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代工廠工人5年縮減7成 中國工資2倍越南

2020-12-16 央視網經濟頻道

  與東南亞用工成本差距由50美元擴大至200美元以上

  李溯婉

  [ 另一代工廠負責人也稱,珠三角這幾年來不斷上調最低工資,公司正在重新核算成本,又準備上調產品報價,這可能會導致部分訂單下滑 ]

  春節過後又到了珠三角招工高峰期。不過,耐克廣東一家代工廠負責人吳先生告訴記者,近段基本沒有招人的計劃,金融危機後,該工廠的工人從13000多人減少至現在的4000多人,這樣做也只是為了逆境中求生。

  「我們1990年從臺灣將工廠全部遷移到廣東,當時珠三角的工人月薪只需200元左右,而如今翻了10多倍,尤其是金融危機後,用工成本上升更加迅猛,我們工人的月薪遠遠把東南亞的拋在後頭,差距由前幾年的50美元擴大到200美元以上。」吳先生介紹稱,目前,工廠工人月薪大約是500美元,而印尼的大約300美元,越南的是250美元左右。

  「如果耐克的採購商能用10美元買一雙鞋子,絕不會掏11美元來購買,因此工廠流失了一些低價訂單。實際上,若不是為了規避經營風險,工廠目前也可以擴到10000人的規模,但壓力會非常大,僅是一個月用工成本就要比印尼的工廠多掏200萬,競爭優勢明顯喪失。」吳先生如此解釋。

  運動品牌市場競爭加劇以及用工成本節節攀升,犧牲利潤還是犧牲訂單,這是耐克、阿迪達斯等諸多代工廠如今面臨的艱難選擇。

  耐克壓力

  隨著運動品牌競爭日益激烈,耐克、阿迪達斯等洋品牌紛紛捲入了促銷戰,頻繁打折出售產品,近兩年為了清庫存,甚至推出少量一兩折的服裝和鞋子,幾十元一件的短T、一兩百元一雙的鞋子,偶爾會出現在耐克、阿迪達斯等洋品牌的折扣店裡。

  一邊是代工廠頻喊提價,一邊是運動服飾用品行業競爭加劇,加上中國消費市場沒有預期好,耐克公司承受的壓力並不亞於其代工廠。

  耐克另一代工廠負責人也對本報記者說,珠三角這幾年來不斷上調最低工資,該公司正在重新核算成本,又準備上調產品報價,這可能會導致部分訂單下滑。

  不過,該負責人說,「目前,我們工廠一雙運動鞋的加工費一般比東南亞的工廠貴一兩美元,在單價上與越南、印尼相比沒什麼優勢。不過,客戶依然會將一部分訂單交給我們,一方面是多年與耐克合作下來,我們的效率和技術等方面比東南亞的略勝一籌,另一方面是東南亞的用工成本也在快速上漲,客戶不會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會從全局考慮,這些客戶很大程度上還是看好中國內銷市場的前景。」

  市場不斷變化,正洗刷著耐克的業績。耐克繼2013財年第一財季淨利潤下滑12%後,第二財季(截至2012年11月30日)淨利潤由去年的4.69億美元同比下滑18%至3.84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因Umbro與ColeHaan 兩項業務虧損1.37億美元。

  耐克第二財季營收從去年的55.5億美元增長7%至59.6億美元。然而,其在華銷售業績卻較北美、日本及其他新興市場顯得疲弱。來自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下滑11%至5.77 億美元。

  同時,去年12月至今年4月,耐克鞋服交貨訂單增加6%至93億美元,比上年的13%有所下降。而來自中國的訂單卻下滑6%,且有分析認為耐克在中國的銷售情況在未來至少半年內不會有好轉。

  轉移,促銷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耐克明顯加速調整全球生產布局。耐克公司歷年的年報數據顯示,2001年時,中國生產了其40%的鞋,在各國/地區中排名第一,而越南只佔到13%的份額;到了2005年,中國的份額降至36%,還是排第一,越南升到26%,排第二;在2009年,中國和越南並列第一,都是36%;到了2010年,越南超過了中國,佔37%,中國退居第二,佔34%。

  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控制成本,耐克這幾年從珠三角往東南亞以及中國中西部轉移明顯加速,由於運動服裝鞋子的原材料採購以及生產比較容易標準化,轉移步伐比其他產業快。短短幾年,在越南的產量就超過了中國,此外,耐克往中西部轉移也在加速,目前,僅在江西就設了五個生產點,發展到幾萬人。

  今年春節期間,在廣州萬國廣場,阿迪達斯推出2折起的全系列特買會,部分產品只賣99元,而耐克也有不少產品打3~5折,而KAPPA也在搞2折起的促銷活動。比起這些洋品牌特價專賣店裡人潮湧動,同在廣州海珠區的李寧、安踏、匹克等國內運動品牌則顯得冷清許多,儘管這些店鋪也在推出5折的活動。洋品牌折價清庫存,價格下探後直接蠶食了國內運動品牌的市場。

相關焦點

  • 耐克為何向印尼「血汗工廠」工人低頭
    近日,經過11個月的與工會的談判,以血汗工廠聞名的耐克公司被迫向印尼萬丹省一家耐克工廠約4500名工人支付他們應得的100萬美元超時加班工資。有輿論認為這可能在印尼各地引發新的要求加薪浪潮,並波及其它國際知名品牌在印尼的工廠。
  • 越南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越南GDP出爐,放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到2020年,世界主要幾大經濟體都將受到一定影響,美國、歐盟和印度等國情況更為嚴重,儘管它們的經濟表現不景氣,但也不排除部分表現良好,除中國外,越南經濟也有目共睹,尤其是近2年的增長率驚人。此外,由於越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許多投資者也開始在越南投資興建工廠,其中包括著名的富士康、三星等大型企業。
  • 越南代替中國成為耐克鞋最大生產基地是喜是憂
    1981年,耐克開始在中國生產運動鞋。接下來的30年裡,中國很快成為耐克運動鞋的最大生產國,直到2010年被越南超過。    中國製造的成本在不斷上升,但部分代工轉移對就業影響有限    隨著中國製造業人工成本等上升,代工業務向勞動力價格更便宜的國家(包括越南)轉移似乎再正常不過。
  • 東南亞各國為保持產業競爭力 1月份收緊工資漲幅
    雖然東南亞各國應國民的要求上調了最低工資,但同時也在為維持產業競爭力而絞盡腦汁。泰國方面,由於泰銖升值,泰國對中國出口減少,經濟出現減速。從2020年1月開始,曼谷的最低工資上調1.8%,調升至每日331泰銖(約合人民幣76.7元),調升幅度比2018年4月的4.8%出現明顯縮小。
  • 賺了這麼多錢,最後卻敗走越南,耐克、阿迪為什麼「逃出中國」?
    小趙是耐克的忠實粉絲。前幾天在網上買了一雙耐克鞋,翻開鞋標,上面赫然印著「made in Vietnam」(越南產)。中國有耐克的工廠,耐克在中國賣的鞋又非常多,為什麼在中國買到的鞋子卻不是中國產的?NO.1 | 成本在提高,為了利潤而轉耐克和阿迪達斯在2000年前進入中國,正是看中了中國的市場與勞動力。鞋類製造產業多是流水線作業,想做到全自動化的成本非常高。而且鞋類產品換代很快,一個款式也許一季過後便已悄然下架。因此,工人成了鞋類製造最經濟的方式。
  • 血汗代工奴隸勞動:ZARA、優衣庫、H&M、GAP制「毒」工廠大曝光!
    儘管蕪湖獅丹努的工人每周確實可以按照H&M 的行為準則休息一天,但是通常要從早上7點工作至晚上7點,而熨燙車間和質檢員工則要工作至晚上8點,而為了衝訂單,經常還要每天加班2-3小時,即使扣除1小時用餐時間,每天至少工作12小時。另外,即使是生病,生產線員工在未得到生產經理批准不得請假。
  • 越南想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GDP卻不如廣西,還有一個大弱點
    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有目共睹,GDP總量從1990年的3608.58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6.09萬億美元,20年翻了16.8倍;人均GDP從1990年的317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4550美元,20年翻了14.4倍。經濟的發展,帶動人們收入的提高,但同時也是在增加企業的成本,用工成本不斷提高。
  • 工廠老闆壓榨工人,房東增租,商家吸血,工人還要養家,工廠倒閉
    最近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看不懂深圳了。偌大的深圳留不住華為,留不住福群集團。留不住三星,留不住高通,留不住耐克,留不住阿迪達斯,這些曾經都是萬人大工廠,如今紛紛逃離深圳。有一些搬去了東南亞有一些搬去了越南印度。一些則為了成本選擇在內陸。
  • 越南製造成爆款?將取代中國製造成世界工廠?越南:10年超過中國
    隨著哈佛教授預言越南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之後,越南趕超中國的說法就一直在蔓延。工業移民正在進行中,隨著外國公司紛紛向東南方向遷移,許多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轉移到了泰國、印度、柬埔寨和越南。越南的受歡迎程度尤其挑戰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現在,說到越南,「越南製造」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詞。
  • 大批外企「東南飛」 越南吸引外資創新高 「世界工廠」會易主嗎?
    一直以來,中國被譽為「世界工廠」,因為中國有著完整的製造體系,能夠適應低端、中端、高端需求。其次,中國勞動力成本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並且中國人不僅具有吃苦耐勞的品質,而且整體的素質高,工作效率也很高。尤其是越南受到歡迎之後,導致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也受到挑戰。如今,再提起越南,「越南製造」已經成為了其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詞,有大量的外資正在流入越南。據越南計劃與投資部外國投資局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20日,越南吸引外資投資創下十年來新高,2019年外資投資總額達380.2億美元,同比增長7.2%。
  • 處處學習中國,上半年GDP約1106美億,越南能成「世界工廠」嗎
    從2000年前後,中國逐漸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中國生產出來的商品銷售到全世界,中國製造在世界上已擁有「舉足輕重」之位,且也有了「世界工廠」頭銜。近些年,越南處處學習中國,也想成為「世界工廠」。越南能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嗎?
  • 「搶」中國生意,越南到底有什麼「魔力」,中國企業也插了一腳
    而中國也因為外國工廠的不斷加入,增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了國內生產企業和原材料供應企業的發展。只不過,在中國不斷吸引外資的這些年裡,有一個國家也在不斷從中國把外資吸引過去,那就是越南。從前些年開始,越來越多駐紮在中國的外資工廠搬到了越南,其中不乏一些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尤其是服飾行業的外企,對於越南向來都有一種「痴迷」。根據越南《人民報》報導,越南當地的6000家服裝紡織企業,出口總額佔全國的15%。也就是說,服裝產業成了越南的支柱產業之一,也令越南成為國際公認的服裝紡織出口大國。
  • 深圳工廠搬去越南,給了工資做不出事情,虧的還是老闆!
    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去了越南,很多人都認為越南將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我個人認為一個國家的發展,既要有重工業,和輕工業,前蘇聯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在以美國為首的支持下完成了重工業發展,最終前蘇聯成為了超級大國,韓國從樸正熙開始,進行工業建設,用了將近三四十年,也是在美國的資助下,才有了如今韓國科技,中國在蘇聯的幫助下,完成了重工業初期的建設,中國大約在90年代完成了工業體系的全部建設,請問越南憑什麼,請問它有重工業嗎,而且韓國日本,會眼睜睜看著越南,發展起自己的科技
  • 優衣庫母公司公開新代工廠 60%主力生產仍在中國
    北京商報訊(記者王曉然 陳韻哲)雖然部分服裝廠商開始將生產力轉移至東南亞國家,但目前中國仍然是生產主力國家。5月14日,日本快時尚品牌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公布新的代工廠信息。信息顯示,迅銷在中國、印度尼西亞、緬甸等11個國家的242家代工廠的名稱和地址,在中國的代工廠有128家,佔到總體的50%,該集團在東南亞也有多家代工廠,其中越南有44家和孟加拉國則有24家。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之前迅銷僅公開了優衣庫等部分代工廠,為了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此次擴大了公開對象。
  • 優衣庫再次公開代工廠名單,越南的工廠多了 40%
    近日,日本快時尚巨頭迅銷集團最新公開了旗下核心品牌優衣庫 2018 年的合作代工廠名單,相比 2017 年 2 月公布的名單,越南的工廠增加了 40%。為優衣庫長期代工的這份工廠名單佔到優衣庫所有訂單額的約 8 成,分布在孟加拉、柬埔寨、中國、越南等 7 個國家共 184 家工廠,數量比去年增加了 38 家。儘管中國的工廠也有增加,優衣庫的生產體制也依然圍繞中國為中心(佔到總數的 6 成),但越南的工廠數量增加明顯,從 27 家增加至 38 家。
  • 越南製造的耐克、阿迪達斯質量怎麼樣?還不及莆田鞋!
    我們還以為全世界都在用「中國製造」,其實「越南製造」已經慢慢嶄露頭角。很多品牌的代工廠都轉移到了越南,耐克、阿迪達斯也在越南設廠,其實是因為中國工人的工資越來越高,這些品牌考慮到生產成本,不得不重新選擇代工國家。那越南製造的耐克、阿迪達斯質量怎麼樣呢?
  • 從數據看越南製造對中國的威脅有多大?
    中國出口相比越南出口的倍數,從2010年的21.8倍,到2019年下降到了9.46倍,而越南在2019年搞了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截至2019年4月1日,越南總人口達9620.898萬人,中國人口是越南的14.55倍。再看2019年的出口增速,越南增長了8.44%,中國僅僅增長了0.5%。
  • 一千塊人民幣能在越南花多久?越南工資低,為啥工廠老闆卻不高興
    越南是中國的一個鄰國,兩個國家近代也有著說不清的恩怨情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越南就是一個山寨版的「中國」,他們的制度都是仿照中國的。當然了現階段越南經濟發展和中國相比還有著巨大的差距,正因如此越南的物價水平比較低,那麼1000元人民幣在越南能花多久呢?
  • 淘寶供貨廠家5倍工資召回工人加班趕製口罩:不漲價
    口罩的生產和供貨成了公眾關心的話題。為了保障消費者能及時買到口罩等防護用品,淘寶平臺上的口罩商家們開啟了加班模式,還有供貨廠家用5倍工資緊急請已經回老家的一線員工返回崗位,趕製口罩,工廠總經理說:「這是一個企業該有的民族精神。」
  • 「越南製造」成爆款,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說到世界工廠,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中國。畢竟這麼多年以來,中國製造的商品已經遍布全球各個地區,而中國是世界工廠的說法也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普遍認可。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第二季度,美國在我國的訂單就減少了310億美元,而其中有差不多一半約140億美元都被「世界工廠」的熱門「候選人」越南搶走了。據了解,在2019年第一季度,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額就增加了40%,出口規模也達到了206.9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