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賞賀蘭山巖畫》

2021-01-20 魯網

散文《賞賀蘭山巖畫》

初識賀蘭山,緣於讀嶽飛的《滿江紅》,其中「破賀蘭山缺」一句,讓我知道西北邊陲有一條叫賀蘭的山脈。賀蘭山巖畫近幾年才了解到。

  作者:郄愛萍

    初識賀蘭山,緣於讀嶽飛的《滿江紅》,其中「破賀蘭山缺」一句,讓我知道西北邊陲有一條叫賀蘭的山脈。賀蘭山巖畫近幾年才了解到。賀蘭山巍峨綿延,縱橫交錯。湛藍的天空,肅穆的山峰,潔白的雲朵組在一起,給人一種闊大純淨的感覺。主峰敖包圪墶山險峰高,猶如擎天柱。賀蘭山巖畫風景區,位於賀蘭山山口。景區博物館裡有世界各國以及以中國各地的巖畫展。賀蘭山巖畫大體是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的作品。巖畫的內容多種多樣,有的以森林草原為主題;有的畫動物,如山羊、巖羊、狼、驢、鹿、鳥等,圖形簡潔,圖畫形象生動;有的以人首為畫,形形色色,簡單奇異;有描繪爭戰主題的巖畫,如乘騎、刀劍、戰車畫等;有描繪生活為主題的巖畫,如放牧、狩獵、祭祀、祈水、娛樂畫等。那些跳舞、交媾的生活場景,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揭示了先人的信仰、崇拜、以及圖騰文化的內涵。

  賀蘭山巖石峭壁厚重,巖畫粗獷質樸,筆鋒蒼勁有力,畫面自然純真,讓人心生敬畏,感覺先民的偉大和藝術的醇厚。巖畫架起了一道時光的橋梁,站在巖畫前,仿佛是今人與古人的約見。其中的賀蘭山太陽神人面巖畫最具特色,太陽神巖畫頜骨以上近似圓形的雙線條和一條條簡短的直線組合,寥寥數筆生動地畫出了太陽光芒四射的形象,而下半部分的雙線橢圓形面孔則是太陽被當時的古人人格化的重要象徵。臉部小的雙圓以及散射的較長的直線條,顯示的是太陽神炯炯有神的雙眼,單線條的鼻子以及闊大的嘴巴則充分描繪了太陽神的情態,寬厚溫暾。整體看來簡單、形象、莊嚴、肅穆,顯示了當時人們對太陽的理解和崇拜。

  太陽神祭祀神臺背靠賀蘭山,面向紅草灘。站在祭祀廣場,伴著廣播中古樸略帶神秘色彩的音樂,通過一組組圖騰柱,眼前不禁浮現出了古代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党項等先民在這裡駿馬奔騰,旌旗獵獵,刀槍劍戟,鐵骨錚錚的英雄形象,以及駐牧、遊獵、繁衍生息、生產勞動、載歌載舞的生活的場景。

  賀蘭山的自然風光讓人陶醉,賀蘭山巖畫則為現代人了解古代遊牧民族的社會習俗、審美觀念提供了資料。賀蘭山巖畫是自然風光與人類文化交融的體現,是研究古代人類文化、歷史、宗教、以及原始藝術史的寶貴資料。

  作者:郄(qiè)愛萍(字:甘木,號:皎月,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學者,作家,詩人。著有《寸草心》、《我在月亮之上看風景》、《念雪》、《迎春花》、《蘭秋清風》、《雨中遐想》、《又見紫藤花》、《仙女山散略》、《甘木隨筆》、《春遊生態園》、《麻雀與榆樹》、《靜歸》、《追著太陽西行》等散文) 

責任編輯:編輯值班

新聞關鍵詞:

巖畫;賀蘭山;太陽;郄愛萍;圖騰;祭祀;甘木;散射;描繪;藝術史

相關焦點

  • 賀蘭山巖畫
    我國西部名山賀蘭山由南而北,綿亙逶迤,峭立於寧夏平原西部邊緣上,主峰海拔3500多米。它像一匹昂首雲外的駿馬。在蒙古語裡,賀蘭山即為「駿馬山」之意。賀蘭山中不僅盛產舉世聞名的優質煤「太西煤」,還有千古藝術奇珍———賀蘭山巖畫。
  • 賀蘭山巖畫!
    巖畫是古代先民們在漫長的歲月裡運用寫實或抽象的藝術手法,在巖石上繪製和鑿刻的圖畫,它記錄了古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國是世界上巖畫分布最廣、內容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早在1500年前就有發現。賀蘭山是我國巖畫較集中的地區之一。
  • 銀川賀蘭山巖畫簡介
    史前人類的藝術長廊―――賀蘭山巖畫位於銀川市境內賀蘭山東麓,分布著極為豐富的巖畫遺存。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賀蘭山巖畫被大量發現並公布於世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1991年和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的國際巖畫委員會在亞洲召開的兩次年會,都選擇在銀川舉行。
  • 走近賀蘭山世界巖畫
    1996 年,賀蘭山巖畫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 年,賀蘭山巖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巖畫委員會列入非正式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 2 月,賀蘭口巖畫被國家建設部列入《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2008年 10 月 25 日,賀蘭山巖畫景區被文化和旅遊部、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 4A 級旅遊景區
  • 國內遊:賀蘭山巖畫
    賀蘭山巖畫,位於銀川市賀蘭縣金山鄉境內,是1969年當地的一位赤腳醫生發現的,巖畫大致誕生於一萬年前,是古代先民們在漫長的歲月裡運用寫實或抽象的藝術手法,在巖石上繪製和鑿刻的圖畫,它記錄了銀川地區古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 惟石能言—賀蘭山巖畫
    賀蘭山巖畫對拉麵沒興趣的糰子小姐捧著個比她爸的臉還大的饃,十分憂傷。賀蘭山巖畫通往 賀蘭山 巖畫館的大路筆直。只有站在 賀蘭山 腳下,看 銀川 平原如一塊綠毯鋪開,才能真正體會 賀蘭山 對這「塞上 江南 」的意義。賀蘭山巖畫巖畫作為荒古人類遺留在巖石上的畫面,遍布世界五大洲。我們的參觀也就從 銀川 世界巖畫館開始。
  • 賀蘭山巖畫最強遊玩攻略!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可能我們很早就因嶽飛的《滿江紅》對賀蘭山耳熟能詳,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當時生產生活場景、圖騰信仰、社會習俗等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日積月累後也就形成了今天我們引為神秘的「賀蘭山巖畫」。
  • 賀蘭山巖畫:刻在石上的史詩
    本報記者 莊電一攝   2013年底,在一次巖畫普查中,寧夏銀川賀蘭山巖畫管理處工作人員發現一幅高1.2米、寬1.05米的人體巖畫,這是迄今為止在賀蘭山發現的最大人體巖畫。今年3月下旬,記者再次來到賀蘭山巖畫分布最集中、也最具特色的賀蘭口採訪,感受古老巖畫的神秘魅力。
  • 賀蘭山巖畫暨韓美林巖畫藝術作品展
    由銀川市賀蘭山巖畫管理處,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聯合主辦的「歲月失語惟石能言——賀蘭山巖畫暨韓美林巖畫藝術作品展」將於本月28日~11月20日在銀川市民大廳展出。 據了解,此次展覽將展出反映遠古人類放牧、狩獵、祭祀等文化內涵的賀蘭山巖畫拓片50餘幅,韓美林以巖畫為素材創作的作品20餘幅,以及製作巖畫使用的石器等。
  • 冬遊賀蘭山巖畫有吃有玩有文化
    賀蘭山巖畫有哪些好吃好玩 雄渾賀蘭位置:銀川市區向西56公裡賀蘭山賀蘭口巖畫景區    賀蘭山的地質歷史長達20億年,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遠眺賀蘭山方確實能感受到萬馬奔騰雄偉山勢。冬日暖陽觀晴雪&賀蘭山下冰封季2020年第七屆冰雪嘉年華主題活動    為不斷豐富景區冬季旅遊活動內容,有力激活冬季旅遊市場,強化一年四季皆遊寧夏的旅遊形象。12月28日,「冬季暖陽觀晴雪,賀蘭山下冰封季」2020年第七屆冰雪嘉年華活動在賀蘭山巖畫景區正式拉開帷幕。
  • 19位巖畫專家向賀蘭山巖畫博物館贈送珍貴照片
    新華網銀川7月7日電 (曹健、張欽)在中國銀川國際巖畫工作交流會暨首屆賀蘭山巖畫藝術節開幕式上,銀川市政府6日為向賀蘭山巖畫博物館捐贈珍貴巖畫照片的19位國外巖畫專家頒發了榮譽證書,以表示感謝。  據了解,為展示神奇的賀蘭山巖畫,寧夏正在銀川市建設巖畫博物館。
  • 寧夏旅記|蘇峪口賀蘭山+賀蘭山巖畫+懷遠夜市
    徒步賀蘭山:蘇峪口賀蘭山森林公園+賀蘭山巖畫+懷遠市場我是上午抵達銀川,辦完入住洗漱完已經臨近中午,直接下樓買了前往與小商店老闆隨意攀談,發現此處距離賀蘭山巖畫很近,約莫6公裡左右的距離,打車10來分鐘就可以到。賀蘭山巖畫徒步時間1-2個小時,粗略琢磨了一下,應該來得及,於是跟車站的人溝通將車票改為從賀蘭山巖畫回城。
  • 江寧博物館展出賀蘭山巖畫
    朱凱攝        一邊是精美絕倫的青銅文物、一邊是神秘莫測的賀蘭山巖畫——7月18日,兩場風情各異的文物展同時到南京展出。在江寧博物館,「淮安高莊戰國青銅器展」將帶領觀眾走進2000多年前的「青銅世界」;在位於朝天宮的南京市博物館,「寧夏賀蘭山巖畫拓片展」將為南京市民展示遠古時期遊牧民族的巖畫藝術。
  • 三千年前的賀蘭山巖畫
    9月11日走進銀川賀蘭山峽谷,這裡巖畫分布在沿溪道兩側綿延800多米的山巖崖壁上,總數量多達6000餘幅,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的巖畫,記錄了3000多年前遠古人類寫實的生活畫面,先民們放牧、祭祀、狩獵、舞蹈等多種生活場景,畫面鑿刻清晰,粗獷自然,就像孩子們的手繪,純真又親切,其中人首像佔總數的一半以上
  • 賀蘭山巖畫:人神間的秘密
    賀蘭山之於寧夏,是神一樣的存在:它使這裡成為富庶的「塞上江南」,卻又在蒼涼山脈中深埋了太多傳說和秘密。賀蘭山的庇佑是無私而博大的,它的神秘同樣令人遐想。巖畫,便是刻在賀蘭山山體上的秘密之一。畫在時光的肌膚上驅車從銀川出發,我們要去的是位於賀蘭縣的巖畫點。當地人說,「賀蘭」原為「豁了」的諧音。
  • 寧夏-銀川-賀蘭山巖畫
    從姐妹塔出來,也沒地方吃午飯,一伙人直奔位於賀蘭口巖畫公園。想要實地觀看巖畫,先要參觀世界巖畫博物館,館內精選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巖畫圖錄資料、拓片、巖畫實物以及與巖畫同時代產生的原始藝術品546件,集中展示了全世界30多個國家,200多個巖畫點的巖畫精品。從博物館出來,進入賀蘭口巖畫公園。
  • 觀賀蘭山巖畫 了解遊牧民族歷史
    賀蘭山巖畫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歐雲海攝   賀蘭山巖畫風景名勝區位於寧夏銀川賀蘭縣境內,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距銀川市40餘公裡。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賀蘭山一帶數以萬計的古代巖畫,是以上各少數民族的傑作,時間大致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
  • 賀蘭山巖畫,人類古文明文化遺存
    巖畫遍布世界69個國家148個地區,歐洲最早著錄巖畫的是瑞典波軍斯浪巖畫。而中國也是最早發現和著錄巖畫的國家。在戰國時代韓非《韓非子》、北魏酈道元著的《水經注》都有巖畫記載。《水經注》卷三「河水三」中記載:「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裡。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記錄的正是寧夏賀蘭山巖畫。
  • [組圖]賀蘭山巖畫 祖先刻在石壁上的「朋友圈」
    [組圖]賀蘭山巖畫 祖先刻在石壁上的「朋友圈」來源:央視網     在寧夏銀川賀蘭山東麓,距銀川城50餘公裡的賀蘭口,山勢高峻,景色幽雅,奇峰疊障,潺潺泉水從溝內流出,約有千餘幅個體圖形的巖畫分布在溝谷兩側綿延600多米的山巖石壁上。這就是著名的賀蘭山巖畫,是古代先民在文字產生之前用以記錄古代社會生活的畫作。
  • 賀蘭山巖畫:「無言」的民族記錄「無言」的歷史
    「斷峰迤邐煙雲闊,古塞微茫紫翠連」,這說的,就是賀蘭山,在晴朗的日子裡,在銀川的隨處一條街道上,抬頭往西,便能看到這樣的景色。夏天,它給人以一種蒼翠之感,秋天,漫山的枯黃,冬天,白雪皚皚,然而無論是什麼季節,賀蘭山總是巍峨地立在那裡,以其沉默的姿態吸引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