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們去博物館遊覽時,非常喜歡與博物館門口的標誌性建築合影,證明自己來過此處。在河北省博物館門前,我們會看到兩隻造型奇怪的「神獸」,而它們也成為遊客與之拍照的最愛,接下來一個問題出現了,為何專家都弄不清它們的來歷,它們還會被擺放在門口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博物館」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名片。在上海博物館門前,我們會看到八個石獅子,它們形態各異,給人威風凜凜之感;在六安皖西博物館門前,我們會看到楚大鼎的複製品,製作非常精美,給人莊重之感;在大英博物館門前,我們會看到一組人物浮雕,雕刻技藝非常高超,給人深厚的文化之感。
博物館門前擺放的物品,不是隨便放置的,它要與博物館的特點相匹配,並融為一體,向遊客展示自己獨有的魅力。在河北省博物館北門,我們會發現一對造型奇怪的神獸,它們曲頸昂首怒吼,兩肋生翼,四肢弓曲,似乎即將躍起。從整體造型上看,這對神獸集飛禽走獸特點為一體,它究竟是什麼呢?
河北博物館建館後,門口顯得空蕩蕩的,正因如此,博物館的有關人員決定在館前放置兩個雕塑。為選定合適的雕塑,還特意召開會議,想聽聽大家的意見。經過一番討論後,有些專家認為該放青銅鼎,還有些專家認為該放石獅子。
在博物館門前放青銅鼎或石獅子,比較符合博物館的整體氣質,屬於中規中矩的選擇,但卻毫無新意,無法凸出河南博物館自身的特色。在大家激烈探討時,一位年長的文物專家提議:可以放置錯金銀雙翼神獸。
為何要放置「錯金銀雙翼神獸」,小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件文物的來歷。
1977年,河北省文物專家準備對平山縣戰國時期的中山國王墓進行保護性發掘。在清理陵墓的過程中,文物專家在墓中發現四件寶貝,它們就是「錯金銀雙翼神獸」。這四件文物被分別放置在墓中的東西兩庫,兩件頭部向左,兩件頭部向右,給人一種無比神秘的感覺。
在神獸的腹部,雕刻著銘文,大概的意思是:該文物是中山王「錯」十四年製作的物品,製作的工匠是孫固。通過外形和銘文,專家們將其取名為「錯金銀雙翼神獸」。在研究的過程中,專家們卻遇到一個難題,他們不知道四隻神獸的用途是什麼。但為何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他們還會選用製作放大版的「錯金銀雙翼神獸」,放在博物館門口呢?
一、造型獨特
我國傳統的神獸是:青龍、麒麟、角端等,它們有一個共性,沒有翅膀,而中山國王墓出土的「錯金銀雙翼神獸」,它不僅有傳統神獸的基本特徵,還長著一對翅膀,器物誇張具有想像力。
二、工藝水平
從整體造型上看,「錯金銀雙翼神獸」 用銀線「錯」出口、眼、耳、鼻、毛之輪廓,這樣的設計,讓器物變得更加靈秀。這直接表明,工匠在青銅器製造方面,技藝非常成熟,並將錯金銀藝發展到極致。
三、研究價值
「錯金銀雙翼神獸」向後人展示2000多年前,古中山國人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除此之外,這種自帶雙翼的神獸,在國內其他地方還未發現過,也證明該器物具有獨一無二性。
現代博物館主要的功能是:搜索、保護、修復、研究、展覽、教育、娛樂。河北博物館將放大版的「錯金銀雙翼神獸」放在門口,成功吸引遊客的注意,它們不僅造型奇特,還謎團重重。正因如此,它們也成為博物館的「明星」,不僅能夠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打卡,而且還能激發他們走進博物館探索歷史,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