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京滬白領生活成本 京白領月花2.8萬勉強過得去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上海白領生活素描在陸家嘴上班房租佔工資3/5

    站在陸家嘴的中心綠地抬頭看寫字樓,需將脖子朝後仰起90°。那些漂亮的大樓有金閃閃的玻璃外牆,說自己在那裡上班,是件讓很多人都羨慕的事。每天中午,站在寫字樓的辦公室朝下望去,黑壓壓的人群繞中心綠地緩慢地繞圈圈,情形頗為壯觀。可坐進這裡的寫字樓上班,既自豪又無奈,周圍的房租貴得嚇死人,以震旦大廈裡工作的姚小姐為例,她好不容易在東昌路附近找到的一室房(3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含水電煤要2700元,幾乎佔了工資的3/5。

    「這已經是能找到的最便宜的房子了。」姚小姐並非沒有考慮在遠些的地方租房,只是每天換乘地鐵的經歷太恐怖。「到了夏天,擠一身臭汗進辦公室實在不大好意思。」

    姚小姐一個月的收入4000元左右。租房的部分去掉,幾乎所剩無幾,為了從有限的支出中省出一點錢,她不得不選擇每天自己帶飯。一周去一次菜場,每天下班回來做飯,樂扣的飯盒子幾乎成了隨身不忘的重要行李。可即便如此,還是經常「月月光」,有時候經濟實在困難,男朋友會來幫忙負擔一些房租。

    姚小姐接下來的打算是放棄公交。這樣,可以省去「來回4元,一月88元」的開銷。取而代之步行上下班,20多分鐘,權當鍛鍊。

    浦東雖也有健身房,只是姚小姐覺得兩三千元的健身卡過於昂貴,為了找間便宜的,她向朋友四處打聽,跑遍了滬上幾乎所有有名氣的健身場所,終於在中山公園附近買到了600元30次的超實惠系列。「用距離換金錢」,雖然設施一般了點,可即使加上車費,還是比較便宜。

    「我每月的目標是沒有負債,談存錢,還要再奮鬥些時日。」

    姚小姐帳單車費:公交一天4元,一個月100元。午飯:早中晚全部自己做飯,一月花費不到600元。租房:2700元。置衣購物:300元。健身娛樂:300元。

    著名午餐集中地華夏、電信食堂:午餐每頓10元左右,兩葷兩素,一湯一水果。正大廣場:拼單吃飯,人均30―40元。東方醫院附近小飯店、點心店:步行約15分鐘,平均10元一頓。各種外賣單:15元。陸家嘴地區「不帶飯」午餐花費需400元。   

 在上海虹橋上班只能工作不敢娛樂

    在外國人聚集的虹橋一帶寫字樓裡上班,金先生雖然月入5000元有餘,但仍時時醞釀跳槽,他說跳到哪裡無所謂,只有一條:要離開虹橋那個地方,回鬧市。因為那裡的生活成本過高,老外過多,物價太高了!

    以虹橋地段最多見的日韓系餐廳為例,便宜的人均也要上百元,若不是老闆發慈悲請客,一般是不會去的。還有很多臺式港式的餐廳,每天中午一道「蜜汁叉燒飯」或者「蜜汁雞腿飯」平均20―30元,吃多了,想起這個味道也會吐。中式餐廳也不少,不過大都屬會所私房菜系,比西餐還要貴,最後,金先生發現,身邊的同事紛紛放棄了這道選擇題,改為從家中帶飯,還是家常菜味道最好。

    在那裡的娛樂消費也極高,環境優雅的瑜伽會所半年要1萬元,虹橋的大部分娛樂場所也顯然不是小白領消費得起的,在其他地方一個月花上六七百就能玩得很開心,這點錢在虹橋的店裡,只夠買上幾杯飲料。

    最後,金先生和他的同事們都紛紛選擇到鬧市辦健身卡,很少有人把房子租在那裡,裝修過的兩室一廳房租高達6000元。

    金先生帳單:車費:1天8元,車費300―400元。早中午三餐飯:1200元/月。租房:虹橋路虹梅路沿線40平米左右老公房含水電煤約2500元/月。置衣購物:上班穿制服,其他購物費在400元左右。健身娛樂:700元。

    在上海南京東路上班:難抵擋逛街誘惑

    同為南京路的寫字樓,在南京西路一帶的小白領多數只能windowshopping,可到了南京東路,商店裡的東西基本上全都買得起,每日中午一餐飯後,逛街消化散步,抵制不住誘惑的女孩子極容易增加一筆購物費。

    在南京東路一家金融公司上班的林小姐每月要花1500元在這條購物街上,這筆帳甚至比她的房租還要多。好在她的公司對上班著裝的標準不高,平時只要有領有袖,只有接待客戶需要略微講究些。

    自己開車的同事吃力些,在這個地段停車也是件麻煩事,沒有1300元找不到一個停車位,辦公室有車族都十分留意附近是否有新大廈啟用的消息,一有免費個把月停車的機會,大家都會往裡鑽。

    在南京東路、人民廣場這樣的熱鬧地段上班,下班後的娛樂活動是相當好組織的。林小姐和同事們都擁有附近健身房的健身卡,每周二、四集體去練瑜伽,他們周末打桌球,一群人挑最便宜的酬賓時段去唱歌,當然,歡樂的代價是,零用錢花銷大量增加。

    林小姐說,有時候她挺希望自己能出差的,因為出差比較省錢,到二級城市出差,食宿全包還有補貼,也買不了什麼東西,這法子能制止自己用錢的壞習慣。

    林小姐帳單:車費:平均一天10元,一個月車費200元。午飯:花費約400元。租房:附近合租的大樓較多,含水電煤,1500元。置衣購物:1500元。健身娛樂:年卡2400元,每月娛樂聚餐等約400元。   

 在南京西路上班打車是個大難題

    在「恒隆裡上班」無論如何都是件值得驕傲的事,即便停車費高達80元/天。除了總監級的人,大多數在此工作的人都不會選擇開車來上班,於是,「搶的」成了這裡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國旅大廈一位公關公司工作的姜小姐就是這樣的打車族。「我經常是等了1個多小時還打不到一輛車,有時候只能再跑去坐公交」。

    偏偏在這幢樓裡加班是那樣常見,晚上10點出來,燈火通明的馬路上全都是等車回家的同類人。前一陣子上海下大雪,姜小姐一路走一路攔不到車,最後,在雪夜步行2小時,硬生生走到了目的地。

    「打的」是姜小姐每月最大的開銷,從這個繁華的地方外出約會、聚餐、活動、回家全要打車,「為了打車,我不知累計等待了多少日日夜夜。」

    姜小姐帳單:車費:一個月打車費1000元。午飯:外賣午餐盒飯15元/天(最近還在漲價);和同事拼單點菜30元,一月花銷400元。置衣購物:400元左右。健身娛樂:600元。

    著名午餐集中地:中信泰富食堂:10元一頓(與中信的人搞好關係,借張飯卡十分流行)吳江路小吃、王家沙點心:15元以內。附近比薩店、茶餐廳的商務套餐:20―30元不等。租房:南京西路附近一室戶的老公房租金在1600―2000元之間,稍好些的一室一廳次新房租金都在2500元以上。

    在上海市中心創意園區上班:要想吃得好必須走得遠

    靜安創意園、尚街LOFT、莫幹山路,在這些在市中心鬧中取靜的新型創意園區工作,小白領真是苦不堪言,吃飯、打車全都是大難題。

    「不管願不願意,我們只有帶飯一條路。」在康定路武寧南路靜安創意園區內工作的劉小姐說。

    最近的飯店在餘姚路,從公司步行,快步走需要15分鐘。附近沒有商務套餐,小飯店倒是有,都是看上去不太乾淨的沿街小鋪,除此之外就是Pizza,成本太高,最後只得帶飯。

    同樣,在建國西路尚街LOFT工作過的張小姐也苦不堪言,「那裡根本沒車」每天下班,她不得不和同事步行20分鐘到附近最近的陝西南路地鐵站,她也試圖坐過一次班車,但那班車並不將人送到地鐵站,下班高峰時這段路要開30分鐘,還不如步行來得快。

    而泰康路瑞金二路田子坊內的咖啡店,一杯咖啡外加一份三明治需要45元,在裡面工作的小白領為了節約午餐費,只能步行10分鐘到打浦橋,跟民工擠在一個地方吃飯。

    劉小姐帳單:車費:一天10元,一個月300元。午飯:媽媽製作的愛心盒飯帶飯。租房:泰康路、瑞金二路、建國西路等老式裡弄磚木結構煤衛合用的小房間約都在1000―1500元,水電約200元,合計為1500元。置衣購物:時尚創意類公司一般對著裝要求較高,月均1000元左右。健身娛樂:1000元。    

在上海紫竹園區上班零成本

    離開市中心,倒是另外一番天地。在荒無人煙的工廠區上班,客觀上也沒有了消費。

    「我們每天上班,根本不用帶錢包。」在閔行區靠近紫竹園區工作的鄒小姐這樣描述她所處的寫字樓。

    上下班有10多部公司班車免費接送,早午晚飯都由公司的食堂免費供應,中餐西餐水果酸奶應有盡有,這些福利足以令在市區上班、每天忍受高價商務套餐和擁擠地鐵的白領們羨慕不已。

    但鄒小姐也有自己的煩惱。:「從我們公司出發,走到最近的便利店需要25分鐘;開車到最近的商業區10分鐘;就算偶爾叫個麥當勞外賣,也要等45分鐘才能送來。」

    在鄒小姐眼裡,這完全是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空城,周圍除了廠房還是廠房。至於上班不帶錢包,那完全是出於無奈:「就是帶了錢,也沒處花啊。

    要麼跑到周圍的那些廠房,看看有沒有什麼工廠特賣,但這也是很少見的。」

    而更令鄒小姐鬱悶的,則是上班的時間成本。「我每天工作8小時,但路上要花費4個小時,居然是工作時間的一半!」鄒小姐說,她早上6點半起床,7點出門,坐上班車也要開2小時才能到公司,早上9點上班,晚上5點半下班,回到家接近7點半,要是再加班,到家就要11點,眼睛也睜不開了。

    倒是想租房子,可惜租不到,最近的是莘莊。「我們公司好多同事跳槽就因為公司離家實在太遠。」鄒小姐說公司正打算搬往市中心,她伸長脖子盼著這一天早點到來呢。

    鄒小姐帳單:車費:班車免費。午飯:公司食堂一日三餐免費,無花費。租房:莘莊兩室一廳房租3000元/月,與人合租1700元/月。置衣購物:周末才有機會逛街,月花費600元左右。健身娛樂:700元。

相關焦點

  • 白領生活!上海的白領生活水平怎樣?
    白領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華麗身份的標籤,辦公室吹著空調,衣著光鮮,很令人羨慕。上海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有很多高樓大廈,也有很多白領在此工作。那在上海工作的白領生活水平怎麼樣呢?1、住房上海的房子很貴,普通白領也很難買得起,如果是本地人沒有這方面壓力,因此基本住在自己家,如果是外地的大多是租房住。但不管怎樣,白領住的都是居民樓,只是外地的白領基本是合租,住的時候有很多的不方便。上海的交通很發達,因此,無論你住的地方距離公司遠不遠,通勤相對比較方便。
  • 京滬白領鄙視鏈:這份城市數據幫帝都撈回不少面子
    DT君嘗試拿出京滬近八百個地鐵站的相關數據,看能不能幫她釐清在京滬白領鄙視鏈上的正確位置。▍北京有4個中心,上海有一堆城市自有格局,青年們被框在裡面轉悠,慢慢被塑形。總說京滬人兒氣質不一樣,城市模子絕對是極重要的原因,我們就先用數據來算算兩座城市整體格局上的差異。
  • 「白領薪金標準」被翻番 怎樣才是「真」白領
    「月入2萬,15萬左右的代步車,至少兩居室的住宅……」新年伊始,網絡熱傳的一份「新白領標準」在網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對照該標準,不少上班族鬱悶地發現自己「只是偽白領」。記者發現,這份看似完全虛擬的網傳文本其實脫胎於2010年11月的一份調查報導,調查得出的白領薪金標準原為5000元。  類似的事件近年也有發生。
  • 藍領工資高於白領是全球現象
    據《勞動報》報導,日前,一位網友曬出一張民工工資單,上面顯示,最高的月工資有14000元,最低的也有5000多元,顯然這樣的收入已高於很多小白領了。其實,在國外,藍領的收入高於白領已不鮮見。
  • 逃離「白領」:「泛白領時代」的身份焦慮(圖)
    原因無非兩個:月入一千的人覺得白領是收入比我高的人;月入一萬的人認為白領應該比我生活得更有品質。看來,所有人都想逃離白領的壓力、忙碌,和「白領標準」在社會快速發展中被泛化、被貶值的那部分;所有人又都在心裡給這個本用於區分工作性質的老詞,添加了太多個人期待的詞義外延。於是,到底該爭當白領,還是逃離白領,不僅是一個話題,也是一種關於身份的焦慮。
  • 月入過萬的小生意,白領看完哭了
    眼看春節將至,又到了接受七大姑八大姨"審問"的時候:"你一個月能掙多少?娶媳婦兒的錢攢夠了沒?"要是你恰巧生活在大城市,那就更慘了,年薪沒個百八十萬的,一準被認定混得不好,殊不知你每個月工資一半上交給了房東。
  • 2018白領生活狀況調查:7成白領午餐花費20元以內 過半出行選公交
    但隨著租房市場的健康發展和居住觀念的變化,白領們對買房的執念也在鬆動。調研顯示,其中北上廣深等買房壓力大的一線城市這個群體更龐大,北京租房生活的白領佔比58.6%;上海為57.3%;深圳則高達68.8%。成都、重慶、西安、天津等新一線城市租房生活的白領人群佔比為45.1%。
  • 每天省下3小時通勤,住在馬尼拉中心的白領生活成本有多高?
    為了能在8時30分準時抵達位於馬尼拉博尼法西奧環球城(Bonifacio Global City)的辦公室,她通常在早上4時30分至5時之間離家。優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更為低廉的租住成本,讓曼達盧勇成為在3大CBD工作白領們的首選之地,也讓高收入人群成為了曼達盧勇重要的標誌。2018年的數據顯示,曼達盧勇市的平均工資達到了35,333.33比索,折合人民幣約4600人民幣左右,而菲律賓的整體平均工資僅僅在1500人民幣上下。
  • 壓力大、開銷大、睡眠差……帶你還原蘇州白領生活的真實面貌!
    日前,一份針對28270名職場人士的問卷調查報告——《2018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出爐,我們一起來看看白領群體在職場、生活中的狀況吧…報告顯示,白領們的生活狀況並不寬裕——算下來大概5000萬杯奶茶!再結合前文數據,72.3%的白領午餐支出在20元以內,再加上21元-30元之間的有23%,這就直接意味著超過9成的白領午餐支出在30元以內。
  • 「中國新白領十項標準」引熱議:月入2萬才是白領?
    無獨有偶,記者翻閱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2007年公布的「2007年全國主要城市白領工資標準」,根據這份報告的數據,香港月入18500元,上海月入5350元,北京月入5000元,廣州月入4750元才算白領。如果以廣州為例,豈不是從2007年到了2012年後,收入需要翻將近5倍才可以「達標」?
  • 月入剛過萬,深圳白領的海居夢想就實現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意生活也成為不少都市白領的旅居夢想。炎夏已至,若能擁有一套在海邊的房子,漫步在銀白沙灘感受海風輕拂,豈不快哉!這樣的夢想如何實現?一方面努力實現收入的增長,另一方面在置業時也要結合現實的情況,綜合考慮價格、地段、通勤、舒適度等因素。我國的海岸線全長只有1.8萬公裡,人均海岸線不足1.3釐米,而且很多是灘涂礁石,隨著生態保護理念的深入,宜居可開發的海岸線越來越少。
  • 專家稱新白領標準有不少問題 2萬月薪是高標準
    」的白領不多   本報記者 周馨 攝  「月薪2萬元,有15萬元左右的車子,至少有兩居室……」這不是丈母娘在找女婿,而是最近網上熱帖「新白領標準」的內容。  2萬元月薪是高標準  「新白領標準」共10條,除了將收入標準提高外,還充實了白領的內涵,生活品味和生活質量成為標準的主體,如「有足夠的閒暇時間」「重視低碳生活」「有鍾愛的時尚品牌」等。
  • 中心區15萬白領在哪吃飯
    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成了中心區人數日益龐大的白領們最關心、最頭疼的問題。由於當初規劃存在缺陷,加之CBD發展日新月異,中心區白領就餐難題日趨突出。困難 ①工薪族吃飯難吃飯貴日前,有網友在論壇上發出號令:「帶飯上班的,快來報名吧!」不到3個月,該主帖已經收到回復近2000條,有94頁之多。網友們或無奈調侃,或認真分析帶飯利弊。
  • 現在讀MBA機會成本最低 經濟寒冬白領忙著上MBA
    現在讀MBA機會成本最低 經濟寒冬白領忙著上MBA
  • 迷你菜園搬上辦公桌 長沙白領變身"都市農夫"
    在五一大道旁一家文化傳播公司上班的程敏,幾個月前在網上買了一包生菜種子後,便開始過上「都市農婦」生活,每天早晨來到辦公室,先看生菜長大了多少,然後澆澆水、施施肥;到了中午,再把它挪到陽光充裕的地方曬一曬……  不僅是程敏,她的同事不少都做起了「幸福菜農」,種個蘿蔔,栽一株番茄,養一棵香蔥,每人都有自己的「蔬菜寵物」。
  • 香港白領排隊租「公屋」寧願減薪 100平方米就是「豪宅」
    在香港的街頭,人們會看到許多這樣的人,他們多是香港白領。   房價高企、日常生活成本高,香港居大不易。對於年輕白領而言,困難同樣不小。有知名網站曾經發布兩岸三地「白領最累城市排行榜」,香港被列為讓白領最累的城市。這個排行榜依據看電視時間、步行速度、作息時間、跳槽頻率、身體運動等因素排出。
  • 白領的另一個名字,就是窮人
    20元;超過5成的開支,白領們都花在了房租房貸上;超過4成的人是未婚且單身……而僅有10%左右的白領,認為他們情緒十分穩定。如果你對一個勤勤懇懇,努力賣命打工的白領說,你翻不了身了,那才可能是一語中的。試問在職位等級和工資收入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企業裡,有多少白領能夠混到月薪10萬,兩年200萬翻身?同樣是勞動所得,雞姐可以一身磊落,而北京的白領卻要畏縮許多。
  • 海歸放棄白領工作炒賣火鍋底料 留學花150萬(圖)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4月18日凌晨5點,黨海峰與往常一樣,早早起床去市場進貨,準備一天的外賣配菜,而後趕往租用的標準化炒料車間,開始炒料。炒料通常要2個多小時,炒完料再包裝。幹完這些,已是下午2點左右了。接著,黨海峰又趕回店裡,忙著把訂單分派給員工。「開業半年來,已經售出了2900多份火鍋底料。」黨海峰對記者說。
  • 白領聯手諾丁山時裝事半功倍:2﹢2>4
    白領聯手諾丁山時裝事半功倍:2﹢2>42010/8/24/14:6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慧聰服裝網】率領諾丁山品牌「出徵」的依文企業集團董事長夏華給出的結論簡單明確:「一定是2﹢2>4。」這個理論得到了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鴻冰的讚許:「文化相通的品牌聯手進行品牌文化推廣,相互烘託、相互借勢,我堅信這是未來品牌推廣中可以事半功倍的好事。一個品牌做事和兩個品牌一起造勢,其影響力一定是不一樣的。」
  • 瘋了,霸都白領不上班,排隊搶9800元/㎡政務房
    《2019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 坐實「塑料白領」的真面目 表裡不一是多數白領的「生活常態」 白領是大城市的「唯粉」 本想入城搞事情 奈何口袋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