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玉壘馬家門農家,鑑於主婦叼著菸捲的強悍和貪婪,夜間插好門,挨到天亮。
簡單洗漱,與掃地的農婦打聲招呼,開始今天的行程,目的地九寨溝縣城,大約120公裡,難度不大。
今天的行程路線:文縣玉壘鄉-文縣-九寨溝縣
一出門,仍然是沿著G212在白水江邊盤旋行走,朝西北上行。這條國道可以一直走到文縣縣城,兩岸皆高大山嶺,植被稀疏。
放羊人在空曠的國道上驅趕羊群,新的一天開始了。
在路邊看到「陰平古道」標誌碑。
陰平古道一部分
「陰平古道」可不簡單。起於陰平郡,即今甘肅隴南文縣的鵠衣壩(文縣老城所在地),途徑文縣縣城,翻越青川縣境的摩天嶺,到達四川平武縣的江油關(今南壩鎮),全長265公裡,與《三國志》所記的七百裡陰平道完全一致。
陰平道上最險要的去處是摩天嶺,系南秦嶺西延部分和岷山山系東延相互交叉地帶,海拔1000~2700米中高山區,其嶺北西坡度較緩,南面則是峭壁懸崖,無路可行,當年鄧艾就是從這裡裹氈而下,度守摩天嶺直插江油關而滅蜀。
那麼我現在走的國道是古陰平古道的一部分,甘肅南部的文縣與四川北部的青川交界處的摩天嶺北。也就是說,我自西安出發以來,翻過秦嶺之後,從漢中盆地開始,就開始了一路爬高,不過由於道路多沿河流走向盤旋,忽上忽下,沿途美景不絕,並沒有爬坡的累和感覺。
沿江而行,車輛稀少,轉過一道灣,就有新鮮的風景在等待
昨夜無食,今早空腹出門,那叫一個餓啊,原來飢腸餓癟了,就不轆轆叫,只是難耐。前行十幾公裡,路邊一個極小商店,狹小的門臉於我就是希望之門!買些蛋糕,在白水江畔邊吃邊拍照片,還挺愜意。沒什麼,挺好的,偶爾小插曲也是騎行魅力的組成部分。
騎行,吃飯和住宿都是隨意的,不做作的,對物質要求是很低的,可能不適合某些「旅遊」的人
朝陽將前方的高山分割成明暗兩部分,河岸的小塊川地上,揚花的水稻吐著黃蕊、挺拔的玉米長得正旺、蔬菜綠油油的,江水曲折,村舍匍匐在山腳、依偎在江灣,我望著山、逆水而行,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朝陽下的山川
高山大川與川地、農作物
途徑一段維修路段,地上炮灰似的黃土沒了腳背,無處可躲,硬著頭皮騎著推著駛過,車身和人身上下已是回頭土臉。不過,據說我已經是幸運的了,這樣崇山峻岭間開闢的道路時長要遭受塌方斷路威脅的。
看地面白灰,騎車遇到道路這種算沒脾氣
走過塵土飛揚路段,上行到一個村子,黛瓦白牆很是精緻,有水渠在村裡迂迴淌過。停車洗漱,水質清澈,竟是冰冷刺骨,像極了冰雪融水,源頭自某座山峰下洩自流無疑,但時值夏季,望四周並無見雪山,時至今日,仍是疑惑。
夏季刺骨渠水
文縣,隸屬甘肅隴南市,就是古時「陰平古道」的起點陰平郡,被稱為「隴上江南」、「大熊貓故鄉」(文縣大熊貓主要分布在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
讓我驚異的是縣城選址,仍舊如沿途所見的村子那般,坐落在高大的山腳下、湍急的江水畔,給人逼仄、擁擠、無法擴大面積發展感覺。但也許全縣盡皆深山峽谷、江河縱橫,實在無大面積寬敞平緩之地可供建設緣故。
這樣布局的文縣城,有沒有壓迫的感覺
並沒有進入文縣城,繼續朝九寨溝前進,經過石坊鎮、石雞壩鎮,到柴門關,就告別甘肅、離開隴南,進入四川北部阿壩州九寨溝境內。
由此,短短幾天騎行,已經走過了陝西、甘肅兩省(事實上在進入文縣之前,已經經過了四川姚渡鎮,雞鳴三省之地),即將進入第三個省份-四川。只是因為我走過的是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地以及漢江、白龍江、白水江等大河,無比享受其中,不知不覺間完成的穿越。
告別甘肅隴南文縣,進入四川,雖然都只有短短一段,但領略了各省地理風物的豐富性
進入四川,距離今天騎行目的地-九寨溝縣城只有25公裡距離了。
過了省界,迎面而來江畔高地上的村寨,有了明顯的異族風格。這種有著寬大青黑瓦覆頂的二層結構建築,是白馬藏族傳統民居。
隔江而望白馬藏族村寨
白馬藏族現今大部居住在甘肅省文縣鐵樓白馬藏鄉白馬峪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縣、松潘縣、九寨溝縣境內,人口約一萬八千人。「白馬」是古藏語,在漢語裡譯為「藏族的兵」。據說,白馬藏族是吐蕃王朝在東徵途中遺留於這個異鄉土地的一支藏兵隊伍,這是憂傷了千年的民族故事。
白馬藏族祭祀活動
靠近九寨溝縣城(從南往北走,此時應該在縣城南部邊緣),天近黃昏,在路邊一位大姐手舉紙牌牌,問是否住宿,看大姐面善,就跟隨過江上大橋到她家裡看看。出乎意料,這是一座桃花源式的民居,名字叫做「農豐園」。
農豐園,無法忘卻的驛站
石板鋪道、宮燈引領,石片為礎、木樁透牆,翹角飛簷牌樓,上書「農豐園」三個鎏金大字,進得院去,花木扶疏,生機盎然。二層樓房呈直角布局,全木質結構,雕花門窗,靠欄出簷,整個園區古色古香、精緻典雅。很難想像這是一戶農家旅館。
農豐園洗衣修憩,來日再戰
我在農豐園住了兩個晚上,第二天從這裡坐城鄉中巴去了九寨溝景區,晚上返回,第三天才告別繼續騎行,奔赴若爾蓋。
大哥大姐待人親切隨和,住在這裡,吃飯是在隔壁老院子廚屋做的,我們和他的老父親就坐在廚屋圍桌而坐,有家裡的自在舒適。
很可惜,丟了他們的聯繫方式。如果再經過一定尋找,或者有朋友看到,知道他們的信息,能告知是最好的。
且聽下回分解:聽從大哥勸告,遊覽九寨溝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