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本料理店多如繁星。
銅鑼灣一帶尤甚,甚至有整棟大廈每層都有日料店的超級日料航母。
有一間小店,被本地專業老饕所推崇引薦。
店不大,藏身某大廈11層。寸土寸金的銅鑼灣,從座位、空間都看得出地皮金貴。
空間狹長,全部只有30個座位,乾淨,樸素。
正中間,是長長的壽司吧檯。
師傅站於吧檯後面,每有人落柯打,就拉開吧檯中間的玻璃門,從下放隱藏的冰櫃中取出材料,現握壽司。
此張吧檯十分了得。
以日本最名貴的木材檜木製成,撫之,質感厚實光滑,造價不菲。
即使在日本,也只有一流的壽司店才會選用。
客人與師傅,分別在吧檯前後,這種面對面的過招,對美食,是最高的挑戰。
壽司專賣店,只做午市、晚市,從不做一天直落,降低身價。
而且,大部分需要提前預定才有位置。
坐定吧檯。
幾人點了午市專門的壽司套餐,按自己喜好,拼足十款。
此外,昂貴的壽司,需要單點。
面前有黑白兩隻豉油壺,一黑一白,一濃一淡,分別用來點刺身和壽司。
前菜有蒸蛋、小菜、沙拉。
蒸蛋出彩,蛋味濃,調味精細。
除了十款壽司,
又單點了中吞拿魚腩壽司、響螺壽司。
足有六十公分長的長碟端上,並排十隻壽司,由低至高。
盤中不加任何裝飾,樸素,但氣勢十足。
幾人點出的壽司各有不同,如同幾幅山水之作。
壽司講究賞味時間,迅速拍照,就立刻開始享用。
碟上的壽司,已經按照味道從淡到濃,排列了順序。
淡味,是各種白身魚,如墨魚、帶子,脂肪含量低,魚味清淡。
味道略重、油脂略高的赤身魚,其次享用。比如吞拿魚、牡丹蝦。
最重味的,放在最後享用。
包括肉味重油脂高的,豉油調味系列以及火炙系列。
如味道強烈的拖羅、海膽和海鰻,一定壓軸。
挑選其中特別的幾款,放大來看。
吞拿魚醬油漬三葉。
魚身以醬油漬過,鹹鮮滿口。
芽蔥壽司。
極細的一縷小蔥,喚作BB蔥。用海帶紮起,放在米飯之上。一點綠色,一點幼嫩,非常醒目。
響螺壽司。
海鮮之中的貴族香螺,肉質潔白,口感脆彈,做到壽司中,也是極品,甜、爽、Q,與常見的魚生壽司有很大跳躍。
海膽壽司。
味道甘甜,淨吃原味,已經很大享受。不必再點豉油。
牛蒡壽司。
素味壽司的代表。
米飯之中,只卷小小一條醃牛蒡。咬落脆生生,非常清爽。
刺身拼盤,擺盤亦很有個性。如同盛開的一朵花。
重味系列,有一個細節,
即在魚生上刷上一層秘制的豉油,旨在提鮮。
吃的時候,不必再蘸醬油已經很入味。
其實,這正是「江戶前壽司的」一大特色。
科普一下,
江戶前壽司,代表壽司領域的最高水準。江戶,東京的舊稱。
做法傳統,講究食材的新鮮、製作師傅的技藝,技巧性更高。
相比箱式壽司而言,更高一級。
餐廳: 鮨福助
地址:香港銅鑼灣澳門逸園中心
PS:這兩天思忖著這次該給大家送點啥,想想既然說日本料理,那就給大家送日式的拌飯料吧,平日吃飯的時候撒一點上去便香氣十足,不開胃的時候也可以這麼吃,大人小孩皆宜。轉發這篇文章到朋友圈再將截圖發到琳琳的廚房,就有機會抽獎拿到哦。
上周轉發文章的禮物已經寄出,但是要給微信名 「sweet623」 和「Alisa」的兩位朋友道個歉,最早轉發的這兩位因為我回復不及時,而微信後臺沒法給48小時前的消息回復,所以耽誤了告知獲獎,麻煩兩位把配送信息在公眾號裡回復一下吧,琳琳會第一時間補上上周的禮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