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雪隆茶陽(大埔)會館參訪團來埔考察

2020-12-17 梅州網

  日前,雪隆茶陽(大埔)會館參訪團一行來埔考察,領略家鄉大埔的獨特魅力,促進兩地在文化、旅遊、經貿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進大埔各項事業的繁榮發展。

  參訪團一行80餘人在縣府辦、縣僑務局、縣僑聯、三河鎮、西河鎮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的陪同下,先後到三河中山紀念堂、三河壩戰役紀念園、西河鎮張弼士故居、青溪鎮江畔人家旅遊景區、百侯古鎮、縣博物館、泰安樓等地進行實地參觀考察,瞻仰紅色聖地,探尋客家文化,感受家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風光。

  【同期聲——雪隆茶陽(大埔)會館主席 楊博耀 這次馬來西亞吉隆坡茶陽(大埔)會館,帶我們的同鄉回到我們大埔,主要目的就是,讓我們的老鄉先回來,然後也希望他們把第二代也帶回來,讓他們看一下我們大埔。再來的話,也希望我們能夠把大埔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美食傳承下去。】

  通過對家鄉大埔的參觀考察,參訪團一行對我縣振興發展取得的成果讚嘆不已,紛紛表示今後會多來大埔,保持穩定的交流關係,開展經常性的互訪交流,進一步增進友誼,促進共同發展。

  【同期聲——雪隆茶陽(大埔)會館參訪團成員 何玉明:(大埔)很多方面,我們都能看到很顯著的進步,(像)道路、房屋、還有景點的建設。】

  【同期聲——雪隆茶陽(大埔)會館參訪團成員 楊申力:這裡的話,就有山清水秀的感覺。我也有錄製一些影像帶回去給親戚朋友看,如果有假日的話,我會嘗試帶他們一起過來,多回來(大埔)這裡看一下。】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回鄉懇親團來埔關心家鄉發展變化
    11月11日至12日,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回鄉懇親團一行來埔懇親,感受家鄉大埔的新變化。  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回鄉懇親團一行280餘人在縣府辦、縣僑務局、縣僑聯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的陪同下,先後到百侯名鎮旅遊區,西河鎮北塘村和張弼士故居,泰安樓、縣博物館、縣陶瓷館,大麻鎮小留村、萬福寺以及高陂鎮李光耀故居等地進行參觀,感受家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風光。  【同期聲——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成員:我現在很激動,(覺得大埔)漂亮。
  • 馬來西亞森美蘭茶陽會館舉辦90周年會慶(圖)
    馬來西亞森美蘭茶陽會館舉辦90周年會慶(圖)
  • 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270多名會員回梅省親
    本報訊 (記者嚴偉濤)日前,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270多名會員組成的交流團回梅參觀尋根。記者了解到,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不定期組織當地華人華僑回鄉省親,30年來從未間斷。
  • 馬來西亞雪隆廣西會館心連桑梓情牽教育
    馬來西亞雪隆廣西會館心連桑梓情牽教育   中新網玉林4月17日電 (鍾萍)廣西容縣楊村中學16日喜氣洋洋,馬來西亞雪隆廣西會館熱心鄉親向楊村中學優秀貧困學生捐助儀式當天在這裡舉行,來自該鄉鎮的的20名小學生和12名中學生分別獲得了500至1000元的助學金,共2.2萬元。
  • 大埔茶陽,不該被遺忘的客家」海上絲綢之路「始發站!
    1866年,26歲的張弼士乘荷蘭殖民當局號召投資墾殖之良機,前往葛羅巴埠,出資創辦裕和墾殖公司,僱傭大批華工,其中大部分是從茶陽汀江碼頭登船南來的大埔、永定客家人。經過幾年努力,叢林沼澤變田園,張弼士也成了一方豪富,在華僑社會的地位越來越高,事業越辦越大,先後開辦了裕應、笠旺、萬裕應三家墾殖公司,安置越來越多的家鄉來客。其中僅笠旺一家,就有職工數萬人,擁有資產數百萬荷蘭盾。
  • 新加坡茶陽會館辦客家美食節籌款 捐助廣惠肇留醫院
    茶陽(大埔)會館慶祝160周年大慶,第一炮是主辦2018年客家美食節。(新加坡《聯合早報》/陳福洲 攝)   中國僑網7月1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配合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160周年大慶,這個目前已有5300名會員的老會館將主辦2018年客家美食節,在推廣客家美食文化的同時為廣惠肇留醫院籌募善款。
  • 大埔解放:雲起三河 風定閩粵
    1948年,大埔境內有饒和埔、饒埔豐、梅埔豐、埔永梅、永和埔各邊縣遊擊根據地,縣城及一些圩鎮仍在國民黨武裝手中。中共閩粵贛邊區黨委根據香港分局指示精神,實施戰略進攻,部署各支隊拔掉根據地外圍敵人據點,把各根據地之間的遊擊區擴大為根據地,使本地區的根據地成為連成一片的解放區。
  • 臺中農業參訪團來丹東參訪考察
    臺中農業參訪團來丹東參訪考察 2017年12月21日 14:1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丹東訊 12月8日—9日,以臺中市和平區區長林建堂為團長的臺中市農業參訪團一行23人來丹東參訪考察,交流農村基層建設及農業產業發展情況。
  • 臺灣南投縣農業參訪團來黑龍江省考察
    中國臺灣網10月21日哈爾濱訊 應省委書記王憲魁率領黑龍江交流考察團,今年四月赴臺參訪時之邀,10月12日至15日,以南投縣陳正升副縣長為團長的南投縣農業參訪團一行23人,在「第二屆中俄博覽會」期間來我省考察並觀展。南投縣今年是首次組團來參展。黑龍江省委常委、統戰部長趙敏會見了南投縣農業參訪團一行。
  • 「古建三絕,茶陽三寶」-來梅州大埔旅遊的必去之地!
    大埔除了「茶陽八景」的自然景觀之外,茶陽古城比其他地方更勝一籌的當數它的明、清古建築群。客家古建築作為客家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又以牌坊、祠堂和騎樓群被稱為古建三絕。古時茶陽人文興盛,科舉蟬聯,官宦眾多,他們都始終不忘根基在茶陽,取得科舉功名或任官之後多回來建造牌坊碑記,修造祖屋和祠堂,增置族嘗建購店鋪。這既是一種功成名就的姿態,也是為了光宗耀祖。
  • 眾人齊心 柳暗花明,鳳凰衛視節目在馬來西亞獲復播
    馬來西亞從3月18日為控制疫情而實施行動管制,三個多月來,各行業也都承受很大衝擊和壓力。在跟蹤疫情相關的報導中,我到過當地數個民間集市,拍攝採訪過一些在行動管制中為生計感到艱難的當地民眾,也做了馬來西亞疫情中旅遊業、酒店業、中小企業生態狀態的新聞報導,能夠清晰感受到當地民生面臨的困難和令人心驚的經濟蕭條。6月進入復甦期,逐漸可以感受到各社會領域開始有了逐漸緩慢恢復的活力。
  • 高雄市經貿交流參訪團來榕考察
    昨日,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率領經貿交流參訪團來榕考察。  參訪團一行在福州軟體園詳細了解了園區數字經濟發展成效,參觀了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並與在榕臺商、臺青代表及市直有關單位相關負責人進行座談。下午,參訪團前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三坊七巷,探尋榕臺深厚的文化淵源。
  • 臺中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參訪團到山東交流考察
    (圖片來源:聊城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6月9日聊城消息 日前,以臺中市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萬事達通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德為團長的經貿參訪團80餘人到山東交流考察。  參訪團成員自臺中市部分遊覽車客運公司,多數系首次來山東訪問。
  • 臺灣苗慄縣竹南鎮參訪團一行來宜參訪考察
    9月21日至25日,臺灣苗慄縣竹南鎮參訪團團長鄭祖明先生率代表團一行21人宜昌參訪交流,並前往當陽參加「中國當陽2015全球華人關公朝拜大典」暨關陵廟會活動。   21日上午9點15分,廣場上民間祭祀樂曲奏響,關公秋祭大典儀式在莊嚴、樸實、熱烈而虔誠的氛圍中拉開帷幕。
  • 澳門新聞界江蘇參訪團來鎮考察訪問
    1月7日,由全國人大代表、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澳門日報社社長陸波率領的澳門新聞界江蘇參訪團來鎮考察訪問。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鞏海濱會見了陸波一行。鞏海濱對陸波一行來鎮表示歡迎。他說,鎮江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創新創造之城。
  • 臺中市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參訪團到山東交流考察
    5月30日至6月7日,以臺中市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萬事達通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德為團長的經貿參訪團80餘人到山東交流考察。      圖:參訪團成員在聊城汽車總站合影  參訪團成員自臺中市部分遊覽車客運公司,多數系首次來山東訪問。
  • 臺灣桃園市復興區參訪團來豫考察交流
    中國臺灣網10月21日鄭州訊 10月17日-19日,在區長曾志湘率領下,臺灣桃園市復興區參訪團一行38人來豫考察交流。 17日,參訪團考察了鄭州市未來路街道辦事處銀基花園社區。參訪團對社區通過聯合社會力量,藉助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打造一個以「三級三類」便民服務智慧街道移動平臺表示讚賞。曾志湘說,該模式的推廣對於臺灣桃園市復興區城區建設是一種新的啟發,下一步復興區將會加大兩岸文化交流,謀求雙方共同進步。 之後,參訪團來到臺資企業富景生態園就黃河文化與現代生態觀光農業進行實地考察。
  • 大埔茶陽街北門口的肉圓香!
    來源 | 茶陽往事(chayang514223)作者 | 饒高中【茶陽美食】北門口的肉丸香關於茶陽街的最早記憶來自北門口這個地方攤主是芸姑,服務員也是芸姑,只要顧客坐定喊一聲:來碗肉圓;芸姑頭也用不著回地應答:好勒,好快就來。圩日的肉圓攤是忙碌的,周圍農村人們都來赴圩,兩張八仙桌常坐的滿滿的。那時的人們很友善,或不相識,或有些面熟,大家都願意擠一擠,讓一讓。吃著肉圓,聊著田地裡的農作物,畫風純樸和諧。上學期間得到大人的許諾,若能在學習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那麼赴圩食肉圓就是家長給予的獎賞。
  • 茶陽太寧村紅色印記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梅州論壇|客家...
    大埔茶陽太寧村(舊含戀墩村),地處大埔北部小靖盆地,曾是大埔縣農民運動最為活躍的村莊,被我國早期革命活動家羅明和著名作家杜埃譽為「大埔縣農運中心」,紅色資源十分豐富。  從1926年饒龍光等共產黨人建立全縣第一個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點燃燎原星火,到1949年7月大埔全境解放,太寧人民頑強戰鬥,贏得了「太寧紅旗永不倒」「立紅色政權,太寧屹起」的讚譽,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遺蹟,諸如大埔農運先驅饒龍光故居義訓堂、大埔首個農民協會舊址福興寺、八一起義軍擊退商團軍舊址排頭壩、閩西紅軍出擊東江舊址洋萬崗、閩西南潮梅特委駐址世興堂、埔五區委駐址北成樓、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站舊址塔坑純嘏堂等
  • 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參訪團參觀北京會館等地
    4月26日,參訪團到北京臺灣會館參訪,感受會館百年史參訪團到北京臺灣會館參訪,感受會館百年史4月26日,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參訪團在清華大學、孔廟和臺灣會館等地進行參訪交流,體驗北京深厚的人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