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首次證實:我們的母語起源於中國北方

2020-12-16 IT之家

如果沒有語言,就不可能有人類文明。作為中國文明載體的漢語,承載著中國人對世界的獨特體驗,蘊藏著中國智慧。但是漢語從何處來?又是怎樣演化的?一直以來在語言學界充滿著各種假設和爭論。

今天,在學術期刊Nature中,中國科學家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利用統計學分析方法,結合遺傳學、語言學、考古學等證據,首次確認了包含漢語在內的漢藏語系起源於大約4000-6000年前的中國北方黃河流域。而漢語是最早從漢藏語系中的分化的語族,這一時間可以追溯到大約5900年前。

南北起源之爭

漢藏語系是語言學家按照譜系分類法劃分的一組語群,按照使用人數計算,是僅次於印歐語系的第二大語系,它包含超過400種語言和方言,總使用人數達到15億左右,漢語、藏語、緬甸語都屬於該語系。

漢藏語系的分支(圖片來源:STEDT/UC Berkeley)▲

對漢藏語系從何處何時起源,之後又是如何演化進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語言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史前的語言發展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了解語言的演化過程對於回答歐亞大陸東部人口遷徙等問題也至關重要。

此前,對於漢藏語系起源於何時何地,語言學家們一直存在爭議。一種假說認為,它起源於大約4000-6000年前的中國北方黃河流域,研究人員認為來自黃河流域上遊和中遊地區的人們說的是漢藏語系的祖先語言,在4000-6000年前,一部分人向西遷徙到了西藏,向南遷徙到了緬甸,他們成為使用藏緬語言的祖先;另外一部分人向東、向南遷移,最終成為說漢語的漢人。這種觀點被稱為「北方起源假說」,大多數歷史語言學家傾向於這一假說,並認為漢藏語系的擴張與新石器時期的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

另外一種被稱為「西南起源假說」的觀點認為,漢藏語系起源於至少9000年前的西南部地區,主要包括現在的中國四川西南部、雲南以及印度東北部一帶。這種假說進而又分為兩種假設,一種認為說漢藏語言的人群起源於13500年前的四川西南部,在大概9000年前分化為兩支:一組人群前往印度東北部,另外一組人群向北前往黃河盆地地區,後一群人被認為是當代中國人的前身。另外一個假設認為漢藏語言起源於大約9000年前的印度東北部。

證實北方起源假說

此次,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金力及同事對109種漢藏語系語言詞彙中詞語的字根意義進行了統計學分析,結果與「北方起源假設」一致,同時研究人員得出的結果與遺傳學、考古學、人類學等學科收集的證據能夠相互驗證。

研究人員認為,漢藏語系的分化主要與中國北方的兩種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關。漢藏語系分化為漢語言首次出現於約5900年前,發生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而藏緬語的分化大約出現於4700年前,發生在馬家窯文化中期。同時,藏緬語言的分化時間與來自Y染色體的遺傳證據一致。2000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分析了漢藏語言人群的Y基因組之後,認為在一萬年前的黃河中上遊地區生活的古代人群,發展了東亞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他們是現代漢藏人口的祖先。

仰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的範圍(圖片來源:Nature)▲

考古學證據表明,漢藏語言的分化與兩種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之間的關係,可能歸因於人口的快速增長以及農業的發展。黃河流域的大量考古遺址以及森林砍伐情況表明,在大概6000年前這一地區出現了人口的快速增長,這一情況在5000-4500年前加劇。

此外,研究人員認為,漢藏語言的傳播可能與小米農業自6000年前起的地理分布有關。小米(又稱粟)農業的發展主要出現在的中國北方,特別是黃河流域,之後並向西部、南部,沿著青藏高原邊緣傳播。

此次研究的作者之一、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人類學博士後張夢翰表示,在史前,語言的分化和傳播都是依賴於人的活動來進行。所以能夠看到在史前,語言的分化或多或少也能反應那些群體或者說這些語言的先民的活動情況。

語言學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潘悟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東亞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活動,他們向北遷移,在黃河中下遊形成漢藏語系的祖先。這些祖先一部分向東南遷移,到達中原地區,形成漢語。第二部分向西南遷移,主要就是藏民。此後,由於氣候和北方長期戰亂的原因,漢族的分布、遷徙大部分是從北向南,「我們的語言反應出來的大體上也是這個情況。」潘悟雲說。

解決人類重大問題的鑰匙

在同刊發布的評論文章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Randy J。LaPolla表示,這一研究成功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他認為,對漢藏語系的研究歷史遠沒有印歐語系時間長,因此,關於漢藏語系很多基礎性的關鍵點一直以來並不確定,比如漢藏語系的起源問題。「此次研究,作者加深了人們對漢藏語系基礎性問題的認識,這可以讓其餘學者在此基礎上更深入地探索這一語言家族地歷史,」Randy J。LaPolla寫道,「除此之外,這項研究還有助於其他學科的研究,比如考古學及歷史學。」

從方法學上來說,此次研究也是一次創新與突破。據潘悟雲介紹,此次研究採用了貝葉斯系統發生學方法,取代了傳統的語言年代學方法,使得語言年代的確定從猜想走向實證。

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論文作者之一嚴實認為,此次研究對未來進行漢藏語研究以及中國各種語言的演化研究做出了一個理論框架,知道了漢藏語系,包括中國、緬甸、印度的源頭在哪兒。通過這個問題未來還可以研究很多語言學的其它問題,比如考古學、民族學,甚至還可以拓展到社會演化、文化演化等方面,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我們之後的目標還是通過語言學和遺傳學來繼續研究整個中國、東亞地區的人群起源、混合、發展、演化的過程。」嚴實說。

相關焦點

  • 新石器時代晚期,漢藏語系起源於中國北方 復旦團隊揭示全球第二大...
    >圖說:漢藏語系中109種語言的譜系樹 復旦大學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近日,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宣布綜合運用了語言學和遺傳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語系漢藏語系起源及分化的時間和地點——語言譜系證據支持漢藏語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起源於中國北方
  • 中科院首次證實:中國海帶來源於日本北海道
    據《中國科學報》3月7日報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種質庫科研團隊與日本北海道大學教授Yotsukura合作,首次對中國栽培和野生的海帶群體進行了溯源研究,初步證實我國海帶群體來源於日本北海道。同時,科研團隊還對我國北方海帶主要栽培品種(系)進行了系統的分子遺傳分析,從分子水平揭示了目前我國北方地區的主流海帶品種存在名字使用不規範、品種界限模糊、品種混雜等現象,這為未來制定海帶良種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藻類學研究》雜誌上,第一作者是研究助理李霞。
  • 「許昌人」否定了北方中國人起源於非洲?
    經過後來諸多相關研究,持這一觀點的學者普遍認為,晚期智人(下文中所說「智人」,特指晚期智人)在10萬年前從非洲出走,取代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直立人及早期智人。中國學者金力是這一觀點的堅定支持者。⑦這些發現讓持「多地區起源說」的學者們興奮不已。如中國學者吳新智說,「『夏娃假說』主張非洲移民完全取代其他大陸原住民的論斷是不符合事實的。原來相信『夏娃假說』的學者正趨於改信『同化假說』」。
  • 已經證實了!「倭人起源於雲南」日本的祖先為中國雲南的少數民族
    移民大抵是黃皮膚的蒙古人種,主要由來自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長江下遊的吳越人,及漢人和朝鮮人混合形成。他們沿著朝鮮半島而下,渡過海峽,登上了這個位於東亞盡頭、曙光總是第一抹生起卻是火山密布的列島。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鳥越憲三郎最早發表新說「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雲南省」。
  • 中國十二生肖起源於何方?韓國人:傳統文化
    不少學者認為,黃帝時期開始形成的甲子紀年,就是中國十二生肖文化的起源。另外,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至今流傳著十二獸紀日曆法,傳說源自夏朝先祖大禹。有學者認為,十二獸紀日曆法反映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彝族和黃帝同樣出自古羌,因此生肖文化應該起源於黃帝之前。
  • 韓國學者認為七夕起源於高麗後傳入中國,日本學者卻說太不要臉
    點讚+關注中國七夕節是農曆七月初七,日本的是陽曆7月7日,韓國也有七夕節,韓國七夕節跟中國是同一天。不過韓國的習俗,跟中國和日本都有差別?點讚+關注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是中國習俗,後傳到韓國;高麗時代,恭愍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牽牛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發給百官們。
  • 西方學者認為古中國文明起源於古埃及?但事實打臉,傳承不會說謊
    國內學者如易中天也認同這一觀點,因此從四個文明古國的歷史來看,古埃及文明有6000多年的歷史,古巴比倫形成於5500多年前,古印度有4000多年的歷史,古中國只有3700年的文明,因此在四個文明古國中,中華文明出現的最新。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對此西方學者給出了答案,即中國文明起源於西方古埃及!
  • 學者:中國首次發現海德堡人類型化石
    學者:中國首次發現海德堡人類型化石 2018-09-13 06:19:在我國首次發現海德堡人類型化石  本報石家莊9月12日電(通訊員 張耀東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江濤)河北地質大學今日舉辦信息交流會。
  • 中國人起源於非洲?中國科學家:人類起源於中國西南
    自從人猿相揖別,現代人的起源是哪裡,曾引發考古界、古人類學等專家學者巨大的爭論。最終從考古學以及對人類基因的研究,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被廣泛的認可。古人類的遷徙路線,就是從非洲走向了世界各地。當然對於「非洲起源說」的爭議也從來沒有斷過。
  • 日本學者證實這一群島屬於中國「臺灣省」
    您想看的,就是我們要呈現的,歡迎關注「全球大眼界」百家號,小編以後會為大家創作更好的文章,謝謝您的關注。一百年前,一個琉球國在琉球群島上誕生了,並且它還擁有自己的語言。在明朝時期,中國曾冊封這個國家的統治者為琉球王。琉球國水路便利,中國把它當成一個樞紐。
  • 首次曝光!日學者發現侵華日軍使用「毒氣」鐵證
    日軍正式報告「戰鬥詳報」(共同社)「1939年日軍侵華期間,日本陸軍毒氣部隊曾在中國北部地區使用過讓人體皮膚和黏膜潰爛的『糜爛劑』、強烈刺激呼吸器官的『噴嚏劑』毒氣彈。」近日,日本一位歷史研究人員發現了寫有上述情況的詳細記錄。
  • 日本人起源於哪裡?日本學者:中國有一個省是日本人的發源地
    繩文人與彌生人當代著名學說:起源於中國雲南日本古人類的化石極少,幾乎沒有更新世的代表。1931年,在兵庫縣明石市發現的「明石原人」被認為與中國「北京人」相當,但近年來又被學者所否定。目前日本最古老的人類化石是「牛川人」,為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最早的遺址為大分縣的早水臺遺址,約為10萬年前。新石器時代的日本人化石,有「三日人」,「濱北人」,「港川人」等。
  • 語言學者韓晗談「風月同天」:我們一定要有母語自信
    韓晗疾呼:傳承中華文化,必須「補習」漢語修辭;文化自信,必須守護我們的母語自信。韓晗。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漢語之美,美在修辭草地:因為抗擊疫情,幾句典雅的古詩文「出口轉內銷」,順帶讓很多人再次驚嘆我們的漢語真美。
  • 學者:「現代醫學起源於古埃及」不科學
    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被譽為「醫藥之父」「一些正統派的學者一直認為古希臘,特別是希波克拉底是現代醫學之父,但是我們的發現表明,古代埃及人在醫藥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並且遠早於我們此前的認識。」北京科技報:對於現代醫學起源於古代埃及的觀點,您是否認同?為什麼?甄橙:我不認同。這個英國科學家提出的「古埃及3500年前就有醫學檔案」和「古埃及人用植物作為藥方治病」等證據,我認為他是從歷史學和藥物學方面分析的,這兩個研究領域的學者對於現代醫學的理解帶有想像性和片面性。
  • 越南民族真的起源於中國?安南人與中國到底有何關係?
    關於越南民族起源於中國的歷史爭論由來已久。上世紀初,法國著名學者沙畹認為,越南民族其實是起源於中國浙江省北部的古越國。騎車的越南女子按照兩位法國學者的觀點,安南人(古越南)起源於北越或者雒民,這些人是從浙江遷移到廣西南部的,隨後又從廣西不斷遷移到越南。這些人遷移到越南後,成為了最早的安南人的祖先。對於越南民族的起源,越南人是如何看待的呢?
  • 我們的母語從哪來?復旦學者揭示世界第二大語系起源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篇論文今天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 (論文連結) ,這是中國語言學研究成果第一次登上《自然》主刊。圖片來源:Wikipedia 金力團隊研究結果顯示,漢語與藏緬語族分開的時間大約在 5900 年以前,這個時間基本上對應中國北方的仰韶文化晚期到馬家窯文化早期之間,為漢藏語系的「北方起源假說」提供了有力支持。
  • 中美專家研究證實:「南島語族」的祖先是福建人
    經中美兩國考古學者2年多來的聯合考察和研究證實,南太平洋、印度洋的「南島語族」眾多島國2.7億居民的祖先來源於中國的福建省。這一重大發現證明了在舊石器時代以前,海洋也是人類生存的空間。同時證明:中華民族也是人類海洋文明的開創者之一。這是近日從福建省東山縣博物館獲悉的。  「南島語族」的祖先是哪裡人?
  • 日本大和民族起源於古中國?日本學者揭開了答案,並非胡亂猜測
    不過,對於日本大和民族起源於古中國,日本學者埴原和郎列出有力證據,揭開了答案,表明這種說法絕非胡亂猜測。埴原和郎列的「二重構造說」是目前公認的,關於日本大和民族起源於古中國最為權威一種學說,根據這種學說解釋,約3萬年前的繩文人和2300年前的彌生人這兩種起源最終構成了如今的大和民族。
  • 再訪:西方文明起源與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還有眾多科學家研究得出結論:世界各地動物都起源於青藏高原。所以絕對不會全世界動物都起源於華夏而做為高等動物的人類卻起源於非洲。既然,人類都起源於中國,那人類文明按邏輯推理當然也只能起源於華夏。以前只認為中國人的古老DNA與非洲人古老DNA相同,就說中國人來源於非洲,那麼為什麼不反向思維一下:非洲人起源於我們中國呢?
  • 「櫻花起源於中國」 是一需要普及的知識
    昨日,中國櫻花產業協會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櫻花真正的起源地是中國,且有日本權威的櫻花專著證實。(3月30日《南方都市報》)這的確是一種尷尬的現象,原本起源於中國的櫻花,據說只有0.2%的中國人知情,眾人都盲目地認為櫻花是來自日本的「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