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江蘇,高速公路6666公裡,飛機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

2020-12-11 百家號

中國江蘇網訊 10月31日,江蘇省政府在南京召開全省高速公路、通用機場、內河航道、內河港口專項規劃新聞發布會,省交通運輸廳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規劃解讀。

到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網總裡程約6666公裡

截至2017年底,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4688公裡,在建350公裡,規劃完成比例已近92%,僅有400多公裡尚未實施。目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新局面,對高速公路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金凌介紹,全省高速公路網將採用放射線與縱橫網格相結合的布局方案,形態由上一輪的「五縱九橫五聯」優化為「十五射六縱十橫」。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網總裡程約6666公裡,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約3557公裡,省高速公路約3109公裡。另規劃遠景展望線約410公裡外,為高速公路長遠發展預留空間。

《江蘇省高速公路網規劃》明確新增和擴容高速公路具體線路,深入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和省「1+3」重點功能區戰略,重點突出「加強長三角及省際互聯互通、提升南京首位度、支撐跨江融合、促進中心城市發展、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提高樞紐集疏運效率」等方面,在上一輪規劃的基礎上,規劃新增南京至鹽城等23條、約1230公裡高速公路,大部分項目具有多重功能。考慮城市規劃調整、生態環保要求等因素,規劃調減3條、約64公裡高速公路,規劃實際新增裡程1166公裡。除布局調整外,為消除通道瓶頸路段,另規劃擴建京滬高速沂淮江段等17個路段、約1075公裡。

明確高速公路分階段建設任務,按照輕重緩急有序推進高速公路建設,2017-2035年期間,規劃建設高速公路約2655公裡,包括新建約1580公裡,以及擴建約1075公裡。其中,近期(2017-2025年)建設完成高速公路約1647公裡,其中新建約776公裡、擴建約871公裡。遠期(2026-2035年)建設完成約1008公裡左右,其中新建約804公裡、擴建約204公裡。

明確高速公路規劃預控標準,提出國家高速公路原則上按照不低於8車道標準進行預控,省高速公路原則上按照不低於6車道標準進行預控。

明確保障規劃順利實施的措施,按照靜態投資匡算,2017至2035年期間,完成本輪規劃的高速公路新建、改擴建項目共需資金約3280億元,年均投資約173億元。

本次規劃重點突出圍繞綜合運輸體系構建,提升南京首位度,支撐國家級樞紐城市建設。新增南京至鹽城等4條、約246公裡高速公路,顯著優化南京市高速公路網格局,形成15條南京市對外的放射線路;強化徐州、連雲港和無錫國家級樞紐城市集聚能力,共新增9條高速公路,其中徐州新增6條高速公路,連雲港新增2條高速公路,無錫新增1條高速公路。

圍繞長江經濟帶建設,推動跨江融合發展,打造立體綜合交通走廊。著眼於加強寧鎮揚、錫常泰、滬蘇通經濟板塊內部交通聯繫,2035年前規劃新增龍潭、常泰、張靖和通滬4座高速公路過江通道,高速公路過江通道數量達到15座,平均間距縮短至25公裡,有力提升跨江運輸保障能力,緩解過江交通擁堵問題。另遠景預留海太過江通道。

圍繞長三角一體化,進一步強化省際互聯互通。加強與上海、浙江、安徽和山東等周邊省市規劃協調銜接,新增南京至滁州等9條、約356公裡省際高速公路,省際高速公路通道由原來的33條增加至42條。其中與上海規劃新增1條省際高速公路,蘇滬省際高速通道增加至8條;與安徽規劃新增6條省際高速公路,蘇皖省際高速通道增加至21條;與山東規劃新增2條省際高速公路,蘇魯省際高速通道增加至7條。

圍繞我省「1+3」重點功能區戰略,優化交通空間格局。揚子江城市群重點提升基礎設施條件和服務品質,構築高效暢達的城際快速通道;沿海經濟帶重點提高中心城市集聚能力,暢通沿海大通道,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淮海經濟帶重點優化中心城市環線,加強徐州與周邊地區的聯繫;江淮生態經濟區重點完善路網,構築沿淮高速公路通道。

到2035年,通用航空實現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域

通用機場是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是通用航空發展的支撐和保障,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次《江蘇省中長期通用機場布局規劃》提出構建覆蓋全省、層次清晰、功能明確、規模適當、安全可靠的通用機場布局體系,引導和支撐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35年,通用航空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應急救援體系進一步健全,機場密度達到每萬平方公裡3-4個,實現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域,形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完備公益服務功能、體現江蘇產業特色的通用機場布局體系,建成通用航空強省。

據介紹,根據市場需求和服務範圍,將形成「10+60」的分層次布局方案,其中,區域級通用機場10個、地區級通用機場60個。結合通用機場分類標準,與現有運輸機場布局和航空產業發展相銜接,將江寧、宜興、新沂、常州、吳江、通州灣、建湖、灌雲、金湖、鎮江大路10個通用機場發展為區域級通用機場,為華東乃至更大的區域提供通用航空服務。

地區級通用機場有,南京老山、石佛寺、南京經開區、濱江新城、六合、溧水、高淳、丹徒、丹陽、句容、華西、錫山、馬山、江陰、常州經開區、武進、金壇、溧陽、蘇州唯亭、相城、常熟、張家港、崑山、太倉、廣陵(邗江)、寶應、儀徵、高郵、啟東、海安、如東、如皋、海門、泰州、姜堰、興化、靖江、泰興、楊廟、賈汪、銅山、沛縣、邳州、射陽、大豐、響水、濱海、阜寧、東臺、洪澤、盱眙、清江浦、贛榆、連雲港開發區、東海、灌南、宿遷、沭陽、泗陽、泗洪、睢寧 、豐縣、淮安區約60個機場規劃為地區級通用機場。

按主要功能布局,公益服務型通用機場,以應急救援、消防救災、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公益性服務為主導功能的通用機場。包括石佛寺、南京濱江新城、溧水、句容、溧陽、吳江、張家港、崑山、寶應、儀徵、通州灣、如東、啟東、海門、泰州、新沂、銅山、沛縣、射陽、大豐、濱海、阜寧、東臺、盱眙、連雲港開發區、贛榆、宿遷、泗洪等通用機場。

生產服務型通用機場,以工、農、林、漁、建築等生產作業類和商務飛行、旅遊飛行、駕照培訓等消費服務類為主導功能的通用機場。包括南京老山、南京經開區、六合、高淳、丹徒、丹陽、華西、江陰、錫山、馬山、常州經開區、武進、金壇、蘇州唯亭、相城、常熟、太倉、高郵、海安、如皋、姜堰、興化、靖江、泰興、楊廟、邳州、豐縣、響水、金湖、洪澤、東海、灌雲、灌南、沭陽、泗陽、睢寧等通用機場。

產業支撐型通用機場,以支撐帶動規模化、特色化通用航空產業集聚區(通航產業園、通用航空小鎮等)發展,構建通用航空產業為主導功能的通用機場。包括江寧、宜興、鎮江大路、常州、建湖、賈汪、清江浦、淮安區、廣陵(邗江)等通用機場。

在現有通用機場基礎上,到2020年建成新沂、溧陽、金湖、宜興等通用機場,改擴建鎮江大路、蘇州唯亭、南京老山等通航機場,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通用機場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2015年相比新增4-8個通用機場(含水上機場)。2021年至2025年,新開工建設大豐、海門等7個機場;2026年至2035年,新開工建設吳江、常州等12個機場。根據低空空域改革進程和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可動態調整實施安排。

至2035年,全省幹線航道網規劃總裡程約4010公裡

江蘇省水網密布,河流眾多,內河航道資源豐富,具備發展內河水運的優越條件。隨著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尤其是在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指引下,我省內河航道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發生了重大變化。

《江蘇省幹線航道網規劃》按照「強化通道、通海達港、優化網絡、提升等級」的基本思路,完善了省幹線航道布局。至2035年全省幹線航道網規劃總裡程約4010公裡,其中一級航道365公裡,二級航道643公裡,三級航道3002公裡,總體上形成「兩縱五橫」的布局形態。

據介紹,本次《規劃》布局方案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突出對「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杭大運河文化帶等國家重大戰略的服務支撐。在上輪「兩縱四橫」航道網的基礎上新增徐宿連航道,構建徐州、連雲港等「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間的橫向水運通道。圍繞長江主通道規劃通江高等級航道,北岸7條,南岸6條,提高規劃等級,形成與長江幹線有機銜接的航道網絡,服務長江經濟帶向縱深發展。新增徐寶線、成子河-洪澤湖北線等蘇北運河分流通道,提升京杭大運河通航保障能力。

突出對重點功能區戰略的支撐和引領。以長江為主軸,以京杭運河、通揚線、蕪申線為骨架,構建揚子江城市群高等級航道網。新增徐圩、濱海、射陽、通州灣、洋口、呂四等6條沿海港口疏港航道,實現了具備條件的沿海核心港區均有疏港航道通達,服務沿海經濟帶發展。優化完善江淮生態經濟區航道網絡,發揮航運生態優勢。

突出對長三角區域物流降本增效、運輸結構調整的推動。至上海布局長江、申張線,蘇申外港線、蕪申線等四條省際航道,至浙江布局京杭運河、長湖申線、乍嘉蘇線等三條省際航道,至安徽布局長江、淮河、蕪申線、滁河、水陽江等五條省際航道,至山東布局京杭運河、湖西航道等兩條省際航道,全面實現省際千噸級航道互聯互通,有效提升長三角航運的整體效益。

突出對現代經濟體系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進一步提高幹線航道網對重要經濟和產業節點的覆蓋率,千噸級航道覆蓋全省90%以上的縣級節點、80%以上的沿海主要港區和全部的沿江主要港區、70%以上的國、省級經濟開發區,服務帶動地方經濟的能力顯著提升。

內河港口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城鎮建設的重要保障、沿河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託。《江蘇省內河港口布局規劃》重點明確了全省內河港口的發展定位與方向、分層次港口布局、主要貨種港口布局及主要作業區布局等。

《規劃》提出分層次港口布局規劃方案,規劃全省內河港口分國家主要港口、地區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三個層次。徐州港、無錫內河港為主要港口,蘇州內河港、淮安港等京杭運河沿線港口為地區性重要港口,其他為一般港口,其中蘇州內河港和淮安港具備發展成國家主要港口的條件,可以發揮主要港口的功能和作用。

《規劃》結合內河港口主要貨類運輸格局的新變化,對貨櫃、傳統能源、大宗物資以及礦建材料等主要貨種運輸系統進行了布局,滿足區域物資、城市和沿河產業發展需求。提出大力發展內河貨櫃運輸,完善內河貨櫃港口布局,重點打造5大內河貨櫃江海河聯運通道和18個內河貨櫃作業區。內河煤炭運輸系統以鐵路、海港、江港調入為主,服務內河航道沿線電廠及其他用煤企業,重點發展9個專業化作業區。內河鐵礦石運輸系統以海港、江港調入為主,服務內河航道沿線鋼鐵等冶金企業,重點發展4個專業化作業區。

《規劃》結合省幹線航道網規劃及全省物流通道布局,優化京杭運河通道、連申線通道、淮河出海通道、通揚線通道、蕪申線通道港口布局,並預留依託徐宿連新通道港口布局,促進區域港口協調發展。為進一步引導內河港口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規劃重點打造27個主要作業區,其中具備鐵公水聯運功能的作業區16個,支撐鐵公水聯運發展,具備江海河聯運功能的作業區6個,支撐江海河聯運發展,具備港產園聯動功能作業區16個,支撐產業發展。

記者 梅劍飛

相關焦點

  • 江蘇:2035年南京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進全球TOP50
    根據《江蘇方案》,到2020年,完成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通建設任務和江蘇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各項任務,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總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交通運輸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屆時,江蘇人基本實現一日聯通全球,半日通達全國,2小時暢行江蘇全省,各設區市1.5小時抵達南京。
  • 廣東高速公路網最新規劃公布!到2035年將建成1.5萬公裡高速公路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通訊員 粵交綜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合計新增13條高速公路,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新增22條高速公路,廣東全省將建成1.5萬公裡的高速公路……6月3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
  • 未來15年,這些高速公路與湛江有關!
    日前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正式印發《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眾多「湛江元素」引人關注>根據《規劃》,到2035年,廣東將建成總裡程約1.5萬公裡的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省輻射泛珠的高速公路網。
  • 2035年廣東將實現港口,機場,鐵路樞紐15分鐘上高速;「四川造」飛機...
    (央視)【2035年廣東將實現港口,機場,鐵路樞紐15分鐘上高速】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明確到2035年,實現廣東高速公路裡程達1.5萬公裡,全省主要港口、民航機場、鐵路樞紐15分鐘進入高速公路,90%以上鄉鎮30分鐘進入高速公路。
  • 江蘇省出臺中長期通用機場布局規劃,全省將有70個通用機場
    中國江蘇網7月17日訊(記者 石小磊)到2035年,實現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域!全省通用機場布局35個,遠期布局約70個!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中長期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8-2035年)》,要求打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完備公益服務功能、體現江蘇產業特色的通用機場布局體系,建成通用航空強省。
  • [廣東]《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規劃(2020-2035年)》正式出臺(圖)
    為適應至2035年廣東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1.5萬公裡的服務需求,加快構建現代化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制定並印發了《廣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規劃(2020-2035年)》(下稱《規劃》),作為指導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發展的依據文件。
  • 廣東省15000公裡高速公路網,輻射範圍利好中山的,有哪些?
    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涉108條線路通車裡程約15000公裡近年來,廣東高速公路快速成網,建設成效顯著。截至201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9495公裡,提前12年實現原規劃目標(原規劃2030年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800公裡)。為了建成布局科學、覆蓋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高速公路網絡,有效支撐交通強國建設和省重大戰略實施,《規劃》提出兩大目標:1、形成覆蓋全省輻射泛珠的高速公路網。
  • 河北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已覆蓋全省6502公裡高速公路
    63分鐘,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93.5%,基本氣象要素預報準確率高於中央氣象臺指導預報水平。目前,河北省已建成高密度、立體化、全天候、多共享的氣象觀測站網,覆蓋天地空、涵蓋國計民生各行業的監測設備組網運轉,有天氣雷達、風廓線雷達等各類雷達60部,聯合水文、交通、環保等部門共建共享氣象監測設備近萬套,天氣雷達探測區域覆蓋省域面積85%以上,站網空間解析度達到4.6公裡,實時產品達到300多類,全力支撐河北災前災中災後監測。
  • 未來15年珠海還要建這麼多高速公路!
    6月2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官方網站發布《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關於印發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的通知》。《規劃》中,一大波連接珠海的高速公路被提及,趕緊來看看吧~規劃目標形成覆蓋全省輻射泛珠的高速公路網。
  • 直升機亮相山東高速公路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明年5月底可實現全省
    12月23日上午,在濟南大東環高速濟南服務區附近,我省成功舉行了高速公路事故航空應急救援演練。演練模擬高速公路上發生多車追尾事故,造成多人受傷。在道路擁堵,地面救護車輛無法抵達現場的情況下,省應急廳迅速調集兩架直升機,從雪野航空基地起飛,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在交警、消防、高速公路運營單位等方面的密切配合下,及時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治療,全程用時僅30分鐘。通過演練,進一步磨合了省市聯動、部門協同、空地一體的航空應急救援機制,有力促進了航空救援實戰能力提升。
  • 省高速公路網規劃 湛江元素搶眼
    6月3日,湛江晚報第15版對《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進行相關報導,引起不少讀者關注。今日,本報記者進一步報導。該《規劃》提出,到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約1.5萬公裡,並規劃預留東雷高速西延線、雷州半島西線高速、瓊州海峽跨海通道等18條遠景展望線。廣東形成覆蓋全省輻射泛珠的高速公路網。實現珠三角核心區通往粵東、粵西各5條高速公路通道,通往粵北有8條高速公路通道,廣東與各陸路相鄰省區之間有6條以上高速公路通道。同時,實現主要綜合交通樞紐和重點景區全覆蓋。
  • 江蘇規劃高速公路網 萬裡高速路打造新時速
    昨天(21日),在南通召開的全省高速公路建設工作會議上,江蘇省新一輪高速公路網規劃及其「十一五」實施方案首度公開「亮相」。到2015年,江蘇省將建成「五縱九橫五聯」高速公路網,總裡程5200公裡,把江蘇大地的時空概念再度刷新。
  • 山西省省道網規劃(2021—2035年)公示,太原與相鄰省會當日到達
    按照規劃,到2035年,省會太原與相鄰省會可當日到達,省會與省轄市當日往返,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經濟區、城市群內外交通聯繫緊密,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網格局。按照規劃目標 山西省將形成與「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空間布局相適應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蓋全省、通達四鄰、安全可靠」的國省道網,實現縣通高速和國道、重要鄉鎮通省道、省際高速多路通。
  • 2035年全國鐵路網達20萬公裡,江蘇到2025年鐵路裡程突破6000公裡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偉娟 李娜)路網更發達,出行更便捷……8月13日,國鐵集團出臺《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到2035年全國鐵路網20萬公裡左右,描繪了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美好藍圖。
  • 廣深港澳科創走廊新增13條高速公路
    根據《規劃》,到2035年,廣東省高速公路達到1.5萬公裡,形成布局科學、覆蓋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高速公路網絡。  全省實現珠江三角洲核心區通往粵東、粵西各有5條高速公路通道,通往粵北有8條高速公路通道,廣東與各陸路相鄰省區之間有6條以上高速公路通道。實現全省重要港口、民航機場、鐵路樞紐15分鐘左右進入高速公路,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30分鐘左右進入高速公路,90%以上鄉鎮30分鐘左右進入高速公路。
  • 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將新增13條高速公路
    根據《規劃》,到2035年,廣東高速公路達到1.5萬公裡,形成布局科學、覆蓋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高速公路網絡。新增高速47條約2185公裡目前,廣東正加快推進深中通道、廣連高速、汕頭至湛江高速汕頭至揭西段、河惠莞高速紫金至惠陽段等2743公裡在建項目。
  • 江蘇高速公路收費站年底實現ETC車道全覆蓋
    新華網南京8月20日電(記者林凱)記者20日從江蘇省高速公路聯網營運管理中心了解到,今年年底前,該省將建成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專用車道610條,基本實現高速公路收費站ETC專用車道全覆蓋。
  • 四川調整高速公路網規劃 新增九寨至若爾蓋等29條高速公路
    9月12日,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9-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按照《規劃(送審稿)》,調整後,全省高速公路規劃路線增加4100公裡,省際出口將增加23個、達到63個,高速公路面積密度高於全國和西部地區平均水平。
  • 蘇寫高質量 奮鬥新時代|70年交通巨變,江蘇多項指標領先全國
    9月17日訊 記者從江蘇今天舉行的「蘇寫高質量 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城鄉建設高質量」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70年來,江蘇交通運輸系統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目標,全力以赴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江淮大地交通運輸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極大地推動了城鄉建設發展。
  • 浙江:2035年建成引領全球的智慧高速公路體系
    如到2025年,浙江要在智慧高速公路等方面取得可複製推廣經驗,到2035年,建成引領全球的智慧高速公路體系。此方面,記者了解到,連接該省杭、甬兩大都市圈的杭紹甬智慧高速正在建設,官方提出該高速將力爭於杭州2022年亞運會前建成試運行,設計時速預計將突破120公裡/小時,將支持自動駕駛、邊通車邊無線充電等「未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