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之如水 濃之似茶 典雅茶室山水畫欣賞

2020-12-23 易從字畫商城

在中國的古典傳統中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說。水,無比清澈,亦蘊含萬物生機,如同君子高潔而溫厚的品性與心胸。而現在社會的人們,特別是男性朋友,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在這樣一種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在閒暇之餘,逐漸喜歡上一個可以暫時忘記塵世喧囂的地方,那就是茶樓。

茶,本就是天地間的靈物,於山嵐霧氣中綽綽約約,經歷過餐風露宿,歲月的風霜,才生出一葉一芽的精華。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可以說茶是我們中國的獨有代表。茶樓是一個集中國傳統文化於一體的一個地方,大多數的茶樓會選擇中國傳統的字畫來進行裝飾,營造文化與藝術氛圍,滋養著人們的精氣神,陶冶著人們的心境和性情。

畫家山川四尺橫幅作品《源遠流長》 作品來源:易從網

山水盛景,一直以來都是畫家們的最愛。畫家山川的這幅《源遠流長》意境優美,溪岸夾木,山巒層疊,松柏蒼翠,白雲湧起,水際空靈。以藤黃設色,巧妙留白,古雅妍麗。用筆精工,構景得疏密動靜之妙,畫面明淨雅逸。

畫中蒼翠遒勁的松柏、潔如白練的溪流,空間由遠及近逐步推進,凸顯空間感和縱深感,縱橫排闥、閃轉騰挪的表現手法,使畫面沉鬱深秀,將山水融入到一種微妙的空間中,氣韻生動,墨色秀潤,與茶室氛圍也十分契合。

山川力作寫意山水畫《揚帆起航》 作品來源:易從網

這幅畫也是山川老師所作,墨色古樸,造型嚴謹,筆法精湛,是一幅極具藝術魅力與意趣的作品。畫面上山石崚嶒,樹木造型獨特,一眼望去,山外有山,壯美無比,不禁讓人浮想聯翩,讚嘆大自然的壯麗奇美。山中松濤陣陣,茅屋掩映在林木之中,曲徑流水,思緒在水中蕩漾,以一種抽象美來表現畫中的意境。

山川老師筆下的山水畫其景其情簡遠恬淡,令人心曠神怡。近觀,畫風則古雅清新,講究墨法,既有縱橫跌宕之勢。又有文人山水的溫籍溫潤,水氣淋漓,境界開闊,平淡天真而又耐人尋味。掛在茶室中能完善其藝術氛圍,讓人流連忘返。

易天也山水畫《秋風送子還山去 卻畫空巖雲滿林》 作品來源:易從網

最後來欣賞一下實力派畫家易天也老師的作品,易天也老師擅長創作大型山水畫,其山水畫作品氣勢磅礴,意境深幽,融匯古今,有深厚之意,雅俗共賞。此畫描繪的是山間秋色,山石以粗筆勾勒輪廓,濃墨點苔,樹木花繁葉茂,庭院屋舍房宇掩映其間,溪水環山,小船行駛,布局獨特,內涵豐富。

茶,從來不是清淡之物,它的濃烈不在形色,而在內蘊。就像易天也老師這幅畫一樣。山石刻畫筆法方硬兼圓潤,用筆遒勁,布白疏朗,墨色豐富具有變化,景致有節奏感又簡練,獨具一格。美觀大氣,非常適合茶室懸掛。

總之,茶室懸掛的山水畫要有意境,有格調的茶室要配上一幅意境深幽的山水畫。一如飲茶,茶葉這一生唯有遇到水,才得圓滿。亦如人生,人的此生,唯有在人世走一遭,才得已成人生。

相關焦點

  • 什麼畫適合掛在茶室,喜愛品茶的人會這麼選
    茶,生於天地之間,採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茶裡藏河,茶中有山。一壺茶在手,如天人合一,如撫日託月,如捧著千山萬水。茶,有季節。茶裡,泡著一個夏,臥著一個秋,藏著一個冬,孕著一個春。天天喝茶,品盡四季;一生喝茶,品盡人生。
  • 如何挑選茶室掛畫?典雅古韻國畫,裝點茶室好韻味
    許吉爾老師身心沁潤在自然萬物之中,體悟大山之雄奇博大,畫自己靈魂深處的意境,畫山水田園的自然情懷。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他筆下的雅韻秋色,體驗典雅茶室風範!許吉爾最新力作四尺豎幅仿古山水畫《秋山雅韻》畫家許吉爾的這幅仿古畫作,典雅細緻,古色古香,意蘊充盈。
  • 茶室掛畫選什麼好?山水之韻,點綴茶室靜謐雅韻
    許吉爾老師身心沁潤在自然萬物之中,體悟大山之雄奇博大,畫自己靈魂深處的意境,畫山水田園的自然情懷。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他筆下的雅韻秋色,體驗典雅茶室風範!許吉爾最新力作四尺豎幅仿古山水畫《秋山雅韻》畫家許吉爾的這幅仿古畫作,典雅細緻,古色古香,意蘊充盈。
  • 日本茶室之道
    『集陶社』私人微信號:artjiyi日本茶室之道:禪的外觀體現  14世紀後,日本喝茶的風氣由上到下蔓延,茶會成為風雅之士主要的活動,與此同時,茶室建築開始在日本流行,同樣是經過了村田珠光、武野紹鷗的改進,到千利休時代定型,現在尚有千利休的茶室傳下來,表千家的不審庵就是典型代表
  • 西安美院|王姍的山水畫,跡簡意淡而雅正!
    ——藝報採訪王姍節選中國山水畫崇尚「跡簡意淡而雅正」,「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唐.王維《山水訣》),每當畫家沉靜在與自然交融感應的體驗狀態中時,雖身復在,然心靈已遨遊太虛,俯瞰寰宇。此時,人與自然不再對立,與天地生生之氣合而為一。
  • 齊白石山水畫欣賞
    印鑑:白石翁、白石老人 齊白石的山水畫較之花鳥畫數量少,但每一件作品卻都是彌足珍貴,這件《夏山圖》便是代表作之一。當時齊白石最為大眾接受的是他的花鳥畫,唯有徐悲鴻對其山水畫欣賞有加。1931年,他在一本山水冊上題字「吾畫山水,時流誹之,故餘幾絕筆。」
  • 欣賞山水畫,別再只說「好看」了
    山水畫是中國傳統繪畫最重要的一種形式,也是第一大畫科,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形式之一。中國山水畫的欣賞既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又是一個人文化藝術素養與生活閱歷的集中體現。那麼,如何欣賞山水畫,看懂悟透山水畫,應把握以下幾個要素:張玉峰《清幽》一、山水畫的章法
  • 中國實力派山水畫家薛大庸先生簡介及山水畫精品欣賞
    【薛大庸山水畫作品欣賞】  (一)、客廳山水畫 中國美協薛大庸國畫作品《山裹人家》用筆精工,構景得疏密動靜之妙,畫面明淨雅逸。蒼翠茂密的森林、蜿蜒曲折的溪流,空間由近及遠逐步推進,凸顯空間感和縱深感;縱橫排闥、閃轉騰挪的表現手法,使畫面沉鬱深秀。此作氣韻生動,工巧秀麗,是不可多得的雅俗共賞之作,極具投資收藏價值,適合懸掛在客廳、茶室、會所等地,彰顯品位且增添室內的書香氣息。
  • 茶之書
    放下書,到旁邊的琴桌上,對著整面山林,撫弄幾曲,如臨空谷幽蘭、高山流水。出門定會帶上一壺茶,再帶個喜歡的主人杯,到哪都能喝上熱茶。有時到茶友家,掏出自帶的杯子,享用主人家款待的好茶。出遠門,一定會帶上新會老陳皮和福鼎老白茶。這次去海拔4千米的雲南雨崩雪山徒步,沒有吃紅景天和高原紅,就靠每天自泡的老陳皮白茶輕鬆走下來。
  • 如何打造一間適合你的茶室?一篇值得收藏的解析文章
    中國的茶文化主要是茶在精神文化中的體現,這遠比「茶風俗」「茶道」的範疇深廣得多。中國人非常講究待客之道,茶室是中國人招待朋友客人的重要場所,是彰顯個人魅力與品位的地方,因此打造一間適合自己品味的茶室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那麼如何打造一個自己的茶室呢?如何打造自己的茶室?
  • 山水畫技法——水的畫法
    山無水不秀,在山水畫中,山為骨架,水為血脈。有山有水則有靈氣。
  • 一些適合茶室的古茶詩、茶聯
    --唐 鄭遨《茶詩》從來佳茗似佳人。--蘇東坡《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買得青山只種茶,峰前峰後摘春芽。--唐伯虎《畫中茶詩》一勺清冷水,涓涓無古今。空山人不在,想見品泉心。--明 貢修齡《遊茶山四絕》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
  • 新中式沙發背景牆掛畫,一幅風雅的山水畫是上乘之選
    新中式沙發背景牆掛畫,一幅風雅的山水畫是上乘之選時間的悄然流逝,家似乎成為了夢中的牽絆,年邁的父母成為心中的牽掛。兩鬢斑白,行動緩慢,這似乎和青春迸發,快節奏生活中的我們形成強烈的反差。
  • 「言蹊茶事」,茶室是清福之地
    ——明 · 陳繼儒《小窗幽記》01一茶一坐一隅清淨,偷得浮生半日閒。02一室之間,可以悅己;一室之器,可以悅目;一室之茶,可以悅人,茶室是清福之地。03如今很多人聚會、談事、消遣喜歡選擇在清幽的茶館裡。一炷清香,一盞清茶,窗明几淨,可陽春白雪,亦可下裡巴人。
  • 杭州市採荷第一小學教師龍井村問茶之感: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茶室的名字都起得特別雅致,什麼「春茗茶樓」「龍井茶莊」「閒品淺斟」「煙霞茶藝」等等,往往這些茶室後面就是鬱鬱蔥蔥的茶園,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茶香,各色的茶室裡散散兩兩地坐著茶客,時有帶著鬥笠的採茶姑娘身背茶簍從旁邊走過。有的還在門口現場炒茶,那嫩綠的茶葉在鍋裡上下翻飛,散發出濃濃的茶香味,不用喝茶感覺就要醉了。
  • 巖茶濃如中藥,白茶淡如開水,紅茶又香又甜膩?這是碰上劣質茶了
    以至於,難以客觀、公正的評判一款茶的真正風味。比如,向一位新人提問,「你認為白茶好喝嗎?」最常見的回答是,「太淡了,沒茶味。」再比如,一位喝茶10年的老茶客如是回答:「我更喜歡喝巖茶,味道濃,紅茶也不錯,很甜。」仿佛,已經將這三類茶的特點定了性。巖茶,對應的是濃烈,濃鬱。
  • 人生如茶,只願苦盡甘來
    天地之美自然所賜,無論是北國的旖旎風光,還是玉色煙雨江南的愜意清歡,無論是雪域高原的聖潔寧靜,還是遼闊無邊煙波浩渺的海疆,無論是漫無邊際的大沙漠,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都蘊含著令人怦然心動的美。
  • 早上發朋友圈激勵人心的好句子,生活如水,人生似茶
    1、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時間久了,也就淡了。也許是稜角平了,或許是成熟穩重了,腳步越來越踏實,日子越來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種境界——淡然。得與失,成和敗,聚或散,雖然一樣渴望一切都好,但也能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種成長。早安。
  • 適合酒店前臺掛的精美山水畫欣賞
    酒店前臺掛畫,不論是簡潔大氣的經濟型酒店還是豪華奢貴的五☆級酒店,酒店前臺山水畫都可說是傳神之作。山水畫師法自然,超脫物象。大幅山水畫更是氣勢恢宏,意象崢嶸。作為酒店前臺山水畫,更是「藏風聚氣」,氣勢磅礴。酒店前臺山水畫的山, 蜿蜒群峰如脈絡般氣韻連貫,象徵著人脈寬廣,客似雲來。
  • 佛曰:在世如蓮,淨心素雅,不汙不垢,淡看浮華,自性是家
    中國造園一直講究追求自然山水原本就具有的美感,強調的是道法自然,越接近自然的淳樸越好,講究精神上的境界這樣的設計思想直接反應到古代園林的造園手法裡,迴廊迂迴曲折、小徑曲徑通幽,這些人為的結構都儘可能地不去破壞景色,山要有蜿蜒起伏之曲, 水要有流連忘返之曲, 路要有柳暗花明之曲, 橋要有拱券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