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海南|幸福的味道是怎樣的?聽聽海南話歌曲《雞屎藤粄仔》

2020-12-14 南海網

  雞屎藤,是海南人的「土參」,它清熱解毒的功效,對生活在熱帶的海南人民來說是最好的良藥;對於在外地生活的海南人來說,一碗熱騰騰的雞屎藤,承載著溫暖的故鄉回憶,亦是一種幸福的味道~

  今天,南海網客戶端「鄉音海南」欄目給大家分享一首海南話原創歌曲《雞屎藤粄仔》,詞曲演唱都是海南輝~,一起來聽吧~

海南話原創歌曲《雞屎藤粄仔》

  往期精彩視頻>>>

看海南人誇下海口

  海南人在東南亞為什麼互稱「Suukee」?

海南輝聊海南之海南的「Bua」

海南輝聊海南之「笠」的習俗(下)

海南輝聊海南之「笠」的習俗(上)

  作者簡介>>>

點擊查看南海網客戶端鄉音海南專欄:海南輝聊海南

  邢輝,網名海南輝。海南輝有限公司(香港)創始人,海南話詞曲創作踐行者,積極創作和推廣海南話和海南文化相關內容。

  徵集>>>

  【徵集海南話朗讀者】歡迎喜歡海南話、願意分享海南話的朋友加入鄉音海南的朗讀者群,成為我們的籤約朗讀者。聯繫電話0898-66810515。

  【徵集本土好文】誠摯邀請本土文學創作愛好者給鄉音海南欄目投稿,我們將擇優發布。聯繫電話0898-66810515。

責任編輯:周玉敏

相關焦點

  • 鄉音海南|島民,你是海的孩子!一起來聽聽這片海
    《隔久不來》唱出心底溫暖       鄉音海南 | 聽聽橡膠林裡的趣事吧,滿滿都是海南人的童年       鄉音海南 | 你聽!文昌這片淺海,有勤勞漁夫在趕魚        鄉音海南 | 一首歌一座城,聽聽海南話歌曲《思念》吧!       鄉音海南| 聽聽這個遊記,去白沙河谷的雨林峽谷走一趟吧!
  • 鄉音海南 | 是美味也是鄉愁,聽聽海南人吃雞的那些事~
    生活在海南,你必須了解海南文化。「海南人是不是天天吃海鮮」「海南人都會遊泳吧」「海南話很難學嗎」當然~不是呀!鄉音海南「趣味鄉音」欄目與你一起趣味學習海南文化,原來你是這樣的海南~  只要你是海南人,或者來過海南,你就能感受到「雞」在海南的地位。
  • 椰子雞、雞屎藤、毛薯甩……這些到底是怎樣的海南味道?
    海南當地人常說:海南有一怪,老太太爬樹比猴快,指的就是爬樹摘椰子。椰子的汁水清甜爽口。將椰汁入菜,就有了海南椰子雞這道菜。製作椰子雞特別講究![第一步]在中午時分,把椰青切開,(據說中午打開的椰子水最清甜),將椰汁倒進一個容器裡,醒30分鐘。
  • 雞屎藤?能吃嗎?盤點海南的奇葩飲品!——味道好像還不錯!
    去海南旅遊一定要嘗嘗,在別的地方吃不到但又很好吃的奇葩飲品!海南的消暑飲品多種多樣,但名字都取得好直接,好在味道真的很好!海南清補涼它是海南人們的最愛,清涼解渴,已經成為海南的一道很美的風景線。海南清補涼主要是以紅豆(綠豆)、薏米、花生、空心粉、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椰奶等多種配料炮製而成的冰爽解渴飲品。一碗清補涼就是一幅晃動的畫。顏色是張揚中隱含內斂的清秀。
  • 糕粄、餈粑粄、雞屎藤粄……我記憶中的客家土味
    蒸得正好火候的糕粄,不幹不溼,這韌、滑耐嚼的糕粄不需多吃,很「頂肚」,飢餓時三五口可盡,盛在小碗裡,約有半兩米。如慢慢細咬嚼於齒碾,香、甜、滑、嫩、韌的農家糕粄,你能感受到它特有的味道。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的家鄉還是個體、互助組或初級農業社。每到夏收或秋收的季節,因家裡田地面積少,家鄉的大嬸叔婆們,用糕粄兌換稻穀來幫補家裡口糧不足。
  • 海南周刊 | 用雞屎藤、班蘭葉製作月餅 瓊海這家老字號試水新味道
    瓊海用雞屎藤、班蘭葉製作月餅  老字號試水新味道  瓊海的雞屎藤月餅。  班蘭,俗稱班丹或班蘭葉,印尼話叫Pandan,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常被用來製作食物。瓊海是海南的僑鄉之一,飲食文化受東南亞影響較為深遠。  「我們也沒想到班蘭月餅的市場會這麼好。」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酒店點心部主廚李興林表示,今年推出的班蘭月餅是一次試水,「沒有準備太多原材料,所以有很多訂單我們都只能放棄。」
  • 海南鄉音||檳 榔
    海南話朗讀者簡介雲大鈺,男,80年代畢業於海南師範大學(考進澳門大學,曾因學費太高等原因,未能赴讀),當過中學教師,現居廣東省珠海市熱愛海南鄉音,願為海南鄉音的傳播和傳承獻出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願給喜歡海南鄉音的人帶來歡樂!現是【海南鄉音】海南話播音員。
  • 中秋夜,當這首海南話童謠響起,想家了!
    「八月十五中秋期仔欲吃餅父無錢哭的哭 啼的啼爸牽去坡摘大苨」這是一首很多海南人年少時都會唱的童謠,海南本土知名音樂人流星阿文創作的歌曲《中秋餅》把這一段海南經典童謠融入現代音樂。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秋餅》海南話原創音樂作品
  • 看得見的味道海南(一)
    海南美食,我們真實的自然度假生活,最原生態的美食記錄,是我們遇見的100%的海南。在我們的文字與鏡頭之間,我們在試圖給以人們一個更加真實更加味道的魅力海南。生活隨心,度假隨意。味道海南,心靈的天堂。——李子海南四面環海,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海南菜以海鮮聞名,以山野中的珍貴食材見長,海鮮一般都現撈現煮,山禽鳥獸一般都清蒸白切。
  • 身在海南的你,有沒有吃過雞屎藤 海南必吃美食
    噁心的名字,好吃的味道,海南特色小吃:海南雞屎藤(冷熱皆可)食材準備:第1步: 材料準備齊全。記得燒熱水!也可以弄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圓的……第5步: 燒水放姜紅棗,開了放紅糖第6步: 紅糖融化後,下入適量的雞屎藤,煮個5-6分鐘左右,看你的弄的造型大小第7步 :最後出鍋開吃了,我吃了覺得一般,放涼感覺好吃一些!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旅行中吃出海南味道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在感受海南熱帶風情之餘,「海南風情美食園」為與會嘉賓帶去了最純正的瓊海美食體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第四屆海南方言歌曲創作演唱大賽落幕
    30周年暨第四屆海南方言歌曲創作演唱大賽頒獎禮,昨天晚上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舉行。  第四屆海南方言歌曲創作演唱大賽是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文聯、海南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大型海南方言賽歌節目,比賽分創作比賽和演唱比賽兩大部分,分設一、二、三等獎和冠、亞、季軍以及優秀獎。本屆頒獎禮除了為獲得本屆比賽獎項的作品和選手頒發相應獎勵之外,還特別設置了最高網絡點擊率獎、最高傳唱度獎以及突出貢獻獎3個特殊獎項。
  • 身在海南的你,有沒有吃過雞屎藤?海南必吃美食
    噁心的名字,好吃的味道,海南特色小吃:海南雞屎藤(冷熱皆可)我喜歡冰鎮,這樣味道更香甜哦! 第6步: 紅糖融化後,下入適量的雞屎藤,煮個5-6分鐘左右,看你的弄的造型大小
  • 鮮為人知的海南黑暗料理
    聊起黑暗料理,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經歷和認知,在中國常被提及的黑暗料理就是:皮蛋、臭豆腐、毛蛋……然而我們今天介紹的海南黑暗料理就是雞屎藤。草藥雞屎藤在海南人們將雞屎藤草藥榨成汁水,加入到麵團中,製作成粿仔,如同圖片所示:
  • 這種「雞屎藤」美食,名字雖難聽,但營養價值高,海南人拿它當寶
    這種「雞屎藤」美食,名字雖難聽,但營養價值高,海南人拿它當寶相信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今天小編說的美食,為什麼它名字那麼難聽,甚至還有點噁心,怎麼能夠叫做美食,還被海南人當成寶?其實這種美食原名叫做「雞矢藤」,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材,只因為口音讀起來像「雞屎」,所以被人們稱為雞屎藤,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雞屎藤的葉子有一種臭味,也有人叫它臭藤。不過這種中藥材聽著雖然難聽,但是它的營養價值卻很高,是一種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解毒消腫,消食化積,消腫止痛等功效,一般是用來作為風溼和跌打損傷等外傷性的藥用,可以外敷。
  • 海南周刊 | 鴨腳粟、雞屎藤……海南食療養生源流長
    用雞屎藤製作的海南小吃 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攝  海南物華天寶,可藥可食之至寶隨處可見,俯拾皆是。海南古人早就懂得,粟米功用與秈、秫二米略同,但性偏涼,適宜病人服食。與之相比,雞屎藤補血活血,補虛療損,清熱利溼,健脾和胃,既能果腹又能療疾,用之與米磨漿,做成粿子,老少鹹宜。  不但《中藥大辭典》有關於雞屎藤功效的記述,《重慶草藥》也有記載:「健脾除溼,益氣補虛,常用於小兒瘦弱,脾弱氣虛,食積疳積,及成人氣虛浮腫,臌脹,耳鳴,腹瀉,遺尿,婦女虛弱白帶,幹病,並虛弱勞傷,虛痢,癢子瘰癘之由於氣虛不愈者。」
  • 來海南必吃美食之「海南民間各種美味小吃」
    由於雞屎藤有清熱、解毒、去溼、補血的功能,被民間稱為「土參」。作為中草藥入藥,它能祛風利溼,消食化積,止咳,止痛,還可以用於風溼筋骨痛,跌打損傷等。民間傳說,婦女在農曆七月初一吃雞屎藤粿仔湯,還可以補血。按照海南一些地方的風俗,農曆七月初一,家家戶戶必吃「雞屎藤粑仔」。
  • 「怕仔哭 怕仔餓」 海南話歌曲《媽媽》唱哭無數海南人
    海南話歌曲《媽媽》  《媽媽》由馬來西亞華人麥英創作,靈感來自於麥英好朋友的媽媽。老人的孩子都離鄉謀生,常年不在媽媽身邊,老人非常孤獨,經常坐在門口發呆。老人家一生為家為孩子,無限奉獻,等到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刻,儂都不在身邊,那種寂寞孤單,觸動麥英的心,遂創作了《媽媽》。歌曲也唱出了天下媽媽對兒女的牽掛之情。
  • 海南奇葩美食盤點,你敢吃嗎?
    海南有很多美食,一時半會兒數不過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海南有美食當然也有奇葩美食,有些就連當地人都不敢嘗試。
  • 海南人的一日三餐
    三餐之早餐【抱羅粉】起源於海南粉,明朝由抱羅鎮改良後而得名,為海南四大名粉之一。主要和海南粉的區別為粉條粗大和澆骨湯汁,也有和海南粉醃製(粉滷)做法,但滷汁帶為甜味。抱羅粉其貴在湯好,湯質清幽,鮮美可口,味道鮮甜不膩,且甜中帶酸,酸中帶辣(加燈籠椒),其味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