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衝繩海槽發現2個黑煙囪 即海底熱液噴口

2021-01-11 中國網

新華社青島5月12日電(記者張旭東)我國最先進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號12日完成首個科考任務返回青島母港,在這個航次中我國科學家在衝繩海槽發現了兩個「黑煙囪」,即活躍的海底熱液噴口。

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超倫告訴記者,「科學」號首先在衝繩海槽獲得了一個50公裡×50公裡的高解析度海底地形圖,科考隊員參考以往資料,取得了熱液區的位置,再用水下纜控潛水器(ROV)下潛作業,探測到了2個「黑煙囪」和4個熱液溢流區。

李超倫介紹,2個「黑煙囪」位於「科學」號探測區域的北部、衝繩海槽的中部。「黑煙囪」周邊生物群落旺盛,在這個區域採集到了貽貝、潛鎧蝦、阿爾文蝦和冒貝等大量生物樣本。

「『科學』號探測區域的南部雖沒有探測到『黑煙囪』,但探測到了熱液溢流區,生物同樣豐富,科考隊員採集到了海綿、管狀蠕蟲等生物樣品。此外,這個航次獲得了大量高清海底視頻,國際同行給予高度評價。」李超倫說。

李超倫表示,這個航次能取得這麼多珍貴的樣品,首先得益於「科學」號的先進性能,這艘新科考船不僅能克服惡劣海況,而且原地定位7小時至8小時誤差不超過1米,這對科學考察非常重要。同時,水下纜控潛水器(ROV)性能穩定,為科考提供了堅實保障。

「科學」號首航承擔的是中國科學院海洋先導性科技專項和國家973項目的西太平洋海底熱液調查任務,兩個航段共歷時35天,航程4065海裡。「科學」號此行搭載了全海深多波束測深系統、深海拖曳探測系統、淺地層剖面測量系統、水下纜控潛器(ROV)、溫鹽深剖面儀(CTD)、電視抓斗、沉積物箱式採樣器、沉積物重力柱狀取樣器和底棲生物拖網等先進儀器設備,對熱液區及鄰近區域地形地貌信息、水體、沉積物、生物等樣品以及水文和流場數據進行了系統採集。

這個航次共完成25個站位的地質採水和生物採水作業,獲得了水體不同層位的深度、溫度、鹽度、溶解氧、甲烷、濁度等理化環境參數;獲取熱液噴口及鄰近區域大型海洋生物樣品1400餘頭,種類超過50種,並從熱液區底層水、沉積物、巖石及大型生物樣品中現場分離培養超過300株微生物;採集到硫化物、巖石和沉積物等地質樣品30多件。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在衝繩海槽發現2個活躍海底熱液噴口
    中國科學家在衝繩海槽發現2個活躍海底熱液噴口   我國最先進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號12日完成首個科考任務返回青島母港,在這個航次中我國科學家在衝繩海槽發現了兩個「黑煙囪」,即活躍的海底熱液噴口。
  • 從龜山島認識海底熱液|漲知識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以為大洋深處是黑暗和死寂的生物沙漠,這種觀念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美國科學考察艇阿爾文號兩次深潛到東太平洋海底之下的深處,發現了深海黑煙囪,採收了許多生物樣本才被改變。人們發現深海海底實際上就像熱帶雨林,生物的多樣性非常高。至今人類已發現數百個海底熱液區。
  • 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新證據
    我研究人員利用自主設備在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了新證據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原位探測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受訪者供圖近日,我國科學家在深海熱液又被稱作「黑煙囪」,通常與海底巖漿活動有關,是一種海水被加熱並與巖漿中揮發性物質一起噴出海底所形成的地質現象,溫度可達三四百攝氏度,熱液流體的噴發不僅向海洋釋放熱量,還帶來了很多的金屬元素和氣體組分,孕育了豐富的基因資源和大量熱液硫化物礦床。
  • 深海黑煙囪——地球往日的回聲
    海底黑煙囪的發現震撼了全世界,它的發現不僅意味著人類找到了一種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尋找海底硫化物礦藏的標誌物,隨著幾十年來人們對它的研究不斷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它在海洋礦物的形成過程、海底地質變化以及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等研究方向上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科學」號科考船舉行首航儀式 將赴衝繩海槽考察
    我科考船赴衝繩海槽考察  8日,「科學」號首航儀式在青島中苑碼頭舉行  航次首席科學家李超倫說,「科學」號此次搭載了46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將開展先導科技專項「深海海洋環境與生態系統」項目海底熱液系統相關研究,對衝繩海槽熱液區的熱液噴口周圍海洋物理、化學環境進行現場原位觀測和取樣分析。  按照航次計劃,「科學」號將於4月10日抵達目標海域,並開展地球物理調查、地質和生物取樣等海上調查工作,預計5月2日完成第一航段任務。
  • 太平洋海底發現新的深海熱液噴口
    據每日科學在線報導,美國的一支多個大學組成的聯合考察隊在乘坐「亞特蘭蒂斯」號考察船考察哥斯大黎加太平洋海岸的海底火山時,發現了海面2600米以下的一個熱液噴口(hydrothermalvent),他們將這個新熱液噴口命名為「美杜沙」(Medusa)。
  • 中國「科學號」科考船在衝繩海槽作業遭日艦阻撓
    原標題:中國「科學號」科考船在衝繩海槽作業遭日艦阻撓   資料圖:衝繩海槽位置   中國科考船赴衝繩海槽考察遭日本無理抗議   中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科學號」日前抵達衝繩海槽,考察深海海洋環境與生態系統,而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聲稱中方船隻連續兩天進入了日方所謂的專屬經濟區
  • 我國首次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奇特現象
    、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與測繪、海洋化學與生物生態和海洋環境熱點等六大學科領域調查,取得了豐碩科考成果,特別是在全球發現了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其中,科考隊員最重要的發現是在南極發現了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的現象,並獲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形成與海底熱液活動密切相關的直接地質與地球物理證據。  在南極一海域,科考隊員基於海底地震、淺地層剖面、電視轉鬥等裝備對不同地質單元的海底沉積物進行了定點採集,完成了15個站位的箱式取樣和8個站位的柱狀取樣,採集到熱液活動和冷泉活動產物。
  •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時了解到,「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進行了物理海洋與氣象、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與測繪、海洋化學與生物生態和海洋環境熱點等六大學科領域調查,取得了豐碩科考成果,特別是在全球首次發現了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 海底熱液冷泉並存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海底熱液冷泉並存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時間:2018-03-21 12:01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底熱液冷泉並存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近日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進行了物理海洋與氣象、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與測繪、海洋化學與生物生態和海洋環境熱點等六大學科領域調查
  • 中國科考船衝繩海槽遭日方阻撓 與東海劃界爭議相關
    據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消息,4月8日「科學號」在青島中苑碼頭舉行首航儀式,此行將對衝繩海槽熱液區的熱液噴口周圍海域物理化學環境進行現場原位觀測和取樣分析,預計航期25天,計劃4月10日抵達目標海域,開展地球物理調查、地質和生物取樣等調查工作,5月2日完成第一航段任務。
  • 在那深藍的海底,生物多麼神奇
    在無數引人探索的海洋奧秘之中,幽深的海底世界一直牽引著人們的好奇心。研究表明,深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圈資源,對於維護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及保護海洋生物的多樣性都具有重要意義。第11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2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剛剛過去,本期特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陶軍教授帶來「海馬相機」拍攝到的精彩海底世界,以及來自印度洋深海熱液口的生物標本影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潛遊在深海的多彩生命。
  • 「失落之城」與海底生命起源
    1872年,大西洋洋中脊在挑戰者號科學考察(Challengerexpedition)期間被發現。Charles WyvilleThomson帶領一班科學家上船在研究未來跨大西洋電報電纜的位置時,發現大西洋中央的海底高度有大幅的升高。1925年,聲納證明了此山脊的存在。
  • 中國最先進海洋科考船「科學號」探測衝繩海槽 日本巡邏船阻撓
    中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科學號」近日已抵達衝繩海槽開展活動,昨天(13日)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兩艘巡邏船阻撓但未予理睬。剛剛服役的「科學號」本月8日開始了它的首航之旅,任務是在衝繩海槽探索生命起源。4月8日,「科學號」駛出青島港,開始首次科考任務「科學號」科考活動遭日本阻撓中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科學號」日前抵達衝繩海槽
  •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
    ,進行了物理海洋與氣象、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與測繪、海洋化學與生物生態和海洋環境熱點等六大學科領域調查,取得了豐碩科考成果,特別是在全球首次發現了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首次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奇特現象  隨船領隊、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長李鐵剛介紹,「向陽紅01」船於2017年12月30日開始執行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海上考察歷時46天。
  • 衝繩海槽南部唐印硫化物熱液區礦物學、地球化學、Sr-Pb同位素及原位S同位素研究:巖漿流體和沉積物對熱液系統成礦物質的貢獻
    現代海底熱液硫化物系統的主要成礦物質來源於海水和火山巖,但在島弧/弧後盆地(如Manus、Lau弧後盆地,Kermadec、New Ireland
  • 6到8米長未成年魷魚被發現 深海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又過了20多年,直到2003年4月2日,英國廣播公司發布,在南極海域附近再次找到了一頭大王酸漿魷的樣本,是的,找到的時候它就已經死了。這頭大王酸漿魷的總長度是6到8米,如果不算觸手,身體的長度是2.5米。不過,這頭大王酸漿魷依然是一隻未成年的。成年的大王酸漿魷到底能長到多大,這依然是一個謎。
  • 「科學號」衝繩海槽科考 遭日阻止_海峽都市報電子版_海都報電子版...
    N法晚 據日本媒體昨日報導稱,中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科學號」日前抵達衝繩海槽,考察深海海洋環境與生態系統。而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聲稱,中方船隻連續兩天進入了日方所謂的專屬經濟區,要求中方停止科考,並進行無理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