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姜不如種「它」!種一年收三年,一畝地年收益上萬元!

2020-12-21 鄉村阿泰

對於農民來說,唯一的經濟收入就是種植些農作物,而最多的莫過於玉米、小麥、花生,黃豆、生薑、等等,但是這些農作物在各個地方都普遍種植,價格一直上不去,甚至還有些虧本;所以農民種植賺不到錢也不很正常了!

今天要跟大夥講的這種作物叫"陽霍姜",如果你家裡在種姜一類的農作物,不妨改種它。陽霍姜不但非常好吃, 並且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市場價可賣3-5元一斤。

陽霍又稱野薑、洋荷、植株高1.5米左右,莖稈粗壯、根系發達、生長旺盛、針形或狹長橢圓形葉片,花序色黃苞片鮮紅或紫紅。 陽霍富含多種胺基酸、蛋白質和纖維素,嫩根莖含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等物質。花序部可作蔬菜食用,根莖可入藥,「性溫,味辛淡,忌鐵」,具有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延緩衰老等功效。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

陽霍主要分布我國:湖北、四川、湖南、貴州、廣西等省。較耐寒,不耐高溫乾旱與積水,多生長於海拔100米至1000米之間的山谷蔭溼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帶;高溫酷暑、易積水的平原地帶較少分布。

陽藿是中國特有的蔬菜之一,以海拔800米左右地區居多。一般零星散種於農戶房前屋後肥沃溼潤處或樹陰下。洋荷姜的外表雖然和生薑非常相似,但它卻沒有著生薑的味道,和生薑又完全不同。生薑每年都需要將它挖出來,但洋荷姜是一年種植多年收穫的產品,種植洋荷姜之後我們只需要每年施肥除草即可,挖取之後再過個把月又會生長出來,重生能力非常強。綜合一畝每年收成可能3000斤左右,按市場價算的可以畝收益上萬元。

陽藿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以剛出土的紫色或粉紅色幼嫩芽苞(實為花苞)供食用,其花苞非常美觀,紅紅的如小竹筍。食用方法:一是涼拌,洗淨後用開水焯至半熟或在火上烤至半熟或者說直接加鹽和胡辣椒、醬油、味精等拌勻食用都是可以的;二是炒食,與肉炒或單純炒食之,用陽藿炒臘肉也是非常美味的;三是泡醃,製成泡菜或醃菜,其色澤美觀、風味獨特,食味特別,香味濃鬱,回味無窮。

種植陽藿姜除了經濟價值不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它種一次就可以收很多年,第二年第三年只需進行管理就可以了,相比其它種植項目減少了種植成本,種子成本。如果你正打算搞種植,或想更換種植項目,不妨少量種植試一試。

相關焦點

  • 農村有種懶人種植模式,一年只種一季,收入與兩季差不多
    在農村,很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家裡的土地一般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種植,比如一年兩季種小麥玉米。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收割機養殖,留在農村的老年父母很容易應付。但是這種模式的收益一般不高。按900斤小麥計算,一畝地能賣1000多元,加上秋天收穫的玉米,能收1000多元。不包括種子、化肥、收割等費用,平均每畝地年收入不會超過1500元。
  • 江蘇連雲港灌南:一畝地一年多收幾千元稻田養蝦蟹讓他樂開了花
    江蘇連雲港灌南:一畝地一年多收幾千元稻田養蝦蟹讓他樂開了花2017-08-30 08:21:00  水產養殖網;nbsp&nbsp&nbsp「過去風調雨順,一年一畝地能賺1000多元錢,現在我這一畝地的純利潤就有三五千元,收入是原來單種水稻的4倍。」
  • 承包農村土地種什麼?這兩種農作物,成本剛過萬元,賺得可不少!
    然而到底種什麼才能賺錢呢?卻讓不少人想了又想,搖擺不定!今天向大家介紹兩個種農作物,給給我農民朋友考慮一下,成本剛過萬元,不過賺得還不少,有的一畝地能賺上五六萬。一、種植香椿香椿今年來,因為營養豐富,味道又很特別,所以一時間深受大家的喜歡。
  • 生薑零售價格飆漲市民喊貴 姜農辛苦一年掙錢難(2)
    種植戶:辛苦錢難掙  一畝大姜成本到底是多少,在昌邑市昌都街道前伍塔村,一位大姜種植戶給記者算了一筆帳。  「一畝地成本七八千元,產姜八千斤,等於一元一斤了,你在加上人工,三元賣不貴。正適合農民的價格。」
  • 雲南臨滄市女子種夏威夷果,一年賣出5000萬元
    2019年,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5000萬元。前不久,《致富經》報導了陳榆秀創業種植夏威夷果,開發產品把果仁賣上價,帶動農戶一起增收、致富的事跡。陳榆秀今年55歲。陳榆秀帶著工人,花了3個月時間,在一千多畝山地裡種上了夏威夷果樹苗。一般來說,良種、良法種下去,夏威夷果樹的豐產期能達到60-70年。但是產量究竟能有多少,還要等7、8年才能知道。
  • 農民種什麼東西,一畝地能賺到10000元經濟收入?
    農村種糧食和油料作物是不賺錢的,這是客觀事實,應該承認。但是你種過水果沒有,如葡萄、蘋果、棃子等等;你種過大棚蔬菜沒有,如西紅柿、辣椒、黃爪等等;你種植過特色產品沒有,如香菇、香椿、香料等等;你種過中藥材沒有,如天麻、靈芝、茯苓等等。告訴你,這些你沒有種過的朋友,可以選擇一種適合本地種植的蔬菜水果和中藥材試試,一畝地每年不達一萬元的純收入,也有好幾千元的經濟效益。
  • 一畝地等於多少平方米,你聽過幾種說法?
    一畝地等於多少平方米?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談到農村,我們經常會說種了多少畝莊稼地。雖然是天天掛在嘴邊,但是許多小夥伴們可能並不清楚一畝地究竟有多大,又能換算成多少平方米呢?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都流行建造蔬菜大棚,很多標準大棚的面積大約就是一畝地。如果你還感覺不是特別形象,我們可以打個比方來說。一個標準的籃球場地大小是長28米,寬15米,也就是420平。一畝地的面積大約正好是籃球半場場地的面積的3倍,這樣就可以比較直觀的理解了。那麼「畝」這個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呢?
  • 56歲農民種「水果皇后」,比種莊稼強多了
    他曾種過玉米、花生、大姜等各種當地傳統農作物,收入最多也就兩三千元,從沒有超過一萬元的時候,而且管理也相對麻煩。圖為藍莓採摘區,張永旺的地就是在水庫邊上。這時,有人說他,你當初還不如種莊稼了,每年都能收點糧食,賣不了錢,就自己吃了。
  • 廣西農民一年種木薯的收入都不夠買肉吃!木薯難種,明年還會種嗎?
    春種冬收,假如收穫一萬斤生木薯,一年才收入:四千元—化肥—人力=兩千元左右。一年的辛苦勞作比不上出門打工賺一個月的多,積極性日減。二:人力影響。一年的辛苦耕種,有的甚至都不夠家裡買肉吃的,嚴重影響農民耕種的積極性。
  • 農村種植什麼,一畝地純收入可以達到5萬元以上?
    畢竟這一畝地5萬以上的純收入大可以讓農民朋友們悠哉哉,每天種種地、釣釣魚就可以了。但是面對這樣的問題,咱們還是要解決問題為主的。那麼問題來了,在農村裡種植什麼,一畝地純收入可以達到5萬元以上呢?李子來說一下:我首先來說一下今年我家種植一畝地能收入多少錢:我家裡大約有3畝地左右吧,今天春天我爸媽照例種上了玉米。
  • 一畝地淨賺4000元,種什麼這麼值錢?
    別小看這種小個頭的玉米,它可是有點年頭了!早在清朝時,當地先民就選育和保存了這個特色的優質地方品種,口感粘糯香濃。由於身材嬌小,當地人都管它叫「小玉米」。 小玉米到底有多小?一個小玉米也就十釐米左右,單個的重量約57克;而其他品種的玉米差不多有二十釐米左右,重300克左右。也就是說小玉米是真的非常袖珍了!
  • 春耕開墾種蓮藕,10畝地需要投資多少?一年能賺多少錢?
    現在正值春耕時節,北方種小麥的農戶忙著打藥除草,有些農戶卻將小麥剷除種起了蓮藕。因為收益比較高,因此蓮藕種植在農村越來越流行種植面積也在逐漸擴大,那麼種植10畝蓮藕需要投資多少?以現在的價格一年後可以賺多少錢?到底值不值得做呢?不妨問一下當地的村民。
  • 在農村種這種「姜」應該比種生薑賺錢吧?
    現在在農村種植創業,常見的有種玉米,種中草藥,種水果,種生薑等。其實這些種植項目在正常行情下都還可以有點賺頭。但種植這種「姜」也許目前幾年還不會有市場大波動的問題。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反而不喜歡大魚大肉了,而以前認為是野草野菜的東西,現在反而大受歡迎,成了人們餐桌上的「香餑餑」。比如洋荷姜。
  • 這幾種櫻桃味道好產量高,一畝地能產3000斤
    剛種的櫻桃樹一般要幾年才會結果?如果要大面積種植櫻桃樹的話,肯定要選擇一些味道又好產量又高的品種,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很多人種的櫻桃樹一直不結果,就開始懷疑是不是種了個假櫻桃。其實一般情況下剛種的櫻桃樹都不會當年就結果的,基本上都需要三年時間,第三年才會結果。另外如果是嫁接的櫻桃苗,結果的時間會縮短一些。櫻桃樹第一次結果之後,以後每年都會結一次果。
  • 土地租金300元一畝,田大姐種它畝產5千斤,一斤4元年入5萬
    比如高雲村的田大姐,她建設了高標準的火龍果種植大棚,3畝地一年的淨收入超過5萬元。農民種火龍果高雲村的田大姐原來是村裡種玉米的高手,家裡的承包數十倍土地多年來一直堅持種植玉米畝產量在1300斤以上,由於前幾年玉米的價格低迷,一斤售價維持在0.8元左右,種植玉米一畝地的收入
  • 種大棚草莓一年能收入多少錢?
    大家都知道草莓現在一般都用大棚來種植而且草莓的價格也都高,尤其是到反季節更高,有時候貴的我們都買不起,那麼種大棚草莓效益怎麼樣,一年能收入多少錢呢?草莓價格高但成本也不低,一般情況下種植一畝地的草莓需要5000元左右的大棚設備,地租的話1000元左右,肥料500左右,買苗一畝地大概8000多株,每株0.3元左右,大概需要2500元左右,滴管系統得500左右,農藥和人工費用大概得7000元左右,種植一畝草莓的總成本大概為1.5萬元左右。
  • 河北男子在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種蘋果,一年賣出2000萬元
    劉鎮每畝地能收穫6千斤左右的蘋果,一畝地就能賣4萬元。 究其原因,是因為當地蘋果賣不上好價錢。 可用了7年時間,花了500多萬元,劉鎮的基地裡,沒有一個蘋果品種種植成功,最後只能把樹全部砍掉。
  • 貴州:不種玉米種刺梨「瘦土也能出黃金」
    37歲,生意上小有成就的他毅然選擇返回磋播,幹起「費力不討好」的村幹部。「每次回到家鄉,看到親戚朋友還過著苦日子,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徐祥峰告訴記者,回磋播就是要帶著鄉親們擺脫貧困。一句「擺脫貧困」擲地有聲,但話好說、事難幹。祖祖輩輩都是種玉米、洋芋,早習慣了勉強對付過日子的磋播人,壓根不相信在這山旮旯裡,還能有什麼致富的出路。
  • 「神仙草」種上「黃土塬」
    咱就跟著人家有時候出去考察,在甘肅甘肅有種紫蘇的,南方也有種紫蘇的。考察過以後帶了一些種子。帶回紫蘇種子的張跟柱,滿心歡喜的開始了紫蘇的試種工作,可是誰也想不到這一試就是三年。富平縣流曲鎮炭村 村民 張跟柱:前三年確實經歷了種種失敗,有的是苗種出來了,但是一見水不長。
  • 2021年,農民朋友種這幾樣作物會賺錢,一定不要錯過!
    農民朋友大多數以種植業為生,在土地上辛勤耕種,日出而動,精耕細作。轉眼到了11月中旬,僅剩一個多月就要送走2020年,迎來2021年。對於即將結束的這一年,回顧起來,農民真是充滿了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