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民來說,唯一的經濟收入就是種植些農作物,而最多的莫過於玉米、小麥、花生,黃豆、生薑、等等,但是這些農作物在各個地方都普遍種植,價格一直上不去,甚至還有些虧本;所以農民種植賺不到錢也不很正常了!
今天要跟大夥講的這種作物叫"陽霍姜",如果你家裡在種姜一類的農作物,不妨改種它。陽霍姜不但非常好吃, 並且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市場價可賣3-5元一斤。
陽霍又稱野薑、洋荷、植株高1.5米左右,莖稈粗壯、根系發達、生長旺盛、針形或狹長橢圓形葉片,花序色黃苞片鮮紅或紫紅。 陽霍富含多種胺基酸、蛋白質和纖維素,嫩根莖含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等物質。花序部可作蔬菜食用,根莖可入藥,「性溫,味辛淡,忌鐵」,具有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延緩衰老等功效。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
陽霍主要分布我國:湖北、四川、湖南、貴州、廣西等省。較耐寒,不耐高溫乾旱與積水,多生長於海拔100米至1000米之間的山谷蔭溼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帶;高溫酷暑、易積水的平原地帶較少分布。
陽藿是中國特有的蔬菜之一,以海拔800米左右地區居多。一般零星散種於農戶房前屋後肥沃溼潤處或樹陰下。洋荷姜的外表雖然和生薑非常相似,但它卻沒有著生薑的味道,和生薑又完全不同。生薑每年都需要將它挖出來,但洋荷姜是一年種植多年收穫的產品,種植洋荷姜之後我們只需要每年施肥除草即可,挖取之後再過個把月又會生長出來,重生能力非常強。綜合一畝每年收成可能3000斤左右,按市場價算的可以畝收益上萬元。
陽藿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以剛出土的紫色或粉紅色幼嫩芽苞(實為花苞)供食用,其花苞非常美觀,紅紅的如小竹筍。食用方法:一是涼拌,洗淨後用開水焯至半熟或在火上烤至半熟或者說直接加鹽和胡辣椒、醬油、味精等拌勻食用都是可以的;二是炒食,與肉炒或單純炒食之,用陽藿炒臘肉也是非常美味的;三是泡醃,製成泡菜或醃菜,其色澤美觀、風味獨特,食味特別,香味濃鬱,回味無窮。
種植陽藿姜除了經濟價值不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它種一次就可以收很多年,第二年第三年只需進行管理就可以了,相比其它種植項目減少了種植成本,種子成本。如果你正打算搞種植,或想更換種植項目,不妨少量種植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