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深圳,我來了

2021-01-17 讀創

2020年10月25日04:00

奇蹟般的開始

樹影依依,涼風徐徐。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一如既往的靜謐祥和。

直到這位朋友出現打破了寧靜:

它就是——水獺!

(跟我念,tǎ,不是懶,不是賴,更不是大老鼠!)

什麼?不認識?再給你們一個機會組織語言。

▲水獺大家族=世界馳名表情包

2020年10月25日20:39

水獺現身16小時後

晚飯時分,一個年輕男子正與友人聚餐,手機發出急促的提示音。

手指划過,解鎖屏幕,彈出信息,只有一張孤零零的照片和一個視頻。

不經意的一眼,卻差點把手機摔了。

點開、放大,一個身影填滿屏幕,讓人無法忽視畫面裡的任何一個細節。

脫口而出的不是粗言鄙語,而是夢想照進現實那一刻的失真感。

「水獺來了!來我們公園了!!!!!」(省略數不完的感嘆號)

回家的地鐵上,這個梨花帶雨的男人讓周圍的乘客驚愕不已。

2020年10月25日22:37

水獺現身18小時後

同一張清晰度有限的照片、同一段十秒鐘的視頻,讓MCF工作群炸開了鍋。因為這些影像資料的主角,非常罕見。在深圳,有據可考的上一次目擊記錄,還是在十年前。而更嚴謹的文獻記載,甚至還要再往前推十年。

「這個腦袋,看著應該是。」聊天截圖出現在群裡,是一位專家發來了她「看頭識獺」的精準判斷。

「一看尾形、二看後足、三看大小。你們最好再去現場搜尋一下腳印,若後足有拖跟印,一定是!」一位資深的老研究員也興奮不已,20年前,就是由他完成的文獻記載。

緊接著,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消息一份份地匯入群裡。他們通過體態、體型等各種特徵,不約而同地鎖定了照片和視頻上的對象,字裡行間也有著同樣的高興和欣慰。

工作群裡,小夥伴們開始感慨+各種獻計獻策:

2020年10月26日09:00

水獺現身29小時後

小火山一早便匆匆趕到公園。昨晚的信息量太大,讓他整宿都輾轉反側。

儘管現有的各種資料和專家的判斷,都能證明拍到的就是水獺。但隔著屏幕和親眼所見終究不同。作為紅樹林基金會(MCF)守護深圳灣項目保育官員,必須要到現場一趟,以科學作為依據。

現在只希望,那裡還能留下點痕跡。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一隅

一個小時後,他整裝待發,直奔「案發現場」。

那是位於公園南區、一根橫在棧道下的普通支撐梁,由混凝土澆築而成,表面歷經雨打風吹和潮水漫浸而變得粗糲,有些許青苔附著。周圍的紅樹隨風輕輕晃動,欲語還休。

橫梁的斜對面,正是那臺拍下水獺、立了大功的紅外相機。

灰色的支撐梁上,多了些本不存在的、非常顯眼的東西。準確來說,是七坨排洩物。

喏,水獺粑粑(看個大概好了,七張圖太刺激)

相較於其他「到此一遊」的痕跡,水獺粑粑是更有力的佐證:這裡的夥食真不錯。

「就是這裡!」

他掏出生態監測尺放在邊上作為參照,拍下視頻和照片,然後用鑷子將這些便便小心翼翼地全部裝進樣品袋。對於普通人來說,研究排洩物這事兒本身就很奇怪,何況還要湊過去看、聞。

但保育官員們都不是普通人。「聞起來有股新鮮的魚腥味,非常健康。這下穩了!」他心想。

▲新鮮出爐,畫面太美

於此同時,剛剛收到視頻和照片的工作群,討論也變得熱烈起來,和先前一模一樣。

溼地保育人的快樂,

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但一點兒也不枯燥。

不好意思,以下才是正文

作者:小火山

2020年10月25日凌晨4點,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紅外相機拍攝到疑似水獺一隻。經過專家研判、影像分析和現場痕跡採集,基本確定為歐亞水獺(Lutra lutra)。

▲驚鴻一瞥,讓人激動

水獺是食肉目鼬科水獺亞科(Carnivora/Mustelidae/Lutrinae)動物的統稱,全球現存共7屬13種。在我國有三種水獺,分別是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以及江獺,其中分布最廣泛的是歐亞水獺。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NT)。

作為淡水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水獺因其對棲息地破壞和汙染十分敏感,而被認為是淡水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同時也是區域河流和溼地等水生環境的旗艦物種。

通俗易懂的說就是,水獺的存在通常意味著這是一個完整而健康的溼地生態系統。在我國歷史上,從青藏高原到東南沿海,只要有適宜的水生環境,幾乎都有過歐亞水獺的足跡。

▲年保玉則拍攝到的水獺幼崽/圖源自《2019中國水獺調查與保護報告》

由於長期對水生環境的適應,水獺擁有光滑且緊緻的皮毛,但這卻成為它在上世紀被大量捕殺的原因。大量的皮張和骨肉被用於服飾和傳統醫藥,僅上世紀50年代,廣東的水獺皮張收購量就佔據全國的三分之一。

進入新世紀後,棲息地的喪失成為影響水獺生存現狀的又一重大因素。植被破壞,水體汙染,過度捕撈等人類活動的影響,使得水獺賴以生存的棲息地和食物消失,最終導致水獺種群急劇萎縮。

▲來自中國水獺調查與保護報告編輯組/2019年12月/中國北京

2019年發表的《中國水獺調查與保護報告》中提出:2000年後整個珠江口,只有珠海,澳門和香港有水獺記錄。

而根據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在2016年對珠海水獺的調查,受棲息地和汙染的影響,珠海地區的水獺種群嚴重下降。珠江口的另一邊,香港的歐亞水獺也僅局限於后海灣米埔自然保護區和落馬洲一帶的魚塘河流中且數量零星。

深圳早前的記錄要追溯到97年-98年在內伶仃島上的獸類調查,以及2010年在國際自然觀察網站iNaturalist上記錄的水獺影像。

可以說,深圳的水獺,至少消失了10年。

這次在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出現,或許會開啟一個全新篇章。也是繼豹貓、小靈貓之後(後者也是首次在深圳市中心被發現),再一次被記錄到重要的哺乳類物種信息。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出現的豹貓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出現的小靈貓

接下來我們將邀請從事水獺研究的專家學者進行更多的研判,包括對排洩物進行分子遺傳學分析等方式以確認種群狀況,也會在公園南區為水獺棲息做下一步的準備和安排。希望能讓它們在這個新家快樂地生活下去。

來源: 紅樹林基金會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珍稀物種歐亞水獺再現深圳
    紅樹林基金會發布紅外監控視頻中發現的水獺。(視頻截圖)10月25日凌晨4時,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紅外相機拍攝到疑似水獺的圖片及視頻,經過專家影像分析和現場痕跡採集,確定為歐亞水獺。據悉,深圳早前的水獺記錄要追溯到1997年至1998年在內伶仃島上的獸類調查,以及2010年在國際自然觀察網站iNaturalist上記錄的水獺影像。可以說,深圳的水獺,至少消失了10年。記者了解到,由於長期對水生環境的適應,水獺擁有光滑且緊緻的皮毛,但這卻成為它在上世紀被大量捕殺的原因。進入新世紀後,棲息地的喪失成為影響水獺生存現狀的又一重大因素。
  • 深圳再度發現珍稀物種歐亞水獺
    ▲紅樹林基金會發布紅外監控視頻中發現的水獺(視頻截圖)據了解,深圳早前的記錄要追溯到 1997 年 ~1998 年在內伶仃島上的獸類調查,以及 2010 年在國際自然觀察網站 iNaturalist 上記錄的水獺影像。可以說,深圳的水獺,至少消失了 10 年。如果根據更專業更嚴謹的文獻記載,還要再往前推十幾年。
  • 深圳城市生態環境保護顯成效 時隔十年歐亞水獺再度現身
    央廣網深圳10月29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楊凱婷)記者今日(29日)從紅樹林基金會獲悉,10月25日凌晨4時,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紅外相機拍攝到疑似水獺的圖片及視頻。幾日來,經專家影像分析和現場痕跡採集,確定為歐亞水獺。
  • 時隔10年水獺「重現」深圳,「打卡」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楊凱婷發亮的皮毛、圓圓的眼睛……憨態可掬的水獺日前趁著夜色「打卡」市中心區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這是繼2010年國際自然觀察網站iNaturalist在深圳記錄了水獺影像後,時隔10年後「重現」。
  • 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是世界水獺日,來認識一下我國的三種水獺
    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被定為一個冷門的保護日,那就是世界水獺日(World Otter Day),旨在呼籲人們保護世界上的野生水獺,關注它們的生存現狀。今年的世界水獺日就是今天。國際水獺生存基金會(IOSF)呼籲公眾不捕捉、不購買、不飼養野生水獺作為寵物。並且反覆強調,人們對水獺的熱愛,應該致力於幫助和關注它們的生存現狀,而不是將水獺當作寵物據為己有。
  • 水獺智能健康椅在高交會上大放異彩
    11月16日第十五屆屆高交會河南展館熱鬧非常,其中深圳水獺創新科技公司展位的產品顯得格外矚目,引起眾多觀眾和媒體的關注,觀眾和媒體記者紛紛進行親自體驗,深圳電視臺的記者和攝影師進行了專題拍攝和採訪,記者和攝影師也禁不住進行親身體驗,場面氣氛頓時高潮迭起,水獺公司的展臺成了整個高校展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鄭州動物園「冰火兩重天」水獺和火烈鳥結伴來
    動物園引進的火烈鳥□鄭州晚報記者 馬燕 實習生 王之宇/文鄭州晚報記者 周甬/圖告訴親們一個好消息:鄭州市動物園新引進的水獺其中水獺是首次引進哦!「捕魚達人」水獺水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平時棲息在岸上,飢餓時會如同離弦之箭般鑽進水裡,堪稱「捕魚達人」!據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此次首次引進的3隻水獺為亞洲小爪水獺,這是亞洲特有的一種小型水獺。在動物園珍稀動物館裡,和人一樣水獺也是一日三餐,3隻水獺每天大約需要吃掉5斤魚。
  • 水獺咖啡館背後的真相 | 世界水獺日
    05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調查報告,首次揭露東南亞地區水獺貿易的現狀和背後所隱藏的動物傷害真相。報告顯示,水獺咖啡館和社交媒體所引發的「水獺熱」不斷推高國際市場對水獺的需求,導致日本、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非法交易、捕獵和圈養繁殖水獺的行為日益增長,對瀕危物種水獺的種群保護造成了巨大壓力。
  • 咦,海南水獺歸來?五指山發現疑似水獺糞便
    南國都市報記者王天宇  巡查河道時發現疑似海南水獺糞便  10月21日上午,天氣晴好,五指山水滿鄉毛腦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秦存平和村民王進海、黃俐傑一行三人來到毛納村附近的毛納河進行河道巡查。  「前段時間受颱風影響出現了強降雨,為此,我便和村民一起對毛納河河道進行巡查。」
  • 水獺和旱獺,明明不是親戚,為什麼都叫獺呢?
    相比適應於淡水流域的水獺,經常仰泳又躺在水面上恰飯、休息、抱寶寶的海獺,後肢呈鰭狀,真的很適合划水了。圖片來源見水印水獺是捕魚能手,毋庸置疑,吃起魚來毫不含糊。來看看它們的牙吧!水獺把捕到的魚堆疊在岸邊,像祭祀一樣,把魚當作祭祀品。吃不完的魚,當然要先殺了再囤起來啦!另外,水獺會站立,又總是使用前肢拿著或抱著魚啃,古人見狀,可能更加認為水獺是會祭祀的動物了。因此,在古人眼中,獺祭魚也有多種含義。有「雨水: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意味著冰雪融化、氣溫回暖,水獺開始捉魚祭魚,漁期也就來了;有像詩人劉禹錫在《有獺吟》中寫的「有獺得嘉魚,自謂天見憐。
  • 水獺可以人工養殖嗎?
    我們當地稱水獺為「水獐貓」、「水鬼」,把水獺當作「水怪」來看待,顯得神秘而又傳奇,在我們當地沒幾個人見過水獺,水獺長什麼樣沒人知道。野生水獺大多在夜晚出來覓食活動,白天在洞穴休息,因此,人很難看到水獺長什麼樣子,我活60歲了,也沒見過水獺,我甚至懷疑水獺是不是人們杜撰出來的一種水生動物。小時候,大人們經常用「水鬼」嚇我們,不讓我們遊泳、玩水、摸魚,說小心被水獐貓拖入水中淹死了。我了解水獺是從央視《動物世界》那裡了解一點。水獺在我國所有地方都有分布,主要在池塘、沼澤、湖泊、溝渠、及其他自然水域棲息。
  • 日本水獺咖啡館,來了就別想走
    開業不久,這家咖啡館長這樣。來這裡消費的人幾乎都不是什麼想喝咖啡的正經人,都是想來擼水獺的。照片中的水獺傲嬌得不得了。不過,其實店裡也就2隻水獺而已,是2歲的MM,除此以外,還有刺蝟、文鳥、睡鼠等等。每天下午2點到3點,是小動物們休息的時間。
  • 豹貓與水獺 選擇糾結症的煩惱
    難道有其他水獺直接登門來相親了?不對,這傢伙有紋身!紋身!紋身!水獺君嚇了一跳,同樣被嚇的,還有這個有「紋身」混社會的傢伙——豹貓。豹貓,貓科,頂級食肉動物,在中國的廣泛分布,讓豹貓成為了內地很多生物多樣性被嚴重影響地方的「最後的底線」。
  • 獨家|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再次記錄到水獺,「野生獸類三巨頭」打破...
    11 月 13 日晚間,深圳紅樹林基金會(MCF)正式對外發布,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以下簡稱生態公園)南區紅外相機於 10 月 28 日再次記錄到歐亞水獺。44 秒的視頻記錄了當天 20 點 21 分至 23 分,水獺在紅樹林溼地生境中排洩及做標記的行為。
  • 水獺來了 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群"稀客"到訪
    首現——而且來了一群!  這是在唐家河社區河道首次監測到成群水獺活動,也是首次在該區域拍攝到成群水獺的影像資料  難題——人獸爭糧如何破題?村旁有一條河谷,平時有很多動物都會來河谷喝水。這次發現水獺的河道,離最近村民屋舍僅百十來米。  自然生態越來越好,讓落衣溝村的村民歡喜,但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卻讓部分人家發愁。「從人吼到放鞭炮,再到激烈的搖滾樂,聽半個月動物就習慣了,基本就不怕了。」楊勇表示,村民的莊稼地成了動物們的「食堂」,而村民拿它們「吃霸王餐」的行為也沒轍,這可怎麼辦才好呢?
  • 笑到你生活不能自理的水獺又來了,這次沙雕主人把地板改成了草地
    水獺雖然不是常見的寵物,但是也有一些家庭會飼養,而且水獺貪玩且熱情,又不像狗啊、獅子老虎熊那樣大的體型,當作寵物玩其實是非常有樂趣的。而且水獺還可以與貓狗和平共處,比如國外就有一名男子,養了一隻水獺和一隻貓,有一天這名男子突發奇想,在家的地面用多張類似草地的地毯鋪上,看起來地板就像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
  • 動物王國之雪貂、水貂、臭鼬、水獺
    雪貂:這種動物在非洲很常見,在寒冷的國家,要想使它存活下來,需要格外小心,一個叫伊斯的船夫,發現自己的船上有很多的老鼠,便找來一隻雪貂來消滅它們。雪貂離開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船夫以為它正在吞食被殺死的老鼠,然後就睡著了,但第二天一早被雪貂驚醒了,雪貂開始攻擊它。
  • 男子無證購買7隻水獺養死3隻,獲刑6年半
    湖南岳陽市嶽陽樓區人民法院2月21日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該案中收購7隻水獺的謝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半。收購水獺案庭審現場 來源:嶽陽樓區法院  嶽陽樓區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謝某某因喜愛水獺,為滿足個人愛好,在明知水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飼養需要辦理相關許可證的情況下,2019年10月通過網絡方式聯繫到廣西水獺賣家荊某某(另案處理)和廣東深圳水獺賣家周某某
  • 袍笑 • 慈心護生之《水獺》
    水獺石水獺經常把河邊普通的石頭當做玩具來玩,磨得又光又亮。萬一水獺丟了自己的石頭,它會不停地找,非常傷心。所以在藏族人的傳統裡,水獺的石頭不可以拿走,也不能亂扔。年保玉則地區的寺院也動員當地百姓開展了燒毀水獺和虎豹皮毛製品的活動。「全世界水獺、豹子數量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藏族人的服裝,這樣我們在世界面前沒有辦法抬起頭來。如果你是一個尊重生命的人,就不要再穿動物的皮子。」
  • 歐亞水獺 再見40年
    據小北湖林場老職工程樹華感嘆:這是1979年以來,四十年再次看到野生水獺。原小北湖林場書記劉臣說:七十年代以前,水獺在小北湖林場的河流裡很常見,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再也見不到了。水獺水獺  你在瞅啥日前,小北湖保護區工作人員在跟蹤檢測紅外相機時,發現清晰的水獺影像,這是保護區歷史上首次拍攝到水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