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打敗日本第一品牌
轉自搜狐
青島啤酒進入臺灣市場不到一年,就創下435萬箱的銷售記錄,攻佔臺灣大街小巷的便利商店、餐廳、KTV。到底青島啤酒如何吸引臺灣人?青島啤酒有可能打敗獨佔臺灣市場的臺灣啤酒嗎?
轉自搜狐
一入夜,臺灣知名卡拉OK連鎖店錢櫃KTV就擠滿等候的都市男女。包廂裡,五六名年輕人一手青島啤酒,一手麥克風,歡唱通宵。在這裡,一瓶青島啤酒賣人民幣25元。
轉自搜狐
青島啤酒不僅在KTV成為搶手貨,臺灣主要大賣場「愛買」也在過年期間,把從大陸平行輸入的青島啤酒列為促銷賣點。去年夏天,臺北市著名的遼寧街夜市,幾乎每一家海鮮店、小吃店門外,都有一箱箱被喝光了的青島啤酒空瓶。
轉自搜狐
號稱日本第一的麒麟啤酒,曾在臺灣進口酒類中名列前兩名,可是,遇上了青島啤酒,不到一年就被打成平手。現在,青啤正挑戰在臺灣發展將近百年的臺灣啤酒。
轉自搜狐
青啤來勢洶洶,在臺灣市場攻城掠地,臺灣菸酒公司人員承認感受到相當大的壓力。「我們知道競爭對手在蠶食臺啤的市場。」臺灣菸酒公司副總經理鄭仁偉說。
轉自搜狐
根據東方線上行銷公司的估計,臺啤市佔率約6成,海尼根1成多,青島啤酒與日本麒麟啤酒相同,約6個百分點。三洋維士比集團提供的青島啤酒市佔率數字與市場估計值相近,約7至8%。
轉自搜狐
雖然青島啤酒的市場佔有率尚未奪冠,不過,它正在一步步壯大。而競爭對手——麒麟啤酒及臺灣啤酒的市佔率卻逐步下滑。在臺灣有13個分店的大賣場「愛買」指出,拿青島啤酒今年1月與去年7~12月的平均銷售量相比,青啤在啤酒項目的「銷售佔比」成長了5%以上。
轉自搜狐
跟其他高粱酒類相比,青島啤酒是「最受市場歡迎的」,「愛買」行銷部公關經理嚴必文說。
轉自搜狐
挾國際知名度席捲全臺
轉自搜狐
青島啤酒與獨佔臺灣市場的臺灣啤酒口感相近,屬於底部酵母發酵釀造的德國系統啤酒,成分包含大麥、稻米與啤酒花。青島啤酒銷售到臺灣,成分稍微調整過,啤酒花少一些,苦味淡、氣泡多,適合夏天飲用。相較之下,臺灣啤酒的苦味較重,冬天喝適合。
轉自搜狐
雖然兩岸的啤酒,本是同根生的兄弟,不過,商場競爭,沒有退讓空間。
轉自搜狐
三洋維士比集團旗下的臺灣青島啤酒公司,對銷售業務一點也不敢放鬆。臺灣青島啤酒副總經理蔡清富表示自己平常工作到晚上9點、10點才下班,春節年初二就恢復上班,「要過3年才能確定青島啤酒在臺灣市場是不是已經穩定了,我們還要更努力。」蔡清富說。
轉自搜狐
青島啤酒切在WTO(世界貿易組織)剛開放的新聞熱潮上市,一叩關就成為臺灣媒體寵兒。此外,它的國際品牌形象,加上廣告所塑造的北國豪邁印象,讓人感到「這種氣勢,在它(青啤)之後進口的大陸酒都很難再有了」。臺灣文化大學廣告系助理教授鈕則勳說。
轉自搜狐
定價略高於臺灣啤酒
轉自搜狐
青島啤酒的價格充滿行銷的玄機。青啤的售價恰恰落在日本麒麟啤酒與臺灣啤酒之間的市場空隙,這給顧客一種高貴卻價格不貴的消費感覺,另一方面,又讓臺灣菸酒公司感到吃了悶虧,因為他們所推出的臺灣生啤酒強調低溫保鮮,運送過程費事,價格比青島啤酒低,還接受退貨。
轉自搜狐
許多臺灣留學生在海外都喝過或聽過青島啤酒,國際知名度讓青島啤酒不需要打低價策略。大賣場600cc青島啤酒市價55元,臺灣餐廳販售的600cc青島啤酒,一瓶65到70元新臺幣(約人民幣18~19元),同樣容量的臺灣啤酒一瓶才50元新臺幣(約人民幣12元)。
轉自搜狐
在餐廳通路,青島啤酒比臺灣啤酒貴了人民幣4元。這不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慾,卻使零售業者更願意推銷青島啤酒。因為,賣青島啤酒所得到的抽成利潤比臺灣啤酒多人民幣1~2元。
轉自搜狐
去年,青島啤酒在臺灣市場創下435萬箱的銷售紀錄。這個業績,三洋維士比集團並不滿意。「以青島啤酒的實力,還可以再競爭。」蔡清富說。
轉自搜狐
行銷師傅與製酒師傅求生賽
轉自搜狐
青島啤酒能在臺灣快速發展,知己知彼的超級業務員蔡清富功不可沒。蔡清富11年前離開」公賣局」(臺灣菸酒公司前身)成功啤酒廠的職位。他了解啤酒,對代銷臺灣菸酒公司的經銷商有一定的影響力,同時,又十分清楚頭號敵人的企業文化。蔡清富指出,臺灣菸酒公司的管理僵化,「他們不懂賺錢,只會低價傾銷市場。」
轉自搜狐
「我們是製酒師傅,行銷徒弟。」臺灣菸酒公司總經理賴木山承認在行銷方面,還要多學習。不過,對於製酒技術,他充滿信心。
轉自搜狐
因此,臺灣菸酒公司今年一開春就宣布將推出清爽型高價位啤酒。所謂高價位,就是將價格鎖在比麒麟啤酒低一些的位置,明顯地,臺灣啤酒新品強調的清爽口感及價錢都鎖定青島啤酒而來。「我們必須求生。」賴木山說。
轉自搜狐
下一步策略影響銷售勝負
轉自搜狐
無論如何,青島啤酒登臺第一步成功了,只是,下一步,仍必須謹慎小心。因為臺灣消費者還沒有養成喝青島啤酒的習慣。
轉自搜狐
依據東方線上行銷公司的調查,在13~64歲的受訪者中,3個月內有喝過青島啤酒的比率約20.1%,每次都喝青島啤酒的比率2.7%,試飲比例高達10倍,即消費者大多因為好奇、新鮮感買青島啤酒。
轉自搜狐
「有青(新鮮)才敢大聲」是東方線上總裁蔡鴻賢為臺灣啤酒找到的宣傳主軸。5年前,蔡宏賢提出的新鮮訴求,使臺啤成功地屹立於臺灣第一大啤酒品牌的地位。他認為青島啤酒在臺發展的最大瓶頸在進口商心態,「進口商經營方式跟製造廠商對自己品牌的維護跟信心不同,他看的是銷售量,少了對品牌的認同心情。」蔡鴻賢指出。
轉自搜狐
不過,三洋維士比集團一心要發展青島啤酒的企圖心並不小。蔡清富表示,三洋維士比集團與大陸青島啤酒的合作關係穩固,並已著手在臺灣屏東地區建廠。當青島啤酒也能在臺灣製造時,臺灣啤酒喊「最新鮮」的音量,恐怕會被蓋過。
轉自搜狐
競爭中,青島啤酒與臺灣啤酒的口感、價格愈走愈近。也許去年青島啤酒最大的收穫不在於銷售的蠅頭小利,而是它以酒國文化贏得臺灣人掌聲。
轉自搜狐
當青啤潮淹沒政治與歷史的高牆,淡雅的酒精也為臺灣人奔波謀生的勞苦給蒸發殆盡。看著一份份的市調結果,東方線上行銷總監邱高生察覺到臺灣文化正在容納新的飲酒文化,「對中國啤酒,大家(臺灣人)已經沒什麼意識形態了。」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