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瑞麗8月20日電 (陳靜)位於雲南省瑞麗市畹町鎮的南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公園20日迎來600餘名參觀者。他們是來自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地的民眾,為紀念滇緬公路通車80周年,一路從昆明乘車來到滇緬公路國內段的終點——畹町鎮。
「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畹町相比,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參加此次活動的李祖媛告訴記者,「過去畹町就是一個『巴掌大』的邊境小鎮。現在,這裡道路寬敞整潔、民房錯落有致,畹町經濟開發區已成為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核心區域,這也是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最好的證明。」
在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門前,滇緬公路全線示意圖印入眼帘。全長1146公裡的滇緬公路,從雲南昆明一路經過楚雄、大理、保山、芒市,抵達畹町後出境,直至緬甸臘戌。
紀念館內的資料寫道:「七七事變」後,日本全面封鎖中國沿海港口,切斷了海上運輸,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提出修築滇緬公路的計劃,得到國民政府批准。
滇緬公路翻越橫斷山脈的雲嶺、高黎貢山等崇山峻岭,跨越怒江、瀾滄江等五大水系。1937年12月動工,1938年8月31日全線通車,歷時9個月……沿線20多萬民眾,10多個民族參與築路,死於墜崖、疫病者3000多人,創造了世界築路史上的奇蹟。滇緬公路建成後,大量南洋華僑回國抗日,通過這條「抗戰輸血管」千裡驅馳搶運物資,為中國抗戰提供了物資保障。
翻山越嶺、跨越江河,滇緬公路一線確非坦途。
「20世紀70—80年代,從瑞麗到昆明需要4-5天時間。」昆明中北交通旅遊集團大巴司機劉亞群從事道路運輸工作已30餘年,他回憶,「光是翻越高黎貢山就需要2天半,道路彎彎曲曲,是螺旋狀的。」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邁進,320國道(上海—瑞麗姐告口岸)、杭瑞高速(杭州—瑞麗)先後建成通車,從中國腹地抵達西南邊陲雲南的路上時間被不斷縮短。
劉亞群笑言,「現在從昆明到瑞麗,開大巴車11個小時就能到了,小轎車更快,9個小時足矣。」
彼時被滇緬公路連接起來的昆明和畹町,如今距離越來越近。正在建設中的中緬國際通道大(理)瑞(麗)鐵路,預計2022年通車,屆時,昆明至瑞麗車程將縮短至6個小時左右。
雲南省滇西抗戰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傅仕敏稱,隨著更加高效的交通幹線修築完成,滇緬公路的運輸功能被逐漸取代。但是,滇緬公路見證了中國從戰爭走向和平、走向開放發展的歷程,「它的歷史文化價值正在不斷增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