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955年,他和她,兩個20歲出頭的山東年輕人,原本工作被分配到杭州、青島,可是他們死活不願意去好地方,堅持要奔赴西部。他們把青春和愛情,播撒在新疆、青海、寧夏、陝西的土地上……
鐵骨錚錚,俠骨柔情,一路向西。去戈壁沙漠,去雪域高原。
1955年,他和她,兩個20歲出頭的山東年輕人,原本工作被分配到杭州、青島,可是他們死活不願意去好地方,堅持要奔赴西部。他們把青春和愛情,播撒在新疆、青海、寧夏、陝西的土地上……
硬要支援大西北走了11天
上世紀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大批熱血青年,奔赴西北,國內掀起支援大西北的高潮。
今年80歲的王俊發和李春英,山東人,都是支援大西北建設中的一員。昨天,記者來到西安高科花園小區,見到了這對滿頭銀髮但精神矍鑠的金婚老人。1953年,兩人考入交通部幹部管理學院,成為同班同學,李春英當上團總支組織委員,王俊發是班裡的團支部書記。「她很能幹,很和善,我對她有好感,只是沒有表露過,我一直在仰望她。」王俊發說。
畢業分配時,王俊發被分到杭州。「那時候的年輕人都滿懷熱血,要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我找了好幾次校領導,死活要去西部,學校最後把我分配到青海交通廳。」王俊發說。李春英家人希望她能回青島,但她強烈要求去支援西部,還認為父母思想落後,後來被分配到新疆交通廳。1955年7月,他們踏上西去的列車。先從北京坐火車到西安再到蘭州,然後再奔赴各自目的地。蘭州分別時,李春英緊緊握著王俊發的手,這一舉動令他欣喜不已:「難道她也喜歡我?」之後揮手告別,或許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這一揮手,便是大西北一生的堅守。
李春英說,她再坐大貨車,途經武威、張掖、星星峽、哈密、吐魯番等,白天,行李就是座位,晚上,不時要住村民家。那會兒的新疆,所謂的「公路」其實是戈壁灘,一路顛簸得厲害。一共花了11天,才抵達烏魯木齊。情定青海職工宿舍成新房
1955年底,王俊發提筆給李春英寫了第一封信,先聊了聊支援建設情況,後試探性地說了暗語,說她是《天仙配》「七仙女」。當時的王春英,在當地有很多追求者,可她不願意,在回信中問王俊發,你這封信是不是還有秘密?
就這樣,兩人切入正題。以一個月一封信的頻率,書信往來一年多。1957年,王俊發在「情書」中,希望兩人能在一起。當年國慶節,李春英也調到西寧工作,兩人舉行了婚禮。「沒有彩禮,雙方父母都沒有來,因為實在太遠。我們住的是職工宿舍,舍友看到我娶媳婦就搬走了,職工宿舍就變成新房。」婚後兩年,聽從組織安排,王俊發「扔」下妻女,被借調到蘭州西北民航管理局。1984年,民航管理局準備搬遷到西安,王俊發提前來到西安做前期準備工作。兩年後,管理局正式搬遷到西安。直至1987年,李春英調到西安,成為一名高級經濟師。時光穿越50年笑容從未改變
1991年,西安鹹陽機場建成投運,王俊發也成為該機場的第一任黨委書記,之後任總經理。整天忙工作,他覺得對妻女虧欠很多。孩子出生時,他忙著出差沒在身邊。大女兒是妻子回山東娘家生的,二女兒是在蘭州生的。第三次生孩子難產,是雙胞胎,不幸的是一個孩子出生沒幾天夭折。
有一次,李春英去新疆出差,居然在旅館碰到丈夫。原來丈夫也被單位臨時派去出差,她又驚又氣,兩個人都來出差了,孩子咋辦?後來,他們不得已想出一個辦法,把家裡鑰匙掛在孩子脖子上,再留幾張飯票,讓鄰居幫忙照看。
李春英拿出一張結婚後不久拍的黑白合影和2007年的金婚紀念照,指給記者看。一邊是20多歲的熱血青年夫妻,一邊是功成名就的白髮伉儷,時光穿越50年,笑容從未改變……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推出「七夕曬老照片講金婚故事」活動,歡迎廣大讀者向我們講述您或者您身邊的金婚故事。參與方式熱線:965369郵箱: sanqinminsheng@163.com 三秦網:www.sanqin.com首席記者姬娜實習生崔琳娜