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年沙俄入侵我國尼布楚,康熙是如何在42年間將沙俄打回老家?

2020-12-09 大洲讀歷史

用最簡單的話,講述最真實的歷史。

明朝末年,後金、清政權崛起於東北,經過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不斷徵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各族先後歸附,並向後金、清朝繳納貢賦。1644年,清軍入關奪取全國政權後,設盛京總管管轄整個東北地區,包括外興安嶺一帶。1653年,清政府把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和尼布楚等地,設置為單獨的行政區,以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轄。但1654年初起,沙俄對我邊境侵犯不斷。

明朝末期地圖

01被挑起的戰火

1654年初,沙俄葉尼塞斯克督軍巴什科夫派兵侵入我貝加爾湖以東地區,佔領尼布楚,由於當地蒙古族人、索倫人奮起反抗,才被迫撤軍,竄逃黑龍江中遊,與斯捷潘諾夫回合,在我黑龍江流域大肆燒殺。

1655年,清軍與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的沙俄軍隊展開激戰,為守衛我國之領土,清軍士氣高昂,多次擊敗沙俄入侵者,但後來由於糧餉供應不上,只得被迫撤軍。

作戰圖

1658年,重整旗鼓的清軍與斯捷潘諾夫再次針鋒相對,清軍在松花江和牡丹江合流處包圍俄軍,並擊斃斯捷潘諾夫。同年,沙俄侵略者重佔尼布楚。與此同時,沙俄正式與清朝拉開一場長達43年「死皮不要臉」的侵略戰爭。

康熙繼位後,沙俄侵略軍一直騷擾我邊境。康熙四年(1665年),俄國展開了新一輪的侵略擴張活動。他們分兵兩處,其一南下佔領楚庫柏興,另一股東犯雅克薩。

沙俄行為

他們有備而來,目標明確,為避免孤軍深入,採取了建立侵略據點、逐漸推進的方式。他們修築工事,建起堡壘,從據點派兵四處推進,不斷建立新據點。他們以據點為掩護,四處騷擾我國索倫、赫哲等各族人民。

他們「構亂不休」「子女參貂,搶據殆盡」。雖然我國軍民奮起反抗,但無法阻止俄軍的侵略活動。這樣,17世紀60年代以後,俄侵略軍從貝加爾湖到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廣大土地上建立了殖民統治。

沙俄軍

02康熙帝的決心

康熙親政後,正面臨這一嚴重的邊患問題。他深深意識到,此患不除,祖宗發祥地不安,而且侵略強盜得寸進尺,如不加制止,邊疆將永無寧日。因此,康熙把抗擊俄國列為本朝大事。

康熙皇帝為了徹底解決東北邊疆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準備工作。其中,為了加強東北地區的邊防力量,康熙帝組建了新滿洲。

康熙帝組建「新滿洲」和「索倫八旗」,向他們提供房屋、土地、耕牛、種籽,令其「屯田耕種」,使各族完成由漁獵到農業的轉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並極大地充實和加強了東北的邊防力量。

康熙帝

1685年,「三藩」平定,臺灣統一,康熙帝得以騰出手來加強東北邊疆實力,準備驅逐俄國侵略者。既然如此,不可能不備戰兵。

1661年,康熙帝設吉林水師營,吉林也成為明初重要造船基地之一。史書記載:「建木為城,倚江而居。所統新舊滿洲兵二千,並徙直隸各省六人數千戶居此。修造戰艦40餘艘,雙帆樓櫓與京口戰船相類。又有江船數十,亦具帆檣。日習水戰,以備老羌「。

順治時候,俄軍侵略黑龍江流域,清政府在進行抗俄鬥爭時由於路途遙遠、糧餉難以供應為由,最後中途停止。後消滅斯捷藩諾夫,肅清黑龍江下遊全境,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巨大勝利。但由於沒有派兵戍邊,很快又被俄國重新佔領。

康熙帝

康熙吸取這一教訓,做了充分準備,決心長期駐守邊境地區。康熙所做具體部署如下:「其在黑龍江建城永戍,預備炮具船艦。在胡馬爾設斥堠。自黑龍江至烏喇置十驛,驛夫五十人,遇有緊急,乘蒙古馬疾馳。由水路陸續運糧,積貯黑龍江」。並任命薩布素為首任黑龍江將軍。

黑龍江將軍的設立對抗擊沙俄侵略者,加強邊防,有著極大的軍事意義,而且它還對東北一地的開發建設有深遠的意義。它與盛京將軍、寧古塔將軍(後改成吉林將軍)為後來東三省的置建奠定了基礎。

吉林水師舊址

永戍黑龍江,不僅制止了雅克薩俄國侵略軍向黑龍江中下遊的擴張,而且為雅克薩等地區的收復奠定了基礎。永戍黑龍江的成功,使收復雅克薩徹底驅逐沙俄侵略者的時機走向成熟。

03武力收復江山

1685年,康熙決定以武力收復雅克薩。

四月二十八日,清軍奉命出發,分批前往雅克薩。於五月中下旬抵達雅克薩。在發起進攻之前,彭春發信於俄人,內容著重講明清廷出兵之由,令俄人交還逃人,撤回雅庫,「則我亦將爾投降之人員悉予遣回「。

黑龍江將軍舊址

俄軍自恃城堅,對彭春不予理睬,清軍發起強攻。在激戰一夜後,俄方督軍走投無路,決定投降。康熙對戰俘極為寬大,在保證不再重犯條件下,俄軍戰俘被全被釋放,同時還帶走了他們的財產與武器。

而彭春也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擅自撤兵,以至於沙俄在兩個月後重新侵佔了雅克薩。康熙於數月後才得知俄軍重新佔領了雅克薩,他立即令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兵取回雅克薩。這一次,沒有第一次那樣溫柔,薩布素帶著怒火,將不誠信的敵人打在角落瑟瑟發抖。

康熙

1686年,9月28日,沙皇派代表馬不停蹄趕到北京,表示願意就邊界問題進行談判,請求清政府趕快在雅克薩撤圍。於1689年7月24日達成協議,籤訂了《尼布楚條約》。

事情到此仍沒有結束,1690年,噶爾丹率軍兩萬餘人,沿索約爾濟河南下,攻入內蒙古境內,大肆燒殺搶劫,其背後,與沙俄對中國的侵略相呼應。

同年,清軍與噶爾丹部隊於烏蘭布通展開激戰,噶爾丹敗逃,失敗後的噶爾丹向清廷進表請罪,並發誓不再進攻蒙古。但噶爾丹逃回科布多後,一面收集殘餘力量, 一面向沙俄乞求支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爾丹野心迅速膨脹。

清朝疆域

1692年,噶爾丹殺害清朝使者。

1695年,噶爾丹率騎兵3萬南下,向漠南發起進攻,點燃叛亂戰火。

1696年,面對噶爾丹瘋狂進犯,康熙帝決定再次御駕親徵。康熙帝目標堅定,三次親徵,八年平亂,終於將噶爾丹與沙俄的野心擊碎,勝利歸京。

康熙帝這一系列舉措,在歷史上意義深遠。不僅加強了清政府對蒙古地區的管轄,也使沙俄失去了依靠力量,團結了眾蒙古部落,使之成為抵禦沙俄侵略的屏障!

參考資料:《兵戈徵戎 中國歷代經典戰爭實錄》《清聖祖實錄》

相關焦點

  • 雅克薩之戰中,康熙用了哪三步教沙俄做人?結果談判放棄了尼布楚
    17世紀,沙俄在歐洲的地位並不高,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公國。在歐洲佔不到便宜,所以沙俄將目光投向了東方的中國。當時中國是明朝統治時期,1632年正是崇禎5年,沙俄已經將勢力範圍擴張到了勒拿河流域,建立了雅庫茨克城。
  • 康熙明明打了勝仗,卻還要白送9.3萬領土給沙俄,這是什麼道理
    順治末年,到康熙初年,沙俄利用清廷忙於平定三藩,趁機佔領了中國的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和雅克薩等地。清政府在完成兩次雅克薩戰爭勝利後,1689年,清朝和沙俄在尼布楚進行談判,談判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清朝將貝爾加湖以東9.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割讓給沙俄,對於這樣的結果,讓人非常的好奇,清朝,在取得勝利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將9.3萬領土割讓給沙俄?
  • 韋小寶的疑問:雅克薩之戰勝利後,康熙為何將貝加爾湖讓給沙俄?
    就是作為《鹿鼎記》主人公的韋小寶也有疑問:為何清軍取得了雅克薩之戰的勝利,為何康熙還將貝加爾湖一帶的廣闊土地讓給了沙俄呢?這要從沙俄入侵西伯利亞說起。在1581年,沙俄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齊莫菲葉維奇僅用三天時間就滅亡了西伯利亞汗國,這是沙俄第一次開始向東方擴張。他們用幾百人就控制了上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 雅克薩之戰清軍贏了,康熙為何還把資源豐富的貝加爾湖讓給沙俄?
    因此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貝加爾湖並不屬於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原王朝,只有中原王朝有效將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融為一體,貝加爾湖才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貝加爾湖只有兩個時期被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分別是唐朝前期和元朝。到明朝建立後,無法將蒙古區域納入版圖,因此貝加爾湖不屬於中原王朝。從明朝到清朝,貝加爾湖一直屬於蒙古部落的遊牧範圍。
  • 潛伏在康熙身邊的「內奸」,將領土讓給沙俄,史實果真這樣嗎?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和俄羅斯在1689年所籤訂,條約同意兩國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為界,並且將尼布楚讓入俄方版圖。在歷史上有人曾經說,在這次談判中,中方實則完全沒必要割讓領土,這一切都怪康熙身邊身邊兩個間諜出賣了情報,白白葬送了我國領土。那麼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言論呢?
  • 打了勝仗,卻失了土地:清朝為何承認西伯利亞歸沙俄?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將大公升格為沙皇(即凱撒,羅馬帝國皇帝的名號之一),國號改稱為俄羅斯沙皇國,即沙皇俄國。經過數百年的開疆拓土,沙皇俄國日益強大,國土面積和人口規模也急劇擴大。1721年(清康熙年間),沙皇彼得一世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國號改稱為俄羅斯帝國,但習慣上仍稱沙俄。至此,一個強大的帝國崛起在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
  • 雅克薩之戰,讓囂張的沙俄也不得不低頭認罪,展示出大清的威嚴!
    康熙年間清軍對沙俄的雅克薩戰役,便使沙皇俄國囂張的氣勢一度大加收斂,最終不得已通過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彼此的領土爭端!17世紀40年代,沙皇俄國趁明廷軍隊與清八旗兵在東北火拼之時,以及清兵入關無暇北顧的機遇,先後派遣哈巴羅夫等將領,公然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越過外興安嶺強佔我國雅克薩城; 另派一路大軍越過貝加爾湖,向我國東南地區進犯,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強佔了我國尼布楚地區!
  • 清朝和沙俄開戰,康熙下令:若取勝,不必趕盡殺絕!這一招很高明
    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在過去10年內相繼完成了平三藩、收臺灣兩大偉業,終於騰出手對付北方的「大敵」——沙俄。有意思的是,在大戰之前,康熙特意讓侍衛到東北傳話給彭春和薩布素兩位將領,讓他們打敗沙俄後,不必趕盡殺絕,給對方留幾個活口。
  • 雍正時期與沙俄籤訂的條約,決定了貝加爾湖的歸屬
    聞一多先生曾在創作《七子之歌》時感嘆:「早在康熙籤訂尼布楚條約之時,既已經開始喪權辱國,也是不平等條約的開始」。現在有很多人在網絡上劍拔弩張,認為是康熙時期籤訂的尼布楚條約,導致我們永遠失去了貝加爾湖,但這種說法實際上是很不負責任的。
  • 為何雍正要將貝加爾湖周邊的土地割讓給沙俄?是不是害怕了?
    康熙給雍正留下的是爛攤子嗎?其實,也不算是,就是國庫空了,腐敗盛行。除了這些外,雍正還得進行「九龍奪嫡」後續的相關人員的處理。但是,國家還沒有穩定住,政權還沒有理順,雍正二年,和俄國人的談判開始了,談判內容主要就是關於貝加爾湖附近邊界的問題。雍正皇帝在位時期,清朝與沙俄的邊境摩擦再起。
  • 練說歷史:八一八關於尼布楚條約的歷史故事
    十七世紀中業,沙俄越過外興安嶺入侵我國東北黑龍江流域,搶奪財務,燒毀村莊,掠奪糧食和貂皮。順治九年,沙俄勢力掠奪寧古塔時,被寧古塔駐防將領所擊,這是中俄之間第一次軍事衝突,1657年順治九年,俄羅斯正式派遣正規軍在尼布楚河流域建立雅克薩城和尼布楚城,此後,中俄發生多次軍事衝突。
  • 淺談:尼布楚條約,痛失貝加爾湖,俄方是怎樣看的?很氣憤!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與俄國籤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也是國際條約,第一次將「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稱呼。中方全權代表,索額圖的全銜是:中國大聖皇帝欽差。今天,我們就《尼布楚條約》散談、雜談、淺談一下,它涉及到的一些歷史軼事。
  • 近300年來,沙俄侵佔了中國多少領土?相當於半個中國
    我們都知道我國現在的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但是你可知道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嗎?共有1450萬平方公裡,但是從鴉片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一百年間,中國共損失了49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相當於大半個中國!
  • 中俄雅克薩之戰的較量,《尼布楚條約》對清朝是否公平?
    而《尼布楚條約》是和雅克薩之戰分不開的。雅克薩之戰爆發於1685年,到1689年結束,是清朝對沙俄入侵進行的反擊戰。在軍民的共同努力下,清朝贏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而沙俄是如何進行擴張的?整個西伯利亞是如何被沙俄收入囊中的?
  • 沙俄到底侵佔多少中國故土?試圖把長城以北變成「黃俄羅斯」
    1721年(清康熙年間),沙皇彼得一世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國號改稱為俄羅斯帝國,但習慣上仍稱沙俄。至此,一個強大的帝國崛起在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 蘇聯:1917年3月(俄歷2月),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末代沙皇,自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開始,延續370年的俄羅斯帝國至此終結,成立了俄羅斯共和國。
  • 清朝曾希望與沙俄以勒拿河為界,具體界線在哪?
    勒拿河距離我國並不算遙遠,清朝稱這條大河為列拿河。勒拿河與我國有關係嗎?現在是沒有什麼關係了,但在清朝時,勒拿河卻成了清朝與沙俄之間關於劃界的重要談判內容。清朝起家於白山黑水之間,也就是我國的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外東北)。當清朝崛起時,沙俄就不斷向西伯利亞擴張。
  • 清朝曾希望與沙俄以勒拿河為界,具體界線在哪
    勒拿河距離我國並不算遙遠,清朝稱這條大河為列拿河。勒拿河與我國有關係嗎?現在是沒有什麼關係了,但在清朝時,勒拿河卻成了清朝與沙俄之間關於劃界的重要談判內容。清朝起家於白山黑水之間,也就是我國的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外東北)。當清朝崛起時,沙俄就不斷向西伯利亞擴張。早在後金皇太極天聰六年(明崇禎五年,1632年),沙俄就已擴張至勒拿河,修建了雅庫茨克。
  • 歷史上沙俄侵佔了清朝多少領土?
    但事實上,主要吞併清朝領土的是北方的沙俄帝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沙俄侵佔了清朝多少領土。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裡國土,於《尼布楚條約》籤訂後喪失。不過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割讓的這片土地原本是蒙古人的傳統牧地,在清朝進駐這片區域之前,當地蒙古領袖已臣服俄國沙皇。後來清朝的疆域才拓展到這一地區。
  • 東北歷史:中俄國民為啥都認為《尼布楚條約》不平等?
    1689年9月7日,中俄籤訂《尼布楚條約》。 在條約中,中俄劃分了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 但是,針對這個條約,中國和沙俄國民都認為是不平等條約。
  • 沙俄為何18,19世紀不派精銳入侵清朝而選擇強大的奧斯曼和波蘭?
    沙俄沒有派精銳入侵清朝,只能說明心裡沒底,沒有把握打贏。因為滿清在那個時候也並不是很弱,畢竟之前雅克薩之戰讓沙俄領教了八旗的厲害,吃了敗仗,心有餘悸。反觀奧斯曼和波蘭就不一樣,不僅好打,而且收益極高,相較之下,選擇後者自然更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