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今日關閉,一起來看看裡面讓人滴血的中國文物吧!

2020-12-23 品鑑紅木

由於疫情影響,大英博物館昨日宣布18日起臨時關閉,且不確定何時重新開館。這條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微博熱搜。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而且,它也是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其藏品數量高達2萬3千多件!

因為它的藏品主要是英國於18世界至19世紀發起的戰爭中掠奪而來,只要提起它,每一位中國人心裡都會湧上一股複雜的情感。

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位於博物館的33號展廳,雖然只有2000多件,但從馳名中外的元青花到精美雅致的手卷,從栩栩如生的唐三彩到兼容並蓄的當代藝術品,可謂是應有盡有,且絕大多數都是絕世珍藏!

《女史箴圖》圖為中國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唐三彩羅漢像,中國宗教美術的巔峰作品。最初在河北易縣的一所寺廟裡,1912年被北京古董商賣給德國漢學家一尊,其餘的全部被盜運出境,除掉損毀了幾尊,其餘都散布在外國好幾個博物館裡,唯獨中國沒有了。

羅漢像後面的壁畫,畫風細膩,線條流暢。據說是明代清涼寺內壁畫。據說當年清涼寺裡各大殿內滿牆的壁畫,無論山水人物皆出神入化。1926年秋冬,英國人與當時的縣政府勾結,買走了這幅三菩薩壁畫。後清涼寺在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被夷為平地,所有的壁畫都遭滅頂之災,只剩下這一處。

是中國古代最古老的鼎,鼎口兩側各有一隻羊頭,代表著商朝鑄造業的最高水平。

除卻裡面非常多的瓷器陶器之外,字畫、印刷品、玉器、青銅器、漆器、紡織品也都非常多,因為篇幅的原因,這裡我也不再貼圖,借用網友拍攝的視頻,我們也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珍稀的文物吧!

https://v.qq.com/x/page/j080041ufvo.html

如果覺得視頻不過癮,也可以登錄大英博物館網上博物館,在線觀看。親測中文網址圖片很少,只有寥寥幾張,英文網站比較全面,可用在線翻譯軟體進行查看。

網址:

https://research.britishmuseum.org/research/collection_online/search.aspx?searchText=China&page=2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館藏之豐富絕對令參觀者嘆服,但它的館藏珍品來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讓世界各國的參觀者內心非常矛盾,因為它的藏品中有相當部分是殖民時代的戰利品,且拒絕歸還給各個受害國。但正如大英博物館亞洲展區負責人Sushma Jansari 解釋說:「有各種歷史故事,而他們只強調殖民主義的一面,導致一些人頗為憤怒。而我們想做些平衡。
  • 令國人愛恨交織的大英博物館,裡面的中國文物美到令人心痛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該館成立於1753年,擁有藏品800多萬件。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文物(圖)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文物(圖) 現在,在大英博物館中,收藏了800萬件來自不同地區,代表不同文化的珍貴文物。進入大英博物館,就像進入了一條人類歷史的長河,你可以通過館藏的文物追根溯源,一點一滴地了解文明的演變和時代的變遷。
  • 賞析: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大英博物館中有多少文物是「搶」中國的?數字讓人難過
    數字讓人難過,因為大英博物館不僅藏著兩萬多件來自中國的文物,還有古希臘、羅馬、埃及的文物,屬於英國的文物倒是沒有多少,只是不知道大英博物館堂而皇之地把不屬於本國的的文物擺出來供人們參觀。一件來自中國河南安陽殷墟商晚期青銅鴞卣,英國人是這麼介紹的,上面說這件文物被人以低價賣給另一個博物館,但不知何原因他們不願意陳列這件來自中國的文物,就送給了大英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一)
    大英博物館就是英國國家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築,十分壯觀。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目前,英國國家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以上。由於空間的限制,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 中國最值錢文物,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英國:潛艇還是文物二選一
    二戰時期,英國為了感謝中國軍隊在緬甸解救被日軍圍困的英軍,讓中國政府在潛水艇和文物裡頭二選一,當做禮物送給中國政府。當時中國正處於抗戰時期,急需潛艇以增強海上戰鬥力,於是中國政府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潛艇。雖說在一幅畫和一艘潛艇裡面選擇潛艇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幅畫也不是普通的文物,不然也不會拿來跟潛艇作比較,它是中國最值錢的文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史箴圖》,錯過了英國這次歸還它的機會,現在要想看見它的真容還得到大英博物館去,而且去了也不一定看得到。
  • 馬未都: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種體現,古董文物算是文化體現的一份子了。很多人喜歡古董文物,而聊到它,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專業人士,大家都稱他為馬爺(馬未都)。他經常聊到那些與他失之交臂的歐洲中國文物, 很多國寶級的都無法回到中國,至今仍舊還是有太多的好寶貝都留在了國外。馬未都曾是這樣子形容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的,他聲稱看到了它們靜靜地擱在那裡,雖然保護得非常到位,但就像看到了自家孩子被別人收養一樣,心裡仍舊還是很難受!
  • 國博發布新書,帶讀者「參觀」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今日在國家博物館首發。該書是目前刊布大英博物館中國古代文物藏品最多的一本書。資料圖 白繼開 攝《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劃出版的一套大型圖說叢書。
  • 大英博物館裡的極品中國文物,美到心痛!
    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大英博物館裡的那些中國頂級文物
    印象中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相信很多人有著相似的觀念 ,但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第33號展廳中國文物廳,你會發現我們的先人是在七千年前就開始創造文明,製造藝術品,目前在中國文物廳以年代劃分展品,從公元前5000年至新中國成立,它所展出的中國文物,跨越了整個中華民族歷史長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
  • 大英博物館國博開展含中國文物 海外流失文物如何被「洗白」
    劉陽,80後北京人,中國圓明園學會資料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他用十年時間尋找流失的圓明園文物,把已找到的400多件流散文物集結成《誰在收藏圓明園》一書。對於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劉陽說:「很多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從入藏流程上來說,可以說是合法途徑,但是從中國文物如何出境和入境方面來說,都是不合法的,但是目前已經不可考證了。」
  •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擺滿精美絕倫的文物,讓感慨萬分
    到了大英博物館,少不了要看看中國館。作為一名中國人,看到大英博物館內大量的中國文物,感到感慨萬千。內心也是五味雜陳,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這些文物很多都是從中國掠奪走的,有些也都是絕無僅有,同樣的款式在中國國內都沒有保存這麼完好的文物了。
  • 探秘大英博物館珍貴文物展的「國寶」
    這一展覽從大英博物館80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出100件(組)展品,從奧杜威峽谷出土的石質砍砸器,到當代人工製品,縱橫200萬年,橫跨五大洲,向觀眾講述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    公元前7世紀的「大洪水」記錄板、烏爾王陵出土的王后豎琴、亞述浮雕、拉美西斯二世雕像、阿拉伯銘文青銅手、元代青花瓷、劉易斯島棋子等一批頗為重磅的文物都是首次來到中國大陸展出。
  • 遊覽百萬藏品的大英博物館有感,文物何時回家?
    博物館裡的藏品有800多萬件,由於博物館就那麼大的地方,這些藏品肯定不會全部展示的出來,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藏品沒有展示出來,也就是說博物館裡面所展示的也就是那百分之一的藏品。而現在的博物館裡面除了英國自己國家的文物,還有古代埃及、印度、巴比倫、希臘、羅馬、中國各個國家的珍貴文物。這些國家的文物為什麼會齊聚與英國的博物館?肯定不會是這些國家把珍貴的文物送給英國的。
  •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來中國!「你可知大英,不是我真姓?」
    朵朵:今天,中國國家博物館公布了《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特展的文物名單
  • 「我在大英博物館修文物」
    我最早也是通過海外媒體的介紹文章,才結識了這位在全球博物館行業聲名遐邇、被譽為「海外中國古畫修復大師第一人」的傳奇人物。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著名博物館。目前館藏珍品1300多萬件,其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
  • 我在大英博物館修文物
    從小喜歡文物的她,對大英博物館有一種迷之嚮往,大學四年,總是「白日做夢」地幻想著自己以後有機會可以到那去修復文物。經過多次申請,去年10月份,她開始在大英博物館實習,圓了這個夢。但在修復過程中,紙張表面的一層閃光固定液,引起了王徐悅的懷疑,隨後她發現有細微的石墨粉末掉下來,通過顯微鏡對比,她判斷這是一張素描原稿。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包括世界各地許多文物、珍品及重要人物手稿,藏品豐富、種類繁多,在全世界博物館都屬罕見,由於空間限制,大約只有1%的有藏品能夠公開展出。因為戰爭搶劫、非法走私、移民攜帶等原因,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 大英博物館兩萬多中國文物中,如何挑選出260件文物
    「閉關」一段時間後,4月1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恢復開館,並舉辦了三場活動——《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首發式、「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