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菜脯,載下多少潮汕味道

2021-02-12 食在潮汕

2016年7月12日,澄海區人民政府同意澄海區萊蕪成興漁舫酒家「老菜脯傳統製作技藝」項目列入汕頭市澄海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潮汕飲食文化獨具特色,素有「食在廣州,味在潮汕」的美稱。潮汕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孕育了潮汕「雜鹹」的產生。以菜脯為代表的潮汕雜鹹與當地的飲食文化習俗統息息相關。

獨特鄉土人文特徵

    汕頭澄海自古就是農耕之地,盛產優質蘿蔔,加上毗鄰海洋,出產海鹽,為老菜脯傳統製作技藝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物質基礎。老菜脯在潮汕民眾生活中有密切的聯繫,這些潮汕傳統的佐食佳品,在潮汕的飲食文化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有較強的地理概念和地方風物文化特徵。

    潮汕地區偏處海隅,地少人多,生活空間狹小,社會和生產方式表現出與中原地區的一些差異,如何合理開發利用生產資源,體現潮人精明務實的人文精神實質。在飲食文化上,大多有一套程序極為細緻繁雜的物產製作工藝,老菜脯的製作技藝也一樣,表現出潮汕人種田如繡花的工匠精神,繼承傳統發展創新的精神力量。


獨有美食文化價值


    潮汕老菜脯的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在潮汕生活的鄉民,無不深受美食文化的薰陶。老菜脯與潮汕地區人們的日常生活、飲食文化、民俗文化都有緊密聯繫,在其百餘年的發展歷史中,很好地印證了潮汕飲食文化的發展歷史。是對潮汕獨特的地域性文化的活態記載,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價值。

      菜脯是典型的潮汕風味小吃,在海內外潮人中有較深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史料記載表明,清代開始,老菜脯就隨潮人足跡到達東南亞和世界各地,既是出口商品,也是聯結潮人梓誼、喚起潮人思鄉情結的「家鄉菜」。可以說,老菜脯是最具地域概念、最有民俗習性、最有潮人情結的獨特潮菜。

豐富營養藥用價值


    蘿蔔的營養和食用價值,古人早已認識,蘿蔔當藥已有千年歷史。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蘿蔔乃蔬菜中最有益者」。《食療本草》則謂其「利五臟,輕身,令人白淨肌細」,民間則有俗語稱「蘿蔔上市,藥店關門」,更有「冬吃蘿蔔,夏喝茶,醫生改行拿釘耙」的諺語之說。

    「菜脯逾老逾值錢」,年份越久,功效越好,可即食、煲湯、煲粥或烹調其它食品,口味獨特。陳年老菜脯內含有糖化脢、膽鹹等有益菌,具有清涼降火、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消食去積、健脾化滯、排毒祛痘、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降低血糖等作用,對於糖尿病、氣喘、膽固醇過高、血糖過高、腹脹、便秘等均有良好的食療奇效,民間有「賽人參」、「胃腸藥」之說。

傳承保護發展開啟新篇章

    在工業化和產業化的當代,新風物新時尚不斷湧現,人們舌尖上的味道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傳統製作技藝的老菜脯必然受到了強烈的市場衝擊。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潮汕人家家醃製菜脯、貯藏菜脯,有可能成為歷史。現在市場上已經規模化、機械化醃製的老菜脯,加之原有傳統生產技藝落後,製作程序繁雜,儲藏時間過長,急功近利的一些生產工人較難適應,傳承工作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流傳於民間的老菜脯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亟需重點保護和傳承。

澄海區成興漁舫酒家是誕生並成長於本土的餐飲企業,也是老菜脯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製作上仍然堅持傳統的日曬、石壓等加工方法。

 1985年創立成興漁舫酒家,長期研發養生潮菜,將老菜脯融入潮菜菜系中,並逐步開發系列產品。現為廣東成興漁舫飲食有限公司、澄海區萊蕪成興漁舫酒家總經理、潮汕老菜脯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榮獲中國餐飲優秀企業家、廣東烹飪大師等稱號,被央視推介為「八大菜系掌勺人」。

    經過傳統精工醃製而成的老菜脯色澤光潔,皮柔肉酥,香脆可口,多次受到央視推介和宣傳。同時將老菜脯廣泛應用到潮菜中去,開發出菜脯粒、菜脯條等系列風味小吃,暢銷海內外。2014年春節,央視播出《八大菜系掌勺人》;當年10月,央視播出《美麗鄉村行》特別節目,成興漁舫酒家及王文成均演示了老菜脯作為潮菜佐料的魅力。2015年底,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屆嶺南粵菜發布會上推出首創首發菜品「老菜脯雙鮮粥」,並奪得桂冠。


    成興漁舫酒家作為老菜脯醃製工藝的保護單位,繼承先輩傳統製作技法,創新發展開發新的系列品種,多次受到央視推介和宣傳,潮汕老菜脯傳統製作技藝翻開了傳承保護發展的新篇章。

      

    2016年中秋,汕頭市澄海萊蕪島迎來一位尊貴客人——養生大師玄鶴子。他應弟子、成興漁舫總經理王文成之邀,前來萊蕪島過節賞月。

      度假期間,他和徒弟王文成就養生潮菜的研發進行廣泛探討。當了解到王文成開發的老菜脯,已列入澄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時,豎起拇指誇獎。他認為,老菜脯是潮菜中最為重要的食材之一,廣受大眾喜愛,其製作工藝源遠流長,融入了潮汕文化。進入非遺名錄,可以彰顯老菜脯內涵和魅力,更好提升養生潮菜的文化品味。他還認為,老菜脯除了大眾熟知的食用、養生價值外,還具有潛在藥用價值,在這方面要繼續研究。

    玄鶴子還當場賦詩:一日三餐養生菜飯,美味湯飲食養為鮮。老菜脯餚佳中奧妙,成興漁舫獨創領先。

    朱鶴亭,道號玄鶴子,出身於玄學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嶗山道人玄中子,自幼承玄中子傳授道家養生學、中華醫學、食養食療、道家玄學及武學母親信仰佛教。他自幼承受家教,熟讀四書五經,習武、堪輿,兼修醫學、養生等學科,終成為當今一代大師。

相關焦點

  • 潮汕下飯菜-蝦仁菜脯,味道香甜,肉厚酥脆
    潮汕蝦仁菜脯菜脯即蘿蔔乾,以其色澤黃珀,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而著稱,是潮汕地區的風味下飯菜;與潮州鹹菜,魚露並稱「潮汕三寶」,深受百姓喜愛。所以,今天來教大家一道既簡單又美味的下飯菜:潮汕蝦仁菜脯原料:菜脯、蝦仁、油、糖、生抽、鹽。
  • 當白粥遇上老菜脯,溫暖了無數潮汕食客的胃兒
    蘿蔔乾,我們潮汕人稱它為菜脯,是傳統的小菜,也常常被用在各種烹飪中調味。老菜脯更是以消食開胃著稱,如果將又黑又酸的老菜脯放進粥裡煮,將會怎樣撬動人的味蕾呢?今天的《尋味揭陽》,一起來見證老菜脯與粥的完美結合。
  • 潮汕菜脯,百年鄉情
    曝好的新菜脯,酥脆甜,鹹香爽口,味道獨特,消食開胃,過好食。記得以前,我經常到田地裡,拿曝得快要幹的菜脯,配糜,很下飯。菜脯、鹹菜、魚露,並稱為「潮汕三寶」。小小的一條菜脯,在聰明潮汕人的繼承與創新下,也有了蝦仁菜脯、香菇菜脯等罐頭,擺於超市出售,為大家喜歡。
  • 【饒客情韻696】潮汕老菜脯
    潮汕菜脯大千盛名籮卜在潮鄉,醃製精工有秘方。形與高麗相媲美,三層肉煮味清香。老菜脯素月如涓加米熬成百姓粥,入糖美味賽珍饈。老菜脯文/高山潮汕醃蘿蔔,形相有點土。諸君試食新,腸胃必滋補。菜脯情思月下竹林慘澹生平痴醞釀,扁條菜脯積廚房。
  • 潮汕老菜脯 | 甜脆可口,佐餐伴侶,「非遺」老味道!
    說到潮汕美食,那就不得不提潮汕的「老菜脯」了。       潮汕地區偏處海隅,地處北回歸線北緯23度,夏日涼爽,冬日暖陽,獨特天然的地理位置自古盛產著優質的白沙蘿蔔,加上毗鄰海洋,出產海鹽,為菜脯傳統製作技藝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物質基礎。一說到菜脯,大多數潮汕人都會思緒萬千。
  • 《老菜脯》富貴綿綿
    從沒出過遠門的俺,顛簸了一天一夜,總算到了省城廣州,這是我第一次真正離開小村莊,離開有個叫潮汕的地方。 後來,工作了,天南海北,鬥轉星移,有一個不變,我的行旅包裡總有一瓶母親給我弄好的老菜脯。
  • 潮汕的菜脯,擁有上千年的歷史,外形乾癟卻口感爽脆味道鹹香
    親愛的小夥伴們,飯桶我又來了,今天飯桶我想給大家好好介紹介紹我們潮汕的三寶之一的潮汕菜脯。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我們的潮汕三寶,那就是菜脯、魚露和潮州鹹菜啦。這三寶裡面,飯桶我最喜歡的就是我們潮汕的菜脯了。特別是飯桶奶奶用老菜脯醃的甜菜脯和飯桶媽媽炒的甜辣菜脯,真的非常棒棒噠。
  • 獨特的菜脯,只有潮汕人才懂,你有沒有吃過呢?
    一說到到菜脯很多人立馬會聯想到腸粉這類食物的食物,當然也包括菜脯蛋,但其實廣式的腸粉和潮汕腸粉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相信很多外地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潮汕的腸粉中多了一些菜脯,要是說到菜脯是什麼原料醃製而成,相信很多人會說是用蘿蔔乾用鹽水浸泡後瀝去水分的蘿蔔條,但是在潮汕人眼中並不是這樣認為,在他們看來菜脯是經過千錘百鍊才的食材製作而成。
  • 廣東潮汕蝦仁菜脯,潮汕特色小吃,潮汕人最愛的早餐下飯菜之一
    潮汕蝦仁菜脯是廣東潮汕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一般是潮汕人用來配粥的下飯菜,俗稱潮汕版「老乾媽」。潮汕蝦仁菜脯介紹潮汕蝦仁菜脯聽名字就知道其用料,菜脯加上蝦仁是這道小吃的主要材料,不光用料簡單,其做法也是比較容易的,小時候一罐蝦仁菜脯往往過不了幾天就被吃光了,所以下面潮汕小站將為你帶來潮汕蝦仁菜脯的做法攻略,讓你自己製作兒時的美味。
  • 稱為「潮汕三寶」之一的菜脯,它是魚肉無法代替的滿足
    在潮汕地區,菜脯、鹹菜和魚露並稱為「潮汕三寶」。潮汕人叫蘿蔔為「菜頭」,同樣經歷暴曬醃鹽壓實,蘿蔔被封裝進罐裡,半年後上桌,變成脯(潮汕話中肉乾之意)。新採收的蘿蔔均勻鋪開,充分暴曬,中途要挨個翻面,以曬得均勻些, 每天日落前,用竹篼將蘿蔔疊放起來。
  • 蘿蔔做成的菜脯,白粥的好搭檔,潮汕農村人的最愛
    潮汕地區的農村,沃野連綿,氣溫和水分條件非常適宜蘿蔔的種植,蘿蔔價格低廉,產量又很高,於是當地人用最傳統的製作方法——醃製,將它製作成另一種特色的食物,菜脯。潮汕、閩南、臺灣等地都把醃製的蘿蔔乾叫做菜脯。冬至前後,潮汕農村的各種空地就開始晾曬製作菜脯。
  • 你吃過潮汕的菜脯嗎?你知道怎麼吃好吃嗎?
    在潮汕,閩南,臺灣,梅州豐順等地區都把蘿蔔乾稱為菜脯。與潮州鹹菜、魚露並稱"潮汕三寶"。產於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江東鎮洲東村、饒平縣後葛村的菜脯更以其色澤黃珀鮮豔,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點而著稱,深受群眾喜愛。
  • 潮汕夏季養生粥「老菜脯粥」,掌握這個技巧,粥不酸還鮮甜可口
    第一年剛曬的菜脯稱之為新菜脯,而曬好的菜脯只需用瓦罐或者帶密封蓋的玻璃瓶放入裡面,然後放在陰涼處存儲即可,放多久都不會發黴,而且存放越久味道越香。菜脯除了可以作為食物外,它還具有食療效果,這也是潮汕人為何每年都要製作菜脯的原因。因為潮汕是沿海地區氣候溼熱,為此很人多多少少會出現積食、食欲不振的情況。而菜脯具有消食開胃的食療效果,非常適合在炎熱的夏季吃。
  • 不識潮汕菜脯,怎麼看懂潮汕菜譜#潮汕物食#
    脯這個字,在潮汕話中不單指肉乾,也泛指一切的幹、癟,如魚脯、蝦脯、果脯、甜瓜脯等(胸脯除外);它也可以直接當形容詞用,如說某一樣物件脯脯。知道潮汕菜脯的外地人,很多都是通過菜脯卵認識的。這道潮汕母親都會做的家常菜,在江湖上有個外號,叫蘿蔔乾煎蛋。
  • 鰻魚的一個經典吃法,和潮汕菜脯是絕配,下酒下飯真解饞!
    鰻魚的一個經典吃法,和潮汕菜脯是絕配,下酒下飯真解饞!鰻魚是魚類中較為另類的一種生物,鰻魚無鯪,體表光滑,身體狹長,皮呈青白色,有水蛇的樣貌,因此也得名「蛇魚」、「白鰻」、「青鰻」等。例如我們潮汕這邊吃鰻魚就會有自己的特色。平時我們家做鰻魚,一般都會把鰻魚切成小段來安排,最喜歡的一個做法是加點菜脯一起燜。所謂菜脯也就是醃製曬乾的蘿蔔乾,在潮汕,用菜脯來烹飪鰻魚是絕配,我們這每家每戶都喜歡。如果你要問我:鰻魚和什麼搭配好吃?我會推薦你試試這個,吃一次,保證你念念不忘。
  • 老菜脯製作技藝傳承人王文成免費辦班並籌建培訓基地守護這一省級...
    老菜脯呈深褐色,皮薄光滑 在潮汕龐大的美食家族中,老菜脯是屬於「治癒系」家常食材,在你食欲不振或飲食過度時,一口老菜脯總能消減你的不適,回歸「吃貨」的「滿血」狀態
  • 潮汕砂鍋老菜脯豬肚湯,食材簡單健康美味,不油膩還滋潤養胃
    有一款經典的湯品-老菜脯豬肚湯,湯色微紅、清冽、清甜,還有老菜脯的清香味道,不僅能止咳祛痰還能健脾養胃,老少皆宜。 自古以來潮汕地區也會用到老菜脯做菜的習俗,用老菜脯來煲湯會是不一樣的佳品,特別是用豬肚一起煲湯,做成老菜脯豬肚湯,這也是潮汕地區獨特的湯品,做法和用料也簡單。
  • 揭陽有人把老菜脯與粥的完美結合,溫暖了無數潮汕食客的胃
    蘿蔔乾,我們潮汕人稱它為菜脯,是傳統的小菜,也常常被用在各種烹飪中調味。老菜脯更是以消食開胃著稱,如果將又黑又酸的老菜脯放進粥裡煮,將會怎樣撬動人的味蕾呢?一起來見證老菜脯與粥的完美結合。臨近飯點,記者走進普寧流沙一間老菜脯粥店,透過開放式廚房的玻璃牆,看到店家正在準備各種食材。把老菜脯切丁,倒進炒鍋和其它一些配料一起炒。店主 林奕峰:老菜脯本身帶酸帶澀,添加一些肉末、香菇下去,炒起來比較香,增加鮮甜的味道。
  • 一碗膠己人的「老菜脯粥」,治癒了多少潮汕人的鄉愁.
    開獎時間:2020.10.31叄拾年品味老菜脯粥,在汕頭榮獲各大榮譽,這次將潮汕美味帶到中山,在外漂泊的膠己人有口福啦!古色古香的簡單環境,牆上還掛著一些潮汕地區的老宅和特色照片,作為潮汕人看了更想念家鄉~叄拾年品味主打的是這款老菜脯生滾粥,看似以為樸實無華,粥底卻內有乾坤。這些黝黑髮亮的老菜脯(潮汕話),其實是陳年的蘿蔔乾。
  • 這是海豐的菜脯煎蛋,喜歡吃的轉起來!
    每年鄉下七八月,陽光如錦,正是蘿蔔豐收的時候,農婦們挖地窖、找壇甕,蹲在大操場上晾曬滿地的蘿蔔乾,孩子們放學歸來,洗淨了腳丫,便手牽著手叫跳著在蘿蔔堆裡踩踏以壓出蘿蔔裡的酸澀汁,鹹鹹的味道夾雜在歡聲笑語的兒時傍晚時光。因而有遠在他鄉的海陸豐遊子笑言:「一碗『白粥配菜脯』的濃濃鹹香味不止飄散在思鄉的情緒裡,還飄散在回憶裡,想起兒時的快樂歲月,滿是鹹鹹的菜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