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比薩斜塔」要修啦!千年斜而不倒的秘密是什麼?

2020-12-15 騰訊網

護珠塔(王贇2020年4月攝)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4月20日報導:上海有一座千年古塔斜而不倒,傾斜幅度超過比薩斜塔,將進行修繕。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最新發布的審批公告顯示,上海松江林場關於護珠塔、秀道者塔修繕的申請已獲得許可。

位於松江區佘山鎮天馬山中峰的護珠塔和位於松江區佘山山腰間的秀道者塔,均屬於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表示,根據《文物保護法》第21條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護珠塔、秀道者塔修繕工程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其保護修繕應遵循最小幹預的原則。

秀道者塔(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護珠塔建於北宋元豐二年(1079),是一座七層八角形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寶塔。千年以來,塔身逐漸朝東南方向傾斜。截至2015年,護珠塔向東偏離2.28米,傾斜度7.10°。由於其斜度已超過了著名的比薩斜塔,成為上海一大奇觀。秀道者塔是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聰道人居普照教院時所建,塔七層八面,高約29米,為磚木結構,樓閣式。1997年松江縣政府對秀道者塔進行了整修,於1998年完工。修繕中在天宮內發現明代銅像、玉飾、錢幣等10餘件文物,並在塔剎構件上發現明萬曆年間重修的銘文。

對於護珠塔傾斜的原因,說法眾多。據清人諸聯的《明齋小識》記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裡演戲祭神,燃放爆竹,因而起火,燒去塔心木及扶梯、樓板等,塔梯、腰簷、平座也都毀壞,僅剩磚砌塔身。後有人在磚縫中發現宋代元豐錢幣,遂拆磚覓寶,使底層西北角磚身漸被拆毀,形成一個約2米直徑的大窟窿,以毛石墊補,因此塔身傾斜日趨嚴重。

護珠塔(王贇2017年攝)

1982年,勘查結果顯示,護珠塔塔身向東南傾斜6°51′52」。當年,上海市文管會組織成立「天馬山宋護珠塔研究修繕組」,確定了「按現狀加固,保持斜而不倒」的修繕方案。1984年,開始施工修理,採先用竹木架支撐,扶住塔體,再在每層腰簷築鐵箍,8根鋼筋從塔頂貫穿而下,到達塔基後,似「蟹爪」向四面八方橫向伸出,直接連結地下巖石,以拉撐塔身,保持斜而不倒的奇姿。

早年參與該塔保護工作的中國古建築專家楊家佑曾表示,「塔建在一個山坡上,東南土深一點,西北土淺一點,它的基礎一邊硬一邊軟,這就是塔傾斜的最主要原因。」還有專家分析,中國古代用糯米飯拌以桐油石灰來粘合磚塊,這種粘合劑的強度不亞於現代的混凝土。有了這種優良的粘合劑,加上古代砌磚的精湛,使護珠塔能在千年的風雨滄桑中倖存下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上海千年古塔斜而不倒 斜度超比薩斜塔(圖)
    比薩斜塔  松江千年斜塔更斜了「身體」將被實時監控  比比薩斜塔還斜1.6°,不過尚在安全範圍內  共七級八面,建於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專家認為,千年以來,由於地基變動,塔身逐漸朝東南方向傾斜。  晨報記者李曉明  義大利比薩斜塔因為「斜而不倒」聞名於世,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其實有一座比它更加傾斜的古塔,那就是天馬山護珠寶光塔(以下簡稱「天馬山斜塔」),這座建於北宋的古塔距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
  • 上海「比薩斜塔」,塔底有一直徑兩米的缺角,屹立千年卻斜而不倒
    義大利比薩斜塔說到比薩斜塔,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座建造於1173年8月的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因其「斜而不倒」的特點成為享譽世界的建築。小方依稀還記得初中課本裡就有關於比薩斜塔的知識點,當時就很想去看看這座神奇的建築。如今,距離出國這個夢想好像遙遙無期。不過小方從朋友那裡得知上海也有一座「比薩斜塔」,並且傾斜程度甚至超過了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成為上海一大奇觀。所以,在國內也能一覽斜塔的神奇之處。下面跟隨小方的步伐了解上海的這座神奇塔吧。
  • 比薩斜塔:斜而不倒的秘密
    比薩斜塔,也就是義大利比薩城獨立式鐘樓,舉世聞名於它獨特的「斜而不倒」。或許曾經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傾斜角度這麼大,它還能夠這麼多年屹立不倒,是不是當初的設計者讓它「生來就斜」呢?還真不是。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服務於當時最宏偉的比薩大教堂。其實早在18世紀,關於比薩斜塔傾斜的原因就有了兩派不同見解:由歷史學家蘭尼裡克拉西為首的,堅持比薩塔是有意建成不垂直的藝術派,和由建築師阿萊山特羅帶領的,認為比薩塔傾斜歸因於其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務實派。
  • 上海斜塔千年不倒 傾斜度超過比薩斜塔(圖)
    上海斜塔(左)和比薩斜塔(右),這座塔不知何時開始不斷傾斜,如今它的傾斜程度已經超過著名的比薩斜塔。上海的護珠塔比比薩斜塔還要斜。在我國上海松江的天馬山有一座護珠塔,這座塔除了具有千年歷史之外,更為神奇的是,它也是一座斜塔,而且竟然比比薩斜塔還要斜。1986年秋,在上海松江文物保護部門工作的林曉明偶然間來到了天馬山,看到護珠塔傾斜欲倒的樣子,一種強烈的好奇心擊打著林曉明。這座塔是開始建造時就是斜的,還是後來斜的呢?
  • 上海的"比薩斜塔",塔底有一直徑兩米的缺角,屹立千年斜而不倒
    這座建造於1173年8月的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因其&34;的特點成為享譽世界的建築。小方依稀還記得初中課本裡就有關於比薩斜塔的知識點,當時就很想去看看這座神奇的建築。如今,距離出國這個夢想好像遙遙無期,不過小方從朋友那裡得知上海也有一座&34;,並且傾斜程度甚至超過了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成為上海一大奇觀。所以,在國內也能一覽斜塔的神奇之處。下面跟隨小方的步伐了解上海的這座神奇塔吧。
  • 上海松江千年斜塔傾斜度增加 比比薩斜塔更斜(圖)
    天馬山斜塔比比薩斜塔還要斜1°多 製圖/邵競  ●天馬山斜塔  共七級八面,建於北 宋 元 豐 二 年(107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專家認為,千年以來,由於地基變動,塔身逐漸朝東南方向傾斜。  晨報記者 李曉明  義大利比薩斜塔因為「斜而不倒」聞名於世,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其實有一座比它更加傾斜的古塔,那就是天馬山護珠寶光塔(以下簡稱「天馬山斜塔」),這座建於北宋的古塔距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
  • 古代史:斜而不倒的義大利比薩斜塔
    然而,研究分析顯示,如果以港口的寬闊度和巨像的高度來計算,以上傳說和設計結構都是不合常理的,因為巨像跨越港口入口必須要250米高才能辦到,不論以金屬或石塊來建造,跨立的巨像絕對無法承受巨大的張力和冬季強風,而且傾倒後,巨像的遺蹟亦會阻礙港口,所以估計真實的巨應該立於港口東面或更內陸的地方。至於姿勢根本不知道,到底站立、坐下,或是駕著馬車?
  • 上海的比薩斜塔,塔底已有一個直徑兩米的缺角,屹立千年傾斜不倒
    提到比薩斜塔,每個人都不會陌生。它建於1173年8月,是一座獨具特色的鐘樓,坐落在義大利的比薩大教堂中,以其「斜而不倒」的特點而享譽世界。小芳依稀記得,初中課本上有關於比薩塔的知識點。那時候他很想去參觀這個神奇的建築。
  • 上海有一古塔傾斜7.1度,遠超比薩斜塔,斜而不倒的秘密就在塔底
    因「斜而不倒」而聞名於世的義大利比薩斜塔,不僅建築學家們紛紛前去研究它的奧秘,遊客們也十分熱情地到比薩斜塔前借位擺拍,發揮自己的腦洞創意。但在上海郊區的松江區,也有一座古老的塔;儘管聲名不如比薩斜塔,但不管是傾斜還是歷史都比它好。
  • 比薩斜塔,歷經多年依然斜而不倒,至今也沒有準確答案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園中盛開的菊花,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比薩斜塔。比薩斜塔是一座有近1000年歷史的鐘樓建築,它高高矗立在比薩奇蹟廣場上。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座塔是朝向東南傾斜著的,雖然歷經這麼多年的風霜雨雪卻依然斜而不倒,其原因至今仍然是難解之謎。自從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扔下兩個鐵球起,比薩斜塔就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這座12世紀的建築原先是一個比薩大教堂的鐘樓,但是建成後不久這裡就開始朝東南傾斜,至今依然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傾斜著。神奇的是,雖然斜塔傾斜得很厲害,就是斜而不倒,這也成為世界建築史上一樁難解的公案。
  • 比薩斜塔為何逾千年斜而不倒,神奇之處在哪兒?
    經過將近11年的時間,花費了2500萬才將比薩斜塔扶正44釐米,專家稱,能夠保持300年不會坍塌。  比薩斜塔是著名的歷史古建築,能夠繼續保持這座古建築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比薩斜塔為何會傾斜呢?是建築技術問題還是那塊土壤的地質問題?既然傾斜了又為何不會倒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比薩斜塔的神奇之處。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歷經八百多年,為什麼不倒?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歷經八百多年,為什麼不倒?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義大利的地標性建築物——比薩斜塔,有很多人都知道比薩斜塔,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為什麼是斜的。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如此斜塔,為什麼不倒?現在帶著這兩個問題,跟著心心一起來看一下吧。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比薩城的奇蹟廣場上,當今成為去義大利遊玩的遊客的必打卡之地。
  • 比薩斜塔為什麼建成傾斜的樣子,又為什麼斜而不倒呢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座外國建築,說道比薩斜塔作為中國學生估計第一次聽說他還要感謝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那就是伽利略。因為我們在物理上都學過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不僅成就了自己,同時也令比薩斜塔聞名世界。那有的人就好奇了,比薩斜塔為什麼建成斜的呢?比薩斜塔為什麼斜成這樣了還沒有倒呢?
  • 千年古塔屹立不倒,斜度超比薩斜塔,堪稱建築奇蹟
    護珠斜塔在我國上海松江上的天馬山有一座護住塔,這座始建於宋代,至今已經有千年歷史,但令人覺得神奇的是,它是一座斜塔,而且較之比薩斜塔的斜度還要大。若果真如此,護珠塔修建的時候是不可能斜的,因為出於對皇家賞賜的尊重,周文達不可能修建一座斜塔。有學者為此還找到了佐證,找到了一幅明代描繪天馬山風景的古畫,從畫中可以看出,護珠塔的形象是垂直聳立在山間的,這說明護珠塔至少在明代時並不傾斜,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護珠塔傾斜至此了呢?
  • 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是這樣斜
    但不幸的是,它們與斜塔比鄰,就不可能成為主角了。於是我們匆匆拍了幾張全景後,眼睛就往遠處看了。遠眺斜塔,塔有七層,層層有柱,底層廊柱略粗而半露,與牆體混融一體,其它六層廊柱是祼立不依,細細的豎著。這個斜塔真是太神奇了,神奇就神奇在「斜」和「邪」上。那「斜」比較好理解:斜塔歪而不倒,斜而不傾。那「邪」又「邪」在何處呢?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
    說到世界上著名的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絕對是不能不說的,該塔1174年開工建設,竣工於1350年,擁有800多年的高齡,確斜而不倒,堪稱世界上最堅挺的建築。公元1590年,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自由落體試驗。把兩個不一樣重量的球同時扔下,看哪個球先著地。結果是不管扔什麼球,哪怕是一個球和一根羽毛同時扔,也會同時著地。有這座全球聞名的斜塔,再加上伽利略「做廣告」,比薩真可以說是賺翻了,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到此打卡。
  • 世界上最斜的塔根本不是比薩斜塔,綏中縣一塔斜度是比薩斜塔三倍
    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更相信伽利略沒有在比薩斜塔做過鐵球實驗這一方面內容。不管怎樣,比薩斜塔因「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實驗而火卻是不爭的事實。比薩斜塔是位於義大利西部古城比薩城內的大鐘樓,向南傾斜3.99度,但是卻「斜而不塌」,因此名聲大噪。比薩斜塔有多火?
  •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跟著旅行帶著風看遍全球各地風景,領略不一樣的風情!眾所周知,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創造了不少建築奇蹟。如我國的萬裡長城,古埃及的金字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這些建築無不體現出人類的努力和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比薩斜塔,即使沒有去過義大利現場旅遊的人都知道,比薩斜塔和普通的塔不一樣,它站立的角度並不是九十度,而是傾斜的。那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 蘇州虎丘塔 傾斜千年而不倒 比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早200多年
    被譽為世界中古七大奇蹟之一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數百年來斜而不倒,是世界上著名的建築奇觀。而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更是讓其名聲大噪,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實際上,在我國也有那麼一座塔,它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而且比義大利比薩斜塔的歷史還要悠久。今天,小旅兔就帶大家看看蘇州虎丘塔。蘇州是一座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的城市。到蘇州旅遊,除了觀賞那精緻典雅的園林、逛逛那溫婉秀麗的江南水鄉,有著「吳中第一名勝」之美譽的虎丘景區也不可錯過。對的,蘇東坡「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讚譽說的正是虎丘。
  • 比薩斜塔為何歷經數次強震斜不倒?科學家揭開謎底
    義大利比薩斜塔為何歷經數次強震斜而不倒?由16名英國和義大利工程學和地震學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給出答案。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與義大利羅馬第三大學研究人員說,以比薩斜塔無法直立的「脆弱」結構,中度地震活動都會導致它嚴重受損甚至倒塌。然而,它所在地區1280年以來發生至少4次強震,斜塔卻安然無恙,讓工程師們長期以來迷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