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用貿易制裁解決日韓爭端

2021-01-20 中國青年網

  7月4日,日本正式啟動對韓國三種半導體生產關鍵材料的限制措施,精確打擊韓經濟支柱半導體產業。日本此舉被認為是對韓國二戰勞工索賠的貿易制裁,但在G20剛剛通過促進自由貿易的首腦宣言背景下,日本政府的做法不僅招致了違反自由貿易原則的批評,而且如果兩國不能儘快達成妥協,此舉將對產業鏈高度融合的日韓企業造成打擊。

  限制對韓出口半導體材料

  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依據《外匯及外國貿易法》,限制日本企業向韓國出口含氟聚醯亞胺、光致抗蝕劑(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三種化工材料。4日,相關措施正式啟動

  據悉,限制對韓出口的3種原材料是製造電視、智慧型手機顯示器和半導體等的重要原材料。日本企業生產的含氟聚醯亞胺和光致抗蝕劑分別佔全球產量約90%,氟化氫佔大約70%,接近壟斷地位。一旦日本對韓國實行出口限制,將對三星電子、LG電子和SK海力士等大型半導體電子企業造成致命打擊。

  7月4日相關措施實施後,日本企業向韓方出口三種原材料時必須向政府申請許可,審批過程需要大約90天。據日本媒體報導,雖說是審批制,但政府基本上不會批准。日本政府預計,韓國企業尋找三種原材料的替代供貨商很難,且韓企的存貨大約只夠一個月使用,在限制措施開啟後,預計三星電子等將在短時間內陷入「斷炊」的境地。

  除了對韓國限制3種原材料外,日本政府還討論了針對可轉用於軍事用途的尖端技術和電子零部件等產品對韓出口,準備把韓國從可簡化出口手續的「白色國家」名單中移除,要求在對韓出口時原則上必須單獨申請。日本計劃本月1日至24日在國內徵求各方意見,8月正式實施。

  「白色國家」名單是日本從國家安全保障上認定的友好國家,對這些國家在出口重要戰略性技術和物資上賦予簡化出口手續的優待措施。目前,列入「白色國家」名單的主要有美、英等27個國家,韓國2004年被列入名單。如果韓國被從名單上刪除,將成為第一個被移除的國家。

  在勞工索賠案上報復韓國

  日方解釋稱,對韓採取的貿易措施是因為兩國互信關係明顯受損,並不是在勞工索賠案上報復韓國,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實際上就是日本對韓的貿易報復措施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2日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說,對於被徵勞工問題,韓國政府直至G20大阪峰會都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但同時菅義偉否認了此舉是報復措施。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同日在記者會上也否認了出口管制是報復措施,稱:「這是從安全保障的角度出發,對出口管理運用作出的妥善調整。」

  韓國法院去年以來相繼作出裁決,要求新日鐵等日本企業就二戰期間強徵韓國勞工作出賠償。在日本企業拒絕執行裁決後,韓國原告律師團向法院遞交申請,要求變賣扣押新日本制鐵公司和那智不二越公司在韓資產,以強制執行賠償。對此,日本政府堅持認為依據1965年籤訂的《日韓請求權協定》,韓國已經放棄索賠權,要求韓國政府採取措施妥善處理相關訴訟,保護在韓日本企業的利益。此外,日本政府自5月以來一直要求韓方依據《日韓請求權協定》成立仲裁委員會,對勞動索賠案進行仲裁,但遭到韓方拒絕。

  在剛剛結束的G20大阪峰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並未與韓國總統文在寅舉行會談,在迎接各國領導人等場合與文在寅寒暄、握手時,安倍的態度也非常冷淡。儘管日外相河野太郎與韓外相康京和在會議期間進行了會談,但雙方在勞工索賠案上未能取得任何共識。

  據《讀賣新聞》報導,此前圍繞勞工索賠案,日本政府多次向韓方表達了將「討論採取所有對抗措施」的立場。私底下,日本政府曾討論停止對韓出口日本產品和限制籤證發放等措施,最終在5月中旬基本確定了限制小部分日本產品對韓出口的方案。在G20大阪峰會上,韓方始終不願軟化立場,導致日韓放棄舉行首腦會談,這成為日本發動制裁的導火索。《朝日新聞》援引日政府相關人士的話稱,「已經到了容忍的極限」。

  有分析稱,4日日本參議院選舉正式開啟,安倍政府在此時間點對韓製裁被認為有在選舉中爭取國內反韓保守力量支持的意圖。

  出口限制措施將傷及自身

  分析認為,限制對韓出口的3種原材料,將對韓方造成沉重打擊。但不少日本媒體指出,此舉也將傷及日本企業,是違背公平自由貿易規則的體現

  據日本媒體報導,對於限制對韓出口的3種原材料,韓國國內估計只有一個月庫存,最早到8月中旬限制出口措施將對三星電子、LG電子等大型半導體企業的晶片和有機液晶顯示器的生產造成影響。

  因為日韓產業鏈高度融合,日本經濟界擔心限制出口措施不僅對相關原材料生產企業造成影響,如果三星電子等半導體企業經營陷入停滯,對韓出口佔兩三成的日本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企業也將受到影響。此外,由於索尼和松下公司的電視主要使用韓國生產的OLED屏,相關企業的零部件採購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日本經濟同友會代表幹事桜田謙悟2日在記者會上對日本限制出口措施表達了擔憂,稱限制出口措施將對韓方造成沉重打擊,期待日韓雙方的經貿關係能夠儘快恢復正常。

  安倍3日在一場選舉活動中,否認對韓出口限制措施違反WTO規則。安倍稱,WTO規則允許從安全保障角度出發,對各國的出口進行管理。韓國違反《日韓請求權協定》在先,日本取消出口優待措施也是理所應當。

  《朝日新聞》2日發表題為「對韓出口限制——立即撤回『報復』」的社論稱,G20大阪峰會主席國日本剛發表了「自由、公平和無歧視的貿易」的首腦宣言,兩天後就宣布對韓限制出口,這是對多國共識的輕視。日本的措施不僅可能導致本國在國際社會討論貿易問題中喪失信用,還將對日韓雙方的經濟活動造成惡劣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對韓限制出口舉措表達了批評意見,指出日本政府在國際社會一直呼籲自由公正的貿易,但此舉將導致外界批判日本「隨意運用通商規則」。此外,如果韓國企業開闢其他供貨渠道,將可能導致日韓半導體產業「脫鉤」的局面。

  圖① G20大阪峰會,安倍晉三與文在寅握手8秒後各自離開。

  圖② 2018年11月29日,韓國首爾,韓日外交部門就韓勞工對日索賠案判決互召對方大使,日本駐韓大使出席。

  視覺中國 供圖

相關焦點

  •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解決貿易制裁是與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務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勒梅爾14日表示,解決貿易制裁問題是他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需要處理的首要任務,以減少貿易戰給新冠疫情下的法國帶來的經濟壓力。據路透社14日報導,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未能解決與歐盟長達16年的航空補貼爭端,還對法國的葡萄酒徵收關稅,並威脅要對法國化妝品、手袋和其他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勒梅爾14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新冠疫情危機期間,美國的貿易制裁進一步打擊了法國的經濟發展。進行貿易戰不符和法美雙方的利益。報導稱,勒梅爾還指出,他目前尚未收到拜登政府如何處理法美貿易問題的「初步信號」。
  • 貿易爭端持續 韓國飛日本機票降價到不足10美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月9日報導,韓國飛日本的單程機票價格低至8.38美元。隨著兩國貿易爭端的持續,兩國之間的旅行減少了,機票價格也出現了下降。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目前的票價與一年前相比,票價低了約60-80%。報導稱,這一現象並不尋常,因為9月的票價通常較高,許多人會在9月中旬的朝鮮秋夕節期間去探親訪友。過去幾年來,遊客們在網上論壇上抱怨機票價格高達數百美元。這只是正在進行的貿易爭端的最新副作用。
  • 貿易爭端持續,韓國飛日本機票降價到不足10美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月9日報導,韓國飛日本的單程機票價格低至8.38美元。隨著兩國貿易爭端的持續,兩國之間的旅行減少了,機票價格也出現了下降。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目前的票價與一年前相比,票價低了約60-80%。報導稱,這一現象並不尋常,因為9月的票價通常較高,許多人會在9月中旬的朝鮮秋夕節期間去探親訪友。過去幾年來,遊客們在網上論壇上抱怨機票價格高達數百美元。這只是正在進行的貿易爭端的最新副作用。
  • 辛巴威主流媒體力挺中美貿易爭端中方立場
    連日來,辛巴威主流媒體高度關注中美貿易爭端問題,發表相關報導和評論。6月6日,《先驅報》援引國新辦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介紹中國政府立場並作出評論。報導稱2017年新一屆美國政府上任以來,以加徵關稅等手段相威脅,頻頻挑起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經貿摩擦。
  • 韓日貿易爭端磋商無突破
    韓國與日本11日凌晨結束一輪「馬拉松」式對話,沒能就出口管制等爭端取得突破。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1日說,韓日第八次貿易管理局長級政策對話會議11日凌晨1時50分結束,持續16個小時。雙方就出口管理、改善和履行敏感技術轉讓管理制度等交換了意見。
  • 韓日「馬拉松」式磋商貿易爭端無突破
    韓國與日本11日凌晨結束一輪「馬拉松」式對話,沒能就出口管制等爭端取得突破。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1日說,韓日第八次貿易管理局長級政策對話會議11日凌晨1時50分結束,持續16個小時。雙方就出口管理、改善和履行敏感技術轉讓管理制度等交換了意見。
  • 為振興民族精神,韓國建安倍下跪雕像,引日本舉國暴怒要制裁韓國
    日韓矛盾積累已久,自去年發生貿易爭端後,兩國關係更是低至冰點。原本在這個關鍵時刻,外界都指望著他們的老大哥美國能出面解決,但美國似乎從來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基本置之不理,可能美國也認為兩國的矛盾至今已經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了。
  • 日本突然發動制裁,韓國媒體頭版炸了鍋(圖)
    (韓國《中央日報》)海外網7月2日電 7月1日,日本政府突然出手制裁措施,宣布限制向韓國出口重要高技術材料,引發韓國輿論巨大反彈。第二天(2日),韓國主要報紙的頭版頭條,幾乎全部聚焦韓日經貿爭端。韓國《東亞日報》當天還發表社論,指責日本政府「經濟報復」不合時宜,只會搬起石頭互相傷害。
  • 日本制裁韓國,中國面板產業將受益?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國政府的反應似乎慢上一拍,韓國總統文在寅8日才首次就日本對韓方限制出口三種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公開發聲,認定日方出於政治目的試圖限制貿易,呼籲日方撤回管制措施。(韓國超市中粘貼的「抵制日貨的標語」)文在寅當天召集青瓦臺高級官員開會時說,韓國政府將首先作「冷靜」努力,經由外交渠道化解爭端,希望避免與日方陷入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
  • 土耳其外長:若歐盟因東地中海爭端施加新制裁,將反制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7月6日稱,如果歐盟因東地中海地區的爭端而決定對土耳其實施新制裁,土耳其將採取反制措施。恰武什奧盧說,歐盟對土耳其做出制裁決定不會解決現有問題,相反只會加深問題。據「半島」電視臺7月7日報導,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7月6日威脅稱,將對歐盟可能施加的新制裁措施進行「反制」。此前法國外長曾稱歐盟外長將在本月13日開會,討論如何應對土耳其在東地中海區域的活動,並決定具體的制裁措施。
  • 任正非:若要中國在貿易上讓步,那我寧可不要美國放寬制裁
    而對於之前川普提出的將華為納入中美貿易磋商中,任正非坦言,如果減輕對華為的制裁需要中國在貿易摩擦中讓步,那他寧可不要美國放寬制裁。 華為心聲社區19日也發布總裁辦電子郵件,稱華為處在「危亡關頭」。任正非號召員工立功,同時希望儘快選拔優秀人員。任正非指出,絕大多數員工要心靜如水,繼續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參戰。 而對於美國一直以來提出的所謂安全「威脅」,華為已多次否認。
  • 中澳貿易最新消息!中國制裁蔓延至澳大利亞兩大羊肉供應商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剛剛暫停第六個澳大利亞供應商進口牛肉,貿易制裁快速蔓延至另外兩家澳大利亞羊肉供應商。中國尚未對受到新冠感染的美國屠宰場實施進口制裁,並且巴西和阿根廷等感染率較高的國家都重新開放其屠宰場。面對著突如其來的制裁,澳大利亞肉類工業協會執行長Pat Hutchinson表示:「中國的貿易制裁沒有發出任何警告,也沒有像大麥和葡萄酒那樣收到電報信息。我們目前處於這種情況,就是我們無法與原本展開貿易往來的其他國家展開正常對話。
  • 韓一男子日本大使館前燒車自焚 疑不滿日韓貿易爭端
    中新網7月19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9日凌晨3點24分左右,一輛停在首爾市鍾路區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的汽車著火,導致車內一名70多歲的男性金某受傷。法新社最新消息顯示,該男子接受治療後不治身亡。據報導,19日凌晨,78歲的金某在位於首爾的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縱火燒車。當地警方和消防當局認為,金某自己駕駛著小型貨車到達了日本大使館所在建築物前的人行道上,並在車內點火。車內發現了24個瓦斯罐和汽油等易燃物質。報導指出,雖然火勢在10分鐘之內便被撲滅,但金某因傷勢嚴重被送院治療。
  • 日本對撤銷貿易限制不積極?韓國要將日本告上WTO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記者 孫秀萍 濟冬】據韓聯社2日報導,因為日本對撤銷限制貿易措施反應冷淡,韓國當天決定重新將兩國的貿易問題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韓國此前將5月31日設定為日本對取消限貿措施作出回應的最後期限,但日本並未在此期間做出積極表態。韓聯社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投資室室長羅承植2日表示,政府認為難以將目前的情況視為正常的對話,決定重啟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與日本的磋商。
  • 中國制裁澳大利亞是雙刃劍,已經開始傷及自身
    與國內民眾紛紛高呼嚴厲制裁/打疼澳大利亞的聲調不同,我一貫支持政治領域的爭端不要人為擴大上升到貿易領域。政治領域與貿易領域的爭端應各有解決途徑:外交途徑/經貿機制。把貿易問題政治化,不但不會收到期待的效果,還會招致世界範圍內其他國家的異樣眼光和負面評價,對未來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展壯大影響甚廣,因一國之爭而失世界範圍內的好感,是得不償失的。
  • 法國宏觀經濟分析師:歐美貿易爭端將長期持續
    來源:央視原標題:法國宏觀經濟分析師:歐美貿易爭端將長期持續 從美國東部時間12日零點開始,產自法國和德國的飛機零部件、葡萄酒等商品被美國方面加徵報復性關稅,令歐美持續十餘年的航空補貼爭端再度升級。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府換屆難以為歐美貿易爭端帶來解決的希望,雙方的貿易摩擦仍將持續下去。從2004年10月美國向世貿組織提交首個磋商請求開始,歐美雙方就捲入到空客與波音兩大航空企業市場競爭的漩渦當中。歐洲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自身長期以來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讓雙方化解矛盾的前景渺茫。
  • 日本這一次是鐵了心,即使美國出面拉架也不好使
    面對愈演愈烈的日韓貿易爭端,如今日韓雙方的「大家長」美國也沒招了!8月2日,參考消息網援引《日本經濟新聞》消息稱,在當前美國試圖斡旋日韓貿易爭端的情況下,日本政府決定堅持其一直以來的原則,即加強對韓國的出口管制,並稱「這完全是出口管理上的問題」,而並不能定位為關於此前日韓在二戰強徵勞工問題上的對抗。
  • 美伊爭端,英國也要加入戰場了?英國海軍在直布羅陀扣押伊朗油輪
    日本防務省當天發布的熱像儀粒狀黑白圖像顯示,當這艘名為「格雷斯1號」(Grace 1)的超級油輪自西向東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時,部分突擊隊員乘坐直升機飛至其上空,藉助繩索迅速下降至甲板,其他隊員則乘坐快艇跟進,最終成功將油輪控制並扣押,全程無人開槍。
  • 國際輿論批美貿易爭端:嚴重破壞全球自由貿易體系
    「貿易逆差很正常,需要在現有國際規則體系內解決」「美國政府把國際規則視如兒戲,從根本上損害了美國的政治信用,動搖了美國的國際地位。」法國經濟智庫國際前瞻及信息研究中心專家塞巴斯蒂安·讓認為,美國濫用權力的舉動與通過多邊貿易體系規則管理貿易、化解矛盾、平抑緊張局勢的原則相違背,將對全球多邊貿易體系造成嚴重傷害。
  • 日本也來制裁中方?菅義偉遵守美國命令制裁,我們已沒有必要手軟
    別的不說,就衝美國在經濟上對日本的支持,也足夠讓日本為他們上刀山下火海了。而美國對於中國的態度一向是非常明確的,長此以往下去,經常受美國小恩小惠的日本,對中國的態度,也免不了有著潛移默化的變化。日本首相菅義偉對中國進行制裁尤其是在日本的新首相菅義偉上臺以後,對待中國的態度就更加旗幟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