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農村大集上蹦爆米花,10元一鍋,喚起你兒時的回憶

2020-12-15 行攝千山萬水

快過年了,最近到濟南南部山區的仲宮趕集,在大集上見到了一位賣老式手搖爆米花的老人,現在這種老式爆米花已經很少見,看到這個兒時熟悉的場景,喚起起了兒時的回憶。

小時候,爆米花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零食,在農村時常見到走街串巷的爆米花手藝人。快到過年的時後,家家都會自己的玉米爆上一鍋爆米花作為過年的零食。

老人把玉米裝進爐子,蓋上爐蓋,放到爐火上慢慢搖動。

等到火候差不多時,用棍子撬開爐蓋,對準特製的袋子,「嘭」的一聲,冒出一道白煙。

爆米花被裝進袋子裡,爆米花的香味飄出很遠。

老人的爆米花10元1鍋,購買的人絡繹不絕。

這是傳統手藝做出的爆米花,還是兒時的那種味道。

除了老式爆米花,仲宮大集上也有賣新式奶油爆米花的,雖然更甜一些,但少了一些兒時的回味。

相關焦點

  • 山西農民把爆米花蹦到了日本,1鍋收費1000元
    近日,攝影師在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的年集上遇到了一位蹦爆米花的老人,他叫李東明,今年63歲,李大哥蹦爆米花在當地很有名氣,他已經幹了12年,曾經被邀請到到日本做蹦爆米花表演,1鍋價格是1000元。這是怎磨回事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 70歲老人農村大集爆米花,午飯清水煮撒鹽麵條,大年初一就出攤
    今年70多歲的張大爺在山東博興農村大集上擺攤爆米花多年了,臨近春節老大爺的生意好了很多,每天能爆幾十鍋爆米花,賺兩三百元。不過,老人家卻不捨得在大集上吃一頓飯,而是利用爆米花的餘火,自帶鍋碗瓢盆,清水撒鹽下點麵條湊合一頓。
  • 農村大集上的老式爆米花和新式奶油爆米花,哪個更受歡迎?
    爆米花是用玉米、酥油、糖一起放進爆米花的機器裡做成的一種膨化食品,味道比較甜,受到很多人的喜歡。說到爆米花,想必能勾起不少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想起那中國傳統的爆米花機器「大炮手搖爆米花機」。只見做爆米花的手藝人人把一缸玉米粒,倒入爆米花機裡,加入少許糖精,把老式手搖爆米花機用柴火加熱,在架子上不停的轉動,等到達10個氣壓,爆米花就可以出爐了。過了大約十多分鐘,師傅拿起爆米花機,對著一個風袋,隨著「嘭」的一聲巨響,瞬間熱氣升騰,白乎乎的爆米花從黑乎乎的炮膛中蹦到準備好的編織袋中。
  • 我在直播間蹦爆米花,我沒有丟東北男人的臉
    吉林延吉農家小院裡,他正對著一臺架在火盆上的老式爆米花機,一圈圈搖個不停。手機鏡頭的另一端,最多時,10萬多人盯著這幅畫面,等著機器被打開時「嘭」那一聲巨響。在賣貨為主的淘寶直播間裡,這樣的場面有些滑稽。6年來,他一心撲在銷售東北土特產上,正兒八經賣貨時,通常只有3000多人觀看。
  • 濟南郭店大集上再現老式爆米花,嘭的一聲,勾起滿滿的兒時回憶
    郭店大集位於濟南歷城區郭店鎮郭西村,農曆逢一、六開集。周末去趕集,在大集上見到了兩位賣老式手搖爆米花,今天這種爆米花已經很少見,看到這個兒時熟悉的場景,勾起了兒時的回憶。在兒時的記憶裡,老式爆米花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在農村時常見到走街串巷的爆米花手藝人。
  • 爆米花的味道,你還記得嗎?
    蹦爆米花,兒時的味道和記憶。傳統手法蹦爆米花已不多見,都市裡更難見到。1月12日,在遼寧省朝陽市一小區外,不時的傳來砰砰的聲音。
  • 大爺蹦爆米花十幾年,顏色漂亮聞起來也香,還曾被邀請到日本表演
    ,再用手搖一搖,隨著「咚」 的一聲,爆米花就做好啦,對於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來說,這種聲音很熟悉也很親切。這樣子做爆米花的人也有很多,雖然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製作爆米花已經不需要那麼費勁了,但是現在依然有人用這種傳統方式製作爆米花。這不,這位60多歲的老人,用這樣的方式蹦爆米花已經有十幾年了,在當地很有名,甚至還曾經被邀請到日本表演蹦爆米花呢!一鍋爆米花更是被賣到了1000塊錢!
  • 街頭炒爆米花 勾起兒時回憶
    炒熟膨脹後的爆米花從白色濃煙中飛濺而出。傳統的炒爆米花手藝引來人們圍觀。12月26日,在廣安區石筍鎮街頭,不少居民和孩子圍在一起看師傅炒爆米花。一口特製的黑色鋼罐,放在煤灶上搖滾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再放進圓形的竹籠中,師傅一隻腳踩在罐上,再用鐵棍一撬,鋼罐瞬間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在白色的濃煙中,炒熟膨脹後的爆米花飛濺而出。這種獨特的炒爆米花方式勾起了不少人兒時的回憶。
  • 爆米花放糖少?農村大叔回應做了17年日入400元,多送兩勺
    魯北地區多個農村大集上都能見到一位瘦高個的賣爆米花的老人,他的生意在當地非常有名。每當他的攤位出現在大集上,都會吸引來很多人排隊購買,老人一邊做爆米花,一邊非常幽默的跟大家談笑風聲,場面十分熱鬧。大爺姓徐,今年65歲,是當地古城鎮的農民,做爆米花生意已經有17年的歷史了。
  • 儀隴街邊偶遇兒時回憶「爆米花」,你是否也在懷念這個味道?
    我們的兒時有許多快樂的回憶,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爆米花」便是其中之一,童年中那「嘭」的一聲,美好而有趣,可能是我過年最為開心的事之一了。 今天小編路遇爆米花被勾起了遙遠的記憶,又忍不住去買一袋解饞啦!
  • 營口:蓋州市暖泉鎮方屯村「農村大集」,屬於東北80後的親切回憶
    營口:蓋州市暖泉鎮方屯村「農村大集」儘管近些年,農村大集越來越少,不復當年的火熱,交通的發達,車輛的增加,讓農村大集的傳統作用不復當年那麼重要,但作為一種最悠久、最有民間煙火味的集市被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帶著去逛大集,拿個自己想吃的東西,是多少東北人兒時最快樂的一件事。而逛逛冬天臨近過年的農村大集,更是能真正感受到過年的味道。
  • 喚起兒時美好回味 有「味」老街看諸暨
    喚起兒時美好回味 有「味」老街看諸暨 2018年08月13日 06:29:00來源:浙江在線孟潔 浙江在線8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潔)諸暨安華老街歷史悠久
  • 農村寶媽教你如何用炒菜鍋做爆米花,再不怕孩子吃到糖精和鉛了
    正如我視頻所說,即使你操作能力不強,也可以輕鬆做出非常可口的爆米花,因為用特殊品種的玉米粒製作爆米花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口鐵鍋,一點炒菜的玉米油,再來點兒糖就可以了。為什麼這種玉米粒就可以呢,因為它個頭小同時皮質厚實,具有自身內部能形成高壓並爆裂的條件。
  • 通州張家灣、永樂店的大集,好玩兒又實惠
    其實,張家灣大集有兩個集,其中一處就位於太玉園小區東南側一大片空場兒上,一到開集的日子,臨近集市的張採路就車流、人流接連不斷。張家灣大集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說,雖然小區裡有超市、菜店,但她就是愛趕集,「大過年就為圖個熱鬧勁兒,有氣氛!」
  • 第一次吃到幹蹦雞
    江西省玉山縣下塘趕圩時,發現集市除了村民種的新鮮果蔬外,還有很多當地美食。看到一種最香的美食,卻用老式「爆米花機」製作的,村民排隊買。小時候,最喜歡跟著父母去趕圩,因為集市裡有好吃的東西,「爆米花」是我的最愛,母親帶上一些玉米,回來卻是一大袋爆米花。工作後,回鄉村趕圩的次數越來越少,鄉村集市成為一種回憶。
  • 農村老大爺街頭蹦玉米花,月收入多少呢?說出來你肯定不信!
    玉米花也許大家都吃過,也都品嘗過它的美味,我們在城市裡經常見到過包裝好的玉米花,吃起來脆脆甜甜的,一包就是幾元錢,今天,我們主要說的是一位在農村蹦玉米花的老大爺,你知道人家月收入多少嗎?在我們農村,每次看到蹦玉米花的人來我們村子,蹦玉米花,是不是都有過這樣的童年回憶呢?那個時候,在農村對玉米花特別喜愛,每次聽到蹦的一聲的時候,我們就會在旁邊把漏掉的玉米花撿起來吃,那是一種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美好的記憶。
  • 農村小夥用的爆米花機器 結果因操作不當炸飛數十米
    說到爆米花機這簡直就是80,90後的回憶啊,小時候看到有做爆米花的就跑回家告訴媽媽自己想吃,我們就自己帶著家裡的玉米或者大米去找老師傅給我們製作。每次看到老師傅的標準動作,看壓力表還有起鍋我們就知道自己的爆米花要好了,隨著一聲「蹦」,我們也放下握住耳朵的手和閉著的眼睛,很是歡喜的跑到尾部去拿自己的爆米花。爆米花機器的構造(圖片來自:百度百科)近日以為農村小夥想要自己嘗試一下製作爆米花的樂趣,於是從老師傅那裡借來了爆米花機器,但是由於經驗不足的緣故導致了爆炸事件,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 農村年集上的「憶童年」小吃,10元8個「嗡嗡響」出攤遭食客瘋搶
    對於吃貨們來說,吃不僅僅是一個動詞,更是一個形容詞,現在家家戶戶的生活條件都好了,很多人不甘心給別人打工,會選擇自主創業,而創業選擇最多的就是美食了,因為美食門檻兒低,流量大,對於普通的生意人來說選擇美食行業,也是創業的基石。
  • 探訪通州農村五個大集!買最新鮮的牛羊肉,嘗新摘的草莓,吃剛出鍋的...
    其實在我們身邊,那份與「年」黏合在一起的質樸與熱鬧,興奮與期待,仍在——那就是農村大集。   春節前後,通州區各大農村集市正是最紅火、熱鬧之時。這小蛋糕十分鬆軟,奶香四溢,剛出鍋就被一搶而空,顧客們幾乎人手滿滿兩大兜子。   大娘說,她的蒸蛋糕10元一斤,趕上天氣好集上人多的時候,一上午能賣出七八百塊錢呢。自從發現蒸蛋糕很受歡迎後,大娘還研究各種口味,從最初的原味蒸蛋糕,到現在的加葡萄乾、藍莓幹、蔓越莓乾等,銷量也不錯。
  • 農村大集上的老式手搖爆米花,勾起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春節前去濟南仲宮趕農村大集,在大集上看到了老式的手搖爆米花。在我們很多人童年的記憶裡,老式爆米花一直留有印象,現在只有在農村大集上還能見到這種老式製作爆米花的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