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漁業的黃金時代,來看看臺灣漁業的玩法!

2022-01-04 長三角農業規劃

☀發展理念:開放創新、科學規劃、服務三農

☀發展願景:長三角地區農業高科技服務綜合性開放式平臺 

在現代漁業產業體系中,休閒漁業一開始是作為漁業的一種衍生活動存在並逐步發展起來的。

在「十二五」時期,休閒漁業已經作為現代漁業的五大產業之一,正式列入漁業發展規劃,可以說是 「登堂入室」了。進入到「十三五」,漁業發展到了轉型升級的新階段,轉方式、調結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成為了現階段漁業發展的主題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發展休閒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具有重要意義。正如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所說:我國休閒漁業迎來大有可為的發展黃金期

如何更好的發展休閒漁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鑑一下臺灣的經驗。十幾年來,臺灣採取一系列措施,成功將傳統漁業轉型為休閒漁業。

「休閒漁業」一詞在臺灣地區最早出現於20 世紀80 年代,而後迅速得到普遍認可,現已成為漁業旅遊發展的代名詞。

休閒漁業是指人們勞逸結合的漁業活動方式。它利用漁村設備、漁村空間、漁業生產的場地、漁具漁法、漁業自然環境以及漁村人文資源等,經過規劃設計,發揮漁業與漁村休閒旅遊功能,增進人們對漁村與漁業的了解,提升旅遊品質,提高漁民收益,促進漁村發展。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約1600 km,海洋資源豐富,但隨著臺灣沿岸、近海漁業資源呈現減少、下降趨勢,遠洋漁業也日益面臨公海捕撈配額日益萎縮等困境,臺灣漁業近年來產能呈現穩中趨降、萎縮發展的態勢。

對此,臺灣採取相應策略,鼓勵發展海洋休閒遊憩漁業,大力輔導沿海港口漁區興辦休閒漁業,發展海陸休閒中心。這種集生產、銷售、休閒、觀光於一體的休閒漁業,幫助臺灣沿岸和近海漁業「起死回生」,促進了漁業多元化經營,被稱為「建設現代化漁村和增強漁業活力的改革」。

臺灣休閒漁業的五種型態


1.運動休閒型:

(1)岸上的海洋觀光活動。包括磯釣、堤釣、多功能漁港、海岸公園、漁人碼頭、海灘散步及潮間帶巖池探險等。 (2)海面上的活動。在鄰近海域部分,包括海上遊泳、浮潛、賞鯨、海釣、帆船、風浪板、衝浪、水上摩託車等活動。在較遠海域部分,則包括藍色公路及遊輪等。 (3)海面下的活動。以水肺潛水及潛水艇活動為代表。

2.體驗漁業型

(1)觀光休閒採捕,包括牽罟、石滬、堆撿拾螺、貝類等活動。(2) 漁業活動的參觀,包括參觀漁撈作業、箱網養殖、定置網作業、魚塭養殖和水產加工等。( 3) 漁村生活體驗方面,有漁村體驗、解說、民宿經營等,海洋牧場也屬於體驗漁業型。

3.生態遊覽型

主要包括賞鯨豚、觀漁火及海上藍色公路等。臺南縣七股( 舄湖) 的生態之旅就是一種生態遊覽休閒漁業。目前,臺灣賞鯨豚活動熱絡,其產業活動範圍包括宜蘭、花蓮與臺東。而頭城的「龜山朝日號」與花蓮「多羅滿號」等,享有盛名,也具有營利能力。另外,觀漁火的活動因寓教於樂也相當受歡迎。

4.漁鄉美食型

主要包括名特產與美食和假日觀光魚市。臺灣已有不少地區漁會設立名特產直銷中心或熟食區供民眾品嘗水產佳餚美食,因漁港特色加上周邊的海鮮餐廳,深受民眾歡迎,如梧棲、碧砂、烏石港、東港鮪魚季等,也藉由品嘗會或大型造勢活動來推廣漁產美食。

臺灣地區已有十幾個漁會設立假日觀光魚市,提供漁業的名特產或海鮮熟食,供民眾品嘗水產佳餚,加上漁港特色,深受民眾歡迎。

5.教育文化型

主要包括漁業推廣教室漁史民俗慶典漁業教育展示。漁業推廣教室包含漁訓中心、漁拓教室、烹飪教室、漁業技術推廣等。

臺灣有不少漁會經常舉辦漁業教育或魚食推廣活動,以教導漁民與一般漁村社區民眾有關漁事與海鮮烹飪等各項訓練課程。各地區漁會還開展漁業推廣活動,傳遞新資訊或推廣新技術。

漁史民俗慶典則包括探訪漁村古蹟、漁民傳說、古老漁法、王船出巡、火燒王船、放水燈、媽祖慶生等。漁業教育展示則有漁具陳列、魚蝦貝展示博物館、海事博物館、文物館、水族館、生物教育館等。

臺灣休閒漁業發展的經驗及其借鑑


(一)重視規劃,加強財政支持,推動休閒漁業健康發展

臺灣休閒漁業的發展要歸功於臺灣當局的大力推廣、引導與資金支持。在臺灣休閒漁業的發展中,當局的輔導與管理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休閒產業建設規劃、硬體設備補助等方面,有力地推動臺灣休閒漁業的快速發展。

臺灣休閒漁業的發展開始是以海釣船為主,當局首先制定「娛樂漁業管理辦法」,通過制度建設和娛樂漁船協會建設,協助發展娛樂漁船漁業,包括兼營娛樂漁船繼續享有漁船用油的優惠、娛樂漁船的強制保險及開放漁港停泊娛樂漁船等。1990 年,「農委會」的「休閒農業計劃」包括了對觀光休閒漁業發展的規劃輔導與財政支持; 1992 年,「農委會漁業署」開始積極推動休閒漁業區建設、漁港周邊魚貨直銷中心的假日魚市建設; 1998 年,臺灣開始推動沿海港口漁區興辦休閒漁業海陸休閒中心,促進漁民走向多元化經營。這些休閒漁業措施的實施,活躍了漁區經濟,有力地推動了休閒漁業的發展。

此外,臺灣當局還協助地方管理部門與漁會,規劃發展各類休閒漁業活動,特別是結合富麗漁村計劃,發展農漁業休閒園區及觀光魚市的建設等。如「農委會」補助宜蘭縣辦理東澳海洋牧場區的工程規劃設計等。大陸休閒漁業發展可以借鑑臺灣相關發展措施,加強對休閒漁業的政府引導和組織協調,制定休閒漁業產業推動的法規制度和政策導向,並從休閒漁業建設規劃、休閒漁港的基礎設施建設、休閒漁業農民組織、休閒漁業園區建設等方面加強財政經費補助引導,及時解決休閒漁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推動休閒漁業的快速發展。

(二) 凸顯特色,推動產業升級,建立富麗新漁村

自2000 年以來,臺灣「農委會漁業署」推動建設現代化「富麗漁村計劃」,宣揚「生產、生活、生態」三生漁業,分別從經濟、文化、自然等方面促進漁村轉型,倡導漁村提升生活文化價值,維護漁村自然生態與永續發展的基礎,凸顯當地的產業特色,並以此創造漁村經濟發展的新機,達成漁村富麗美好的願景。

在財政支持上,臺灣自1999 年開始每年編列漁村建設經費數千萬元不等( 其中約有一半的經費用於推動發展休閒漁業) 。時至今日,以「富有而美麗」為願景的漁村轉型,已在全臺各地展開,改寫了傳統漁村的風貌,也反映出漁民的文化創新潛力,以及漁業由第一產業發展為第二、第三產業的新趨勢。因此,休閒漁業成為眾多漁村轉型最常使用的模式。目前,臺灣有十幾個富麗漁村社區,成為漁村建設的榜樣,可優先規劃發展為漁村旅遊休閒漁業的示範區 。

(三)強化功能,打造魅力漁港,促進漁港功能多元化

臺灣漁政單位20 世紀90 年代初期開始著力推動漁港功能多元化,經多年建設已明顯改善港區環境,充實漁港休憩資源,拉近漁港與民眾的距離,並帶動漁業相關產業發展,增加漁民收入。

目前,漁港除原有漁業生產功能外,還包括休閒遊憩、海釣觀光、魚貨直銷、交通貨運、文化教育等多元化功能,其實質以改善漁港設施、美化港區景觀、發展休閒遊憩最多;其次為設置娛樂漁船碼頭及浮碼頭、發展海上觀光及海釣,再次為興建現代化魚貨直銷中心,提供新鮮、廉價及美味魚貨,並規劃設置漁史館、漁業文化展示館等,提倡海洋漁業文化教育。

(四)整合資源,形成獨特風格,發展區域休閒漁業

臺灣各縣( 市) 資源條件各異,有草原、溫泉、沙灘、潮間帶、防風林、海鳥、紅樹林、漁港、魚塭、鹽田等,休閒漁業能結合各地區文化和觀光特色,形成各地區的獨特風格。在經營時能掌握此特色,塑造園區形象,引導產業蓬勃發展。以臺南縣七股鄉為例,過去多以漁業養殖為主要生計,在臺灣休閒漁業旅遊風潮下,七股鄉依託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舄湖和紅樹林的溼地生態特色以及國際級的旅遊資源———黑面琵鷺每年冬季的棲息,以成為國際級生態旅遊景點的潛力開發為重點,將傳統漁業養殖轉化為產業文化和生態旅遊,如帶領遊客乘竹筏賞紅樹林、海鳥以及舄湖生態,帶動了休閒度假村、民宿業與竹筏業的合作與聯盟,以資源的互補為遊客提供多元的休閒服務,降低了轉型成本,增強了競爭力。

此外,臺灣從1997 年開始推動「藍色公路」計劃,開展以休閒觀光為目的,通過休閒漁業漁船等經營單港或多港進出的營業活動。此後,「藍色公路」逐漸轉型為以海域觀光為主,成為熱門的親水性旅遊模式。

(五)融入文化,開展體驗活動,帶動觀光休閒漁業發展

臺灣鄉村的民俗文化資源非常豐富,通過有關活動將豐富的民俗文化融入觀光休閒漁業,有助於推動地方觀光與海洋資源的整合。臺灣多樣化的漁產品文化季發展,已經成為臺灣休閒漁業整合地方特色與海洋資源的重要推手( 表3) 。如結合美食、休閒、文化、保育的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除以農漁特產結合文化觀光產業外,活動更朝向精緻化及多元化發展,每年的4 月中旬到6 月中旬,均舉行盛大遊街活動及黑鮪魚拍賣會,為黑鮪魚文化觀光季預先拉開序幕。觀光客參加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可以品嘗到「東港三寶」等當地美食,還可以暢遊屏東縣各旅遊景點。

又如為發展並推動澎湖縣海洋生態觀光旅遊,澎湖縣2004 年開始推出「菊島海鮮節」,讓遊客體驗休閒漁業活動,推廣澎湖的海洋生態與休閒體驗,藉而增加澎湖海洋特色產業———海鱺魚、丁香魚、生猛鮮蚵( 牡蠣) 、石斑魚等生鮮海產的知名度和銷售量。近年來,大陸通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會展經濟、文化節等方式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取得明顯實效。發展休閒漁業同樣也可以根據各地傳統文化、民俗和漁業資源,大力推動休閒漁業文化觀光節慶活動,引導休閒漁業朝精緻化及多元化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友好處理!


| 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 |

V-LINE:餘先生18205558686 

長按·識別·關注

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

立足長三角發展契機,秉承「開放創新、科學規劃、服務三農」的發展理念,中農富通長三角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安徽中農富通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作為中農富通的派出機構,依託其30多年的農業規劃及高科技服務經驗,致力於打造長三角地區農業高科技服務綜合性開放式平臺。

· 主營業務 ·

規劃設計:區域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農業產業園區規劃/農業科技園區規劃/都市農業園區規劃/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規劃/生態循環農業園區規劃/畜牧水產園區規劃;

投資諮詢:農業項目投資研究/可行性研究/農業策劃研究/發展戰略諮詢;

工程建造:智能連棟溫室/節能型日光溫室/工廠化育苗工程/高效栽培工程/畜禽舍工程/節水灌溉工程以及配套建設工程;

運營管理 :農場技術託管/農業科技園合作共建/農業園一級開發/農產品物流配送;

科技推廣:高新技術研發/國際技術引進/技術管理服務/高端會議會展/現代農業培訓/國際農業商務考察;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農旅綜合體/國家農業公園/農業嘉年華/農業綜合體/農業產業集群。

·  服務優勢 · 

一流平臺:農業高新科技成果綜合推廣平臺

權威專家:國內外1000餘位科研院校資深專家

專業團隊:集團實戰經驗豐富、碩博士為主的500餘名專業人員

國際交流:與60多個國家的200餘個農業機構有密切技術交流

全面合作:向各地政府及企業提供深層次服務與多元化合作模式

·  聯繫方式 · 

詳情諮詢:餘先生

諮詢手機:18205558686

諮詢熱線:0555-2366713

通訊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花園路功輝大廈1207室

郵箱:ahftshichang@163.com

網址:

長三角農業規劃網www.ahznfutong.com

中農富通公司網www.caufutong 

相關焦點

  • 第十一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漁業博覽會打造休閒漁業「嘉年華」
    (以下簡稱:廈門休閒漁業展)9日上午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廈門休閒漁業展作為亞洲首個休閒漁業旗艦盛會,是全國領先遊釣海釣、休閒漁村產業貿易交流平臺。自2008年創立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屆,十年間展會推動了中國大陸海洋漁業的轉型與升級,成為了打造都市休閒漁業與海洋娛樂產業的優質平臺。
  • 河南漯河市源匯區發展休閒漁業全區漁業大發展
    是人們勞逸結合的一種漁業方式。  二十一世紀是休閒的時代,作為自然環境優美的漯河市源匯區,有美麗的沙澧河交匯合和城郊特色,加快休閒漁業發展,對我市全面現代漁業規划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需要。發展休閒漁業,既可充實漁業的內容、擴大漁業發展空間,延伸漁業產業鏈,提升產業層次,又可增加就業,農民進城務工流轉,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
  • 世界休閒漁業發展縱覽(六)臺灣省休閒漁業發展概述
    1985年,臺灣頒布《臺灣地區海上釣魚管制實施要點》;1986年,又公告實施《核發海釣船專用執照管理要點》,開放部分海域及船隻的海上釣魚活動。1987年,臺灣正式宣布解嚴。至此,臺灣開始以積極的態度擴大民眾的海上遊憩活動。1991年,臺灣將其《漁業法》增訂「娛樂漁業」專章,1993年,臺灣發布《娛樂漁業管理辦法》,將海上休閒納入漁業範疇,成為漁業的重要一環,正式開始臺灣休閒漁業的發展。
  • 休閒漁業大鬧臺灣桃園農博會……
    近日,海南省休閒農業協會舉辦的「2018鄉村振興臺灣遊學之旅特訓營」,走進2018臺灣地區桃園農業博覽會。
  • 2020海南休閒漁業博覽會啟幕
    本次博覽會由海南省休閒漁業協會主辦,旨在聚焦海南自貿港建設,展示休閒漁業全產業鏈,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漁業轉型漁民轉產就業。博覽會以「海南自貿區——休閒漁業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博覽」、「海南自貿港——休閒漁業監管與新能源船舶研討」為主題,鎖定「一」個聚焦(即:海南休閒漁業)、運用「二」種模式(即:岸基會展、海基體驗)、展示「三」項創新(即:全域監管系統、新能源船舶、海上博物館)、涉及「四」大領域(即:政策規劃、歷史文化、產業項目、互動體驗)、突出「五」類俱全(即:權威性、專業性、示範性
  • 淺談臺灣地區休閒漁業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近海漁業資源衰退,遠洋漁業捕撈配額逐漸減少,為此臺灣地區鼓勵漁民將捕撈漁船改為休閒海釣娛樂船,海洋休閒遊憩漁業起步發展,隨後濱海旅遊業快速發展,帶動了沿海生態觀光型休閒漁業起步發展,最終休閒漁業被確立為臺灣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 2020海南休閒漁業博覽會在海口舉行
    2020海南休閒漁業博覽會在海口舉行推進漁業轉型漁民轉產12月4日,在海南休閒漁業博覽會現場,與會嘉賓參觀體驗LNG新能源休閒漁船。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本報海口12月4日訊(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王偉君)12月4日,為期兩天的2020海南休閒漁業博覽會在海口國家帆船帆板基地公共碼頭舉行,72家企業、機構和漁民合作社參展,吸引了上百家企業前來洽商項目合作、推廣技術應用、採購各類產品。
  • 「魚」時俱進,2020廈門休閒漁業博覽會,精彩已至!
    11月22日,2020第十三屆中國(廈門)休閒漁業博覽會正式開幕。此次休閒漁業博覽會重點打造觀賞水族專區,各類水族生物、水族產品齊聚廈門國際會展中心A1館,讓觀展者「大開眼界」。展會將持續至24日。三展聯動 共同啟幕今年休閒漁業博覽會設置了六大展區:臺灣觀賞水族、海洋觀賞生物、國際觀賞魚、水草造景、廈門精品水族、盈載兩岸觀賞魚花卉廣場。展會重點邀約代表大陸、臺灣兩岸觀賞水族領域的優質企業和產品亮相,市民可飽覽熱帶魚、水母、珊瑚、金魚等各類精品觀賞水族生物和先進的水族器材。
  • 聊聊臺灣休閒漁業發展特色和經驗借鑑
    十幾年來,臺灣採取一系列措施,成功將傳統漁業轉型為休閒漁業。休閒漁業包括運動休閒型、體驗漁業型、生態遊覽型、漁鄉美食型、教育文化型等五大類。
  • 協同創新院海洋分院召開第二屆閩臺休閒漁業研討會
    為持續做大做強我省休閒漁業產業和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休閒漁業行業交流,9月4 日上午,協同創新院海洋分院聯合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福建省漁業行業協會共同舉辦第二屆閩臺休閒漁業研討會。海峽兩岸休閒漁業行業專家、休閒漁業企業代表共1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兩岸專家從休閒漁業發展政策環境、漁村振興、後疫情時代休閒漁業經營轉型等方面作了主旨演講,臺灣休閒漁業企業交流分享了行業經驗。
  • 加強桂臺漁業交流合作 廣西將做休閒漁業"大文章"
    「休閒漁業」、「遠洋捕撈」,「優勢互補」這幾個詞語,在2011年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期間,被桂臺兩地水產漁業界頻頻提及。據了解,桂臺雙方將進一步加強漁業交流合作,以實現互惠互利和共同繁榮。不僅兩地民間社團、企業籤署了多個合作備忘錄,自治區主席馬飈更是實地考察了臺灣花蓮的休閒漁業,明確了廣西發展休閒漁業的思路。
  • 參觀國際休閒漁業博覽 看看他們面臨的問題
    廈門英雄島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小嶝休閒漁村董事長邱峰巖就見證了這一巨變。  邱峰巖:當時想說,能不能利用灘涂地來做一個什麼事情,能夠帶動小嶝的發展。那剛好很湊巧的時機,我在這樣想的時候,跟村裡面在溝通的時候,剛好廈門市海洋漁業局也想在哪一個海島做休閒漁業,所以正好和這個對接起來了。   對於海域空間狹窄、風光秀美、氣候宜人的廈門來說,發展休閒漁業無疑是最佳選擇。
  • 全景式展現中國漁文化與休閒漁業的時空纏綿
    本模塊主要通過娛樂競技、旅遊觀光、展示觀賞,漁業節慶等,來討論中國漁文化中的休閒傳統。 通過休閒漁業的內涵特徵、外延與形態,市場特徵等,來討論現代休閒漁業的基本概念。 通過國際休閒漁業、中國休閒漁業的發展分析,來討論休閒漁業的興起和發展及意義。
  • 一起出海垂釣,11條廣東精品休閒漁業線路出爐
    為了更好地促進休閒漁業產業發展,推動休閒漁業與文旅平臺的進一步融合,廣東省休閒漁業與垂釣協會聯合廣州旅易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簡稱「旅易國際」)於日前舉辦了一場廣東省休閒漁業線路推介會。
  • 煙臺首次培訓執道官,助力休閒漁業
    記者從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2014年休閒漁業產值突破16億,同比增長50%,今年相關部門將重點打造休閒漁業。  7日,由煙臺市漁業協會舉辦的首期休閒垂釣執道官培訓班在泓騰大酒店召開。現場來自休閒垂釣協會會員、垂釣基地有關人員、縣市區主管部門等60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為期兩天,除了專家現場講解外,還為每位學員印發了《執道官培訓材料彙編》。
  • 臺灣新金礦 傳統產業隱型冠軍首屆臺灣漁業展蓄勢待發
    高雄2015年10月8日電 /美通社/ -- 由臺灣貿易中心與貿有展覽公司共同主辦之「2015年臺灣國際漁業展」將於2015年11月19日至21日於高雄展覽館盛大展出,預計200家廠商參展,使用400個攤位,展區規劃包括漁撈工具及技術、養殖、水產及加工、加工機械及冷凍設備、休閒及服務,以及國際館區,是臺灣首次舉辦全方位串連漁產業上
  • 帶你近距離走近臺灣水產養殖業和休閒漁業
    9月19日—25日,山東省組織的第一期新型漁民培訓班(休閒漁業專題)抵達臺灣開展交流培訓。圖:臺灣海洋大學 漁民培訓開班儀式在臺灣海洋大學海事大樓進行,首日,學員們聽取了海大教授和臺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專家集中授課,參觀了水生動物實驗中心。拜會臺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養殖漁業發展協會。
  • 休閒漁業拉動漁業經濟轉型升級——全國休閒漁業現場會經驗交流
    隨著山東省漁業經濟不斷發展,漁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休閒漁業已成為漁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全省現有國家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37處,省級休閒漁業示範園區72處,省級休閒漁業示範點110處,省級休閒海釣示範基地18處,省級內陸休閒垂釣基地
  • 江西省瑤池灣度假山莊一永修縣休閒漁業的引領者
    休閒漁業作為漁業經濟的新興產業,近年來發展快、效益好、潛力大,是促進漁業增產、漁民增收、漁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江西省瑤池灣度假山莊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員,正引領著永修休閒漁業邁入快車道。先後榮獲江西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中國路亞產業聯盟理事單位、江西省全民健身活動垂釣基地和中釣協會員戰略合作釣場等稱號。山莊陸地總規劃面積600畝、總建築面積20000餘平方米、客房100餘間;水域面積約1500餘畝,將打造為高端休閒水上運動項目區,標準化精養漁池800畝實施特種水產生態養殖,已打造成休閒、觀光、體驗區。
  • 海南休閒漁業如何靠海吃海 海釣經濟效益大
    三亞市港務局推出了面向遊客的三種方式玩海:一種是用全國第一艘仿古遊船——海洋長城號每晚夜遊三亞;一種是推出了9艘以包船方式為主的遊艇遊船,遊客可以三五成群甚至公司同事共同出海休閒、海釣、燒烤,今年更有不少新人租來拍婚紗照、做婚慶,3個小時的遊程,搭載40人,人均消費約200元;第三種是面對散客推出的海上休閒、垂釣、燒烤、娛樂相結合的旅遊產品,可搭載166人的遊船、5小時的遊程,每人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