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影像】最美鐵路上的百年小站:青龍橋車站(高清大圖)

2020-12-17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被譽為中國最文藝十大火車站之一的青龍橋站,地處北京市延慶境內的八達嶺長城腳下,建於1908年,是一座見證了中國鐵路百年發展的火車站。隨著被稱為「開往春天的列車」照片的火爆,這座京張鐵路上小站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最美鐵路上的百年小站

2016年4月26日是詹天佑誕辰155周年,也是京張鐵路開通運營107年,同時也是S2線(京張鐵路北京北——延慶段)改造升級,實行公交化運營的8年之際。從1905年詹天佑主持第一條由中國人自己修建的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到如今我國鐵路裡程位居世界第二,高鐵裡程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鐵路走過了一個百年的圓夢歷程。而和這條百年鐵路一起見證這些歷史的還有一座在這條「最美鐵路」上的百年小站——青龍橋車站。

青龍橋火車站的站匾長2.7米,寬1.2米,距離地面約6.2米,以白底黑字書寫。最右側「光緒戊申秋季」表明了這塊匾額的書寫時間,也就是1908年秋天(4月15日攝)。千龍網記者 唐霞攝

相關焦點

  • 「最美鐵路」上的百年小站 在這裡停過的火車可以建一個博物館
    燕山深處有一段「最美鐵路」,每年春天,和諧號和花海在這裡相約,成為「開往春天的列車」。百年京張鐵路著名的「人」字線和建設中的京張智能高鐵在這裡相遇,共同組成一個「大」字,似乎寓意中國鐵路正在翻開新的一頁。京張鐵路和京張高鐵的交會處,是被稱為「中國鐵路活化石」的青龍橋火車站。
  • 「百年車站」青龍橋 父子守望69年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要交通設施的京張高鐵已於2019年年底正式通車,是我國第一條採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時速350公裡的智能化高速鐵路。這是中國人在京張鐵路百年後創造的又一個奇蹟。和青龍橋車站一起見證著中國鐵路發展歷程的,還有一對父子。
  • 長城腳下的百年車站:青龍橋火車站見證時代變遷
    (原標題:長城腳下的百年車站:青龍橋火車站見證時代變遷) 京張鐵路由
  • (鄉情慢車紀實)走進百年小站 感受歷史與鄉情
    ,隨著一個個百年車站離我們遠去,在享受高速鐵路快感的同時,人們不會忘記那些鄉情慢車和小站,它們承載了一代人奮鬥與遠行的青春夢想,見證過苦難和希望。京張鐵路是中國第一條自主修建的幹線鐵路,自1909年通車運營至今,已超過百年,原本建設的車站大多都陸續被改造或停用,唯有在八達嶺附近的青龍橋站被保存了下來。
  • ——工業遺產——京張鐵路青龍橋火車站
    《分享之旅》車隊經歷了河北一帶,因大雨停拍、因洪水改道,在八達嶺青龍橋火車站偶爾遇到了難得的多雲天。 京張鐵路是我國第一條由中國人自主設計施工與管理的幹線鐵路。青龍橋車站是京張鐵路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百年歷史,目前仍在正常使用。
  • 51張高清大圖,展現了鐵路什麼美?
    最近,一則新華社刊發的「發現最美鐵路,感受齊魯文化」報導,用51張高清大圖,帶你領略最美鐵路。這次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主辦的「發現最美鐵路」系列活動,正如活動中輾轉濟南、淄博、青島五天三地實地採訪者所講,感人的故事在筆尖流淌,最美瞬間在相機定格。
  • 致敬傳奇——永遠的青龍橋火車站
    亦步亦趨來到青龍橋火車站,方得喘息之地。上人,下人,加水,檢修等等。在還沒有京張高鐵的過往歲月裡。百年老車站愈顯人文氣息、歷史底蘊,還有歷經歲月打磨後的傳奇。難道。不是嗎?小郵局,與曾經的青龍橋火車站緊緊相偎,不分彼此。這是鮮見人煙小站與群山的默契靈犀。回首往昔。時逢百年慶典時。
  • 青龍橋車站復建蒸汽機車水塔
    青龍橋車站復建的蒸汽機車水塔近日亮相 已拆除半個多世紀的青龍橋車站水塔近日在原址復建。這座復建的蒸汽機車水塔雖然不具備給水功能,僅是一座景觀建築,但有助於市民了解青龍橋車站的原貌。京張鐵路1909年建成之初,全線共計築造蒸汽機車水塔11座。
  •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楊存信:父子接力,69年守望百年京張
    10月的北京秋高氣爽  古老的燕山綿延起伏  京張高鐵的開通運營  讓這裡煥發出新的光彩  北京市延慶區,長城腳下,青山環抱中的青龍橋站矗立著詹天佑先生的銅像,保留京張鐵路使用過的舊鋼軌,存放著寫有蘇州碼子的老路標,演繹著一段百年京張的動人故事。
  • 青龍橋火車站煥發新生機
    據了解,青龍橋火車站是京張鐵路線上最初建成的16站中最著名的一站,「人」字形鐵路就修建於青龍橋的山谷中。車站整體保護較好,車站建築及周邊環境都大體保留著百年前建站之初的風貌,每年吸引成千上萬遊客前去參觀。進入21世紀後,隨著國家對工業遺產的重視和廣大市民文物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青龍橋火車站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 探訪中國不乏別具一格10座火車小站,你去過幾個呢?
    中國不乏別具一格的火車小站:百年滄桑的老站、一炮而紅的網紅車站、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連出站口都沒有的秘境車站……這一次,我們搜羅了10座有意思的小站,看看你去過其中幾座吧。阿爾山站最美鐵道小站來一睹阿爾山站風採的旅行者越來越多,以至於在烏蘭浩特和白阿鐵路沿線,出現了一座座阿爾山站的「複製品」。不過,真身畢竟只有一個。小站阿爾山的魅力,依舊不可替代。
  •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長眠「中國最文藝」的小火車站旁
    上世紀初,詹天佑負責修建的京張鐵路,是首條由中國人自行設計、自行建設的幹線鐵路,詹天佑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1982年,詹天佑遷葬於京張鐵路上的青龍橋火車站旁,陪伴著自己親手設計的鐵路和這座號稱「中國最文藝」的小火車站。
  • 通州火車站迎「貨運改客運」後首個春運 百年小站用上人臉識別
    原標題:通州火車站迎「貨運改客運」後首個春運 百年小站用上人臉識別   隨著長假落幕,鐵路也迎來了春運返程客流高峰。通州火車站這座因市交通鐵路開通而重新恢復人氣的百年小站,2018年也迎來了首批春運客流。
  • 新京張鐵路環評報告公示 車迷憂百年古蹟受損(圖)
    雖然本次公示透露的訊息很少,但是不少鍾情於百年青龍橋火車站的車迷們卻看出了端倪。「根據公示內容,新建八達嶺長城站為地下站,一定會下穿青龍橋火車站,我們擔心長期的震動會影響地面上的站房和『人』字形鐵路。」新京張鐵路未建,車迷們已經開始擔心了。
  • 青龍橋火車站
    青龍橋火車站青龍橋火車站位於北京八達嶺,位置不是特別好找,根據導航,進入這裡需要步行一段距離,但實際來到這裡發現青龍橋站是百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著名的「人」字形鐵路所在地。「人」字形鐵路目前仍在使用中,北京市郊列車S2線途徑這裡,在青龍橋站停靠並換向,但不辦理客運業務。青龍橋站保留了百年前的建築樣貌,詹天佑雕像及詹天佑墓也在這裡。由於疫情原因,這裡暫時不開放,因此我也沒能走到站臺上及站房前,只是遠觀拍攝了幾張照片。
  • 追火車的人:乘最慢的綠皮火車,去最美的小火車站
    從火車上看美麗的阿爾山阿爾山站的光芒,足以點亮這片森林和湖泊密集的靈境之地。關於這座小站,有太多的傳奇故事。這座車站建築上的修建者,同樣是在這片土地上犯下滔天罪行的侵華日軍。始建於1905年的青龍站(北京延慶縣)
  • 一座與電影《芳華》相關的鐵路小站
    紅燈依然亮著,我以為這鐵路早已不用,車站的站長告訴我,客運早已停止,而今一日有兩趟火車從這裡經過,今天是沒有機會見到火車了。 而我們莫名來到的芷村站也是滇越鐵路上一個重要的小站,也是我們旅遊活動的一個重要景點
  • ​京張鐵路:穿越百年的歷史
    從北京到張家口,從京張鐵路到京張高鐵,短短200公裡,卻折射出中國鐵路的百年發展的軌跡。在成府路彎彎曲曲的街巷中,藏著一座京張鐵路的老車站——清華園站。1910年,已經建成通車的京張鐵路為提升運力,增設清華園站。清華園站和青龍橋站、清河站等京張鐵路沿線老車站的形制相同,同樣的拱形門券,同樣的青磚築就。這座車站雖然規模很小,但候車室、售票處、貨運倉庫一應俱全。清華園站自建成起就擔負著重要的接送旅客的任務。
  • 新詹天佑把百年「人」字改成「大」字
    列車行駛在八達嶺群山中的京張鐵路上 王嵬/攝北京城外西北方向,層巒疊嶂、石峭彎多的八達嶺山嶺中,兩條鐵軌高低錯落,湊成一個尖銳的夾角,形成「人」字,在青龍橋車站交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運營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如今,它109歲了。詹天佑銅像也俯瞰這條鐵路96年了。
  • 長城腳下動土:新詹天佑把百年"人"字改成"大"字
    列車行駛在八達嶺群山中的京張鐵路上 王嵬/攝  北京城外西北方向,層巒疊嶂、石峭彎多的八達嶺山嶺中,兩條鐵軌高低錯落,湊成一個尖銳的夾角,形成「人」字,在青龍橋車站交匯。  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運營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如今,它109歲了。詹天佑銅像也俯瞰這條鐵路96年了。百年來,西北方向進出北京的列車,開進八達嶺山脈,沿著33.33‰的坡度,緩緩駛入青龍橋車站站臺,調換車頭方向,緩緩駛離。  在它腳下的山體中,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正在修建。京張高鐵於2016年4月開工,預計在2019年年底通車。通車後,從北京到張家口將僅需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