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心理撰稿人:劉剛
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剛劉老師。從今天開始,我和大家一起學習繪畫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繪畫是一種非言語的溝通途徑;繪畫治療是以繪畫作為治療師和患者之間的中介物來進行治療,這裡的繪畫,可以是繪畫作品、可以是繪畫過程、可以是對繪畫作品的描述。
在繪畫心理分析的過程中,有人關注的是繪畫的過程和繪畫者對繪畫作品意義的解讀。如果你恰巧也是這樣的,那麼你和以弗洛伊德、榮格為大神的心理專家們都覺得繪畫是一種非語言的溝通媒介,通過繪畫探討那些過去發生在作畫者身上的人生故事,走向了精神分析取向的道路。
還有一些人,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變好的潛能。因而在繪畫心理分析的過程當中更願意給別人營造一個有利於對方自我表達的氛圍,讓作畫者自己去欣賞自己的作品。通過這個過程,作畫者學會用新角度看待自身和外部世界,從而實現持久的改變,逐步的接納自我,最終達到自我整合。如果你覺得這段話挺有道理的,那也願意這樣,那麼你和這類心理專家一樣,採用的是人本主義的觀點。
當然從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更多的人認為採用恰當的藝術心理教育,對存在認知行為或情緒障礙的人提供治療,幫助其症狀得以改善,主要用於處理情緒紊亂,核心是發育遲滯的兒童青少年等。
當然繪畫心理分析、繪畫治療作為一種方法已經不僅僅是針對有問題的人群,那些需要自我成長、有情緒困擾但是有沒有到心理障礙的人同樣適用。所以請你相信,心理學不是一個小眾的學科,也不是只針對「有病」的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它。
為什麼要和大家講你不同的繪畫心理的取向呢,因為那你採用不同的取向,在你實際工作中就會採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有的人更注重分析、有的人更注重陪伴、有的人更注重改變。
既然繪畫心理分析的用途這麼廣,那麼學習繪畫心理分析都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繪畫天然就是表達自我的有效工具,繪畫傳遞的信息量比語言豐富、表現力更強,這些可能大家都知道了。那麼你知道嗎,不管你是哪國人、多大了、有沒有結婚、掙多少錢啊、繪畫心理分析可能都會對你產生相同的作用。從黃髮小兒到耄mào耋dié老人,都是繪畫心理分析的受眾人群。
同時繪畫心理分析技術不受語言、年齡、認知能力及繪畫技巧的限制。所以請在別說:我不會畫、我畫不好……這類的話。只要你願意去畫、願意去表達,總是可以把自己內心想表達的東西表達清楚。
其次,繪畫心理屬於一種直覺式思考方式,往往能透露潛意識的內容。很多人覺得好像是「做遊戲」,(「做遊戲」三個字我有打引號哦),因而不會有太強的牴觸心理,趣味性也強,特別適合心理學愛好者和新手諮詢師接觸學習。
最後有人會問,那如果我知道畫什麼代表什麼意思,會不會就對我失效了。比如說你這次讓我畫了一棵樹,你給我解讀了,那我下次不這樣畫一棵樹了,是不是就失效了。
其實一個人的習性、筆記、還有擅長的方式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改掉的;同時即使是在掩飾,也是看得到一些痕跡的;更何況很多來找我們做繪畫心理分析的人,都是希望通過一種方式去表達自己、或者了解自己、從而更好地解決自己的一些心理問題,又怎麼會刻意的去掩蓋自己呢。因而繪畫心理分析,不受練習效應的影響,即使你知道畫什麼可能代表什麼心理含義,但是只要你願意真誠的、真實的去表達、依然會表現出它本該出現的圖像和畫面。
繪畫心理還具有可以個體實施、也可以整體實施的特點,就是說你可以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給一個人做這樣的心理分析,也可以給很多人同時開展這樣的心理分析。並且可以再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自然開展,不受地點和環境的限制哦。
當然在詮釋繪畫作品的時候要進行客觀化分析,不能靠猜想。在進行繪畫心理分析之前都應先了解患者家族史、既往史、發展史和一般生活情況,簡單地說對這個人之前了解得越充分越好;不僅僅要了解繪畫作品本身,還要觀察這個人的繪畫過程,同時結合作畫者一系列或一段時間的繪畫作品,進行全面而準確的心理分析。
分析一副繪畫作品,至少可以從三個層面去分析:
第一,是從整體上去分析。
包括畫面的大小,畫筆的力度構圖顏色等。比如說一個畫的畫面充滿了整張畫紙,畫面顯得得非常的大,有可能是衝動、充滿攻擊性的傾向,也有可能因內心的無力感而表現出的外在的防禦機制,簡單地說看起來強大的背後是源自於內心的害怕。這其實是一道概率題,就是大部分的人可能有以上這些問題表現的一部分,小部分呢全有或者全沒有。
還可能表現出情緒化,躁動的傾向、也可能是內在控制不良,就是自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
第二是從繪畫的過過程上去分析。
包括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是否有塗,擦花了多長時間,等。一般最先畫的事物或部位,是這個人最關注的地方。如果有很多塗擦的痕跡表明作畫者可能有猶豫不決、優柔寡斷或追求完美的個性。
第三是從畫的內容上分析,要分析具體主題。
如畫人、畫樹、畫房子等等,繪畫分析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分析作品的應該是專業的、慎重的,不能照搬文獻的隻言片語去解釋,一定要結合實際,從整體上進行個性化分析。
我今天給大家留一個小的課後練習:請你拿出兩張A4的白紙,用彩色鉛筆或彩色蠟筆在一張紙上畫「在風中」這個主題,在另一張紙上畫「在雨中」這個主題,圍繞這兩個主題自由創作,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想怎麼表達就真麼表達。
注意,畫好後,可以去感受你畫出來的「在風中」和「在雨中」,去感受,雨大還是雨小,風強還是風弱,風和雨有分別是從前、後、左、右、上、下、哪個方向來的?可以去感受它在向你傳達著什麼信息。如果你願意,可以在畫的背面寫下你的年齡、性別、職業類型以及你想表達的一切是什麼發送到我們的郵箱280859240@qq.com會有機會得到我們認真的回覆哦~
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剛,雖然我只是心理學界的一顆小樹苗,但是我努力做到我的最好;用真誠的態度、客觀、專業的方式向每一個願意關注我們的人,分享一切你想知道,而我們又恰好了解的心理學知識。
請記得不管你在哪裡,世界和我陪伴著你。
參考文獻:
1. 《繪畫心理治療——對困難來訪者的藝術治療 》作者:(美) Moschini 陳侃譯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2年02月
2. 《HTPC房樹人繪畫識人技術》作者:李元榕出版社:中國財富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年07月
3. 《心理治療》(第二版/本科心理//十二五規劃)作者:胡佩誠 主編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年09月
4.《心理治療(一)》作者:鄭日昌出版社: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7年04月
5.《揭開你人格的秘密:房、樹、人繪圖心理測驗》作者:張同延,張函詩 著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時間:2007年06月
6.《筆跡心理學:通過筆跡透視他人心理》作者:鄭日昌 主編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