起。有些黯然的鄭州,這時候應該怎麼做?

1998年,擁有9300萬人口的河南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農場」,在全國糧食產量開啟長達5年的下跌時,河南大糧倉卻能始終穩定在年產4000萬噸以上,保住了14億國人的口糧。但農業大省背後,河南在1998年的城鎮化率僅為20.8%,全國排名倒數第二。

河南產業底子在A股上的映射,便是市值位列河南前二的牧原股份和雙匯發展。但現實是,農業無論如何規模化與產業化,對本土的依賴性極強,帶來的附加值、就業數量、稅收等均無法跟製造業相比。想要致富的河南人只能走出家門,奔赴祖國各地。

與此同時,沿海與南方城市的吸引力不減,來自北方城市的競爭又變得愈發激烈。2001年中國一頭扎進全球化浪潮中,龐大的海外市場和國人被激發的消費欲望催生了無數產業的崛起與新生,天南地北大搞新區建設,偃旗息鼓的煤炭產業和重工業重獲新生。

北方經濟一派熱火朝天,山西依靠煤炭致富,煤老闆們進京買樓、南下豪賭、排隊迎娶女明星;陝西小縣城神木憑藉源源不斷湧入的煤炭資金,走出全國第一個全民免費看病的「神木模式」;而坐擁全國第二大油田的山東,也依靠重工業重回GDP第二寶座。

這種周邊兄弟紛紛奔小康的背景下,鄭州壓力如山,必須要頂著巨大的省際競爭壓力,在優勢盡無的環境下尋找突破口。

如何讓河南人留下成為關鍵,鄭州作為省會城市是一省的門面擔當,南北東西縱橫的鐵路軌道卻將鄭州分割四散,難以成片利用,老城區發展缺少動力,提高鄭州吸引力的突破口最後落實到了新區建設身上。

入世以後外資火熱,彼時港澳商人是各地政府的座上賓,鄭州同樣眼紅南方源源不斷的招商引資,因此想要將東郊燕莊機場舊址改建為2平方公裡的「港澳新城」,渴望搭上港澳資本的順風車。

然而方案匯報幾分鐘後便被打回,在虎口奪食的城市競爭環境中,2平方公裡的新城根本無法濺起漣漪。

時任河南一把手大手一揮,定調新區建設要「高起點、大手筆」。此時,在從美國買回來的衛星圖上,鄭州東北方向上的一大片魚塘吸引了大家注意,在規劃全球招標的規格下,面積高達150平方公裡的新區就此敲定,也就是日後的在全世界都聞名的鄭東新區。

在鄭東新區的建設中,質疑聲最高的,便是在缺水嚴重的中原城市中設計了個與西湖面積相當的龍湖。對此,時任鄭州市委書記李克解釋道:「沿海城市呆兩三天白襯衫也不會髒,鞋子也沒那麼多灰,鄭州出去走一會兒身上就帶灰,就是因為城市水汽不夠」。

水汽足白襯衫就不會髒的理論,可比肩「遇水生財」的古老智慧。

過程曲折遠不止於此。新區建設之際,新區負責人拿著圖紙四處求商,誰也不願意過來,79萬元一畝的土地掛牌白菜價都無人問津。在籌資困難之際,新區建設根本無米下鍋,項目負責人已是急得「油鍋裡有錢也敢下手去撈」的程度。

而在日本建築大師黑川紀章的設計中,這個看起來規劃超前、甚至有點天方夜譚的圖紙,連建設人員都感到底氣不足。為了確保「一張藍圖畫到底」,官員只能動用「CBD的湖就是眼珠,外面一圈綠化就是眼睫毛,這眼睛天天看著我們呢」來鼓舞士氣。

彼時大家對這個「未來之城」的新區建設心裡並沒有底,從完工到發揮功能,至少需要十年時間。想要大跨步發展的鄭州在2005年前後便湧現了一批違建潮,「鄭州加州工業園」也在此背景下誕生,最終無果。

2010年,鄭東新區已具雛形,然而就在此時,美國商業內幕網展出了一系列衛星圖,鄭東新區被冠上「China’s biggest ghost city(中國最大鬼城)」的稱號,照片中的新城街道空蕩,房屋無人,新區溼地公園宣傳照中的人群還被特意指出是PS上的。

2010年前後,全球經濟學界對中國「基建過剩」的口誅筆伐絡繹不絕,被炒上國際新聞頭條的鄭東新區無疑是在遞刀子。鄭州再次如履薄冰。

2010年6月20日,時任河南省省長親自動身,頂著烈日來到位於鄭州最南郊的新鄭機場,專程等待一位特殊的客人:郭臺銘。

下午過3時,郭臺銘現身機場,在前往附近的航空港區視察路上跟陪同官員談笑風生,還不忘逗笑自己剛滿一歲的小女兒。可僅僅一個月前,郭臺銘仍置身於龍華富士康「十連跳」的風口浪尖上,連覺都難睡安穩,這只能說明一點:河南有富士康想要的東西。

龍華富士康「十連跳」的事件一出,除了正琢磨產業「騰籠換鳥」的深圳和東莞,無數政府官員反而排起了長隊,只為見上郭臺銘一面。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個郭臺銘背後的巨無霸富士康,意味著天量的就業崗位、稅收和GDP創造。中原人口大省河南自然也在其列。

而鄭州渴望獲取富士康的橄欖枝,並非一兩天的事情,早在2007年鄭州就特意成立了「富士康集團鄭州投資項目推進小組」,並由時任市長親自掛帥。可在這三年間,鄭州眼睜睜看著富士康在重慶、武漢,甚至河北廊坊都插上了小旗子,就是遲遲沒有來鄭州。

屢試無果下,項目對接成員直接紮根深圳龍華,唯一的工作就是富士康,一面做好情報工作,密切關注進入富士康園區的各路領導人,另一面積極主動出擊,向富士康不斷自薦。原本無動於衷的郭臺銘,在密集的跳樓事件後開始動搖,加快了遷移步伐。

鄭州趁此時機,為了表明最大誠意,立即選擇「高層談話」路線進行對接,郭臺銘前腳剛到上海考察,時任河南省長後腳緊隨而至,大力舉薦鄭州。意識到機不可失的鄭州,直接向海關總署請求富士康通關政策支持,更不用說在土地、稅收、招工上的一系列扶持。

最終,一個面積四倍於龍華的富士康決定落地鄭州。協議剛過,靠近機場的一片棗林和莊稼地上,一批批建設物資空投而下,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通過24小時不間斷作業,富士康第一期廠房便已施工完成,完全打消了郭臺銘對鄭州的質疑。

儘管只是擁抱製造環節,「富士康效應」對鄭州改變巨大。憑藉富士康,鄭州2個月內便獲批新鄭綜合保稅區,富士康帶來的出口額抵得上河南過去全年的出口額,在就業方面的作用更不用說,越來越多的河南人可以實現家門口就業。

富士康的入駐讓鄭州航空港煥然一新,曾經沉寂的產業園迎來了創維、中興、OPPO等一系列手機廠商的入駐,手機產業園已然成形,航空港成為河南首個年產值超千億的產業集聚區,全球每8臺手機中,就有一臺出自鄭州航空港。

然而,就在鄭州埋頭把南方的加工製造搬回老家時,一場大風暴在北方蠢蠢欲動。2012年,以煤炭、鋼坯為代表的大宗商品開始暴跌,環渤海動力煤短短一個月內價格就跌到了630元/噸的見底價,鋼鐵價格直接可以用崩盤來形容,而這只是未來三年漫長下跌的開始。

傳統依賴資源和重工業的北方經濟模式,從2012年起在大宗商品漫長的熊市中嚴重受挫,雖然被後來的「供給側改革」挽救於水火,但北方經濟卻再也沒有從重傷中恢復回來,無數中小企業從此銷聲匿跡,昔日的明星城市如鄂爾多斯、呂梁、神木均走下神壇。

反觀鄭州,其背後的河南一億人口、「八爪魚式」的鐵路網絡、還有在一片重圍中拿下的轉移產業,反而成為其抵禦經濟寒冬的堅實後盾。昔日被全國媒體唱空的「鬼城」鄭東新區,開始成為繁華的CBD。2019年,鄭東新區GDP突破千億,名義增速居然高達112%。

鄭東新區的「復活」,某種程度上就是河南這些年經濟發展的縮影。在隱忍中崛起,鄭州終於成了北方的一匹黑馬。

2019年,罕見沒有拿著「渝富模式」大開講座的黃奇帆,在二線城市「搶人大戰」風起雲湧的紛爭中卻撰文點名了鄭州。先是高度肯定了鄭州近年來的努力,2018年三個指標取得了裡程碑式的突破:GDP破萬億;常住人口破千萬;市域建成區破1000萬平方公裡。

但是黃奇帆隨後話鋒一轉,說出來他真正的看法。在中國的官場話語體系裡,「但是」之前的話往往不重要,之後的才是重點。在黃奇帆眼裡,鄭州的城依然不夠大、人還太少、GDP還太低、服務業還太弱。要成為真正的區域中心城市,鄭州還有一段路要走。

而近年來南方城市的前進勢頭極其猛烈。回首50年前河南錯失中科大,如今隔壁合肥依靠中科大拿下了國家科學中心,與其比肩的是上海張江、北京懷柔還有深圳。

南方城市展示出齊頭並進式的發力,不僅有廣州、深圳兩座雙子星城市坐鎮華南,以上海為首的長江經濟帶表現極其亮眼,上海的半導體產業關乎未來十年我國的國運,杭州的網際網路力量蘊生著新生城市活力,武漢的科技產業和高校人才形成「光谷」潛力,重慶的製造業造就了這座西南城市的騰飛。

與之相比,鄭州擁有什麼?

與南方所有城市不同,南北經濟失衡的大背景下,對鄭州的討論顯然不能簡單放在城市絕對實力的對比中。北方經濟失速、北方城市集體失聲,鄭州需要尋找身處其中的戰略地位。

過去二十年來,鄭州苦練的交通、新區、產業,都在一點點彌補起跑線上的差距。鄭州的地理優勢無可匹敵,鐵路網絡已經成為連接南北的最大優勢;鄭東新區一路高漲的房價,更是讓昔日的鬼城論不攻自破;產業發力使鄭州GDP一路向上,如今已經緊緊咬住青島,位列北方第四城。

最為人所詬病的河南教育,隨著「雙一流」名單的重新洗牌,鄭州大學不再是以一己之力撐起河南教育,河南大學也列入「雙一流」之位。醫療上,被稱為「宇宙第一醫院」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讓更多河南人實現省內就醫,醫療短板正緩步補齊。

黃奇帆的一番點評背後,意味著城市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鄭州應該遠不該只是我們眼前看到的樣子。

在東面,鄭東新區內的龍湖金融島和龍子湖高校區已成規模;在北面,鄭州北站身為亞洲最大編組站,密織的鐵路網絡承載著全國最繁忙鐵路線上的貨物運轉;在西面,以二七廣場為中心的商業街承載著城市對商業的新理解;在南面,鄭州航空港正在見證鄭州產業的新生與崛起。

一個更大更強的鄭州,是一個鄭州人民、河南人民渴望擁有的鄭州,也是一個全國人民都希望能看到的北方城市。畢竟,留給整個北方經濟的時間,似乎已經不多了。

(本文轉自「遠川研究所」,文章標題為編者所加)

相關焦點

  • 北方一敗塗地?這些逆勢上升的城市能成為北方翻盤的希望嗎?
    表現在GDP全國排名中,它們在小幅波動中「堅守陣地」甚至逆勢上揚。這些僅存的遺珠都有哪些呢,它們能帶領北方城市「翻盤」嗎?012000年後部分北方城市逆勢上升在行政因素對城市發展,特別是北方城市的發展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的前提下,北京是註定要承擔起輻射並帶動整個北方崛起的責任的。而擁有超過2100萬常住人口的北京,一直寄託了大量「北漂」們實現收入增長甚至財務自由的夢想。在通過人員流動讓來到此地的,不同地區的人口實現收入增長後,北京自身的產業升級和「疏解非首都功能」又讓產業外溢成為可能。
  • 繼青島之後,山東又一黑馬城市崛起,被稱「北方威尼斯」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途,長的是人生,旅行能讓你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青島不僅順利進入新一線中,而且經濟也早已突破萬億,能夠與我國的眾多城市相比肩,目前正在向「國際大都市」的方向發展,而濟南更是與萊蕪合併後,迅速的發展起來,去年的經濟更是即將突破萬億,達到9443.4億元,並且增長的速度達到7.23%,相對來說,這兩個地方的潛力非常巨大,而繼這兩個地方之後,還有一個地方也在強勢崛起。
  • 1990-2019年各階段北方GDP10強城市,鄭州西安崛起
    這個從下面表格中北方各階段經濟十強城市在全國排名中也能看出來的。 但北方地區內部的城市經濟地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幾十年來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十強GDP城市除了前列的北京天津青島等幾個老面孔,變化還是不少。
  • 鄭州是如何崛起的?
    文章轉載自「可視化星球」 城市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南方諸如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漢等城市遍地開花,紛紛崛起。但北方卻貌似只有帝都北京一枝獨秀。
  • 海南自由港不針對哪個城市,也不會造成區域競爭不平等|原子智庫
    本期「原子智庫」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劉雲中做權威解讀。早在5月6日,「原子智庫」即分享劉雲中先生有關海南自貿區的分析文章《 原子智庫 | 外部環境風雲變幻之時,海南自貿區的相關動作是否別有深意? 》。
  • 一城市有望與遼源「合併」,若能成功,或將成為省內「黑馬城市」
    可是大城市不可能有空照顧到所有的小城市,對於這一點,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即使沒有其他城市的帶動,也是需要自己自力更生的。或許抱團取暖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也就是進入合併。改變目前經濟受限的情況,兩兩合併或許是最簡潔的一種辦法。
  • 鄭州「黑馬」區縣正在崛起,擁有多個旅遊景點,未來發展一片輝煌
    精忠報國的嶽飛更是成為古代現代的名人,他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雖然河南的有名的市區很多,但是鄭州依然是河南市區裡的「老大」。鄭州作為河南的省會城市,優越的地理位置是其一原因。鄭州不但是河南的中心樞紐,還是全國的交通中心;不管是郵政還是交通,又或者是電信,都在這裡匯聚又交叉。
  • 河南又一黑馬城市崛起,耗資11億建機場,卻是個四線城市
    隨著河南省在不斷地向前發展,該省下轄的地級市也會慢慢崛起,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成為一個個的黑馬城市。今天方方格準備介紹的內容就是河南又一黑馬城市崛起,大家知道是哪一個城市嗎?那就是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的安陽,為什麼說安陽是河南省下一個崛起的黑馬城市呢?是因為這裡佔據著有利的發展條件。
  • 鄭州、西安能否成為北方城市經濟衰退的例外
    過去三年(2017-2019年),鄭州和西安常住人口均突破1000萬人,其中西安以年均26.28萬的新增常住人口位列全國城市第4位,鄭州也以20.93萬的新增常住人口位列全國第10位,成為過去三年全國城市常住人口年均新增前十位中唯二的北方城市。
  • 鄉村發展旅遊經濟,能吃能玩就夠了嗎? | 原子智庫獨家
    文/王柳 出品 | 原子智庫·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當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常年生活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 這些旅遊項目大多分布在經濟較發達大城市的市郊、特色農業區和風景名勝區,體現了鄉村旅遊靠近大城市、靠近市場的特點。 郭煥成將中國鄉村旅遊劃分為7種模式,主要包括田園農業遊、民族風情遊,以及村落鄉鎮遊。 田園農業遊強調用農村田園景觀和農業生產活動來吸引遊客,滿足遊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
  • 西北又一黑馬城市崛起,煤炭資源堪比大同,被稱「中國的科威特」
    眾所周知,西北在我國的發展中很受限制,這裡的經濟發展比較滯後,但不能否認的是這裡的資源豐富,是我國資源最集中的區域,其中大家比較熟知的就是克拉瑪依的油田,是我國的重要石油產出地,除去石油資源比較豐富外,這個區域的煤炭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接下來描述的這個城市煤炭資源就很豐富,它是區域內的又一黑馬城市,它的煤炭資源堪比煤都大同,被人們叫做是中國的科威特。
  • 北方諸多新興城市成北方崛起之希望!
    南方經濟的發展勢頭強於北方無可爭議,但北方也有很多新興城市正逐漸崛起,包括老牌都市也都在改革中不斷謀新的發展。從古至今,南北之間的經濟格局一直變換不停,北方基本上脫離不了「權利中樞」的角色,南方將經濟重心牢牢攥在手裡。
  • 北方這些新興城市的崛起,將為中國南北經濟發展格局注入新活力
    南北城市分界一直都以秦嶺淮河為基準,南北方之間的文化、飲食、經濟發展模式都存在差異化。經濟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北方總體扮演著權力中樞的作用,南方也是經濟建設中樞。
  • 河南的這個縣,曾歸屬於洛陽,如今成為鄭州的一匹「黑馬」
    河南的這個縣,曾歸屬於洛陽,如今成為鄭州的一匹「黑馬」洛陽在河南的地位可是很高的,作為第二大地級市這座城市的發展潛力是無限的,洛陽和鄭州一樣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也都是許多朝代的都城。甚至在當年和鄭州相比,也有著很強的省會競爭力。
  • 江蘇一黑馬城市崛起,工業產值超過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工業城」
    ,南京、無錫、蘇州等城市都是江蘇向外界展示其魅力的重要名片。因為以蘇南地區為代表的城市處於當地的長三角城市群之中,而這片區域的唯一龍頭就是上海。但是現如今社會經濟的變化,卻讓這一長時間形成的事實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江蘇現今崛起了一座「黑馬城市」,它的工業產值超過上海,正式晉升為「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它就是蘇州。
  • 北方GDP失守?別慌,這些北方城市發展潛力「槓槓的」
    中新經緯客戶端消息:各城市經濟三季報已出爐,聽說「大南方時代」來了,北方完敗了?別慌,中新經緯客戶端也來捋一捋,這些北方城市發展潛力「槓槓的」。北方全境失守?最近,一篇名為《北方全境失守!中國正式進入「大南方時代」!》
  • 北方4大實力城市,西安、鄭州、青島、濟南,誰領未來
    從中國的城市發展來看,數量南方比不上北方,但從發展力度來看,北方略有枯萎,GDP前10名的北方有2個,前20名有5個,前30名只有9個,這個成績真的不太理想,也就是說,北方可以帶走的出水城市除了北京、天津是特別的存在之外,西安、鄭州、青島、幾個,你更看好誰,誰來引導未來?
  • 河南一城市有望崛起,經濟總量僅次於鄭州,卻僅是一個三線城市!
    河南一城市有望崛起,經濟總量僅次於鄭州,卻僅是一個三線城市!隨著河南省的發展,該省所轄地級市也在逐步發展。今天方格準備介紹的內容是河南又一個城市的崛起,大家知道嗎?平時被稱為八的古都,早上生承,漢、唐、中啟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開封的,也不作為全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電力、郵政電信主要樞帶城市鄭州,庭院,而是中國的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城市等榮譽稱號的洛陽,洛陽是河南省崛起的城市——為什麼?僅次於省會鄭州的經濟量。
  • 河南2個「黑馬縣」,63年前被鄭州「奪愛」,如今成當地「猛將」
    河南2個「黑馬縣」,63年前被鄭州「奪愛」,如今成當地「猛將」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進步程度,中國在近幾十年榮獲了諸多成就使得了眾多國家紛紛側目,如今中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生活要求上大多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大變化
  • 河南又一座黑馬城市崛起,是世界四大聖城之一,現版「小鄭州」
    新時代到來,成為發展滯後等地區的「救命稻草」,為了握住這個「救命稻草」,他們都跟著時代的腳步,順應主流,積極努力,發展如同那個俗語「守雲見月」,各城市的發展。河南在GDP直接名列我國第五位,現在河南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現在河南也在崛起城市! 這個城市因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位於洛河的陽面而得名, 從前洛陽是許多帝王和王朝的立國和活動中心,洛陽也因此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的四大古都和世界四大聖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