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故事新編,阿T事跡報告,序

2021-01-09 龜仙島

第一章 序

提起阿Q,大家肯定會想起魯迅筆下的那個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代表了很多國人劣根的小人物,然而,魯迅先生也明確給我們說了,阿Q最後被殺頭了——現在早已經沒有了阿Q。只是在阿Q臨死前講的「二十年後,又是一個……」,到底是一個什麼,阿Q最終也沒說出來。我向來是不信鬼神的,如果真有來世輪迴,現在算來阿Q,也不知道早已經過了多少個二十年了。

阿T和阿Q無任何聯繫,可能名字是有些相似,所以提到阿T有時候難免又想到阿Q,亦或者是正如魯迅先生想替阿Q作傳,而我想給阿T寫點東西,於是蹭熱度的想法,讓我不由得在開頭先嘮叨了幾句阿Q,那早已被砍頭的阿Q,就算是對魯迅先生的致敬吧!

給阿T寫傳,遠比魯迅先生給阿Q寫傳容易得多,因為魯迅先生還是要糾結於寫列傳,自傳,內傳,外傳,別傳,家傳,小傳……,而給阿T作傳,只需百度一下,阿T早已經有了自己很多故事,只是如今不叫傳,而叫事跡報告。

事跡報告,開首大抵該是「某,任職於某某單位」,而我並不知道阿T姓什麼。有一回,他似乎是姓孔,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縣城裡開教師節大會的時候,阿T作為教師代表坐在禮堂的最角落,聽著臺上帶著紅花的優秀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述優秀事跡,領導不吝美言的誇讚,

阿T也忽然覺得自己偉大起來,畢竟大家都是拜孔夫子的,大家都是做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受人敬仰的。

哪知道當天出來禮堂門,幾個擺地攤賣麻辣燙的,就對開完會從禮堂出來的這群「孔夫子門生」,指手劃足,毫無避諱地哂笑:

「又是當老師的開會呢?他們怎麼這麼多熊事啊,麻辣燙都講價,還只買半份。」

阿T路過也不開口。

旁邊一個做刀削麵的附和:「他們這群人,唉,有次有個要了一小碗面,走了我五六勺子的辣醬……」

幾個買菜的老太太,也不知道嘀嘀咕咕地在說了什麼,只是逗著頭在一起手裡比劃著什麼,仿佛在訴說被這群人曾噁心到過。

阿T似乎覺得面子上有些掛不住,於是把手提袋夾在了腋下,似乎用這樣的動作來表明,自己不是孔夫子的門生,而是政府官員,或者是暴發戶,甚至是街溜子,因為只有老師才會提著墨藍色的厚厚手提袋,而其他職業的人,大約都喜歡把小巧精緻的包,夾在腋下。

所以阿T究竟姓什麼,我真不知道,只是他曾經以孔夫子門生自居,但是走出自己的圈子,走出學校,他又羞於提起孔夫子。

至於阿T的籍貫,也並非無從考證,只知道他的老家是很遠的另一個鄉村,家裡似乎還有一雙老父母,因為工作的單位是魯鎮未莊小學,平時工作忙得很,吃住都在學校的一間小宿舍,哪裡還顧及那遙遠的父母,當然阿T也曾申請回到自己的家鄉,而領導說我們魯鎮未莊,就缺你這樣一個老師,於是就拒絕了阿T的申請。

於是阿T,你可以叫他孔T,張T,李T,因為大多時候人們只喊他阿T,只有上級領導下通知的時候,才會冠上具體的姓,所以阿T姓什麼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他是阿T,任職於魯鎮未莊小學。至於其餘的事情,網上早已泛濫,隨便搜索一下,都可以作為阿T的介紹,因為每年的個人自我鑑定總結,阿T也是這麼搜索出來,然後鄭重其事地填寫上報的。

將來或者有人能夠制定新的政策出來,阿T的自我鑑定或個人總結會有所變化,但是我這《阿T事跡報告》到那時卻又怕早經消滅了。

以上可以算是序。

相關焦點

  • 來一部經典看電影《阿q正傳》
    阿q正傳《阿Q正傳》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阿Q正傳作者魯迅下面說說咱們的主人公阿Q,他很卑怯,他喜與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時,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子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伸出頭顱以待了。
  • 1921年到1981年,阿Q在小說與電影中的不同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於1921年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而與之比較的是1981年大陸版電影《阿Q正傳》,在分析差異時我們便不得不考慮小說與電影這兩種藝術形式的差異,還有兩個時代的社會背景以及社會主流思想的不同。
  • 俄譯本《阿Q正傳》的誕生:王希禮翻譯魯迅名著
    俄譯本《阿Q正傳》的誕生   1936年7月21日,魯迅在病中應捷克漢學家雅羅斯拉夫·普實克的請求,作《捷克文譯本〈短篇小說選集〉序》。在該序文中,魯迅說道:「人類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關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卻只有用文藝來溝通,可惜走這條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 《阿Q正傳》:阿Q最大的悲劇,在於他的無知
    原創:王子涓涓《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篇中篇小說,收入《吶喊》中的《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以連載的形式發表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報副刊》。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為社會為背景,故事發生在農村未莊,主要描寫了阿Q這樣個典型人小人物形象。
  • 《阿Q正傳》的「精神勝利法」
    強行讓自己在床上膩歪了一個多小時,實在是躺不住了想做點什麼,想到之前一直有個電影叫《阿甘正傳》來著還沒看,就拿起電腦誤搜了《阿Q正傳》也沒注意就一股腦的看了起來。他不能姓阿吧關於阿Q的姓,魯迅先生為之立傳時曾聲明,他「不知道阿Q究竟姓什麼」。後在給《戲》周刊編者的信裡,魯迅又坦言:「至於阿Q的姓呢,誰也不十分瞭然。」
  • 魯迅《阿Q正傳》中的阿Q到底叫什麼名字?
    魯迅《愛情正傳》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個窮酸落魄的底層人民。他在趙莊本來就不被任何人看得起,被好多人都欺負。電影劇照中的阿Q那麼為什麼一個底層人民的故事要用正傳這樣的字眼來寫呢,魯迅說正傳是為了讓大家覺得這是一件應該值得關注的正事,要給人正式的感覺,便用了正傳這樣的字眼。
  • 《阿Q正傳》:我們是否也活成了阿Q的樣子
    《阿Q正傳》:我們是否也活成了阿Q的樣子《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所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相信對於這部小說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內容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在這裡筆者不再過多贅述。這部小說塑造了一個極為成功的典型農民形象:阿Q。
  • 由電影《阿甘正傳》,想到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
    美國底層民眾對於《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頗有阿Q式精神勝利法陶醉的味道。阿Q75的智商,被綁上鐵架走路困難的雙腿,剛上校車就被同學歧視,卻能遇到天使般美麗聰明的小珍妮,被她接納成為一對最好的朋友,從此形影不離,青梅竹馬,無話不談。看看現實世界吧,像阿甘這樣的弱智小男孩,有幾個能和一個如此美好的小姑娘成為形影不離的知己呢?能見到的都是被社會孤立吧!哪個優秀的人會和殘障低能的人,成為形影不離沒有第三者的最好的朋友?
  • 《阿Q正傳》裡魯迅明明說清楚了它的讀法,可是莫言還是念錯了
    《阿Q正傳》是作為連載小說首發的,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連載於《晨報》副刊,約3.3萬字。在魯迅的小說寫作史上,《阿Q正傳》的篇幅最長、場面最大、人物眾多,最關鍵的是,氣足,手穩,那是一個小說家的巔峰狀態。
  • 《阿Q正傳》中「Q」念什麼?魯迅明明說清楚了,為何多數人念錯
    特別是得了諾貝爾獎的莫言,更是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能寫出一部類似《阿Q正傳》那樣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中篇,那我會願意把我所有的小說都不要了。」這話是莫言在接受採訪時說的,想來是莫言的心裡話,但筆者聽到他念「阿Q」時,還是心裡一驚,因為這個「Q」字連莫言也會念錯。在這部小說裡魯迅明明說清楚了它的讀法,可是上學時連語文老師也念錯它,這是為何?
  • 《阿Q正傳》觀後感
    今天周末閒來無聊,打開電腦無意間發現了阿Q正傳這部影片,於是我就認真的觀看起來了,起初自己還吃著零食,帶著幾分嬉笑觀看這部影片,慢慢的隨著劇情的發展,心情也沉重起來,感嘆阿Q的生活悲催,底層勞動人民被壓迫的苦難,最後竟然被判決成死刑,舊社會就是人吃人的世界,顛倒黑白的世界。
  • 再讀《阿Q正傳》,小說中的人物吳媽與小時候感覺很是不同
    魯迅先生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自誕生後影響深遠,小說中人物眾多,個性鮮明,讓人難忘。本文談的是書中的女傭吳媽。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曾根據小說《阿Q正傳》拍攝過一部同名影片,上映後讓更多的國人熟悉了魯迅先生的這部小說,同時也加深了閱讀過這篇小說的國人對小說的更深刻理解。
  • 表演藝術家嚴順開去世 曾主演電影《阿Q正傳》
    表演藝術家嚴順開去世 曾主演電影《阿Q正傳》 嚴順開在電影《阿Q正傳》中飾演阿Q1963年,嚴順開畢業後分配到上海滑稽劇團任演員。
  • 《阿Q正傳》電影海報,手繪風格惟妙惟肖,讓人愛不釋手
    上海電影製片廠曾於1981年將魯迅的名著《阿Q正傳》搬上了銀幕,由陳白塵改編、岑範導演、嚴順開主演。丁先生被選中創作《阿Q正傳》海報並非偶然,他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創作過《阿Q正傳》的插圖,其後他創作的《魯迅小說插圖》也是經典。1981年上海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電影《阿Q正傳》海報《阿Q正傳》的電影海報沒有體現故事情節,全部以影片人物臉譜為主,人物表情充分體現了人物個性。
  • 為何莫言會說,他願意全部的作品,換魯迅的一篇《阿Q正傳》
    莫言說過:「我願意用我全部的作品換魯迅的一篇小說,換他一個《阿Q正傳》。如果我能寫出一部類似於《阿Q正傳》那樣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地位的小說,那我願意把我所有的小說都不要了。」在《第一章·序》裡,作者向讀者解釋,在繁多「傳」的名目裡,為何捨棄了「列傳,自傳,內傳,外傳,別傳,家傳,小傳」,而選擇了「正傳」。其中幾句令人不禁啟顏:「『自傳』麼,我又並非就是阿Q。……倘用『內傳』,阿Q又決不是神仙。
  • 眾所周知《阿Q正傳》不僅是魯迅最優秀的小說
    眾所周知《阿Q正傳》不僅是魯迅最優秀的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上最傑出的小說,所謂「曠代文章數阿Q」。小說集中塑造了一個充滿精神勝利的阿Q形象,這一形象不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時期落後農民的共同特徵,而且概括了當時整個中國人的某些人性弱點,揭示了國民的劣根性。
  • 經典老電影:阿Q正傳
    阿0來到縣城,在白舉人家中當幫工、有一天因說了句實話,刺痛了舉人老爺,又被一耳光打出了門外,生活沒有來源,阿Q在縣城到處流浪,一次偶然的機會偷了些舊衣服帶回未莊去賣,召來了不少鄉鄰,大家都說阿Q發財了,阿O高興得手舞足蹈,在酒店請鄉親們喝酒慶賀。
  • 《阿Q正傳》中阿q形象及其創作特色。
    《阿Q正傳》創作特色:(1)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魯迅嫻熟的運用典型化的創作方法,採用了融現實與歷史於一爐的手段,「雜取種種人」,創造典型形象,勾勒出沉默的國民的靈魂,從而使典型具有極大的藝術概括力量。(2)小說採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現手法。
  • 電影《阿Q正傳》演員現狀:阿Q精神永存,但嚴順開永遠離開了我們
    電影《阿Q正傳》演員現狀:阿Q精神永存,但嚴順開永遠離開了我們阿Q精神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也是魯迅先生的中篇小說裡的一個人物。《阿Q正傳》也被拍成了電影廣為人知,由嚴順開主演的阿Q深入人心,啼笑皆非。該影片主要揭示了在舊社會的壓迫下思想深受璀殘的場景。三十多年過去了,他們如今過得怎麼樣呢?
  • 易縣舉辦新編京劇現代戲《狼牙山》專場演出活動
    付小傑 攝  長城網保定4月24日訊(通訊員 馮英華 記者 李艮春)4月23日晚,北京京劇院大型新編京劇現代戲《狼牙山》在易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上演,來自易縣各界的上千名幹部群眾觀看了演出。  為弘揚狼牙山五壯士精神,厚植紅色文化基因,為新時代新易縣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易縣縣委、縣政府進一步紮實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專程邀請北京京劇院大型新編京劇現代戲《狼牙山》演出團,於4月23日、24日到該縣進行兩場專場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