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場「ID:bjzhuchang」給足改小組和體育總局的領導寫了一封信,不知道這封信有關領導們收到沒有,歸根結底,就是要表達「北京國安」這個名字不能取消的意願,這個意願不是我們一家之言,從投票就能看出來,代表了九成以上的北京球迷。
昨天的推文中,很多球迷也留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一個球迷提醒,他仔細的查過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的控股方的情況,認為符合中國足協的中性名規則。針對這位球迷提出的問題,北京主場「ID:bjzhuchang」今天也重新進行了查詢和比對,發現確實如這位球迷所說,「北京國安」四個字並非國安投資人和控股方的關聯企業名稱,在此我們將查詢的內容做一個詳細的說明,以便大家對這個結果更加明晰,更便於日後萬一足協和陳戌源無理取鬧,我們可以直接取證。
根據啟信寶和天眼查等公開信息顯示,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有兩個:
一為中赫置地有限公司,控股比例64%,投資企業18家;
二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6%,投資企業32家。
然後我們分別看一下這兩個控股方的投資企業和法人
中赫置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孫鵬,董事長:周金輝)
其下屬有18家公司
北京赫華體育管理有限公司
蘇州君怡同享貿易有限公司
蘇州欣盛怡隆貿易有限公司
蘇州乾如元意裝飾有限公司
申赫投資控股(上海)有限公司
中赫置業(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潤豐雲通諮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赫華陽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中赫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赫華永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北京赫華瑞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蘇州好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江蘇好景投資有限公司
中赫置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南京中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新天朝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
再看看國安的第二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朱鶴新)
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對外投資共有31項分別是:
中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中信資產運營有限公司
重慶逸百年現代農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中信城市開發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
中信財務有限公司
國開裝備製造產業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國開熔華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和業投資有限公司
天津濱海櫃檯交易市場股份公司
北京航天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
中信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中信興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京城大廈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中信國際大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中國中海直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國際經濟資訊有限公司
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
可以看到的是,以上中赫置地和中國中信有限公司的所有控股公司中,並沒有「國安」二字。
那麼,昨日我們查到的中信佔有20%股權的中信國安公司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主要是因為中信的牌子太大,涉及的投資太多,導致很多人給搞亂了。
在啟信寶裡查詢「中信國安」,有771條信息。其中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中有20.94%的股份歸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但仔細比對發現,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和控股國安的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並非是同一個企業,也並非是同一法人,雙方之間也沒有股權交叉。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100%控股的企業,而投資國安的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是由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中國香港註冊的企業。
也就是說,投資國安俱樂部的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和投資中信國安公司的中國中信有限集團公司,是兩個獨立的企業法人,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關聯。
在該規範和要求的第一條中表述為:俱樂部的工商部門註冊的官方名稱應規範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其中俱樂部名稱長度不得超過十個漢字。
而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這個名字,就是俱樂部工商部門註冊的官方名稱。其中,「北京」指的是行政區劃,「中赫」和「國安」指的是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即足協要求的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是企業組織形式。
根據中國足協日前頒布的俱樂部名稱規範和要求,第三點中提到: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使用與上述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相似或相近的漢字或詞組。
因此,在這裡面,「中赫」和「國安」是目前的俱樂部名稱,「中赫」是俱樂部股東,因此不得使用。而「國安」兩字算不算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品牌名稱呢?至少從目前所查到的資料上來看——算不上。
因為國安俱樂部的股東之一的中國中信有限公司的股東關聯方裡,沒有以「國安」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的。而中國中信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及諸位董事,名下也沒有以「國安」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的。
所以,無論是從球迷感情、球隊歷史還是從股權、規則來看,「國安」二字都不違規。
日前,國安俱樂部已經向中國足協提出了申請,詳細闡述了「北京國安」這個名字的符合中性化名稱。但該申請並未得到足協的任何口頭或書面回復,中國足協對於國安的主動溝通給了一個「不理不睬」的嘴臉。
前幾天,有媒體採訪足協主席陳戌源,問及俱樂部更名的事情,陳戌源這位剛剛發言讓別人「摸著良心」,並把引進奧斯卡這樣的外援比喻對中國足球毫無用處的足協主席,把官架子端的老高,只說了一句:規則在那擺著,各俱樂部自己去比對。
|當初是tm誰把奧斯卡帶到中國的?
現在中國足協給咱們來了一個不言不語,說明足協心裡打鼓,也說明陳戌源膽戰心驚。他自己心裡明白,更名這個事情,最大的爭議就在「北京國安」。
那麼國安方面現在怎麼做呢?據悉,俱樂部方面一邊在等待足協回復,一邊準備將「國安」作為申報註冊的中性名稱。俱樂部的意圖很明確,不到最後時刻絕不放棄繼續使用「國安」。
有球迷說,為了避開「國安」字樣,可以協調中信國安公司改名。類似的事情已經有人做了,中乙的內蒙古草上飛隊的投資方是內蒙古草上飛貿易有限公司,這樣的名字肯定是不合規的。於是,草上飛公司把自己的名字給改了,變成了蒙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這樣,「草上飛」就跟投資方沒有任何關係了,球隊使用這個名字也就沒有問題了。
草上飛公司把自己的名字改了,讓球隊繼續叫草上飛隊,這恐怕並不是為了傳承什麼足球文化,而更大的可能是草上飛公司自己就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好聽,因為草上飛一般都被習慣說是「飛賊」,所以,既然足協讓改名,那我不想要的名字留給球隊,我自己改個好聽的名字吧。
當然,草上飛公司可以這麼做,但中信國安肯定不行,畢竟中信國安的地位在那裡擺著,而且叫中信國安的公司有很多,要改的話好幾百家公司都要改名,這顯然不現實。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國安俱樂部再次進行股權轉讓,將中國中信公司的那部分股權轉讓給別的公司,這樣中信不再是國安的投資方,中信旗下到底有沒有中信國安公司也就不重要了。但這個問題在於,一方面需要有金主願意投資北京足球,另一方面中信還要願意退出。
最後還有一種就是通過中信和中赫的力量直接找到更高層領導,讓更高層領導過問中超球隊更名的事情。在北京這個地方,「官大一級壓死人」,陳戌源也不敢不聽領導的。更何況,從股權關係來說,國安本來就不用更名,找個領導疏通一下,陳戌源賣個面子給領導,事情也就解決了。
再退一萬步說,陳戌源和中國足協如果執意不講道理,違背事實,非得認為中信國安和國安俱樂部有瓜葛,那其實也無所謂。國安俱樂部就按照「國安」這個名字上報,中國足協真的敢取消國安隊的註冊資格嗎?不敢!因為取消註冊資格對於中國足協來說更麻煩,中超一下少了一個隊,而且是一個擁有眾多國腳的球隊,一個在亞洲都享譽盛名的球隊,賽程怎麼排?亞冠怎麼打?國家隊怎麼辦?由此引發的一系列事端怎麼處理?中國足協和陳戌源自己也要掂量掂量。
說白了,這個時候,面對「國安」的生死存亡,球迷也好,俱樂部也好,要拿出一些「跟丫死磕」的態度來。事實就是,「國安」兩個字就是中性名,就是品牌,就是與投資方無任何關係,這是鐵的事實,不容更改。
這正如今天國安將士返回國內的航班上,空乘人員說的話:這裡是哪兒?北京。我們的球隊,還是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