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壩壩宴吃的是一種情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川西平原的壩壩宴、九鬥碗的風俗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每到過年過節辦喜事的時候,在成都郊外的農村都還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擺起很多桌子,大夥一起圍在桌子旁邊享受那傳說中的九鬥碗壩壩宴,熱鬧又愉悅。近年來,許多院落式老房屋建築都已經不存在,成都的老街老巷也越來越少。人們之間的聚會往往變成到室內餐館用餐,露天「壩壩」的形式已經越來越少。現在,在城市裡能尋找到露天壩壩已經變成了一種奢侈,尋找有老成都味道的露天壩壩餐館成了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成都人還有個習慣,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都喜歡在室外喝茶,特別是最近陽光較好,午後,露天的下午茶更是搶手。至於吃飯用餐,大家還是習慣冬季在室內,夏天在戶外。如今,經過一個冬天的封閉,許多餐館重新使用了關閉的露天場所,讓客人盡情享受這無限的春光。趁著春季溫和的陽光,微微的春風,在露天的位置一坐,吃著美味,和朋友聊天談心……成都的壩壩餐館其實吃的是一種情,既是一種情調,也是一種感情。

文圖/樹蔗

茶馬古道 回憶老成都的味道

地址:寬巷子27號對面(龍堂客棧對面)

寬窄巷子年代久遠,這裡沒有改造前,是老成都最有代表性的茶館和燒烤匯聚地,也是許多外地背包客的最愛之地,在外國人的眼中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最成都的地方。走在不到10米寬的街道上享受陽光的沐浴,不計形象地大吃燒烤,是以前寬窄巷子給我留下的印象。那個時候,我也經常到這裡吃燒烤和比薩,和朋友聚會。如今寬窄巷子的格局已經完全改變了,不過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茶馬古道保留了下來。這裡的燒烤的味道和以前一樣,踩著咯吱響的樓板,看著從瓦縫中斜射的陽光,總會讓人的思緒忽然停下來,想起以前。

總是喜歡到茶馬古道的小閣樓上享受露天的感覺,不高的閣樓有個很袖珍的小樓梯,上去之後,坐在大樹綠陰下的那張小桌享受美味,很舒服。記得有一次是冬天,和兩個朋友一起,點了熱騰騰的蒜香烤扇貝,一瓶煮得冒著熱氣的酸梅酒,外加各種燒烤,一起聊家常,說著各自的狀況。一瓶酸梅酒下肚,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這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覺很讓人難忘,像是逃離了成都身處外地,又覺得這就是成都式的休閒,矛盾而愜意。直到現在我還在尋找這種感覺,只是很遺憾最近並不是喝煮梅子酒的季節。

記得,還有一次是在茶馬古道喝茶,因為去晚了,選擇了樓上後院的露天喝茶、看書。在這個平臺上,眼前呈現四周古老的川西民居瓦制的黑色屋頂,突然覺得這種場景太珍貴了,生怕它很快會從指縫間溜走,所以就用快門記錄下了這夕陽照射下的露天場景。

這裡下酒的小菜品種眾多,隨著季節而變化花樣,吃起來是最成都的味道,麻辣鹹香;乾鍋分量還是那麼足,四個人吃都足夠;傷心涼粉還小有名氣,在吃的同時回憶也在這裡蔓延。

聞香食府 成都人的四合院情結

地址:青羊區商業后街黃瓦巷53號院

第一次到這個小四合院是參加一個朋友的聚會,這個時候我才發現,成都居然在鬧市區還能擁有這麼美好的食府,很是寶貴。從熱鬧的長順街的黃瓦寺口子進去,深幽的小道、路邊的麻將桌以及老成都的蓋碗茶,會讓你錯覺以為回到了以前。

聞香食府中有個四合院形式的小院子,說小也不算小,放上好幾桌都沒有問題。這裡的清代歷史建築及殘留的古老牌坊一直在向客人昭示,「聞香」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清代。現在老闆經營的餐館,生意也是非常興隆,許多人從很遠的地方慕名前來。在聞香的古韻中,點上一份香炒回鍋肉、醬板鴨、粉絲湯等,花費也不高,平均下來每人35元~70元左右。能夠在市中心這麼好的位置,尋得這份美味,彌足珍貴。在聞香中,吃著媽媽手藝般的家常川菜,呼吸著清新的院落空氣,看歷史的沉寂,品老成都的過去,仿佛時間就此倒流。

柳浪99美食薈 繁忙的情調碼頭

地址:錦江區華星路1-3號(猛追灣遊泳池旁)

柳浪99美食薈的名字大家可能還不是很熟,說柳浪灣或者是猛追灣碼頭可能會熟悉不少。記憶中的柳浪灣,在經過長達半年的改造過後,變成了如今金碧輝煌的內飾裝修。目前看上去外表很低調,但是內飾卻輝煌不少。聽朋友說,以前的柳浪灣,打麻將、喝茶、吃飯都可以,很大的餐廳中廳還是辦婚宴的好地方,美麗的河景就在眼下,消費還不高。如今柳浪灣變了模樣,名字也從柳浪灣變成了柳浪99,河邊露天的位置經過裝飾後更加優雅休閒。河邊的搖搖椅上面,承載了我們成長的童年,微微的河風吹過面龐,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這裡慢慢變成了高端人士的聚集地。這裡的消費偏高,菜品以川粵為主,魚翅、鮑魚、河鮮常見,很適合商務宴請和朋友約會。兩個人吃下來500元~800元,下午茶有綠茶、果茶類,價格一般在30元~50元一杯。和朋友在河邊走累了,到這個環境優美、視線寬闊的地方喝杯下午茶,吹河風,順便回憶一下原來老成都繁忙碼頭的景象還是不錯的。據說近期碼頭後面的院子,還要被改建出來,要建個專門供個人休閒之用的茶樓。不過最可惜的就是原來中間的大廳已經不復存在,現在變成了數個包間,以後要在這裡辦婚宴的話只能選擇戶外。

奮進魚莊 努力就是生活的力量

地址:平安巷11號附11號

熱情好客的趙師傅是這家店面的老闆,他告訴我們,選擇這裡作為店址,一是出於親戚的幫助,另外則是對老成都院落壩壩的熱愛。趙師傅說取「奮進」二字,也是有來頭的,靈感來自於成都有名的「努力餐」,再加上自己下崗和「努力餐」中「努力」二字的對應,奮進的名字也督促自己奮力前進。我說趙師傅很會取名字,一取就這麼深入人心。這個店,實際上是趙師傅的第二家店,現在其他的店都因為房屋的原因關閉了。所以目前的這家店便承載了趙師傅大半生的夢想,他的夢想就是把這裡作為旗艦店慢慢發展開來。趙師傅說壩壩的感覺不能丟,到了晚上,屋子裡,屋子外都坐不下的時候,街對面都會坐滿。來這裡吃魚的人也基本上都是朋友介紹的,或者是通過網絡看到的熟客。

奮進魚莊的室外小壩壩真的很小,是長條形的,不過感覺很好,大樹底下好乘涼,夏天要坐室外的話可得提前預訂。趙師傅的魚是現點現殺,在魚缸裡的各種魚,經過這裡大廚的妙手之後擺上餐桌就變成了美味,味道可以說不擺了。王大廚說,他們的魚不像其他地方的冷鍋魚,是提前把料配好,客人來了就直接煮魚,所以掌握不好的話,不管你點的什麼魚,味道都一個樣。他們做的魚是現炒的料,在散發著老房屋味道的廚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蒜、辣、姜等調料。在做好的魚上面還潑上一層油辣,我覺得是這裡大廚的一絕,香鮮俱全,有一種吃私房魚的感覺,很有味道。

老闆的收費並不貴,新鮮的仔鰱35元/斤,其他的魚15元/斤~30元/斤不等,幾個人吃下來平均30元~50元,還比較划算,相比15元的冷鍋魚感覺好很多。後面院子中,鄰居開的機麻館40元一場,還是和朋友聚會休閒的好地方。在百年的老房中有這樣的院壩,算是不錯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四川壩壩宴的靈魂——「九大碗」
    九鬥碗,也被人們習慣稱作壩壩宴、流水席、九大碗、九個碗等,是四川地區傳統特色菜餚之一,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
  • 成都火鍋文化月跨年火鍋壩壩宴千人吃火鍋迎新年
    作為歲末狂歡活動,2018美食之都成都火鍋文化月已於12月18日盛大啟幕,溫江庭院火鍋節分會場也於12月26日隆重開幕。27日,外國「蓉漂」走進「溫江庭院火鍋節」,再次掀起了一場「成都火鍋溫江味」的大巡味。
  • 成都美食旅遊節今日開筵 國慶節到東郊記憶吃壩壩宴
    從今天開始,在東郊記憶中心會場和全城九大體驗區,將同時啟動美食、旅遊、文創狂歡模式,各種成都名小吃、經典川菜樣式將為全球遊客獻上一席豐盛的大餐。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了解到,由成都華僑城全程總冠名的第十三屆成都美食旅遊節從9月26日一直舉辦到10月8日,「今年美食旅遊節中心會場設立在東郊記憶,現場不收門票。
  • 成都壩壩宴搭上網際網路快車 「菜品可溯源 每桌利潤增5%」
    主家張發學選擇鄉廚,既看菜品的來源,也看親朋好友的點評,一頓吃下來,親朋好友反應不錯。「中午吃了都說好,味道巴適,菜品新鮮度非常不錯。」  口口相傳,如今溫賢根團隊每月可以接20多單,營業額為300萬元,他個人一年純利潤為40萬元。這個數據,在群宴智慧平臺可以核算。
  • 九鬥碗·一條龍·壩壩宴
    九鬥碗·一條龍·壩壩宴   □彭應欽  「九鬥碗」,也被人們稱作「九大碗」「九個碗」等,是四川地區傳統特色菜餚之一,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
  • 彭應欽:九鬥碗·一條龍·壩壩宴
    吃「九鬥碗」的客人除親朋好友外,全隊的人都要請到,方顯主人家大方豪爽。到時,被邀請者全家老小一個不剩,浩浩蕩蕩開來,有的從頭天晚上吃起,第二天吃一天。如果是喪事,還要吃幾天。而被邀者也隨俗湊一點份子意思意思。 「九鬥碗」一般都在自家院壩或空地操辦,因此叫「壩壩宴」。現在,「壩壩宴」幾乎都是請「一條龍」的師傅操作。
  • 溫江壩壩宴廚師:要入鄉隨俗 開出的菜品有講究
    成都西北邊上,溫江和郫縣相交之處有個萬春鎮,古蜀魚鳧城遺址就在此處。傳說魚鳧王驍勇善戰,其部落早年以漁獵為主,為擴大統治疆域,魚鳧王出兵一統成都平原西北部各個部落。隨著朝代不斷更迭,王國也逐漸消失於歷史迷霧中,只留下地下埋藏的陶片和石器佐證其留下的文化遺存。萬春鎮民俗文化也源遠流長。
  • 壩壩宴——最美瀘州
    壩壩宴,想必大家都吃過吧!吃壩壩宴的人都知道菜多,肉多,樣式多,吃不完還可以打包回家的那種!看到這裡是不是流口水了呀!這個只是一部分菜品,硬菜才是王道,只有閃亮上桌。這個壩壩宴是我最好閨蜜家的壩壩宴,地標瀘州,最具有特色的就是桂圓,瀘州老窖等,還有就是熱情,是她帶我來到了她的家鄉,讓我認識了很多人,讓我變優秀,她就是我的閨蜜般的姐姐:劉家玫。在這裡小陳就不給圖片啦!這個就是瀘州版本,在瀘州人美,家鄉美,環境美,人更熱情。
  • 鄉下跨年偶遇農家宴席,原來重慶農村的「壩壩宴」是這個樣子的
    在重慶的農村有個風俗,村裡哪家結婚、過生、生子、建房等,都要大辦宴席,請鄰居鄉親、親朋好友們來聚聚,大吃一番,因為宴席都是擺在自家房前屋後的壩子裡,俗稱壩壩宴,又有個說法叫吃九鬥碗。去了才知道,原來按照當地的風俗,這種「壩壩宴」一般是要連吃兩天的,宴席從前一天晚上就開始,叫「副席」,客人到達後,去主人那裡「掛個禮」就可以來連吃兩天了......既然是「壩壩宴」,廚師做菜也都是在壩壩裡完成的,據說現在農村裡的「壩壩宴」都被那些「一條龍」服務承包了,廚師和服務員都是「一條龍」帶來的,主人家只管付鈔票,其餘的什麼都不用管了。
  • 洪雅縣洪川鎮寒冬裡的溫暖壩壩宴
    四川在線眉山頻道訊(朱小根 袁桂林)1月21日,一幕在鄉村裡常見的壩壩盛宴,卻在洪雅縣洪川鎮的臨江社區上演:鴻運當頭大碗肉、清蒸魚、紅燒竹筍、剛出鍋的鮮蝦被麻利地端上了桌席。一群孩子歡天喜地地跑來跳去。正午時分,十來桌傳統壩壩宴依次在大院裡擺好準備開席。而前來就席的大人小孩,都是臨江社區各街道、居民小組左鄰右舍的業主們。
  • 鄉村壩壩宴,濃濃鄉土味,全是四川特色菜,吃著這頓想下頓
    前幾天去鄉下參加二爸的80壽宴,吃了一次真正的壩壩筵,見識了熱火朝天的喜慶壽宴場面,真心覺得比城裡面上千一桌的席面味道還好,更重要的是感受那種鄉裡鄉親,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質樸與親切。還別說,那種壩壩宴的氛圍比起城裡高檔宴席就是感覺更舒服。雖說環境差了些,座位舒適度差了些,但是看到那一張張就算很陌生的面孔洋溢著的笑,卻是真真的。
  • 銅梁鄉村壩壩宴 一個鄉村醫生的八十大壽
    今天,上遊新聞記者在銅梁區石魚鎮為大家帶來一場鄉村壩壩宴直播。為此,家裡請了當地的餐飲一條龍為大夥做壩壩宴。主廚介紹,酒席有20桌,五位廚師準備了一夜,所以食材都取自當地鄉村,一共22個菜,主菜除了傳統的雞鴨魚之外,還有重慶農村特色的特色熱菜燒白、粉蒸肉、夾沙肉、紅燒牛肉、清蒸甲魚、白水龍蝦等特色菜。更有酥肉、鴨菌等多個涼菜。
  • 四川營山舉辦黑山羊千人壩壩宴
    以羊為「媒」、以節會「友」,本屆黑山羊美食文化節,有熱鬧的「黑山羊美食品鑑千人壩壩宴」,有互利雙贏的扶貧產品特色商品展銷活動,也有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一大早,大廚們就在準備壩壩宴羊肉食材,搭灶、開火、下鍋,不亦樂乎,當天中午,在芙蓉水鎮舉行的黑山羊壩壩宴,千餘人參與品鑑,熱鬧歡騰。「烤羊蹄、羊肉湯、羊肉乾...味道好!份量足!」
  • 萬州:壩壩宴迎新年 和諧鄰裡一家親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天嬌新年前夕,萬州牌樓街道袁家墩社區舉辦「慶元旦好鄰居」音樂會壩壩宴,近百名居民載歌載舞,吃著壩壩宴,喜迎新年的到來。
  • 重慶驚現絕美鄉建公園,露營、插秧、磨豆,壩壩宴免費吃!
    寶寶們,五•一小長假就要來了,要去哪耍嘞?磁器口是不敢去了,把接觸妹的36D擠成葡萄乾可咋辦...
  • 貴州這壩壩宴菜也太豐盛了吧!這樣的酒席你吃過嗎?
    前幾天有幸受邀去貴州參加朋友的婚禮,被他們哪兒的菜給嚇住了,太豐盛了,滿桌子都是菜我細數了一下大大小小12道菜,而且味道非常不錯,比很多酒店做的菜都還好吃,應該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壩壩宴了,而且他們上菜順序還有一定的規則,先上涼菜下酒菜,在上熱菜最後上特色菜,你們哪兒也是這種標準嗎?
  • 鄉壩壩裡的「明星滷鴨」,肥潤鮮美!老成都的風味,川菜很巴適!
    鄉壩壩裡的老字號滷鴨子!無數食客慕名而來! 在成都馬家場最著名的美食,估計算是胖娃兒肥腸粉,然而其實除了肥腸粉,還有一家老字號的滷鴨子,也是相當火爆!每天都有不少的食客慕名而來,甚至有人專門驅車來打包滷鴨子。
  • 四川辦3000人「壩壩宴」 桌子擺了160米
    壩壩宴現場。  繁忙:計程車司機前後跑6趟  昨天早上一接班,計程車司機王騰就發現生意格外好,乘客都是駛向一個終點——四川友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華商·國際城營銷中心旁的匯南大道。「從早上7點,就一直在往那邊拉人,最遠的是在大安區的馬衝口。」王騰說,廚師都送了3個過去,聽說那邊在搞壩壩宴,有上千人團年。
  • 百桌壩壩宴上什麼菜 檸檬美食你來選
    目前,已有上百個餐飲企業和民間美食達人貢獻出了他們的獨家佳餚,準備在壩壩宴上徵服食客的味蕾。準備將自家的招牌菜帶到此次「美食安嶽」活動上的多家安嶽本地酒樓老總都表示,在安嶽,幾乎每家餐館、酒樓都有幾道拿手的檸檬菜,如檸檬燉排骨、蜜漬檸檬、檸檬燒魚等。
  • 李姓族人清明節祭祖續族譜 辦「壩壩宴」招待同宗
    而在清明會當天,李姓族人還將大擺30餘桌「壩壩宴」招待同宗。  為續族譜發帖召集族人祭祖  「受家裡老人請求,讓我聯繫所有廣安市棗山鎮譚家坪在遂寧居住或打工的李姓族人,村裡正組織清明會,以維繫李氏族人的血脈親情。」3月14日,李亮亮在遂寧本地論壇上發帖,稱老家正籌備清明會祭祖,希望在外務工的李姓族人能與其聯繫,準備返鄉參加祭祖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