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養老營養餐送到家」閉環體系 老年健康營養餐上線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王 薇)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5月15日,網絡餐飲營養促進健康老齡化研討會暨「世界高血壓日」飲食營養科普宣傳活動在北京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營養食品分會(以下簡稱「營養食品分會」)主辦,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餓了麼」)、首厚康健(北京)養老有限公司協辦。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共同探討了網絡餐飲營養促進健康老齡化的機遇與挑戰。與會專家呼籲,希望社會各方攜手,深耕網絡餐飲營養對養老供餐領域的促進作用,共同探索社會共治、合作共贏的模式,實現健康老齡化。

營養食品分會與餓了麼達成網絡餐飲營養促進健康老齡化戰略合作

我國健康老齡化程度低

此次研討會匯聚了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民政部門、營養健康研究機構、烹飪及餐飲相關協會、老年產業協會的領導和專家、養老健康產業及餐飲企業代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總支書記李志新、北京市民政局處長陳桐林、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秘書長翟靜嫻、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營養食品分會主任付萍在活動中分别致辭。

翟靜嫻在致辭中指出,1987年,世界衛生大會首次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就個體而言,健康老齡化是指人進入老年之後,在身體、心理、智力、社會和生活等5種功能方面能保持應具備的正常狀態,使老年人能較長時期參與有價值的社會活動。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發展過快,「健康老齡化」在我國實現程度很低,對很多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但健康老齡化是長壽時代共同的社會發展目標,無論是科學還是政治,是政府還是非政府,是機構還是社區,是家庭還是老人,都應為實現「健康老齡化」這一共同目標而努力。在《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中,重點強調了老年人群的營養問題。老年人根據他們的生理特點、生活方式的差異,對營養有著特殊需求。科學合理的膳食及老年營養餐,是保證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根本條件。截至2018年年末,中國60歲以上老人已達2.5億,佔總人口的18%。翟靜嫻表示,相信通過此次合作,各方力量將攜手共進,以網絡餐飲營養促進健康老齡化,共同探索以社會共治方式促進健康老齡化進程。

四大要素影響老年營養餐

會上,餓了麼與營養食品分會籤署了戰略合作。雙方希望,藉助學會的專業資源,更大程度地發揮網絡餐飲平臺的網際網路技術優勢,加速網絡餐飲營養對養老供餐領域的促進作用,共同探索社會共治、合作共贏的模式,實現健康老齡化。

付萍說:「全國各個城市都出臺了養老服務的相關政策,全社會養老助老的各項工作也在陸續展開。但各級政府在養老方面最關心的仍然是老年人的健康營養問題,老年餐如何更加便利地送到老人手中的問題。」付萍表示,分會此次與餓了麼達成「網絡餐飲營養促進健康老齡化戰略合作」,就是要在電商平臺上,讓更多的、專業的、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健康營養餐上線。同時,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和電商平臺便捷、周到的遞送服務,將美味的餐食送到老人們手中,將「老年營養餐,送到家的健康餐」的願望變為現實。

付萍分析,當前,老年營養餐社會需求受到四大要素的影響,即市場上有供應、老年人買得起、飯菜質量好並適合老年人、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有人送餐。她預判,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發展進程的加快,養老供餐服務產業將成為藍海,網際網路電商參與到銀齡服務產業的路也會越走越寬廣。「我們共同的願望是『把充滿愛意的生命盒飯送到每一個消費者手裡』,要營養健康、要快、要便捷、要安全。」

打造「養老營養餐送到家」閉環體系

在餓了麼首席食品安全官王三虎所演示的PPT中,記者看到了「老年餐食譜」——午餐是赤豆飯、蝦皮香菜蘿蔔絲湯、紅燒肉、肉末茄子及腐竹油菜。王三虎在「居家養老服務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報告中談到,考慮到我國快速的老齡化進程、老年營養、老年就餐難等問題,餓了麼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自2018年以來,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開展了養老助餐以及養老營養餐上線平臺等服務。例如,在廣州,以「餐廳+驛站+送餐」模式,實現老年助餐服務5.5萬人次。在餓了麼探索養老服務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問題,主要包括老人需求難以統籌、養老餐價格如何定價、餐食品質,以及配送、APP點餐與政府補貼對接等。

王三虎分析指出,當前的社會服務無法充分滿足居家養老的需求。這主要是從老年人的需求特點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強調基礎需求——吃飯用藥;二是重視健康著重——健康管理;三是基於家庭環境——居家場景。據了解,今年,餓了麼電商平臺上首批上線的老年營養餐食,在全民營養周期間線上5折優惠。

王三虎表示,餓了麼將在分會的幫助和指導下,通過平臺的傳播渠道,精準地將營養科普信息傳遞到餐飲企業和老年人群,鼓勵餐飲企業提供合理搭配的老年營養餐食,引導消費者形成健康飲食理念。雙方將共同探索老年營養餐發展新模式,提高老年人營養與健康水平,為健康老齡化添磚加瓦。餓了麼也希望得到民政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幫助與支持,共同打造養老營養餐送到家的閉環體系。

不少餐飲企業也開始關注並加大老年營養餐的研發工作。北京嘉和一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部總監白松告訴記者,早在五六年前,嘉和一品就推出了老年餐桌。近幾年來,針對老年人的飲食和營養需求,研發了清炒紅薯葉、以雞肉和山藥為原料的雞米粥及京華火腿燉滷水豆腐等口味清淡且營養豐富的餐食。

付萍表示,借2019全民營養周的春風,餓了麼與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共同向全社會發出倡議:大力宣傳倡導健康老齡化,積極推進老年營養標準體系建立,紮實開展老年營養與食品應用研究,多措並舉,提升老年人營養健康認知,聚力共促老年營養餐產業智慧發展,為推動我國老年營養與食品事業發展,為助力健康中國,不遺餘力。

此外,付萍介紹了高血壓人群的飲食營養及健康注意事項,餓了麼平臺在APP端進行了高血壓營養建議的科普宣傳。參會代表希望有更多像餓了麼這樣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能加入到養老服務、為老服務的事業中來,倡議更多的企業跨界聯合,關注老年健康。研討會結束後,與會代表還參觀了首厚·大家友誼康健社區。

據了解,中國老年學會和老年醫學學會營養食品分會長期從事老年營養研究,促進老年營養餐健康發展。該分會成立15年來,始終努力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為快速發展的老齡化社會做出了貢獻。近年來,分會活動十分活躍,組建了運動營養、老年營養餐、口腔吞咽、特醫食品等專業學組。同時,分會還積極參與了北京市居家養老條例中老年營養餐的標準制定和試點工作。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相關焦點

  • 中國超31%老人存在營養風險 可借鑑日本老年營養餐
    中國老年營養餐標準及盈利模式培訓班開班儀式 人民網北京7月6日電 中國老年營養餐標準及盈利模式培訓班上今日在京召開世界上每3個人中就有1人營養不良,而我國超過31%的老人存在營養風險,90%以上的老年人鉀攝入不足……老年人營養搭配不合理的問題日益突出。政府有關部門將出臺老年營養餐標準,為老人提供搭配合理、營養充分、適合不同體質需求的老年營養餐。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巡視員王治坤指出,我國已經進入快速老齡化發展時期,中國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已經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
  • 壹現場丨老年營養餐進社區養老驛站解了「老年小飯桌」難題
    老年小飯桌計劃從實施到現在,經歷多次磨難。北京首家社區託老所創辦者萬家幸福醫養服務公司再次嘗試著用新型老年營養餐,解決老年飯桌這一難題。 從11月9日起,這家公司開始向社區有需要的老人以及養老照料中心的老人推出「老年營養餐」。
  • 大柵欄首家老年食堂飯菜香:12塊能吃營養餐,焦溜丸子人氣最高
    大柵欄銀鶴苑養老驛站會議室的牆上列出了83種餐品名,接受老人的「投票」。結果顯示,老人們最愛焦溜丸子。這是大柵欄地區首家老年食堂,老人花11.7元就能吃上一頓一葷兩素的營養餐。經過公開座談投票評選,老年食堂裡的焦溜丸子獲得最佳人氣菜品。
  • 重慶:「中央廚房+營養配餐」 養老食堂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
    11月2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江北區華新街街道獲悉,該街道創新「黨建+養老」服務方式,由專業養老機構、國資機構、社區居民三方合作打造養老食堂,推出「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平日,由於子女要上班,不少老年人沒有精力做一日三餐,加之有的老人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為他們按需配備營養餐和老年病食餐非常必要。
  • 江北推出「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 養老食堂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
    11月23日,記者從江北區華新街街道獲悉,該街道創新「黨建+養老」服務方式,由專業養老機構、國資機構、社區居民三方合作打造養老食堂,推出「中央廚房+營養配餐」新模式,讓老人就餐便捷健康。平日,由於子女要上班,不少老年人沒有精力做一日三餐,加之有的老人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為他們按需配備營養餐和老年病食餐非常必要。
  • 遠洋旗下椿萱茂聯手雀巢健康科學打造養老健康運營體系
    2020-12-06 13:24:15 來源: 新京報 舉報   12月5日下午,遠洋養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 關注營養健康 打造團餐新口味新產品
    小型團餐企業運營能力不斷提升。我國團餐市場集中度相比於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國家仍然落後,這些國家均達到60%至80%的市場集中度,團餐巨頭實現跨國經營。我國團餐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從參與調研的團餐企業營收區間分布來看,今年,51.11%的團餐企業營業收入集中在1億-5億元區間,22.96%的團餐企業營業收入集中在5000萬元-1億元區間,5億元以上營收的團餐企業佔 15.93%。
  • 學生營養餐如何「暖胃」又「暖心」?
    王蕾委員建議,本市應該建立區域性的中小學營養餐網際網路管理平臺,特別是將營養專家納入平臺中,隨時為營養餐菜譜支招,家長和社會還可以全程監控學生就餐情況。「中小學營養餐供應可引進同等競爭機制,由兩家或多家餐飲企業同時參與學校營養餐供應,時刻存在競爭就可以保證學生營養餐質優價廉。」
  • 特殊「食」期 | 星級酒店安心外賣營養餐暖心上線!
    無論你是宅家抗疫,還是奔赴在工作崗位為每日的工作餐發愁,酒店都能讓你在這個特殊時期享受高性價比的健康美味。// 下單方式 //不論你是宅家還是辦公,都能隨時享受到三明治、通心粉、海鮮義大利麵、沙拉等西式輕食營養套餐美味。除了以上西式輕食營養餐,洲際飯店鳳軒中餐廳還為大家準備了多款中式工作餐,每一份套餐均搭配了米飯和營養湯。周一至周五,新意多變不重樣。
  • 關注營養健康 打造團餐新口味新產品-食品•健康-中國消費網
    小型團餐企業運營能力不斷提升。我國團餐市場集中度相比於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國家仍然落後,這些國家均達到60%至80%的市場集中度,團餐巨頭實現跨國經營。我國團餐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從參與調研的團餐企業營收區間分布來看,今年,51.11%的團餐企業營業收入集中在1億-5億元區間,22.96%的團餐企業營業收入集中在5000萬元-1億元區間,5億元以上營收的團餐企業佔 15.93%。
  • 根據老人健康狀況智能點餐,順義區這家社區老年餐廳真貼心!
    近年來,政府和社會養老力量在這些問題上都已展開有益的探索,全市不少街道、社區都開設了老年餐桌,為社區老年人配餐送餐。但解決老人「吃飯難」不能「一招鮮」,如何根據需求、把餐桌開到老人心裡去,是進一步考驗大家的新問題。日前,有社區機構推出自帶智能點餐的老年餐廳,這是否可以成為破解難題的新出路?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 探索社區養老服務新路 廣州構建「大配餐」服務體系
    「考慮到老年人的口味和健康,飯堂提供的都是口感偏軟,少鹽少油少糖的營養午餐,保證有足夠的營養,又符合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廣州市荔灣區金花街道民政科負責人王曉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餐單結合營養師以及中醫師的意見搭配,也會根據用餐老人反饋的意見調整口味、菜式。  「每周四飯堂會將下一周的飯菜搭配展示出來,老人可根據喜好訂餐。」
  • 「營養餐」怎會成「害群馬」?
    原標題:「營養餐」怎會成「害群馬」?  ■第二看臺  據新華社訊 (記者史衛燕)9月10日至12日,湖南省國家級貧困縣新化縣孟公鎮、坐石鄉、奉家鎮多所小學部分學生,在吃了學校分發的企業配送營養餐中的牛奶、餅乾之後出現頭痛、腹痛、嘔吐等症狀。
  • 「愛心送餐車」把餐點送到老人家中 為寧波的老年助餐點讚
    10時45分前,「愛心送餐車」把餐點送到了街道所轄的10個社區,社區服務人員再一一送到老人家中。  這是新三寶服務社「長者食堂」很平常的一日,也是寧波城區老年助餐的一個剪影。  老齡化社會,養老是備受關注的民生大事。
  • 如何讓營養餐更營養更好吃
    學生營養餐食材配送企業員工為雲南省宣威市格宜鎮學校食堂準備食材。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攝為何有的營養餐不好吃一份營養餐如何到達學生手中?喬錦忠表示,每年市教委會圈定五家營養配餐達標企業,學校可以從中選擇。市場食材價格有起伏,營養餐的價格卻不能總是漲跌,除了運輸上的口味流失,成本方面也可能導致食材不夠新鮮、品種單一等。」喬錦忠說。營養餐管理需要細化營養餐應執行怎樣的標準?「營養餐的標準首先是安全。
  • 國外學生營養餐怎麼做?(七)——芬蘭、瑞典、法國的營養餐
    國外學生營養餐怎麼做?(七)——芬蘭、瑞典、法國的營養餐 2013-12-29 來源:全國學生營養辦 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3年12月29日  芬蘭:50年實現營養餐全免費  芬蘭政府十分重視本國學生的營養和健康狀況
  • 健康管理,營養先行 | 椿萱茂聯手雀巢再創新!
    椿萱茂,作為養老行業的領軍品牌,一直致力於打造專業化、體系化、標準化的服務運營模式。在踐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道路上,椿萱茂更是身體力行,不斷開拓創新,打磨出一套更貼合中國長輩的健康管理之營養管理體系。
  • 花8元吃上老字號「定製餐」 大城養老,從老人「一餐飯」開始
    花8元吃上老字號「定製餐」8元在上海市中心能吃到啥?一大葷、一小葷、一素菜、一份湯、米飯和開胃小菜。這是黃浦區為居家老人提供的「定製餐」,僅售8元,已堅持了9年。家住黃浦區的老人想吃上「8元定製餐」,只需到所在的居委會「按月訂購」。
  • 學生營養餐「北京標準」將出臺,將來家長可一鍵查詢菜單
    今年是北京中小學推行學生營養餐制度20周年,北京學生營養餐協會傳來消息:《北京學生營養餐行業等級評定標準》已進入論證階段,正式實施後,學生營養餐將形成一套更加規範的「北京標準」,不久的將來,家長還能一鍵查詢學生營養餐菜單。
  • 跟著專家學「吃飯」——學生營養餐調研手札
    一方面由於食堂打湯不方便,另一方面由於湯內鹽分過多,也不利於學生營養。3新的食材克數依舊按照學生全天即一日三餐能量和營養素供給量、配餐原則進行調整,考慮學生綜合營養,調整出最合適的營養餐食譜。小結:廚師是學生營養餐的第一把關人,營養健康教育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