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頭果」成了脫貧「金鑰匙」

2020-12-26 安青網

「雞頭果」成了脫貧「金鑰匙」

2020-09-02 09:35:53   來源:滁州網    

【摘要】

芡實是天長特色農產品,要想讓這個產業成為種全國、銷全國的大產業,轉型升級是關鍵。如今一大批像錢會明這樣的跨區種植帶頭人紮根在了全國各地,...

「芡實很好可以祛溼,我們北方沒有」,這是8月1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阜南縣老觀鄉芡實種植基地看望受災種植戶錢會明時說過的話。儘管今年受災嚴重,可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以及溫馨的話語,讓錢會明和基地的農戶感到莫大的鼓舞,也更加堅定了他在阜南這片熱土上把芡實產業做大做強,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災後重建 脫貧致富有信心

錢會明是安徽天長人,在天長種了20多年的芡實,近年來,由於天長本地芡實種植水域飽和,他想到了走出去開闢新的種植區域。為了找到適合種植芡實的區域,他甚至一度和朋友走出國門前往緬甸、寮國等地尋找商機,最終因為溝通困難,他又回到了國內。機緣巧合之下,他了解到在阜南縣老觀鄉靠近蒙窪蓄洪區,正在尋找適應性農業,而且自然條件優越,水電路都已配套,非常適合發展芡實產業,於是他便帶著30多名熟練工人來到這裡,將附近的一萬多畝水塘改造成了芡實基地。

錢會明回憶說:「當時我們聽到消息說這邊有低洼田,我們過來一看,這邊水源、土質、供電、道路相當不錯,我們和當地政府談了,一年之中流轉了10700畝,芡實種了8800畝,其餘的養了龍蝦、鱖魚。」

2018年他在阜南縣蒙窪蓄洪區,興建芡實基地,面積有一萬多畝,今年的這批芡實原本8月中旬就能迎來收穫季,可沒承想遇上江淮大汛。今年7月20日8時30分許,接國家防總命令,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開閘。渾黃的淮河水裹挾著獅吼,旋即衝向蒙窪蓄洪區。蒙窪蓄洪區的4個鄉鎮、77個湖心莊臺相繼成了水中「孤島」,180.4平方公裡區域成為一片「澤國」,18萬畝良田被淹沒,19.5萬人口遭受水災。錢會明和工人們以及當地群眾三年的辛勞,頃刻間付之東流,萬畝芡實基地僅剩2000畝,損失慘重。「今年遭受洪澇災害,淹沒了一部分芡實地,目前還有幾千畝地,長勢還不錯,每畝收成在700斤左右,價格50塊錢一斤左右,收入還有一點。」 錢會明說。

一場天災讓阜南剛剛起步的芡實產業遭遇了沉重打擊,可錢會明並沒有倒下,他帶著當地群眾及時開展生產自救。逐一察看維護剩下的2000多畝芡實,不到20天的時間,原本衝垮的水塘重新修繕,就在習總書記到來時,基地今年的第一批芡實鮮果採摘上岸。

錢會明說:「總書記說,『這個芡實很好,我知道,可以祛溼,我們北方沒有。』當我們看到總書記時很激動,他說的一番話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以後我要在這個地方把芡實產業做大做強,帶動群眾、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開花結果 芡實成了「金豆豆」

建成了基地紮下了根,錢會明下定決心要用小芡實改變阜南當地農業落後的面貌,把芡實培育成當地群眾脫貧攻堅的大產業,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多渠道增收的機會,讓那些年老體弱、無法外出的農民在家門口就有了工資收入。兩年多來,錢會明帶領當地群眾共同發展芡實產業,吸納貧困戶到種植基地務工,解決了部分貧困家庭的就業問題,並且將種植技術傳授給當地百姓,指導他們開展種植。現在,當地的芡實產業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天長到阜南的成功嫁接,成為了當地老百姓脫貧的主導產業。

「我們整個老觀鄉有8個行政村,都成立了一個勞務服務公司,然後與他(錢會明)對接,需要工人,由我們行政村來進行挑選,首先是要考慮到貧困戶。通過這幾年芡實種植,總共帶動了85戶群眾參與芡實種植,其中有20多戶是貧困戶,在這裡每個人每天的工資是100塊錢,每年工人可以工作8個月以上,一年可以收入到15000-18000元左右。」阜陽市阜南縣老觀鄉黨委書記王軍說。

芡實是天長特色農產品,要想讓這個產業成為種全國、銷全國的大產業,轉型升級是關鍵。如今一大批像錢會明這樣的跨區種植帶頭人紮根在了全國各地,他們讓小芡實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推動了芡實大市場的形成,讓天長的芡實走向了全國。

「天長出來種植芡實的,我不是第一個,但是是種植面積最大的。在阜南種植的是芡實老籽,銷往廣東、福建、亳州、上海等地,加工過後在超市銷售,全國各地都有。目前這個行業前景還好,將來芡實越來越好,比較有信心,下面還會繼續發展芡實種植,我預計(在阜南縣老觀鄉)發展2萬畝左右。」 錢會明笑著說。

顧達鵬 劉清清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雞頭果,終於找到你!
    每年的8月中上旬是藕、菱角等「水八仙」上市的季節,但是最近有市民對記者說,小時候經常見到的雞頭果,現在似乎很少看見了,想買點來嘗鮮都不容易找到。雞頭果去哪裡了?揚子晚報記者近日走訪市場,尋覓雞頭果的蹤跡。
  • 【脫貧攻堅(重慶篇)】何國光:脫貧「金鑰匙」在自己手中
    作為低保戶,何國光並不想戴上「貧困帽」坐等脫貧。輾轉思考後,何國光覺得自己還年輕,可以搏一搏,他決定賣房搞事業。2006年,他把房子賣的5萬元,加上社區幫扶無息貸款的5萬多,「森康」食品加工廠在沙坪垻區雙碑鎮長春溝落戶。「與其說是一座廠房,不如說是幾間破屋。」
  • 魯山縣下湯鎮找到山區脫貧破局「金鑰匙」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王俊生見習記者高君曉通訊員常洪濤李含笑山區百姓如何脫貧?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魯山縣下湯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溝域經濟,找到了破局「金鑰匙」。脫貧攻堅戰開始後,下湯鎮與幫扶單位利用地理位置和生態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溝域經濟,打造出了一條生態走廊、經濟長廊。亂石盤村曾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窮山村。魯山縣交通運輸局對口幫扶該村後,投入資金100多萬元,修建了通村入組公路,為該村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隨後,駐村工作隊在送「致富樹」活動中,修整河道,建設遊園,種植香酥梨2萬餘棵,美化了鄉村環境。
  • 【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鄉村旅遊成致富「金鑰匙」 農民實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茂林攝如今,葫蘆套村依託生態資源的豐富優勢,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打造出葫蘆種植、採摘、觀賞等特色鄉村景觀,外地打工村民紛紛回鄉創業,許多客商也紛紛湧入這裡尋求投資合作。
  • 雞頭果應該怎麼吃有什麼功效?
    雞頭果,裡面剝出來就是南京人經常吃的水八仙之一雞頭米。一年僅上市2-3個月,九月是雞頭米最好的時候,鮮甜軟糯,很是美味。只是這些年,南京郊區大規模開發,雞頭果的種植量減少,街頭和菜場裡已經難以尋覓到它的身影。
  • 「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鄉村旅遊成致富「金鑰匙」 農民實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26日訊(記者 王茂林)近日,「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了山東的一些農村,親身體驗了鄉村脫貧致富的巨大變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茂林攝如今,葫蘆套村依託生態資源的豐富優勢,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打造出葫蘆種植、採摘、觀賞等特色鄉村景觀,外地打工村民紛紛回鄉創業,許多客商也紛紛湧入這裡尋求投資合作。圖為村裡組織的網紅直播帶貨現場。
  • 引進推廣黃蜀葵 打造增收金鑰匙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我縣各地通過引進推廣黃蜀葵種植,著力打造農民增收金鑰匙。縣委常委、副縣長葉秀出席種植技術培訓會並提出要求。陽春三月,萬物復甦。縣農業部門組織專家來到樂橋鎮大化村,為相關鎮村幹部和種植大戶現場傳授黃蜀葵栽培播種育苗技術。
  • 【脫貧振興八閩行】兩岸茶緣,仙韻漳平 茶香、花香成致富「金鑰匙」
    9月21日和22日「脫貧振興八閩行」網評引導活動走進福建漳平,感受當地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新風貌。南洋鎮黨委書記李達才表示,近年來,依靠水仙茶產業,南洋鎮發展迅速,2017年全鎮實現脫貧,使其成為帶動當地群眾致富的「金鑰匙」。近年來,南洋鎮將水仙茶產業結合鄉村旅遊業,精心打造茶旅結合線路,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逐步形成茶文化旅遊產業鏈。
  • 杭情施意丨配好鄉村振興「金鑰匙」
    自2016年開始,杭州攜手恩施,歷經4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實現恩施州八縣市整體脫貧出列。脫貧攻堅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杭州與恩施繼續瞄準鄉村振興目標,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一張張擘畫的新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 威寧:找準「金鑰匙」 解開「金鐵鎖」
    找準「金鑰匙」  解開「金鐵鎖」——威寧大力發展金鐵鎖產業助推脫貧攻堅近年來,威寧加大金鐵鎖的種植力度,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在帶領當地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也加快了鄉村振興戰略步伐,真正成為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金鑰匙」。
  • 「金鑰匙」遇上金銀花 阿里「脫貧特派員」助力鄉村找到致富密碼
    而這些變化發生的背後,是「脫貧特派員」帶著阿里沉澱20年的數位化「金鑰匙」,用「小黃花」打開了鄉村美好生活的新方式。2020年9月26日,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在河北肅寧舉行。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在致辭中介紹,阿里20年的發展,正是抓準了網際網路這把「鑰匙」,抓準了整個社會走向數位化未來的「鑰匙」。
  • 榆中縣城關鎮東灣村:鄉村旅遊成為脫貧致富「金鑰匙」
    據了解,東灣村不僅僅依靠傳統農業致富,近年來,在東灣村黨支部書記金作紅的帶領下,東灣村引進了新品種櫻桃、油菜花、向日葵等產業,一方面讓這些產業帶動村民脫貧,另一方面推動鄉村文化旅遊業,建設美麗鄉村。&nbsp&nbsp&nbsp&nbsp談起櫻桃銷路,金作紅表示這並不成問題,「每年五六月份,就有很多蘭州市民甚至外地人前往我們村採摘櫻桃,村民還會將成熟的大櫻桃帶到榆中浪街進行銷售。」金作紅開心地說道。
  • 述評:澳門執掌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合作「金鑰匙」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澳門執掌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合作「金鑰匙」  中新社記者 黃少華  澳門回歸祖國15年,以繁榮穩定之姿展現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與此同時,澳門啟動中國與葡語系國家間合作的「金鑰匙」,不斷收穫碩果。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消費市場,國際地位日益提升。
  • 三亞旅遊酒店行業協會金鑰匙專業委員會成立
    7月22日上午,三亞旅遊酒店行業協會金鑰匙專業委員會在三亞揭牌成立。現場,三亞旅遊酒店行業協會與中國金鑰匙酒店專業委員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金鑰匙「5C」(信譽、清潔、關注、舒適與方便)品質服務標準的推廣以及金鑰匙6S(省心、省時、省事、省力、省錢、省人)創新管理體系的指引和應用,推動三亞旅遊酒店行業服務品質全面提升。
  • 一把「金鑰匙」,鍾落潭對口幫扶鯉魚村打開了脫貧致富門
    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新房通過扶貧資金入股貧困戶變身茶園股東增收就業兩不誤2019年度該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20166元該村年度集體收入近25萬元打開脫貧致富的大門 精準扶貧的「金鑰匙」在這裡▼▼▼免費技能培訓散工變產業工人,打開致富大門 李觀練是英德市石牯塘鎮鯉魚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父母體弱多病,妻子在家照顧年幼的子女,一家七口人的生計全落在他一個人身上。
  • 把好做法堅持下去——奪取脫貧攻堅最後勝利
    □夏遠望「盧氏模式」有效解決金融扶貧政策落地難,扶貧車間實現務工務農顧家三不誤,宅基地復墾券籌來扶貧開發「真金白銀」,光伏扶貧電站總規模全國第一……脫貧攻堅實踐中,我省探索出了一批好做法、好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實支撐。
  • 江蘇泰州海關打造涉臺「金鑰匙」服務品牌
    江蘇泰州海關打造涉臺「金鑰匙」服務品牌 2016年04月18日 10:35: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8
  • 嘉興桐鄉五星級酒店—振石大酒店加盟國際「金鑰匙」
    桐鄉振石大酒店2014年1月20日上午,振石大酒店水晶廳內氣氛喜慶、莊嚴,國際金鑰匙組織領導為振石大酒店3名金鑰匙成員授徽。國際金鑰匙組織中國區主席孫東先生,副秘書長張濤先生及嘉興市旅遊局、桐鄉市旅委等領導參加本次授徽儀式。國際飯店金鑰匙組織是一個全球性的協會,目前已分布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僅數千名會員。「金鑰匙」的口號是:「在客人的驚喜中,找到富有樂趣的人生」。國際飯店金鑰匙服務對高星級酒店而言,是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一種成熟的標誌。
  • 【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2020-12-17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啟全面小康「金鑰匙」——循化縣抓黨建促脫貧紀實
    2018年,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通過國家第三方驗收,實現脫貧摘帽,這也意味著我國一個民族實現了脫貧摘帽。循化縣是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國務院重點扶持發展的人口較少民族地區,2011年被國務院列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與省市其他貧困縣區相比,總人口基數小、貧困人口規模不大、貧困發生率較低是循化縣最大的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