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家外資銀行獲基金託管資格 來源:FUND部落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證監會網站顯示,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申請已於12月初獲證監會批覆,德意志銀行也成為繼渣打銀行、花旗銀行之後,第三家獲得基金託管牌照的外商全資金融機構。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加速對外開放,外資託管機構未來或在外資公募基金以及基金公司跨境產品的託管上斬獲市場份額。
12月13日早間,證監會網站掛出關於核准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的批覆函。
德意志銀行證券投資服務部大中華區負責人及證券投資服務北亞區銷售主管趙巍表示,中國對於德意志銀行而言是一個戰略重點市場,而此次獲得證券投資基金託管牌照無疑是對現有中國戰略的一個重要延展。
外資金融機構以全資的方式涉足國內基金託管業務最早可追溯至兩年多以前。2018年10月,渣打銀行斬獲公募基金託管資格,成為首家獲此資格的外資銀行機構,今年8月,證監會核准花旗銀行基金託管資格,同樣是今年遞交申請材料的滙豐銀行目前處於接到補正通知的階段。不過,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兩家已拿到基金託管資格的外資機構目前在公募基金託管上仍未有動靜。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加速雙向開放,外資託管機構憑藉過往在海外市場的品牌積累及多年成熟的市場經驗,有望在外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未來即將推出的跨境基金產品上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一位券商機構的託管業務負責人表示,從業務開展情況分析,基金託管一直不是單獨的業務條線,託管與銷售等業務融合度非常強。「目前的市場格局下,銀行、券商等每一類託管機構都有自己特定的客戶群,例如,銀行對公募基金採取以銷定託的策略,銀行憑藉在公募基金銷售上展現的實力拿到託管市場份額,而券商機構在託管市場上的主要服務客群是私募基金,銀行也很難搶佔這部分客群。」
因此,在他看來,外資銀行進軍基金託管市場,很難改變目前基金託管市場已經形成的格局,外資託管機構更多或是與外資公募、外資私募基金展開合作。
在一位外資私募基金人士看來,外資託管機構的優勢更多體現在其對海外市場的經驗上。「外資託管機構對基金公司布局跨境金融產品所涉及到的風控流程以及反洗錢等方面的要求都更為熟悉,他們也更了解境外投資者的偏好,對國內基金公司拓展海外業務很有幫助,未來雙方在包括QDII、以及跨境金融產品上都可以展開合作。」
「基金公司未來跨境業務會逐漸增多,根據目前的法規要求,跨境金融產品境內境外都需要有託管機構,外資機構本身的優勢就是在海外具有眾多的分支機構,一旦其獲批境內託管資格,就可以同時拿下這類跨境產品的國內國外兩地託管業務。」上海一位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分析。
「此外,在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外資託管機構也可以給基金公司帶來國外的RQFII、QFII客戶,這也是其相對內資託管機構的另一個優勢。」上述上海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